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芙蓉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2021年)(2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14577
2022-06-20
24頁
384.45KB
1、 2 長沙市芙蓉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為切實推進長沙市生態文明建設,進一步鞏固和深化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成果,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群眾幸福指數,根據長沙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方案要求,結合芙蓉區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標按照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舉全區之力,著力構筑“青山環城、碧水繞城、薈洲魅城、綠樹融城、繁花簇城”的綠色生態“山水洲城”畫卷,助力長沙市 2023 年底通過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的綜合驗收,實現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工作目標。二、組織機構根據市政府相關工作要求,為有序推進我區工作,區政府成立長沙市芙蓉區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如下:組長:崔曉副 組 長2、:劉洪波、劉憲、文升云(常務)、梁燕斌成員單位:區政府辦(區政府督查室)、區績效辦、區發展和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城市管理局、區行政執法局(區行政執法大 3 隊)、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區城建投、長沙市曉園管理處、 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 、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辦事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副主任由區政府辦、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有3、關負責同志擔任。辦公室承擔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協調各部門開展工作,各成員單位根據職能職責和任務分工完成相關工作。各成員單位應明確專人擔任聯絡員,負責做好與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聯絡工作。三、工作任務及分工(一)完善綜合管理(一)完善綜合管理1.1. 保障園林綠化建設維護資金投入。保障園林綠化建設維護資金投入。合理安排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維護資金,政府財政預算中專門列項“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資金”,保障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專業化精細化養護管理及相關人員經費。園林綠化養護資金與本年度新建、改建及擴建園林綠化項目相適應,與各類城市綠地總量相適應。(責任單位:區財政局。)2.2. 科學規劃全區綠地系統。科學規4、劃全區綠地系統。配合完成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工作,與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相協調,做到實施情況良好。(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 區農業農村局。 排名第一的單位是工作牽頭單位, 下同。 ) 4 3.3. 嚴格實施城市綠線管理嚴格實施城市綠線管理。按照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建設部令第 112 號)和城市綠線劃定技術規范(GB/T51163-2016)的要求,加強城市綠線管控。(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4.4. 推行城市數字化管理。推行城市數字化管理。建立城市園林綠化專項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并有效運轉,可供市民查詢,保障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城市數字化管理信息系5、統對城市建成區公共區域的監管范圍覆蓋率 100%。(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數據資源中心。)5.5. 提高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提高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提升綠地數量面積、綠地質量景觀效果、綠地使用(服務設施、到達方便性及管理)、環境質量(空氣質量、水體質量),使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90%。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二)加強綠地建設(二)加強綠地建設6.6. 推進園林綠化建設。推進園林綠化建設。科學布局各類城市綠地,推進規而未建的防護綠地、公園綠地、廣場用地、附屬綠地、區域綠地等城市綠地建設,利用閑置地對老6、城區增綠補綠,不斷增加城市綠量,完善綠地系統框架,促進各項指標穩步提高,實現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建成區綠地率35%、綠地率最低值28%。(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 5 7.7. 合理規劃公園布局。合理規劃公園布局。科學規劃公園的布局,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東湖濕地公園建設,加強社區公園、街角花園建設,完善公園體系,提高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提升居民利用公園綠地的公平性和可達性。實現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 平方米/人,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0%,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0.07,確保我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最低值5.5 平方米7、/人。(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長沙市曉園管理處,湘湖管理局、各街道。)8.8. 豐富城市綠地植物群落。豐富城市綠地植物群落。因地制宜增加綠地的植物種類和配置層次,提高綠地喬木灌木的配比,控制草坪的種植比例,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灌木所占比率70%。(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9.9. 開展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開展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嚴格居住區和單位附屬綠地面積的審查和驗收,開展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完成不少于 2 個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8、,實現園林式居住區(單位)達標率60或年提升率10。 (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10.10. 大力開展綠地建設大力開展綠地建設。做好道路綠化建設,實現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85,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95%。做好防護綠地建設,加強瀏陽河兩側防護林的建設管理,實現城市防護綠地實施率90。實現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建設達 6 標率95,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5。