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方案項目說明書(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365586
2022-04-25
27頁
53.54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省市村鎮景區古城生態紅線多樣性保護十四五總體規劃發展方案文本
1、第一章總論第一章總論一、前言鎮山村位于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花溪水庫中部的一個半島上,與花溪風景名勝區毗鄰,村寨屬典型的民族村寨。全村共 5 個村民小組,聚居著 140 多戶村民,主要以布依族為主。鎮山村以其年代久遠、民族風情古樸、民俗文化豐富, 1993 年被批準為貴州鎮山民族文化保護村,1995 年定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0 年中挪(威)簽訂了奧斯陸協議,在挪威政府資助下建成鎮山村布依族生態博物館。此后其旅游開發步入了興旺時期。十一五期間,隨著城鎮化的健康發展,村鎮建設事業(指村莊、集鎮、建制鎮)穩步發展,村鎮居民生產生活條件有所提高。我國農村地區的村莊社會組織結構和空間布局也出現了三2、減一增的變化,即村莊人口總數、行政村個數和自然村數量逐步減少,2004 年比 2000 年分別下降了 1700 萬人、5.6 萬個行政村和 27.4 萬個自然村(年均減少 6.8 萬多個),而村莊平均人口規模不斷增加。至 2004 年底,全國共有 320.7 萬個村莊,其中行政村 63.4 萬個,居住生活著 2.05 億戶、7.95 億人。由于長期城鄉二元社會結構影響,重城輕鄉的傾向尚未根本扭轉,各級政府履行村莊規劃職能不到位,公共財產未能覆蓋村莊公共設施的建設與維護,絕大部分的村莊村容村貌還比較落后,農村人居環境質量與城市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3、干意見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精神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在 2006 年初,全面啟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具體工作,并堅持重點突破、有序推進的原則。先抓點、后推線,再擴面。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作為省建設廳啟動的村莊整治試點之一,為了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弘揚傳統的民族精神,促進鎮山村的旅游事業的發展,收鎮山村地方政府委托,貴州省城鄉規劃設計院承擔鎮山村保護和整治的規劃的任務。二、概況(一)地理環境概況地理位置:鎮山村是以布依族為主的民族雜居的自然村寨。距貴陽西南 21 公里,花溪西北 11 公里,由花溪大壩乘船約 4 公里可達該村,交通十分便利。鎮山地處花溪水庫中段,坐落在三面環水的半島之上,全村總面積 3.8 平方公里,形如烏龜的半邊山隔水相望,景色秀麗。地理坐標為東經 10637,北緯為2637。自然人文環境:鎮山村為典型的喀斯特(巖溶)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