立體式停車場建筑方案設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359407
2022-04-22
5頁
14.50KB
1、立體式停車場建筑方案設計摘要: 本文以沈陽北站地區某停車場為例, 探討立體式停車場的建筑設計特點。關鍵詞:立體式停車場 建筑設計中圖分類號: TU24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項目背景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位于沈陽市沈河區,北鄰沈陽北站,西望沈陽市政府,已成為沈陽乃至東三省的經濟核心區域,該區域商務活動集中,云集大量的人流車流,占道停車等交通問題日益突出。開發區內現有停車位約 7500 輛,其中路面停車位 3500 輛,地下停車位 4000 輛。僅北站二路和團結路,路內停車位就達到 240 輛,嚴重影響該路段機動車通行能力,制約區域的經濟發展。為此2、,本項目的業主沈陽金融商貿開發區管委會希望改善該區域的靜態交通組織。通過對北京、上海、香港等地靜態交通組織方式的考察與比較,我們提出如下建議:加強管理,引導機動車合理停放;逐漸取消路內停車位,提高路面的通行能力;選擇合適的位置修建停車場,提高停車位供給能力;挖掘現有停車資源,在新建項目中嚴格要求配建標準。最終,業主希望新建一座能容納500輛機動車的立體式停車場。立體式停車場具有節能、節地、低碳環保的特點,適用于城市中心區新建、改造項目。國內現有的立體停車方式包括升降橫移3、式、垂直升降式、平面移動式、垂直循環式、水平循環式、多層循環式等,通過對比,最終選擇平面移動式停車進行方案設計。平面移動式停車設備運行時依靠升降機與機器人互相配合,具有出入口布置靈活、自動化程度高的優點,但其初始投入較高,運營時需專人進行維護和管理。本方案選址位于迎賓街東側,北站一路與北站二路之間,南北長約 48.2 米,東西長約 39.2 米,現為公交車終點站。建筑面積為 9500m2, 建筑高度為 48.4米,在退讓道路紅線并考慮和周邊建筑的消防間距后,建筑控制線輪廓僅為 39 米22.8 米,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進行停車場的建筑方案設計,具有很大挑戰性。交通流線組織設計用地周邊條件復雜:北站一路和北站二路為單行線,迎賓街通行能力幾近飽和。方案構思需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