增加城市規劃內能為城市提供苗木、花卉的各類苗圃等圃地面積,確保生產綠地占建成區面積比率2。(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9、道。)(三)強化建設管控(三)強化建設管控11.11. 提升園林綠化綜合水平提升園林綠化綜合水平。全面提升我區園林綠化綜合水平,使我區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綜合評價值8.0。(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12.12. 推進公園規范化管理推進公園規范化管理。嚴格實施公園建設計劃,公園設計符合公園設計規范等相關標準規范,公園管理符合公園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公園配套服務設施經營管理符合城市公園配套服務項目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等要求,保障公園的公益性和服務性, 實現公園免費開放率95。 (責任單位:長沙市曉園管理處、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13.13. 推進綠道及慢行系統建設推進綠道及慢行系統建設。完善綠道建10、設,以綠道串聯城鄉綠色資源, 與公交、 步行及自行車交通系統相銜接,為市民提供親近自然、游憩健身、綠色出行的場所和途徑。符合綠道規劃設計導則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綠道及配套設施維護管理良好。 (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人居環境局。) 7 14.14. 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加強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嚴禁移植古樹名木,古樹名木保護率 100%。完成樹齡超過 50 年(含)以上古樹名木后備資源普查、建檔、掛牌并確定保護責任單位或責任人。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持續穩定的調查,定期檢查和跟蹤維護。 (責任單位: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11、區農業農村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15.15. 推廣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建設推廣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建設。園林綠化建設以植物造景為主,以栽植全冠苗木為主,嚴格控制大樹移植、大廣場、噴泉、水景、大人工水面、大草坪、大色塊、雕塑、燈具造景、過度亮化等。合理選擇應用鄉土、適生植物,優先使用本地樹種,嚴格控制行道樹樹種更換、反季節種植等。制定立體綠化推廣的鼓勵政策、技術措施和實施方案,逐年推進立體綠化工作。(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區城市管理局、 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16.16.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嚴格實施海綿12、城市規劃,因地制宜推廣海綿型公園綠地建設,建成區內有一定片區(獨立匯水區)達到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四)改善生態環境(四)改善生態環境17.17. 保護城市生態空間保護城市生態空間。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態系統得到較好保護,顯山露水,確保其原貌性、完整性和功 8 能完好性。完成城市生態評估,實施生態修復工作方案,建立生態修復項目庫。有成功的生態修復案例及分析。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3、區農業農村局。18.18. 建設生態網絡體系建設生態網絡體系。結合綠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統籌城鄉生態空間。合理布局綠楔、綠環、綠道、綠廊等,將城市綠地系統與城市外圍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態要素有機連接,將自然要素引入城市、社區。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區城市管理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19.19. 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完成全區生物物種資源普查,實施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措施,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監測評價,實現綜合物種指數0.6,本地木本植物指數0.8。責任單位:區農業農14、村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0. 保護城市濕地資源。保護城市濕地資源。開展轄區內的濕地資源普查,實施城市濕地資源保護規劃,積極推進東湖濕地公園建設。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管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 9 21.21. 開展廢棄地生態修復開展廢棄地生態修復。科學分析城市廢棄地的成因、受損程度、場地現狀及其周邊環境,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技術改良土壤,消除場地安全隱患。選擇種植具有吸收降解功能、抗逆性強的植物,15、恢復植被群落,重建生態系統。廢棄地修復再利用率每年增長不少于 10 個百分點或修復成果維護保持率95%。責任單位: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2.22. 開展城市水體修復開展城市水體修復。在保護城市水體自然形態的前提下,結合海綿城市建設開展以控源截污為基礎的城市水體生態修復,保護水生態環境,恢復水生態系統功能,改善水體水質,提高水環境質量,拓展親水空間。水體岸線自然化率80%,城區河湖水系保持自然連通。地表水類及以上水體比率60%。建成區內消除黑臭水體。建成區內避免發生嚴重內澇災害。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16、境綜合執法大隊)、區農業農村局、區應急管理局、 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 湘湖管理局、 各街道。 23.23. 提升城市空氣質量提升城市空氣質量。對機動車和工業企業的空氣污染進行積極控制和治理,做好施工工地的揚塵防治,確保我區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0 天。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4.24. 控制城市熱島效應控制城市熱島效應。通過科學規劃設計、綠化隔離帶設置及生態廊道建設等措施,確保我區城市熱島效應強度2.5。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 10 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5.25.17、 全面提升城市容貌全面提升城市容貌。通過市容環境提升措施,全面提升我區的市容市貌和城市景觀,保持公共場所、廣告設施與標識、公共設施和城市照明等城市容貌良好,使我區城市容貌評價值9.00。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6.26. 管控區域環境噪聲。管控區域環境噪聲。確保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4.00dB(A)。責任單位:區生態環境分局(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行政執法大隊、區公安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五)提升基礎設施(五)提升基礎設施27.27. 完善城區給排水建設。完善城區給排水建設。加強我區給排水管網建設,確保我區城市管網水檢驗18、項目合格率達到 100%。 加大我區污水管網的建設,提高我區污水的收集和處理能力。城市污水應收集全收集,城市污水處理率95%,城市污水處理污泥達標處置率 100%,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 COD 濃度200mg/L或比上年提高 10%以上。(責任單位: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建投。)28.28. 完善城市垃圾處理完善城市垃圾處理。