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大廈人防工程施工設計方案(14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15081
2022-06-20
14頁
181.21KB
1、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 第一部分設計說明目錄第一章人防建筑說明 . 1 一、工程概況 . . 1 二、設計依據 . . 1 三、平時功能設計 . . 1 四、戰時功能設計 . . 1 五、防水設計 . . 2 六、裝修設計 . . 3 第二章人防結構設計 . 4 一、工程概況 . . 4 二、設計依據 . . 4 三、結構設計 . . 5 第三章人防通風設計 . 5 一、設計概述 . . 5 二、設計依據 . . 5 三、地下室平時通風設計. . 6 四、人防地下室戰時通風設計. . 7 第四章人防給排水設計 . 8 一、 工程概況 . . 8 二、設計依據 . . 8 三、2、消防給水系統設計 . . 8 四、戰時給排水系統設計. . 9 五、平戰結合設計 . . 9 六、管材 . . 9 第五章人防電氣設計 . 10 一、設計依據 . . 10 二、電源及負荷 . . 10 三、配電 . . 10 四、人防照明 . . 10 五、消防 . . 10 六、接地 . . 11 第六章消防設計專篇 . 11 一、建筑 . . 11 二、通風 . . 11 三、給排水 . . 12 四、電氣 . . 12 第七章節能設計專篇 . 13 一、節能設計依據 . . 13 二、節能設計措施 . . 13 第八章環保及衛生防疫 . 13 第二部分設計圖紙一、建筑專業設計圖紙二、結3、構專業設計圖紙三、通風專業設計圖紙四、給排水專業設計圖紙五、電氣專業設計圖紙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 第一章人防建筑說明一、工程概況甌北 2013-1#-2 地塊 1 人防地下室位于三江商務區環江大道北側,東側為甌北 2013-1#-2 地塊 2,南側為環江大道,西側為江東大道,北側為會展路,總用地面積為: 37410.99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 37410.99 ,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 42848,地下室為地下車庫及平戰結合人防工程,平時作機械車庫使用。本地下室共二層,人防區地下一層和二層均有布置,地下室戰時轉換為二等人員掩蔽部和人防電站。人防總建筑面積約為6127.2 ,為4、甲類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為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 6 級,劃分為 4 個防護單元:其中3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固定電站,掩蔽面積為3900,掩蔽人員為 3900 人。二、設計依據1、甲方提供的委托書及相關資料2、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RFJ013-2010) 3、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 50038-2005) 4、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JGJ 100-98 )5、人民防空工程防火設計規范(GB 50098-2009) 6、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 )7、人民防空工程防護功能平戰轉換設計標準(RFJ 1-98)8、人民防空工程戰技術要求三、5、平時功能設計本工程地下車庫部分人防區域劃分為3 個防火分區(含局部非人防區)。防火分區劃分及指標詳表一。 地下車庫人防區域布置有2 個汽車出入口 , 凈寬均不小于 7.00 米。每個防火分區設置不少于2 個人員疏散口,疏散距離小于60 米。工程設自動噴淋系統。表一: 地下室人防區域防火分區明細表防火分區指標建筑面積 (m2) 功能位置防火分區 2 2558 汽車庫地下二層防火分區 3 1799 汽車庫地下二層防火分區 3 1765 汽車庫地下一層防火分區 4 2497 汽車庫地下二層防火分區 5 2020 汽車庫地下二層防火分區 6 1081 汽車庫地下二層合計11720 2 、本工程為鋼筋混6、凝土結構, 中柱尺寸不小于 600600,外墻厚為 400,頂板厚為 400,底板厚為 700。