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排放無污染生物紙漿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15101
2022-06-20
11頁
48.50KB
1、無排放無污染生物紙漿可行性分析報告(采用無切草、無加熱先進工藝)目 錄第一章 項目概況.1.1 項目研究單位.1.2 項目產品和規模.1.3 項目收益.1.4 項目內容. 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分析.2.1 生態環保項目.2.2 節能項目.2.3 降低生產成本.2.4 扶貧項目.2.5 減少國家外匯支出.2.6 增加稅收.2.7 可救活已被查封關閉的小造紙廠. 第三章 市場分析.3.1 傳統造紙工藝弊端分析.3.2 國內市場分析.3.3 國際市場分析. 第四章 技術特點與工藝設備.4.1 技術特點.4.2 基建、設備、人員清單.4.3 土建及基本設施.4.4 流動資金. 第一章 項目概況1.2、1 項目研究單位 北京前導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前導植物纖維制品研究所1.2 項目產品和規模 日加工龍須草、稻草、麥草、蘆葦等草類原料45噸,日生產紙漿30噸,年產1萬噸生物紙漿。1.3 項目收益(按售價最低的稻麥草紙漿計算) 年產值4000萬元 稅后利潤1760萬元(達產年平均值) 稅金787萬元(達產年平均值) 銷售利潤率(達產年)為44% 銷售利稅率(達產年)為63.7% 全部投資內部收益率(稅后)為88% 本項目的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后)為2.63年,靜態投資回收期(稅前)為1.95年。1.4 項目內容 造紙行業的污染主要是在制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目前傳統的都是應用化學制漿法,產生大量的3、污水,據“中國造紙工業2004年度報告”顯示:2003年造紙行業廢水排放量為31.8億噸,占全國重點統計企業廢水排放量的18.4%,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152.6萬噸,占全國工業廢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0%左右,但無論應用多么先進的治污工藝技術和設備,花費多高的治污費用,還是或多或少總要排放含有COD、BOD的具有污染性的污水。 要想徹底解決造紙行業的污染,惟有改變傳統的化學制漿法。 生物制漿法是應用張健教授和北京前導植物纖維制品研究所科研人員經多年研究成功的“生物分解(HYH7黑腐菌)與機械加工結合的紙漿生產工藝技術、生物漂白及漂白用水零排放的紙漿漂白生產工藝技術、生物分解(FYR6軟腐菌)與4、機械加工結合的紙漿生產工藝技術、生物分解(LYH9褐腐菌)與機械加工結合的紙漿生產工藝技術、生物分解(ZYB5厭氧白腐菌)可實現零排放,整個制漿工藝過程中的水是循環使用,不存在COD、BOD和懸浮物SS,因為在生物分解過程中,真菌把植物秸稈中紙漿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膠、果糖等物質分解生成H2O和CO2,H2O和CO2又生成碳酸,碳酸進一步軟化植物木素利于真菌分解木素,沒有廢物排出。沒有一滴廢水排放。制漿水循環使用。(而化學制漿法是把植物秸稈中紙漿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膠、果糖等物質溶于火堿水后用大量清水洗凈后排放掉造成嚴重環境污染。)這就是徹底解決了世界造紙行業的污染大難題,這是對人類社會的一大5、貢獻。 不僅如此,生物制漿法還是個節能大項目,與傳統化學制漿法相比較,節電66%,節煤100%,節水99.8%,節省原料植物資源50%以上。所以,生物紙漿的生產成本僅是化學紙漿的50%。 由于生物制漿法中的真菌不傷害植物纖維,因此用生物制漿法生產出的麥草漿經“國家紙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結果證明(2004年12月10日,NO2004-358檢驗報告),其各項物理性能指標均達到和超過國家規定的各種紙張標準,這就說明草漿可以替代木漿,我國具有十分豐富的稻麥草資源,普及應用生物制漿法可以節省大量進口木漿的外匯。 綜上所述,這種無污染零排放的生產工藝技術無疑是項國際領先專利技術,符合國家的各項政策導6、向: 1、是環保項目:消除造紙行業污染,凈化國土、造福于子孫后代。 2、是節能項目:節省大量水、電、煤。 3、是扶貧項目:增加全國各地農民收入、變廢為寶,過去很多地區的農民將稻麥草燒掉、污染環境。 