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市綠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15092
2022-06-20
6頁
18KB
1、*縣城市綠化苗木繁育基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一、項目提要1、項目名稱:江西省*縣城市綠化苗木繁育基地2、項目單位:江西省*縣林業局3、項目聯系人:王瑋4、建設地點:中云鎮至*縣城(紫陽鎮)公路干線兩旁5、建設規模:1000畝風景園林綠化苗木基地,200畝花卉及草坪圃地,總規模1200畝。6、建設期限:建設期2年,第一年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整地、播種、育苗和部分苗木栽植工作,第二年完成苗木移栽、嫁接、培育等工作。7、合作方式:獨資、合資、合作二、建設條件1、自然條件:*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邊隅,地處贛、皖、浙三省交界處。全縣土地總面積450萬畝,其中:林業用地面積376萬畝,耕地面積33.7萬畝。境內山2、巒起伏,群山縱橫,以山地、丘陵為主,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山區縣。*縣屬東南季風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6.7,極端最高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11,年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52天,年平均日照1868小時。境內水網縱橫,分布稠密,水資源極為豐富。地表水量豐盈,平均徑流量32.01億立方米。土壤主要有紅壤、黃壤、水稻土、沖積土和草甸土等五種類型,山地土壤種類以紅壤和黃壤為主,成土母巖多為板巖、頁巖和花崗巖等。*縣植被類型主要有常綠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灌木林等。主要喬木樹種有:杉木、馬尾松、苦櫧、栲樹、楓香、木荷、櫟類、擬赤楊、南酸棗、毛竹、油茶等。灌木樹種主要有:白櫟、杜鵑、黃3、端木、烏飯、山蒼子、赤楠、紫穗槐、烏藥等。草木植物主要有鐵芒箕、蕨類以及禾本科草本等。據1999年分類區劃調查,全縣活立木蓄積860萬立方米,毛竹1957萬根,森林覆蓋率81.5%。2、交通條件*縣境內公路縱橫交錯,全縣共有公路140多條,通車里程1500多公里,公路主干線有三條:婺景線、婺溪線、王賦線。基本上村村通公路,大部分公路實現了路面硬化、路旁綠化。東、北可達安徽黃山和浙江等地,南到上饒,西通景德鎮、九江,交通十分便捷。隨著兩條高速公路在我縣的開工,未來其交通狀況將日趨發達。3、社會經濟條件*縣總人口32.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7.14萬人,非農業人口5.17萬人,農村勞動力12.74、6萬人。2001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1.77億元,其中林業產值1.59億元,上繳財政0.76億元,人均年收入2600元。*縣林業局主管全縣林業工作,下設營林股、林政股、計財股、防火辦、綠化辦等職能股(室),另有林業調查設計隊、森防站、種苗站、技術推廣站、林業工作站、森林公安分局等行政事業機構,林業管理機構比較齊全。全縣有國有林場6個,鄉村林場119個,林業系統職工3000余人。林業系統技術力量雄厚,有工程師28人,助理工程師62人。三、基地建設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縣有著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豐富的物種資源,交通四通八達,區位優勢明顯,林業技術力量和林業科技支撐有一定的基礎。近幾年來,我縣先后實施了5、國家重點森林生態效益補助資金試點項目、長江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每年工程造林在3萬畝以上,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林業科技隊伍。國土綠化,苗木是基礎,目前我國城市建設發展迅速,城市化和城鎮建設步伐加快,人們愈來愈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而城市綠化美化是國土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城市綠化美化需苗量將劇增,綠化苗木市場潛力大,這正是建國以來,綠化苗行業面臨的最好機遇。*縣有很多優良、珍貴、速生的闊葉樹種,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建設大、中型綠化苗木繁育基地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該項目的實施,對調整我縣林業產業結構,加快林業建設步伐,增加就業機會,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有6、效的途徑。四、建設內容與規模(一)建設內容1、苗圃地選擇:苗圃地選在公路干線旁邊,靠近居民點,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求地勢平坦,排灌水良好,土壤以結構疏松、透水透氣性良好的砂壤土為好,土層厚度要在50厘米以上。2、樹種選擇:綠化樹種以闊葉樹種為主,如香樟、桂花、紅豆杉、杜英、紅楠、淅江楠、廣玉蘭、合歡、無患子、元寶楓、馬褂木、七葉樹、圓柏、檜柏等。木本花卉品種可選擇:杜鵑、茶花、紫微、紅花木繼木、蠟梅、紫藤、小檗、黃楊、女貞、海桐等。草木花卉品種可選擇花色多樣、豐富多彩的品種,用來制作插花和切花之用。草坪草品種如馬尼拉、馬蹄金、高羊毛等。3、苗期田間管理:主要是做好播種、栽苗、移植、除草、間苗、開7、溝、排水、灌溉、施肥、修剪、定形、嫁接等工作,冬季做好防凍工作,夏季做好遮蔭防曬工作,積極搞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二)建設規模與地點:建設1000畝的風景綠化苗木基地、150畝的花卉苗木繁育基地、50畝的草坪繁育基地,總規模1200畝。基地分布中云鎮至*縣城公路干線兩旁。(三)管理服務機構為加強本項目的管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縣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縣領導、縣直有關單位負責人、項目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組成,主要是做好項目的跟蹤服務,部門間的協調等工作,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五、投資估算依據當地社會經濟條件技術指標綜合確定。項目總投資需4000萬元,包括前三年的整地、苗木、栽植、施肥、管理、科技支8、撐等費用。具體投資如下:1、土地承包費:按每年每畝350元計算,承包期30年,1200畝的投資額為1260萬元;2、土地平整、道路拓寬等前期工作費300萬元;3、辦公用房、辦公設備、水電排灌設施、工程車輛大概需要700萬元;4、管理技術人員和民工工資以及培訓考察費用大概需要300萬元;5、建造一座大型玻璃溫室約需300萬元;6、塑料大棚成本費約需240萬元;7、種苗費(包括種子、苗木)約需530萬元;8、肥料、農藥、生產工具等生產資料費約需300萬元;9、不可預見費70萬元;六、效益分析1、經濟效益分析項目實施后,花卉和草坪,當年投資,當年就可盈利,200畝的花卉和草坪當年產值就可達100萬元9、以上。綠化苗木生產周期較長,一般需2至3年或更長時間,也就是說要到第三年才可出圃盈利,第三年按每畝產值1萬元,當年總產值就可達1000萬元以上,而且隨著培育年限的增加,其產值將逐年增加。預計項目實施第六年可以收回全部投資成本,經濟效益十分明顯。2、生態效益分析因中云鎮至*縣城公路沿線兩邊是我縣生態比較脆弱的地區,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治理和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擴大森林植被起到極大促進作用,尤其是對美化綠化公路沿線,實施我縣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線。3、社會效益分析項目實施后,項目區農民可以增加勞務收入,創造就業機會,消化剩余勞動力,從而加快我縣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進我縣農村的繁榮與穩定。項目建設符合當前林業發展方向,對挖掘林業生產潛力,調整林業產業結構,實現林業跨越式發展起到推進作用,是適合我縣縣域經濟發展道路的一項重大舉措。七、項目建設保障措施*縣委、縣政府對項目實施非常重視,采取了各項優惠政策,在土地征用、土地承包、資金投入、施工組織、勞動力投入,宣傳發動,科技和信息管理等方面都將會給予有力的支持。項目建設單位管理機構健全,技術力量雄厚,有豐富的項目管理和項目實施經驗,這一切可為項目的實施提供可靠的保障。-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