四、戰時功能設計1、本工程地下車庫人防區域戰時轉換為3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人防固定電站,本人防工程抗力等級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6 級。防護單元及戰時指標劃分詳表二 。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2 表二:人防工程指標一覽表防護單元人防面積(m2) 戰時功能抗力級別防化級別掩蔽面積(m2) 掩蔽人數( 人) 疏散寬度位置1 1925.91 二等人員掩蔽所核 6 常 6 丙級1300 1300 3.9 地下二層2 1978.11 二等人員掩蔽所核 6 常 6 丙級1300 13007、 3.9 地下二層3 1977.84 二等人員掩蔽所核 6 常 6 丙級1300 1300 3.9 地下二層4 245.34 固定電站核 6 常 6 丙級/ / / 地下二層合計6127.20 3900 3900 11.7m 2、每個防護單元設2-3 個戰時出入口。出入口分別與人防進、排風口結合,戰時主要出入口均設在排風口部,并結合汽車坡道或室外樓梯及自行車坡道等直通室外,主要出入口第一道防護門外通道按防倒塌設計,保障戰時人員通行。3、本工程對僅供平時使用、 開口較大的出入口采用了門式臨戰封堵措施,具體參圖集 RFJ01-2008第 21 頁, 單元間連通口采用連通口雙向受力門式臨戰封堵,具體8、參圖集 RFJ01-2008第 36 頁。有關施工預埋、預留嚴格按該圖集執行。4、平時車庫排煙口, 按平戰轉換要求設置高空排煙尾氣豎井,平時將人防門開啟,滿足排煙要求;戰時則關閉人防門。5、平時不使用的內部設備、設施應安裝到位,若經人防部門批準可緩裝的,施工時仍應預留管線、孔槽、設備位置、緩裝設施在臨戰前應安裝到位。6、與人防工程無關的管道不宜穿過人防工程,如因條件限制需要穿過其頂板時,允許公稱直徑不大于150mm 給水、采暖、空調冷媒管道穿過,但應做好防護密閉處理并在工程內側按規范加設閘門, 禁止非人防區的排污管穿越防空地下室。7、人防門的門與框在安裝前必須在廠家調試合格,運到現場連門帶框一9、起安裝,澆灌混凝土,以防變形不密閉。8、本工程建筑上主要有以下八類平戰轉換項目。序號名稱與內容施工/ 安裝時限與要求1 各類人防門平時安裝 , 驗收前完成 ; 2 進排風口的活門平時安裝 : 邊框及預埋件 , 與墻體施工同步完成; 3 排風口的超壓排氣閥門平時安裝完成 ; 4 裝配水箱戰時早期轉換 (30 天內) 沖洗戰時緊急轉換(3 天內) 注水. 5 人防集水井 , 防爆地漏 , 普通地漏平時完成 : 與底板施工同步完成 . 6 車道入口的封堵臨戰轉換 (15 天內) 完成封堵施工 . 7 戰時人防專用房間、洗漱間, 廁所戰時砌筑 : 早期轉換 (30 天內) 完成; 8 平時風水電防護平10、時進排風戰時緊急轉換 (3 天內) 關閉集氣室人防門 , 停止通風 ; 平時上下水戰時緊急轉換 (3 天內)關閉所有閘閥五、防水設計1、本工程防水等級頂板為一級,底板、外墻為二級,頂、底板及側墻和水池均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滲標號為P8。2、該地下工程的變形縫、 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予埋件等細部構造按 地下建筑防水構造 10J301的要求施工。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3 3、工程外防水做法詳下表底板外防水頂板外防水外墻外防水1. C25細石砼找坡2. 自防水鋼筋砼底板3. 30 厚 1:2 水泥砂漿保護層。4. 有機防水涂料。5. 20 厚 1:2 水泥砂漿找平6. 100厚 11、C15素混凝土墊層1. 素土回填。2. 70 厚細 石混 凝土 保 護層。3. 有機防水涂料。4. 20厚 1:3 水泥砂漿找平5. 自防水鋼筋混凝土板1. 素土夯實。2. 保護層用磚或聚苯板。3. 有機防水涂料。4. 20厚 1:3 水泥砂漿找平5. 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墻六、裝修設計車庫區裝修作法見下表。