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我區垃圾處理設施,提高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確保我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建立建筑垃圾和餐廚垃圾回收利用體系。(責任單位:區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 11 29.29. 完善城市道路建設完善城市道19、路建設。著力提升交通空間環境與品質,完善路面、交通附屬設施、交通安全設施,提升道路質量和美化、 亮化水平。 及時修復路面破損, 確保道路完好率98%。實施城市道路建設方案, 確保城區路網密度8 公里/平方公里和城市道路面積率15%。(責任單位:區城市管理局、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30.30. 完善城市地下管線和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完善城市地下管線和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地下管線等城建基礎設施檔案健全,配合搭建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平臺,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城市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及運營維護工作,并考核達標。(責任單位: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20、設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六)促進節能減排(六)促進節能減排31.31. 推進再生水利用推進再生水利用。積極推動全區再生水利用建設工作,實現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0%。(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32.32. 推廣林蔭路建設推廣林蔭路建設。在道路建設中積極引導綠色交通,因地制宜補植冠大蔭濃的喬木,確保各類路段都有樹蔭,林蔭路推廣率在 85%以上。(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33.33. 完善步行完善步行、自行車交通系統自行車交通系統。實施步行、自行車交通體系專項規劃措施,在轄21、區范圍內建成較為完善的步行、自行車系統。(責任單位:區城市人居環境局。) 12 34.34. 推進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推進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制定推廣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筑政策措施,確保近 3 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50%,節能建筑比例60%。(責任單位: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發展和改革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七七)綜合否決項)綜合否決項35.35. 一票否決事項:一票否決事項:城市園林綠化及生態環境保護、市政設施安全運行等方面的重大事故;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等方面的重大違法建設事件;被住房城鄉建設部通報批評;被媒體曝光,造成重大負面影響。(責任單位:相關責任單位。)四、工作步驟(一)啟動22、階段(一)啟動階段(202(2021 1 年年 7 7 月月-8-8 月月) )1.1. 動員部署動員部署。組織召開全區動員部署會議,統一思想,明確任務。全面發動對外宣傳,營造濃厚創建氛圍。2.2. 對標摸底。對標摸底。各責任單位按照本方案工作任務和指標分工,摸清底子,對標制訂專項工作方案,明確時間進度,報領導小組審批后組織實施。(二)創建階段(二)創建階段(202(2021 1 年年 9 9 月月-2022-2022 年年 2 2 月月) )1.1. 全面建設。全面建設。全區各部門按照目標任務和創建要求全面開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鞏固提高已達標項目,集中攻克未完成項目,確保創建國家生態23、園林城市工作不缺項、無遺漏。 13 2.2. 打造亮點。打造亮點。各責任單位根據工作責任拓展思路、總結經驗,打造特色亮點。3.3. 定時調度。定時調度。定時開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督查,適時召開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調度會,查找工作差距,講評工作成效,推動工作進度,確保各項指標任務于2022 年 2 月之前基本完成。(三)協助申報階段(三)協助申報階段(2022(2022 年年 3 3 月月-9-9 月月) )按照長沙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標準,逐項對照評估,對我區整體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進行全面檢查和總結,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規范、突出特色”原則,系統、高質量完成原始數據材料的整理24、和申報材料的編撰。(四)迎檢階段(四)迎檢階段(2022(2022 年年 9 9 月至月至 20232023 年年 1212 月月) )各責任單位對照目標任務,不斷鞏固和提升創建成果。根據國家住建部和省住建廳考核專家組的檢查安排,認真抓好實地迎檢籌備工作。對標開展查漏補缺,加強整改落實。五、工作要求(一(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全區統籌,成立長沙市芙蓉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各責任單位切實提高對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一把手負責制,明確分管領導,指定專人負責。各責任單位之間要緊密配合,全面構筑“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層層落實”的工作體系25、。(二(二)明確職責分工明確職責分工。各責任單位要嚴格按照長沙市芙蓉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標體系任務分工表要求, 14 認真開展自我評定,尋找目標差距,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任務、細化工作進度,嚴格工作責任,扎實有效地組織實施,確保目標任務按時高質完成。(三(三)保障資金投入保障資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整合部門條線資源,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區財政要將本級負擔的園林綠化建設維護資金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安排專項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經費,保證綠化建設維護項目的資金需求,同時切實加強資金監管,保證資金專款專用。(26、四(四)嚴格督查考核嚴格督查考核。將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納入各責任單位年度績效考核內容。對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的落實情況及時督促檢查并適時通報,對不能按時完成工作任務、影響整體工作進度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由相關部門嚴格追責問責。各責任單位要相應建立督查督辦工作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按時完成。(五(五)廣泛宣傳發動廣泛宣傳發動。大力宣傳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意義以及城市綠化、風景名勝區保護、環境保護等方面法律、法規,提高公眾環境保護意識,倡導生態價值觀、生態消費觀和生態生活觀,充分調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形成全面重視、全社會參與、全方位推進的工作格局。