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公司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大寶
編號:40470
2021-01-21
3頁
37KB
1、模板施工模板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要點編制要點 GDAQ32GDAQ320404 一、編制說明及依據 簡述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所依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標準、規范及圖紙(國標圖集) 、施工 組織設計等。 二、工程概況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概況、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術保證條件。 三、模板支撐體系的主要搭設方法及檢查驗收 仔細描述模板支撐體系選用的形式、 主要搭設方法、 工藝要求、 各種材料的力學性能指標以及構造設置要求。 為保證支撐體系的穩定,主次梁及板底立桿間距應按模數統一考慮,板下立桿縱橫方向間距應為沿梁縱向立桿排 距的整數倍,從而保證水平橫桿能完全貫通2、,有效提高架體的整體穩定性。 詳細描述模板支撐體系的驗收要求。 四、荷載計算 模板及支架的設計荷載 (一)模板及支架的自重。 (二)澆筑混凝土自重(普通混凝土采用 24kNm 3) ; (三)鋼筋自重,根據圖紙確定,一般梁板為 1.1kN,梁為 1.5kN。 (四)施工人員、施工設備和混凝土堆集的自重。 1計算模板及直接支撐模板的小楞時,均布荷載為 2.5kN,另外應以集中荷載 2.5kN,再行驗算;比較 兩者所產生的彎矩,取其大值。 2計算直接支撐小楞結構構件時,均布荷載為 1.5kN。 3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結構構件計算時,均布活荷載為 1.0kN。 (五)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 1對水平面3、模板為 2.0kN。 2對垂直面模板為 4.0kN。 (六)新澆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參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 122008 4.1 條荷載標準值, 4.2 條荷載設計值,4.3 條荷載組合的規定) 。 (七)傾倒混凝土時所產生的荷載。 五、強度計算 (一)計算模板及其支架的撓度,使其最大變形不得超過規定值。 (二)計算模板結構構件最大彎矩、剪力和撓度。 (三)模板結構構件承載能力驗算和穩定性驗算,確定支撐材料、支撐方式和立柱間距。 (四)在計算過程中繪制細部構造大樣圖,注明材料尺寸、規格、接頭方式、間距、縱橫支撐及剪刀撐。 六、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 (一)對模板及支架在風荷載作用下4、,應從構造上采取有效的防傾倒措施,風荷載按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的規定采用, 其中基本風壓值應乘以調整系數 0.8, 模板的抗傾倒系數采用 1.15。 對傾倒有利的恒荷載應乘以 0.9 的分項系數。 (二)對于計算大模板、立體組裝模的脫模荷載時,應計算脫模吸力。 (三)木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符合木結構設計規范 ,材質不宜低于等材,嚴禁使用脆性、過分潮濕, 易于變形和彎扭不直的木材。 (四)鋼模板及其支架的設計應符合鋼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其設計荷載值乘以0.85 的折減系數。 采用冷彎簿壁型鋼應符合冷彎簿型鋼結構技術規范 ,其荷載值不予折減。 (五)驗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剛度時,其變型值不得超過下列數值5、: 1結構使用時表面外露者,模板的變形值不得超過其跨度的 1400。 2結構使用時天棚隱蔽者,模板的變形值不得超過其跨度的 1250。 3支架的壓縮變形值或彈性撓度;為相應結構計算跨度的 11000。 (六)木模板下的受壓桿件的長細比不得超過 150;鋼模板下的受壓柱和桁架的長細比不得超過 150,受拉 時不得超過 250。按構造要求設置縱橫向支撐和剪刀撐。 (七)模板下的支撐柱應支撐在堅實的地基上,并應有足夠的支撐面積,嚴禁受力后地基產生下沉,支撐柱 下用有一定強度和剛度的材料作為墊板。 (八)模板在荷載作用下,應具有必要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并應保證結構的各部分形狀、尺寸和位置的 正確性。6、 (九)模板設計時應考慮便于安裝和拆除,同時還要考慮安裝鋼筋、澆搗混凝土方便。 (十)跨度不小于 4m 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安裝模板時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無設計要求時,起拱高 度宜為跨度的 1100031000。 (十一)設計模板時應優先采用桁架支模、架空支模、工具式支模等先進的施工方法,便于加速模板的周轉。 七、模板的安裝 (一)平模存放時,必須滿足地區條件所要求的自穩角。大模板存放在施工樓層上,應有可靠的防傾倒措施。 兩塊大模板應采用板面對板面的存放方法,長期存放應將模板聯成整體。對沒有支撐或自穩角不足的大模板,應 存放在專用的堆放架上,或者平臥堆放,嚴禁靠放到其他模板或構件上,以防下7、腳滑移傾翻傷人。 (二)大模板起吊前,應把吊車的位置調整適當,并檢查吊裝用繩索、卡具及每塊模板上的吊環是否牢固可 靠,然后將吊鉤掛好,拆除臨時支撐,穩起穩吊,防止模板大幅度擺動或碰倒其他模板。 (三)組裝時,應及時用卡具或螺栓將相鄰模板連接好,防止傾倒,安裝外墻外板時,必須待懸挑扁擔固定, 位置調整好后,方可摘鉤。外墻外模安裝好后,要立即穿好銷桿、緊固螺栓。 (四)模板安裝時,應先內后外,單面模板就位后,用工具將其支撐牢固。雙面板就位后,用拉桿和螺栓固 定,未就位和未固定前不得摘鉤。 (五)里外角模和臨時摘掛的面板與大模板必須連接牢固,防止脫開和斷裂墜落。 (六)支模操作時,應提供可靠的立足點8、和臨邊安全防護措施。 (七)模板安裝的允許偏位及檢驗方法。 八、模板的拆除 (一)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以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側模拆 除時的混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 (二)拆除地下工程模板時,應先檢查基坑(槽)土壁情況,發現有松動、龜裂等不安全因素時,必須采取 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業,拆下的材料不得在離坑(槽)上口 1m 以內堆放,隨拆隨運。 (三)拆除 4m 高度以上梁、柱、墻模板時,應搭設腳手架或操作平臺,設防護欄桿。拆除時逐塊拆卸,不 得成片松動、撬落或拉倒。 (四)拆除平臺、樓板的底模時,應設臨時支撐,防止大片模板墜落。拆立柱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待拆范圍 以外安全地區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傷人。 (五)嚴禁站在懸臂結構上面敲拆底模。嚴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六)模板拆除時,不應對樓層形成沖擊荷載。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時清運。 (七)嚴格控制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 九、模板安裝工序流程 十、安全技術保障 (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證體系,落實有關建筑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等內容。 (二)結合工程特點采取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包括緊急應急措施和應急預案。 十一、附圖 梁支撐體系剖面圖、板支撐體系剖面圖、模板支撐立桿平面布置圖、剪刀撐平面布置圖及剖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