裝修類型明細表房間名稱天棚地面墻面車位區、車道區A型A型A型防毒通道、密閉通道、除塵濾毒室A型A型B型擴散室A型A型A型進排風機房B型A型A型汽車坡道B型B型外墻面磚裝修明細作法一覽表A型墻面A型天棚A型地面1、刷白色防霉涂料兩遍1、刷白色防霉涂料兩遍1、面層 C30混凝土隨打隨抹,最薄處1012、0 內配單層雙向 c8200 面層金剛砂(每平方米5KG )留分倉縫間距不大于6m 6m2、5 厚 1:2 水泥漿罩面、壓實、趕光2、鋼筋混凝土頂板2、找坡層 C15細石混凝土墊層找坡向集水坑(i=0.5%)3、15 厚 1:3 水泥砂漿打底、掃毛3、基層現澆防水鋼筋混凝土板4、素水泥砂漿結合層一道4、保護層 50 厚 C20細石混凝土5、鋼筋混凝土墻5、防水層合成高分子卷材一層厚1.5 6、找平層 20 厚 1:3 水泥砂漿7、混凝土墊層(標號及厚度見結構)B型地面B型墻面B型天棚1、50 厚 1:2 水泥砂漿抹面,并做斜槎1、50 厚 1:2 水泥砂漿罩面、壓實、趕光吸音天棚2、50 厚 13、1:3 水泥砂漿找平2、50 厚 1:3 水泥砂漿打底、掃毛3、鋼 筋混 凝 土 底板3、素水泥砂漿結合層一道4、鋼筋混凝土墻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4 第二章人防結構設計一、工程概況本地下室共二層,人防區地下一層和二層均有布置,地下室戰時轉換為二等人員掩蔽部、人防物資庫和人防電站。人防總建筑面積為11083,為甲類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為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 6 級,劃分為 3 個防護單元:其中 2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人防物資庫 (物資庫內設移動電站 ) ;二等人員掩蔽部掩蔽面積共 5000 ,可掩蔽人員 5000 人,物資庫掩蔽面積為2600 ,可掩蔽物資 5214、00m3。二、設計依據(一) 、設計規范1、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 50038-2005 2、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25-2005 3、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 50010-2010 4、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12 5、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J 50011-2010 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GB 50108-2008 7、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 94-2008 8、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 50007-2011 9、國家現行的有關技術規范、規程及標準(二)、工程地質情況詳地質資料。(三) 、平時荷載取值1、頂板覆土按 18.0 kN/m3 考慮,215、活載: 5.0 kN/m2 3、消防車活載 : 20.0 kN/m2 (四)、人防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取值1、頂板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六級 qe1= 60kN/m2 (地下一層);六級qe1= 55kN/m2(地下二層);2、土中外墻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六級qe2=50m2 3、底板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六級qe3=25 kN/m2 4、隔墻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1) 六級與六級 : 人防等效靜載為 50kN/m2 (2)六級與普通地下室之間 : 普通地下室一側人防等效靜載為110kN/m2 5、臨空墻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1) 室外直通、單向出入口人防等效靜載為:六級160kN/m16、2 (2) 室外豎井、樓梯、穿廊出入口人防等效靜載為:六級130kN/m2 6、門框墻等效均布靜荷載標準值(1) 室外直通、單向出入口人防等效靜載為:六級240kN/m2 (2) 室外豎井、樓梯、穿廊出入口人防等效靜載為:六級200kN/m2 (五)、風荷載取值不計算風荷載。