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機器人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30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373119
2022-04-29
30頁
3.12MB
1、機器人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機器人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告1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產業為核心,圍繞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功能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環節而成的產業集聚區。目前,以產業園區和企業為依托共同形成 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面對這樣一個“大蛋糕”,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摩拳擦 掌”,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意圖在工業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如此火熱的機器人產業園在我國發展現狀如何呢?前前言言Introduction產業園概述機器人市場機器人產業園 機器人產業園發展前景附錄產業園定義產業園特點 產業園功能 產業園分類1.12、.1.1.1 1產業園定產業園定義義根據當前我國各地的產業園區設立和建設情況,結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定義,對產業園區可做出這樣的定義定義: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通過行政或市場化等多種手段,劃出一塊區域,制定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和政策,建設和完善適于工業企業進駐和發展的各種環境,聚集大量企業或產業,使之成為產業集約化程度高、產業特色鮮明、集群優勢明顯、功能布局完整的現代化產業分 工協作區和實施工業化的有效載體,包括各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特色工業小區、技術示范區等。特色工特色工業業 小區小區經濟技經濟技術術 開發區開發區高新技術高新技術 產業開發產業開發區區技術示范技術示范區3、區工業工業園園 產業產業園園51.1.1.1.2 2產業園特產業園特點點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認為,產業園區是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業企業的區域。它具有 如下特點特點:開發較大面積的土地;大面積的土地上有多個 建筑物、工廠以及各種公共設施和娛樂設施;對常駐 公司、土地利用率和建筑物類型實施限制;詳細的區 域規劃對園區環境規定了執行標準和限制條件;為履 行合同與協議、控制與適應公司進入園區、制定園區 長期發展政策與計劃等提供必要的管理條件。大面積的土地上有多個建筑物、工廠 以及各種公共設施和娛樂設施開發較大面積的土地對常駐公司、土地利用率和 建筑物類型實施限制詳細的區域規劃對園區環境 4、規定了執行標準和限制條件為履行合同與協議、控制與適應公司進入 園區、制定園區長期發展政策與計劃等提 供必要的管理條件等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61.1.1.1.3 3產業園功產業園功能能產業園的功能功能包括資源聚集功能、企業孵化功能、技術滲透功能、示范帶動功能以及外圍輻射功能。資源集聚功能產業園區憑借其與老城區的比較優勢,能夠使分別掌握在各種社會組織中的各類資源集聚在一起,協同發揮作用。資源的集聚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集聚、財務資源集聚、物力資源集聚、信息資源集聚、組織資源集聚、政策資源集聚等方面。資源集聚功能產業園區憑借其與老城區的比較優勢,能夠使分別掌握在各種社會組織中的各類資源集聚在一起,協同發5、揮作用。資源的集聚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集聚、財務資源集聚、物力資源集聚、信息資源集聚、組織資源集聚、政策資源集聚等方面。71.1.1.1.3 3產業園功產業園功能能產業園的功能功能包括資源聚集功能、企業孵化功能、技術滲透功能、示范帶動功能以及外圍輻射功能。技術滲透功能產業園區的滲透功能主要表現在三方面:新技術向傳 統產業滲透;新技術向相關產業滲透;新技術向社會其他領域如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等 領域的滲透。示范帶動功能產業園區在技術產品、技術工藝和組織結構等方面的 創新將對區域外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產生積極影響和帶動作用。外圍輻射功能產業園區的輻射功能主要表現在:首先通過向傳統企業轉 移產品,提供先6、進設備等方式促進地方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其次能促進地方商業、交通、科技、教育、文化等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擴大勞動就業機會。81.1.1.1.4 4產業園分產業園分類類綜合型產業綜合型產業園園復合型產業復合型產業園園單一型產業園單一型產業園單一型產業區產業門類比較單一,該類型 的典型案例為始建于1980年的臺灣新竹科 學工業園。abc復合型產業區產業功能比較多樣,較 好地解決了職住平衡問題,該類型的典型案例為位于蘇州市東郊的蘇州工業園。蘇州工業園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投資的項目,園區基本形成了以微電子及 通訊、精密機械、生物制藥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園區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也加強 了生活居住7、等配套設施建設以及人居環境的優 化。綜合型產業園區產業門類較 多,該類型的典型案例為新加坡裕廊 工業園。裕廊工業園根據產業性質的 不同,分3個梯度布置:東北部離城區 較近處規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 區,重點發展電子、電器及技術密集 型產業;中部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沿海相對獨立的西南部規劃為港口和 重工業區。產業園可以分類分類為綜合性產業園、單一型產業園以及復合型產業園。9定義分類產業鏈市場規模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2.12.1.定定義義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機器人是高級整合控制8、論、機械電子、計算機、材料和仿生學的產物,在工業、醫學、農業、建筑業、軍事等領域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均有重要用途。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112.2.2 2分分類類機器人通常分為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其中特種機器人包括民用機器人、軍用機器人等。在現代制造業中,工業機器人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自動化裝備。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園圍繞機器人產業發展,主要以工業機器人為主,同時也涉及服務機器人等領域。機機 器器 人人工業機器工業機器人人民用機器民用機器人人娛樂機器娛樂機器人人特種機器特種機器人人軍用機器軍用機器人人家用機器家用機器人人醫用機器人醫用機器人等等排爆機器排爆機器人人偵查機器偵查機器人人水下機器人水9、下機器人等等噴涂機器人噴涂機器人等等搬運機器搬運機器人人焊接機器焊接機器人人裝配機器裝配機器人人機器人產業機器人產業園園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122.32.3.