附件: 長沙市芙蓉區27、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標體系任務分工表 15 附件長沙市芙蓉區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指標體系任務分工表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一、綜合管理1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維護專項資金政府財政預算中專門列項“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維護資金”,保障園林綠化建設、專業化精細化養護管理及相關人員經費;近 3 年(含申報年)園林綠化建設資金保障到位,與本年度新建、改建及擴建園林綠化項目相適應;園林綠化養護資金與各類城市綠地總量相適應,且不低于當地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定額標準,并隨物價指數和人工工資增長而合理增加。區財政局區人社局2023 年 3 月2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實施完成新一輪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并28、依法報批。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局區農業農村局2021年12月3城市綠線管理配合市級完成城市綠線規劃編制工作,加強綠線管控。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1年12月一、綜合管理4城市數字化管理加快建立城市園林綠化專項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并有效運轉,可供市民查詢,保障公眾參與和社會監督;城市數字化管理信息系統對城市建成區公共區域的監管范圍覆蓋率 100%。區城市管理局區數據資源中心2022 年 2 月 16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5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 (%)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9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2 年 2 月二、綠地29、建設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通過種植冠幅大的喬木、規劃建綠、見縫插綠等多種形式,提高綠化覆蓋率,確保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7建成區綠地率、 建成區綠地率最低值(%)加大加快規而未建的防護綠地、公園綠地、廣場用地、附屬綠地、區域綠地等城市綠地建設,利用閑置地對老城區增綠補綠,確保建成區綠地率35%;結合城市有機更新,重點加大綠地建設和投入,綠地率最低值28%。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二、綠地建設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0、最低值,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加強“街角花園”建設和投入,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 平方米/人,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最低值5.50 平方米/人, 萬人擁有綜合公園指數0.07。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長沙市曉園管理處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 17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9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0%;5000 平方米(含)以上公園綠地按照 500m 服務半徑考核,2000(含)-5000 平方米的公園綠地按照 300m 服務半徑考核。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31、道2022 年 2 月10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 灌木所占比率(%)提升綠地中喬、灌木比例,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中喬、灌木所占比率7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二、綠地建設11園林式居住區 (單位)、達標率和年提升率(%)開展市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完成不少于 2個省級園林式單位(小區)創建工作,園林式單位(小區)年提升率1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12城區道路綠地達標率、 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加強新建道路的規劃審批與驗收,對綠地率未達標且有改造提升潛力的城市道路進行綜合提質32、,城區道路綠地達標率85%;排查道路紅線范圍內沒有行道樹的城市道路,對有增補空間的道路進行補種行道樹,確保新建道路城市道路紅線范圍內具有行道樹的城市道路總數95%。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2022 年 2 月 18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13城區防護綠地實施率(%)加強城區防護林的建設管理,確保實施率90%。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農業農村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14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95%。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人居環境局2022 年 2 月15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33、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5%。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2年12月16生產綠地占建成區面積比率增加城市規劃內能為城市提供苗木、花卉的各類苗圃等圃地面積,確保生產綠地占建成區面積比率2%。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農業農村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2022 年 2 月三、建設管控17城區園林綠化建設綜合評價值對各自管轄范圍內綠地進行自評,對未達到考核要求的綠地進行整改,確保城區園林綠化建設綜合評價值8.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 19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18公園規范化管理公園管理符合公園管理條例等相關管理規定;公園設計符合公園設計規范等相關標準規34、范要求;公園配套服務設施經營管理符合城市公園配套服務項目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等要求,保障公園的公益屬性。長沙市曉園管理處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19公園免費開放率公園免費開放率95%。長沙市曉園管理處2022 年 2 月三、建設管控20城區綠道規劃建設實施城市綠道建設規劃,以綠道串聯城鄉綠色資源,與公交、步行及自行車交通系統相銜接,為市民提供親近自然、游憩健身、綠色出行的場所和途徑。通過綠道合理連接城鄉居民點、公共空間及歷史文化節點,科學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歷史遺存等。綠道建設符合綠道規劃設計導則等相關標準規范要求。綠道及配套設施維護管理良好。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35、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人居環境局2022 年 2 月21古樹名木和后備資源保護古樹名木保護率 100%。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農業農村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 20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22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加強各類綠地的規劃和建設審批,確保新建公園綠地和道路綠地達到節約型綠地建設標準,節約型綠地建設率80%。