(六)、地震設防烈度為6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 ,第一組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5 三、結構設計1、工程概況(1) 本工程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2) 本工程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3) 地震設防烈度為 6 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05g,第一組(4) 本工程設計年限 50 年2、結構選17、型及結構布置(1) 該樓人防地下室,地下室頂板采用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體系;(2) 該樓按 6 度抗震設防,按 6 度采取抗震措施,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3) 砼強度等級地下室頂板、梁砼為C35 墻體、柱砼為 C40 地下室頂板、 外墻、水池墻、防爆波電纜井采用密實性防水混凝土( 內摻防水抗裂劑 ),抗滲等級為 P8 基礎為樁基礎3、結構計算該樓采用 PKPM 空間分析計算及理正人防軟件計算4、構件尺寸:頂板厚度:地下一層250mm ,地下二層 300mm 地下一層頂板梁:主梁450 x1000mm 等柱、外墻設計見地面院臨空墻: 300mm ;密閉墻: 300mm 防護密閉門的門框墻: 30018、mm 底板厚度為 550mm 基礎設計見地面院。第三章人防通風設計一、設計概述本項目地下室共二層,人防區地下一層和二層均有布置,地下室戰時轉換為二等人員掩蔽部、人防物資庫和人防電站。人防總建筑面積為11083,為甲類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為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 6 級,劃分為 3 個防護單元:其中 2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人防物資庫 ( 物資庫內設移動電站 );二等人員掩蔽部掩蔽面積共5000 ,可掩蔽人員 5000 人,物資庫掩蔽面積為2600,可掩蔽物資 5200m3。本工程通風設計包含人防地下車庫平時通風及戰時通風設計。二、設計依據1、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 (GB5003819、-2005) 2、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 (GB50225-2005) 3、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97) 4、汽車庫建筑設計規范 (JGJ100-98) 5、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736-2012) 6、人防工程平時使用環境衛生標準 (GB/T 17216-2012) 7、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50098-2009) 8、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RFJ013-2010) 9、其它有關規程、規定、技術措施、意見等等。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6 三、地下室平時通風設計1、通風系統設置本工程地下汽車庫內設置機械(排風)排煙20、系統,有直通室外汽車坡道且未設防火卷簾的防火分區采用坡道自然補風,無汽車坡道的防火分區, 消防補風均采用機械補風,補風量大于排風量的80% 。2、防煙分區劃分各個防火分區內部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跨越防火分區, 每個防煙分區面積 2000 。防煙分區之間采用擋煙垂壁劃分,擋煙垂壁位于頂板下500mm ,材料采用不燃的防火夾絲玻璃制作。 每個防煙分區設排煙口, 排煙口距最遠點距離不超過 30 米。3、排煙風機選擇與控制平時排風與排煙合用一套系統,排風(煙)風機采用雙速消防排煙風機,平時可低速排風,火災時高速排煙。排煙風機能保證在280 o C時連續工作 30min。排煙量按換氣次數每小時不小于21、6 次計算?;馂臅r,接消控中心信號,相應地排(風)煙風機由平時低速排風或關閉狀態轉入火災高速排煙狀態,當排煙溫度達到280 o C時,排煙防火閥熔斷關閉,并聯鎖排煙風機關閉。4、風速控制機械排煙的管道風速, 采用金屬管道時不大于20 米/ 秒,采用內表面光滑的非金屬材料風道(土建風道)時,不大于15米/ 秒。排煙口的風速不超過10 米/ 秒。5、風管管材本工程內部平時用通風管采用不燃復合玻鎂通風管道,風管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不燃防排煙型,不保溫。