產業產業鏈鏈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機 器 人控 制 系 統機 器 人 本 體功能零部件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鋁合金、不銹鋼、鋼 合金、高分子材料等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齒輪軸承軍事應用機器人 極限作業機器人 應急救援機器人焊接、搬運、碼垛噴 涂、切割、凈室包裝家用服務機器人 醫療服務機器人 公共服務機器人軟件伺服系統傳感器機光電一體化設計末端執行器變位機端面坡口機工裝夾具等機密減速機機密減速機 住友重機、上海機電南通振康、秦川 機床恒豐10、泰、蘇州 綠的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匯川技術、博世力 士、松下、廣州數 控、西門子、新時 達、埃斯頓集成系統伺服系統伺服系統華中數控、匯川技術 安川電機、松下馬達 臥龍電氣、羅克韋爾 英威騰、廣州數控、大連電機傳感器傳感器微納科技、飛思 卡爾、博通、意 法半導、上海芯 敏機器人產業鏈全景圖機器人產業鏈全景圖132.2.4 4市場規市場規模模201720182019E2020E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測市場規模(億美元)政策扶持發展、需求不斷擴大,國內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超過310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近400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機器11、人市場規模或將超500億美元。2021E2022E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142.2.5 5工業機器工業機器人人工業機器人是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自動化裝備,代表著未來智能裝備的發展方向。我國是工業機器人應用第一大國,行業迅猛發展,產量持續增長。2015年產量僅32996臺。2017年突破13萬臺,提前三年實現了10萬臺產量的目標。2018年全國工業機器人產量為147682臺,同比增長4.6%,預計2019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將近20萬臺。20152016201720182019E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預中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預測測產量(萬臺)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12、152.2.6 6服務機器服務機器人人參照國際機器人聯盟(IFR)按照應用領域劃分的分類,將服務機器人分為個人/家用機 器人和專業服務機器人兩大類。服務機器人的 應用范圍很廣,主要從事維護保養、修理、運 輸、清洗、保安、救援、監護等工作。中國服務機器人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 段,其中,大部分產品還處于研發試驗階段。2018年中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近60億元,同比 增長23%,預計2019年服務機器人或達70億元。201520162017中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預測中國服務機器人銷售額預測銷售額(億元)20182019E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16概況驅 動 因 素現 狀定義開發模式3.1.3.1.1 1定13、定義義機器人產業園以機器人產業為核心,圍繞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功 能零部件生產等產業鏈環節而成的產業集 聚區。目前,以產業園區和企業為依托共同 形成的產業集聚已成為我國機器人產業發 展的重要特征之一。183.1.3.1.2 2開發模開發模式式目前,機器人產業園區的開發模式開發模式可以分為政府主導模式、企業主導模式、政企聯合開發模式3類。p 政府主導模式由政府統籌園區的規劃與建設,負責園區內道路、市政等基礎設施建設及產業園區招商引資。p 企業主導模式由企業依托于自身雄厚的經濟實力及品牌影響力,吸引上下游產業及相關企業集聚,形成機器人產業集聚區。p 政企聯合開發模式是上述兩種模式的整合,14、通過政府與主導企業政府主導模式模式模式企業主導政府、企業聯 合開發之間協調,共同推進產業園區的開發與建設。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19概 況驅動因素現 狀經濟環境政策環境 行業環境3.2.3.2.1 1經濟環經濟環境境經濟支撐經濟支撐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生產總值90.0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6.6%。盡管2013-2018年我國GDP增速有所放緩,但總量仍 然表現為增長趨勢。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經濟的 穩定增長,為我國機器人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59.5264.4068.9174.3682.4190.030%1%15、4%3%2%5%8%7%6%10090807060504030201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3-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增速變化趨勢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增速變化趨勢GDP(萬億元)同比增速18311.020167.021966.023821.0 25974.028228.01%0%2%4%3%5%9%8%7%6%0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3-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實際增長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13.2.316、.2.2 2政策環政策環境境近年來。為了加快機器人產業發展,國家及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加快產業發展,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差距。利好政策利好政策,時間時間政策政策主要內容主要內容將人工智能升級為“智能+”,要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拓展“智能2019年3月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同時要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興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2017年12月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 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 及應用,醫療康復17、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人實現樣機生產,完 成技術與功能試驗,實現20家以上應用示范。2017年8月“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2017年度 項目專項申報指南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 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6個方向,啟動42個項目,經費約6 億元。