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管理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三、建設管控23城區海綿城市規劃建設嚴格實施海綿城市規劃,建成區內有一定片區(獨立匯水區)達到海綿36、城市建設要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四、生態環境24城區生態空間保護城市原有山水格局及自然生態系統得到較好保護,顯山露水,確保其原貌性、完整性和功能完好性;完成城市生態評估,實施生態修復總體方案;有 1-2 個成功的生態修復案例及分析。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2022 年 2 月 21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25生態網絡體系建設結合綠線、水體保護線、歷史文化保護線和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統籌城鄉生態空間;合理布局綠楔、綠環、綠道、綠37、廊等,將城區綠地系統與城市外圍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生態要素有機連接,將自然要素引入城區、社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區城市管理局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四、生態環境26生物多樣性保護完成不小于區域范圍的生物物種資源普查;實施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及其工作措施;有五年以上的監測記錄、評價數據,綜合物種指數0.6,本地木本植物指數0.80。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園林綠化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27城區濕地資源保護完成城市規劃區內的濕地資源普查;按有關法規標準,實施城38、市濕地資源保護規劃及其工作方案。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管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 22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28廢棄地生態修復科學分析城市廢棄地的成因、受損程度、場地現狀及其周邊環境,運用生物、物理、化學等技術改良土壤,消除場地安全隱患。選擇種植具有吸收降解功能、抗逆性強的植物,恢復植被群落,重建生態系統;廢棄地修復再利用率每年增長不少于 10個百分點或修復成果維護保持率95%。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湘湖管理局、39、各街道2022 年 2 月四、生態環境29城區水體修復在保護城市水體自然形態的前提下,結合海綿城市建設開展以控源截污為基礎的城市水體生態修復,保護水生態環境,恢復水生態系統功能,改善水體水質,提高水環境質量,拓展親水空間;水體岸線自然化率80%,城市河湖水系自然連通;地表水類及以上水體比率60%;建成區內消除黑臭水體;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規定的內澇防治重現期以內的暴雨時,建成區內未發生嚴重內澇災害。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農業農村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3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0 天。40、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 23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31城區熱島效應強度城區熱島效應強度2.5。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城市管理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四、生態環境32城區容貌評價值城區容貌評價值9.00。區城市管理局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33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確保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4.00dB(A)。區生態環境分局 (區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大隊)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建投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41、年 2 月五、市政設施34城區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城區管網水檢驗項目合格率 100%。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建投2022 年 2 月 24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35城區污水處理城區污水應收集全收集;城區污水處理率95%;城區污水處理污泥達標處置率 100%;城區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200mg/L或比上年提高10%以上;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城建投2022 年 2 月36城區垃圾處理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10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建筑垃圾和餐廚垃圾回收利用體系基本建立。區市容環境衛生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五、市42、政設施37城區道路建設城區道路完好率98%;實施城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及實施方案,確保城區路網密度8 公里/平方公里和城市道路面積率15%。區城市管理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2022 年 2 月38城區地下管線和綜合管廊建設管理地下管線等城建基礎設施檔案健全;建成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平臺;遵照相關要求開展城區綜合管廊規劃建設及運營維護工作,并考核達標。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2022 年 2 月 25 類型序號指標內容創建任務責任單位完成時限備注六、節能減排39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0%;區住房和城鄉建設43、局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2022 年 2 月40林蔭路推廣率林蔭路推廣率85%。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城建投區公共工程建設中心區城市管理局區市政設施維護中心湘湖管理局、各街道2022 年 2 月41步行、 自行車交通系統實施步行、自行車交通體系專項規劃;建成較為完善的步行、自行車系統。區城市人居環境局2022 年 2 月六、節能減排42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近 3 年(含申報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50%;節能建筑比例60%;制定推廣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筑政策措施。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發展和改革局區城市人居環境局2022 年 2 月綜合否決項43綜合否決項杜絕發生以下否決情況:城市園林綠化及生態環境保護、市政設施安全運行等方面的重大事故;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等方面的重大違法建設事件;被住房城鄉建設部通報批評;被媒體曝光,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相關責任單位2023年12月其他44資格條件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工作。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22年12月備注:任務分工表中順序第一的責任單位是此項工作的牽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