玻鎂復合風管的施工參照標準JG/T 301-2011 機制玻鎂復合板與風管執行。復合通風管道覆面材料及內部絕熱材料為不燃材料。6、消聲減震措施(1) 本22、工程各類通風機等均應進行隔振處理。吊裝的風機采用彈性橡膠或彈簧吊架。 落地安裝的風機在設備底座下設置橡膠或金屬減振墊,排煙風機箱采用不燃、耐高溫減振器。(2) 與風管連接的風機進出口設軟接頭,軟接頭的接口應牢固嚴密。排煙風機進出口軟接頭長度為200mm, 材料為硅鈦合成的高溫耐火軟節。各風管均采用橡膠或彈簧減震式吊架 , 吊架采用軟質材料作襯墊。(3) 設備用房內貼吸聲材料 ( 離心玻璃棉 50mm) , 門設為防火隔聲門, 密閉隔聲。7、設備安裝調試(1) 防火閥安裝在安裝系統的防火閥時 , 應先校核防火閥的關閉(熔斷)溫度,防火閥應順氣流方向安裝 , 用單獨吊架 , 并緊靠防火墻, 距離應23、滿足消防的相關要求。 防火墻的風道涂防火涂料。(2) 消聲器及防火閥等需單獨設置支吊架, 嚴禁承壓在風管上,消聲器為不燃材料。(3) 通風與空調工程安裝完畢 , 必須進行系統的測定和調整。 系統總風量調試結果與設計風量的偏差不應大于10% 。防排煙系統聯合試運行與調試的結果(風量及風壓),必須符合消防的規定。(4) 消防排煙風管的法蘭墊片采用耐高溫的4mm 厚不燃石棉橡膠板。(5) 磚砌風道及集氣室需清除施工棄物并用水泥砂漿內外抹平。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7 四、人防地下室戰時通風設計1、二等人員掩蔽部通風設計(1)設計參數及標準:戰時設三種通風方式:清潔式通風、濾毒式通風、隔24、絕式通風。清潔式通風:風量 5m3/h.p 。濾毒式通風:風量 2m3 /h.p 。隔絕式通風:防護時間大于 3 小時防化等級丙級, . 防毒通道換氣次數大于40 次/ 小時。(2)戰時通風系統設計a、清潔通風系統設計:清潔式送風:由進風豎井或進風通道經擴散室、油網除塵器、手動密閉閥門、戰時清潔送風機送入工程內。清潔式排風:室內空氣經過戰時排風機、手動密閉閥、擴散室由排風豎井或排風通道排到室外。b、濾毒通風系統設計:濾毒式送風:由進風豎井或進風通道經過擴散室、油網除塵器、手動密閉閥門、過濾吸收器、手動密閉閥門、戰時濾毒送風機等送入工程內。濾毒式排風:室內空氣經過超壓排氣活門、手動密閉閥門排至擴25、散室由排風豎井或排風通道排到室外。c、隔絕通風系統設計:戰時隔絕通風時室內空氣經插板閥門由戰時送風機送入室內,排風機關閉2、人防物資庫通風設計戰時設兩種通風方式,清潔式通風及隔絕式通風。清潔式通風量按清潔區每小時不小于 1 次的換氣次數計算。3、工程平戰轉換:戰時送排風管盡量利用平時風管。通過平戰裝換閥門進行平時與戰時通風系統的轉換。臨戰前完成人防工程設備戰時轉換調試。根據圖紙關閉平時設備相應轉換閥門,打開戰時轉換閥門,進行人防通風系統調試。并檢測油網過濾器的有效性。戰時通風方式轉換詳見本設計原理圖。戰時使用的及平戰兩用的通風口防護設施不得實施平戰轉換,必須一次性安裝到位。其它嚴格按照當地人防26、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安裝。柴油電站控制室,防化等級丙級,戰時設三種通風方式,清潔式通風,濾毒式通風及隔絕式通風。柴油電站發電機房戰時設兩種通風方式,清潔式通風,隔絕式通風,機房無防化設計。4、戰時通風施工安裝(1)戰時風管管材人防進、排風口部從靠近工程內部清潔區的第一道密閉閥至擴散室的風管采用 3mm 厚鋼板焊接成型 , 其它設在染毒區的風管 , 均應采用 3mm 厚鋼板焊接成型??沽兔荛]防毒性能必須滿足戰時的防護需要??诓咳径緟^風管應向外設置0.5%的坡度。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8 人防風管及所有鐵件除銹后內外壁均刷紅丹底漆二道, 外壁復刷灰色調和漆二道。(2)設備安裝a、當27、管道穿越密閉隔墻時,必須預埋帶有密閉翼環的密閉穿墻短管。密閉翼環可采用大于3mm 厚的鋼板制作。鋼板應平整,翼高為30-50mm 。密閉肋與短管的結合部位應雙面滿焊。b、染毒區的通風管應采用焊接連接, 在管道與設備之間連接法蘭襯以密封橡膠墊圈,不可以漏氣。通風管道與密閉閥門應采用帶密閉槽的法蘭連接, 法蘭墊圈應采用整圈無接口橡膠密封圈。5、其它(1)戰時進風口附近防化值班室設測壓裝置。(2)戰時人員口部密閉通道和防毒通道設氣密測量管,與電氣預埋管合用。第四章人防給排水設計一、 工程概況本項目地下室共二層, 人防區地下一層和二層均有布置,地下室戰時轉換為二等人員掩蔽部、人防物資庫和人防電站。