4、是替代進口節省外匯項目,紙漿進口花費大量國家外匯,生物制漿提高紙漿質量,可用草漿代替進口木漿。 5、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草類資源是循環再生永久性持續資源,稻草、麥草、蘆葦、甘蔗渣、玉米秸、龍須草、竹子、速生林等各種植物都是生物制漿的原料。 6、增加各鄉、鎮、地、市的財政稅收。 7、生物制漿與常規化學制漿各項指標對比一覽表生物制漿化學制漿排水030t-600t/噸漿煤耗0kg/噸漿3000kg/7、噸漿電耗400度/噸漿1200度/噸漿人員(工資1500元)170元/噸漿500元/噸漿萬噸廠裝機總容量580kvA1500kvA草出漿率58-62%28-32%紙漿白度7070紙漿裂斷長4-4.5km2.5-3.1km萬噸漿生產線投資(白漿)1199.54萬1億第二章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分析2.1 生態環保項目:根本消除造紙行業的污染,節省大量治污費用 傳統的化學法制造紙漿有兩種方法: 1、堿法:石灰法、燒堿法、硫酸鹽法、預水解硫酸鹽法。 2、亞硫酸鹽法:酸性亞硫酸鹽法、亞硫酸氫鹽法、中性或堿性亞硫酸鹽法。 化學制漿法工藝為:備料 - 蒸煮(同時投入堿或亞硫酸鹽)- 堿回收 - 洗選 - 漂白8、 - 磨漿 - 抄紙 - 整理 等工序,其中蒸煮、洗選、漂白工藝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含有高濃度被降解的有機物、懸浮物、和硫醇化合物而散發惡臭氣味,廢液中含有大量的COD、BOD、色度(黑液)、酸堿物質、有毒物質(松香酸、不飽和脂肪酸、硫化氫、甲基硫、甲硫醚及漂白產生的三氯甲烷等有機氯化物與致癌的二惡英、呋喃等)。 本專利技術應用的生物制漿法采用生物分解與機械加工結合的紙漿生產工藝, 生物紙漿工藝為:原料不用破碎,直接生物一次分解由真菌將木素及果膠果糖軟化 - 機械加工分絲細化 - 二次分解由真菌將木素及果膠果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 菌水洗滌將殘存木素從纖維上進一步清除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9、 疏解細化纖維 - 磨漿 - 篩漿分離粗細纖維除砂凈化纖維 - 常溫生物漂白 - 菌水洗滌將殘存雜質從纖維上全步清除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紙漿白度穩定處理 - 干燥后包裝出廠。 全部生產工藝過程中水是循環使用,不排放任何污水;植物木素、果膠、果糖、樹脂被生物酶分解為CO2和H2O,因此不產生任何有機化合物與懸浮物;完全是凈潔生產,不存在污水治理。全部生產工藝過程中全部不用加熱常溫分解常溫漂白。(化學制漿需高溫170度12公斤壓力) 以上市公司為例,山鷹紙業公司2004年投資5557萬元建立污水處理系統,泉林集團自1996年-2000年四年中投資5557萬元建立污水排放工程。我國目前最大的造紙企10、業之一,金東紙業建廠7年總共投入環保設施工程的總投資額高達9億元人民幣。每噸污水的治理達標所需要的費用平均在2元人民幣左右,一座年產10萬噸草漿工廠,每年要發生治理污水費至少6000萬元人民幣。 采用生物制漿工藝沒有任何污染物產生,每年可為國家和企業節省大量治理污染資金。 各種制漿方法排污量對比詳見下表:平均每噸干紙漿污水排放參數表生物制漿法發達國家應用先進化學制漿工藝中國目前應用化學制漿法污水排放量(/)木漿(白)010220草漿(白)0300制紙02460再生紙2180COD(/)木漿(白)03888草漿(白)0135制紙066再生紙4.39BOD(/)木漿(白)010.615.4草漿(白11、)030制紙03.23.6再生紙2.83.6SS(/)木漿(白)01822草漿(白)030制紙04.56再生紙4.262.2 節能項目 傳統草漿造紙不僅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消耗大量的水、電、煤等資源,目前我國少數大型造紙企業生產污水經過處理后,循環投入使用。每生產1噸紙漿除循環使用經過處理的污水外,額外新消耗10噸左右的水。污水處理費用昂貴,利潤大降。2.3 降低生產成本 由于生物制漿法采用了全新的生產工藝,可以大量的節約能源和降低能耗,生產過程無任何污染物排放,節省了大量的治污費用,生產成本大大低于傳統化學制漿工藝。以制作草漿為例,生物制漿法每生產一噸干草漿的成本僅為2000元,是化學制12、漿法每噸的3500元的57%。