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2025年,2017年7月 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 展規劃的通知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部分技術與應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18、2030年,人工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223.2.3.2.2 2政策環政策環境境利好政策利好政策時間時間政策政策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16年12月關于促進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通知開拓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推進服務機器人應用。2016年11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推動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家用服務機器人應用。2016年9月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促進服務機器人等研發和產業化。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2016年4月19、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超過300億元;工業機器人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將人工智能列為其11項重點行動之一。具體行動為:培育發展2015年7月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 導意見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主要目標是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促進 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加快推動新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制造作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著力發展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推進生產過20、程智能化。233.2.3.2.2 2政策環政策環境境利好政策利好政策目前,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扶持機器人產業,推動市場進一步的發展。同時,文件中也提出多個目標要求,未來機器人市場體量將進一步擴大。在此背景下,各個地方政府加快布局,紛紛籌建和規劃機器人產業基地。目標目標目標 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六軸及以 上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5萬臺 以上。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 超過300億元;工業機器人主要 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 平;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伺 服電機及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 取得重大突破。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21、種機器人6個方向,啟動42個項目,經費約6億元。2020年:智能家庭服務機器人、智能公共服務機器人實現批量生產及應用,醫療康復、助老助殘、消防救災等機器人實現樣機生產,完成技術與功能試驗,實現20家以上應用示范。243.2.3.2.3 3行業環行業環境境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在“機器人換人”大潮下,中國已連續兩年坐上世界機器人最大消費國的寶座。在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機器人產業前景大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科技、制造業等業界巨頭22、不斷深入布局。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約為238.2億元,增長率達到56.6%。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4-20182014-2018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億元)年人工智能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億元)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53.2.3.2.3 3行業環行業環境境目前人工智能技術處于發展階段,以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主要體 現在算法層面,成熟的實體終端產品并不多。我國初具市場規模的終端產品主要是:智能音箱、智 能機器人以及無人機。26概 況驅 動 因 素現狀布局數量 案例3.3.3.3.1 1布布局局中部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機器人23、市場前景廣闊。面對這樣一個“大蛋糕”,各個地方政府紛紛“摩拳擦掌”,紛 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意圖在工環渤海地區業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整體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呈現出“全面開花,區域集中”的特點,全國各主要省(直轄市)大部分建有機器人產業園,而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則成為了機器人產業園的集聚之地。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83.3.3.3.1 1布布局局在機器人產業園分布中,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是我國最早從事于工業機器人生產的地區,培育出新松公司這樣的機器人第一家上市公司,占據國產工業機器人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目前東北共有4個機器人產業園。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具有技術優24、勢,覆蓋領域包括工業機器人及其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集成應用等產品和服務。長三角地區環渤海地區中部地區珠三角地區其他地區中國機器人產業園分布情況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93.3.3.3.2 2數數量量分省市來看,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我國機器人產業園多達50多個。其中,廣東省擁有機器人產業園數量最多達6個,其次為江蘇省達5個,山東省隨后數量達4個。此外,安徽、河北、上海、湖南、浙江、天津、黑龍江等地均有分布機器人產業園。60%擁有機器人產業園3數0%量:6個5個4個3個2個1個廣東江蘇山東安徽河北浙江 天津 黑龍江 重慶 四川 江西 福建上海 河南 湖南 遼寧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