人防28、總建筑面積為11083,為甲類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為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 6 級,劃分為 3 個防護單元:其中 2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人防物資庫 ( 物資庫內設移動電站 );二等人員掩蔽部掩蔽面積共5000 ,可掩蔽人員 5000 人,物資庫掩蔽面積為2600,可掩蔽物資 5200m3。二、設計依據1、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97)2、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GB50225-2005)3、人防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 )4、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RFJ013-2010)5、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50084-2001 )229、005年版三、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地下停車庫:室內消火栓用水量為 10L/S ,自動噴淋 40L/S。根據規范要求,地下室汽車庫設置消防及噴淋供水系統。消火栓供水系統,自噴供水系統各自成獨立供水系統。本工程消防用水接自消防泵房,消防泵房由地面院設計。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9 消火栓供水系統:消火栓用水由消防泵房供給,車庫內消火栓系統自成環狀布置,雙路供水,并設置檢修閥,檢修時消火栓關閉不超過5 個,并在每個消火栓處裝報警啟動按鈕。噴淋供水系統:噴淋用水由消防泵房供給,消防泵房由地面院設計,車庫自噴系統保證每輛車有 2 個噴頭保護,并在設置噴淋系統的橫干管上安裝信號閥及水流指示器,且30、與濕式報警系統連鎖。四、戰時給排水系統設計1、 防護單元設計及水量計算:詳見下表用水類型用水量( L/p.d )貯水時間( d)備注飲用水3 15 無可靠內水源無防護外水源生活水4 7 人員洗消40 L/ (p. 次)洗消口部洗消10L / (次)取一次2、地下車庫防護單元由室外引入給水管, 并在清潔區內設鋼板儲水箱供臨戰使用。給水入戶管穿人防防圍護結構時設公稱壓力為1.6Mpa的閘閥。3、二等人員掩蔽所戰時干廁設干式馬桶, 生活廢水排入平時設置的水溝或集水池,其有效容積不小于1.25 倍隔絕防護時間內全部污水量容積。隔絕防護時間內,人防地下室不得向外部排水。4、在人防地下室主要出入口及進風口31、需洗消沖洗的部位設置收集洗消廢水的地漏或洗消廢水集水坑。 防爆地漏排水管起始點管底相對地面標高為B-0.25m。防護區外洗消集水坑設防護蓋板。5、柴油發電站發電機冷卻采用風冷系統,在柴油發電站內設置2 立方米的冷卻水箱。發電機房的儲油間設置2 個鋼板儲油箱,戰時貯存油量按柴油發電機額定功率的耗油量及貯油時間(取7 天)確定。五、平戰結合設計1、工程中所有防爆地漏在臨戰前需全部關閉。2、所有穿人防墻的管道內側的閘閥,在隔絕防護期間均應關閉。六、管材1、戰時給水管采用無縫鋼管;壓力排水管、進入口部集水井的排水管采用熱鍍鋅鋼管,絲扣連接。2、消防水管采用鍍鋅鋼管 ,DN100mm時,絲扣連接; DN32、100mm時溝槽連接,二次鍍鋅處理。3、口部埋地自流排水管采用給水鑄鐵管,石棉水泥接口;工程內部自流排水管采用機制鑄鐵管,柔性接口。4、水管穿外墻時設剛性防水套管。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0 第五章人防電氣設計一、設計依據1、人民防空工程設計規范(GB50225-2005) 2、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2005 )3、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設計規范 RFJ013-2010 4、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 GB50067-2014 5、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50054-2011 6、火災自動報警設計規范 GB50116-2013 二、電源及負荷甌北 2013-133、#-2 地塊 1 人防地下室位于三江商務區環江大道北側,東側為甌北 2013-1#-2 地塊 2,南側為環江大道,西側為江東大道,北側為會展路,總用地面積為: 37410.99 ,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為: 37410.99 ,地下室總建筑面積為 42848,地下室為地下車庫及平戰結合人防工程,平時作機械車庫使用。