2.4 扶貧項目: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我國仍有592個貧困縣,貧困人口還有幾千萬人,均在農村,這些貧困山區擁有的最大資源是草和木,能利用這些低廉的農業廢棄資源來生產高附加值的紙漿,(產品/原料=產料增加值9倍),將會使農民迅速脫貧,可以說這是一種最迅速、最現實、最可行、最持久的脫貧致富方法之一。 在我國農村的大部分地區稻麥草處理始終是個難題,因其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往往被農民焚燒掉,焚燒又會產生煙霧污染,甚至出現影響飛機起降的現象。生物制漿新技術以麥草、稻草、蘆葦、蔗渣、竹子、等農作物秸桿作為制作紙漿的原料,平均每畝麥田至少能為農民增加100元收入。13、2.5 減少國家外匯支出,草漿代替木漿,替代進口 紙漿及紙制品進口已成為我國第三大外匯消費商品,每年花費外匯已高達100多億美元。應用生物制漿法,提高了草漿的質量,使新聞紙、書寫紙、包裝紙、復印紙及高檔紙等紙張生產不再依賴進口的木漿,這即節省了外匯又降低了紙張生產成本。2.6 增加稅收 每建一座年產1萬噸的生物紙漿廠,投產后正常年份平均每年向財政上繳787萬元人民幣稅收,算是創稅大戶。2.7 可救活已被查封關閉的小造紙廠 凡已被關停的各村鎮的小造紙廠大都是由于污染的原因,如今有了生物紙漿廠提供紙漿即可恢復生產,安排就業,創造利稅。第三章 市場分析3.1 傳統造紙工藝弊端分析 傳統制造草漿工業一14、般采用堿法和亞硫酸法生產紙漿,廢水排放量大,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懸浮物、BOD、COD、色度(黑液)、酸堿物質、毒性物質等,嚴重污染環境。根據中國環境年報公布的數據:2004年中國造紙行業污水排放總量的18.4%,而COD排放量為152.6萬噸,占全國工業中COD排放總量的30%。達標排放廢水僅占造紙行業排水量的53.8%。3.2 國內市場分析 我國是個草多木少的國家,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且很廉價.以草為原材料,采用傳統化學制漿技術,生產排污十分嚴重,而且化學原料破壞了草的纖維,不但出成率低,而且降低了草漿與成品紙的質量,目前草漿只能生產箱板紙、瓦楞紙、瓦面紙、草紙、紙檔書寫紙、祭祀用紙等低檔產品,采15、用全新的生物制漿新技術,不會破壞原料植物纖維,可以生產出新聞紙、印刷書寫紙、高檔包裝紙等紙的高端產品。可實現草漿代替木漿的理想效果。 市場對紙與紙板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帶動對紙漿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國紙漿年消耗量在7000多萬噸,紙漿基本需要從國外進口,紙漿市場供不應求,前景十分可觀。采用生制漿新技術生產的草漿成本低、質量好且生產過程無任何污染物的產生,可以部分代替木漿,緩解我國木漿進口的壓力。3.3 國際市場分析 全世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傳統的化學制漿法,因此巨大的市場消費帶來的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盡管發達國家工藝技術先進,每噸紙漿的排放污水控制在30噸,COD排放量控制在30-50公斤,16、但保守估計到2010年全世界造紙行業總的污水排放量將達到332億噸。 生物制漿技術,生產成本低,生產過程的水循環使用,不排出任何污染物,且不破壞植物纖維,生產出的紙漿產品不含任何有毒害的化學劑,是完全綠色環保紙漿,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可普遍應用于衛生標準要求高的食品包裝紙、高級日用衛生紙、餐巾紙、婦女衛生紙、香煙添加料等高附加值的紙制品中。第四章 技術特點與工藝設備4.1 技術特點 傳統的化學制漿法的核心是用化學原料去腐蝕植物中的木素。 現有生物學制漿理論是全世界的生物學家,歷經千萬次反復試驗,利用自然界能夠分解植物木素的白腐菌,取其中最優秀的黃孢原毛平革菌等做為主戰菌,甚至對這些17、菌種進行不斷的雜交和誘變,培育新的異變菌株,但結果是在30天左右的時間,生物菌種只能分解60%的木素,因此全世界一直無法實現生物制漿技術的產業化。 此法即可適用于草漿制作,也可以適用于木漿制作4.2 基建、設備、人員清單 電力變壓器:1000kvA 總裝機容量:580kw 建設周期6個月,設備安裝調試3個月。 噸漿成本2000元(不包括原料,因各類草價不同) 人員:一線生產50人,管理、后勤30人。 設備:總計481.54萬元4.3 土建及基本設施:總計518萬元(也可用舊廠房基原有辦公室改造) 車間建筑面積7000平方米,漿池10000立方米4.4 流動資金200萬元。 -2010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