本項目地下室共二層,人防區地下一層和二層均有布置,地下室戰時轉換為二等人員掩蔽部、人防物資庫和人防電站。人防總建筑面積為11083,為甲類附建式人防工程,抗力級別為防核武器6 級,常規武器 6 級,劃分為 3 個防護單元:其中 2 個二等人員掩蔽部、 1 個人防物資庫 (物資庫內設移動電站34、 ) ;二等人員掩蔽部掩蔽面積共5000 ,可掩蔽人員5000人,物資庫掩蔽面積為2600,可掩蔽物資 5200m3。本工程市電由非人防區室內變電所引來,通過橋架(管) 引至各單元內的人防總配電箱。戰時電源從工程內戰時電站經橋架(管)引至各單元的人防總配電箱。兩路市電電源在工事內自動切換, 市電和人防電源在人防配電箱處手動切換。本人防工程疏散應急照明和消防負荷及戰時通信設備、防化插座箱、電站配套的附屬設備為一級負荷。平戰戰時正常照明,戰時風機,平戰排水泵用電為二級負荷。不屬于一 , 二級負荷的其它負荷為三級負荷。本工程戰時容量約100KW 。發電機組選 120KW ,一臺。三、配電1、每個防護35、單元內獨立設總人防配電箱。2、配電采用放射式與鏈式混合配線供電方式。采用橋架或敷設鋼管由人防區內總配電箱敷設至各人防配電箱、消防用電設備等配電箱。3、消防用線路采用耐火配線; 戰時動力配電線路和照明配電干線采用交聯聚氯乙烯護套電力電纜。4、 穿越圍護結構、防護密閉隔墻、密閉隔墻的電氣管線及預留備用穿線鋼管,并應進行防護密閉或密閉處理。在鋼管中間位置加設密閉肋。四、人防照明1、照明分正常照明和應急照明,平時應急照明時間持續時間不小于60Min,消防用設備機房內備用照明持續時間不小于180Min,。戰時其應急電源持續時間應滿足戰時特殊要求。2、人防工程內部引至防護門 (防護密閉門) 以外的照明回路36、, 應在該門內側作特殊保護或單獨設置照明回路。五、消防詳消防設計專篇。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1 六、接地1、接地采用 TN-S接地系統 ,利用防空地下室結構鋼筋作接地體, 接地電阻 1歐姆 . 當接地電阻不能滿足要求時, 可適當增設人工接地裝置。2、工程的防護密閉門、 密閉門框預埋角鋼、 臨戰封堵預埋件等應均與接地干線進行聯結。第六章消防設計專篇一、建筑本工程地下車庫人防區域劃分為6 個防火分區(含局部非人防區) ,防火分區劃分及指標詳表一。地下車庫人防區域布置有3 個汽車出入口,凈寬均不小于7.00 米。每個防火分區設置不少于2 個人員疏散口,疏散距離小于60 米。工程設自37、動噴淋系統。本工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柱尺寸、外墻厚、頂板厚、底板厚參照結構專業參數。二、通風本工程地下汽車庫內設置機械(排風)排煙系統,有汽車坡道的防火分區采用坡道自然補風, 無汽車坡道的防火分區, 消防補風均采用機械補風, 補風量大于排風量的 80% 。各個防火分區內部劃分防煙分區,防煙分區不跨越防火分區, 每個防煙分區面積 2000 。防煙分區之間采用擋煙垂壁劃分,擋煙垂壁位于頂板下500mm ,材料采用不燃的防火夾絲玻璃制作。每個防煙分區設排煙口, 排煙口距最遠點距離不超過 30 米。平時排風與排煙合用一套系統,排風(煙)風機采用雙速消防排煙風機,平時可低速排風,火災時高速排煙。排煙風38、機能保證在280 o C時連續工作 30min。排煙量按換氣次數每小時不小于6 次計算。火災時,接消控中心信號,相應地排(風)煙風機由平時低速排風或關閉狀態轉入火災高速排煙狀態,當排煙溫度達到280 o C時,排煙防火閥熔斷關閉,并聯鎖排煙風機關閉。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2 機械排煙的管道風速, 采用金屬管道時不大于20 米/ 秒,采用內表面光滑的非金屬材料風道(土建風道)時,不大于15米/ 秒。排煙口的風速不超過10 米/ 秒。本工程內部平時用通風管采用不燃復合玻鎂通風管道,風管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不燃防排煙型,不保溫。三、給排水1. 本工程只設計地下室車庫內消防部分。2. 39、室內消防(1)消防給水系統地下停車庫:消防用水量為 10L/S ,每支水槍最小流量 : 5L/s 。自動噴淋35L/S。(2)本工程為地下一層和二層, 室內消火栓用水接自消防泵房消火栓供水系統,室內消火栓系統在室內成環形布置,兩路供水。(3)噴淋用水接自消防泵房噴淋供水系統。消防泵房系統由地面院設計。 濕式報警閥設于本工程地下室泵房內。本工程噴淋頭設置為每輛上方不少于兩個噴頭。噴淋主管進入防火分區時設水流指示器及信號閥,并與濕式報警閥連鎖。(4)地下車庫為中危險級A類,選用 4kg的 MF/ABC4 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人防區每個消火栓和圖中標出位置處設2 具。四、電氣本工程為 I 類車庫,40、消防采用集中報警系統。 選用微機二總線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地下車庫設消防接線箱。消防線路接至消防控制室。系統由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消防應急廣播、消防專用電話、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 消防聯動控制器等組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置具有自動和手動兩種觸發裝置。 系統總線上應設置短路隔離器, 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不應超過32 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時,應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1、當報警器接收到火災報警訊號后,應執行以下動作:1)啟動排煙風機、 補風機,排煙防火閥動作后信號送至消防控制室,同時連鎖停相應41、的風機。2)關閉防火卷簾門。3)啟動消防泵。2、火災確認后,應自動實現以下功能:1)由發生火災的報警區域開始, 順序啟動全樓疏散通道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系統全部投入應急狀態的啟動時間不大于5S。正常照明在啟動自動噴淋系統、消火栓系統動作前切斷。2)啟動聲光警報器和消防廣播,啟動消防水泵。3、消防風機房等相關功能房內設消防分機電話。中紡時代大廈 - 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13 第七章節能設計專篇本工程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節能設計規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節能。一、節能設計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修訂版(2007.10.28 )2、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200542、 )3、國家建設部 1998第 1 號令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1998.12)4、全國民用建筑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節能專篇(2007)5、浙江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2007 6、浙江省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33/1036-2007)7、建筑節能設計規范、標準及技術規定等二、節能設計措施1、工程所選通風設備,均采用低能耗、高效率設備。風機選用雙速型,可根據車庫內車輛情況調節轉速,利于節能。風機的單位風量耗功率 0.32W/(M/H)2、對所有動力設備均采用自動控制,節約能耗。3、本工程所選用的其它各類設備及裝置均選用技術先進、材料優良、規格合理、使用壽命長的節能型設備。第八章環保及衛生防疫本工程43、無污染源及污染物,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是設備噪聲及汽車尾氣排放。本設計根據國家及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分別采取必要的措施。1、設備選型采用通用產品,選購的產品在國內應是技術先進、質量保證、性能穩定可靠、工作效率高、管理方便、維修維護工作量少、價格適中及售后服務好的產品。2、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內污水排至市政污水管網。3、該工程內設有機械排風系統,排風機前后均設有消聲減震裝置。風機進出口與管道連接處須裝軟接頭(消防用風機軟接頭采用不燃材料),機房設隔聲門,風機對內對外均設有消聲器,所有設備均選用高效設備。4、所有給排水泵均選用低噪聲設備及減震等裝置,水泵與管道連接處設軟接頭減少噪聲以符合衛生標準。給水設計中充分利用市政給水管網壓力。5、該工程排風采用主樓附壁高空豎井排放,滿足當地環保要求。6、配電裝置盡量接近負荷中心,減少線路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