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填充砌體、裝修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17121
2022-06-22
11頁
25.54KB
1、建筑填充砌體、裝修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建筑工程施工屬于半機械化,半手工作業性質的生產活動,具體操作過程中要以人為本,嚴格按設計施工圖要求施工,嚴格遵守現行建筑施工驗收規范中的各項規定,結合具體的工作實際,關于建筑砌體工程、塑鋼門窗、抹灰飾面、保溫及樓地面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點總結如下:一、 加氣混凝土砌塊填充砌體一) 材料1、嚴格按設計圖所規定的強度及密度指標選用合格的砼加氣塊。2、水泥 :水泥砂漿采用的水泥其強度不應大于32.5級,水泥混合砂漿采用的水泥其強度不應大于42.5級。3、砂:選用含泥量不超過5%的中粗黃砂。4、外加劑:水泥砂漿中嚴禁摻入增加砂漿和易性的外加劑,混合砂漿中原則上不允許2、摻入增加砂漿和易性的外加劑。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 化劑、緩凝劑、早強劑、防凍劑等,應經試驗室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應有砌體強度的型式檢驗報告。二)過程控制 1、督促施工單位編寫具有可操作性的技術交底,監理工程師參與技術交底會并在施工過程中監督其實施。 2、樣板先行:砌體施工全面鋪開前先做樣板間,樣板間施工完畢各參建方檢查合格后方可按樣板標準全面鋪開施工。 3、砌筑前應清理場地、彈好墻體控制線、門窗口位置線,構造柱鋼筋綁扎到位,構造柱上下端400mm范圍內箍筋加密間距為100mm.砌塊與砼墻柱相接處拉結筋按600間距26留設,兩端伸入墻內不小于700,砌體外墻轉角及墻體交接處1000高在3、水平灰縫中放置36,伸入墻內不小于1000。 4、加氣塊出廠送至現場應冷置一段時間方可使用,砌筑前一天對砌塊進行濕水,一般以水浸入砌塊四邊10-15為宜,嚴禁干砌塊上墻。 5、注意砌塊組砌方式,構造柱馬牙搓留設正確。砌筑時斷裂塊應經加工粘制成規格材,碎小塊未經加工不許上墻,加氣砼砌塊墻砌至接近梁或板底時應留一定的空隙,待墻體砌完并應至少間隔七天后再將其斜砌擠緊。 6、各層門窗洞頂標高處,凡無結構梁時均應增設預制或現澆過梁,過梁伸入墻體長度不小于240mm。為防止窗臺下口出現斜向裂紋,窗洞下口應現澆80-100mm混凝土窗臺壓頂,混凝土伸入墻體不小于240mm,(壓頂最好沿墻水平貫通) 7、墻體4、砌筑時縱橫掛線嚴格控制平整度和垂直度。砌體墻灰縫應橫平豎直。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小于90%,灰縫厚度宜為15,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小于80%且灰縫寬度宜為20。 8、砌體完成后應注意砂漿養護,一般每12小時濕水一次,至少養護4天。二、塑鋼門窗制作安裝工程 一)材料: 1、塑鋼門窗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五金配件配套齊全,并具有出廠合格證 2、塑鋼門窗拼樘料內襯增強型鋼的規格,壁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玻璃、嵌縫材料、防腐材料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 二)進程控制要點 1、門窗框與主體連接的固定卡中距不應大于600,連接點距框間不應大于150。 2、同一類型的門窗及其相鄰的上下左右洞口應5、橫平豎直,按圖紙要求的尺寸彈好門窗中線并彈好室內+50水平線。 3、先將門窗框放入洞口內用對拔木楔將門窗框臨時固定,然后按已彈好的水平、垂直線進行校正,確認校正后將已安裝好的固定卡Z形連接件與洞口四周固定,先上框后邊框。 4、塑鋼門窗框與墻體無論采用何種方法固定,均必須連接牢固,每個連接卡伸出端不得少于2兩螺釘固定,同時應使框與洞口墻之間縫隙均等。為防止溫度變化導致窗框與墻體間產生縫隙而滲水,門窗與墻體之間縫隙內嵌塞PE高發泡條、礦棉條或其它軟填料,外基面留出10左右的空槽注入耐候嵌縫硅酮密封膠,窗框下口一般高出窗臺成活面58,縫內填耐候膠。 5、門窗扇內的玻璃不得與玻璃槽直接接觸,應在玻璃四6、邊熱上不同厚度的玻璃墊塊,并注意安全玻璃的界定規則。三、室內抹灰控制要點 一)材料:1、水泥:一般采用普通水泥或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宜采用32.5級以上,顏色一致、同一批號、同一強度等級、同一廠家生產的產品,且水泥抽樣復檢凝結時間強度及安定性等指標滿足要求。2、砂:采用平均 徑0.35-0.5顆粒堅硬,不含有機有害物質,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砂。 3、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應經試驗室檢驗和試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4、送試驗室做強度級配樣本與現場實物相符,且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按 級配比例計量。二)過程控制要點1、抹灰開始前主體結構必須經相關單位檢驗合格,砌體工程通過墻7、改辦公室驗收。2、施工前應熟悉圖紙、說明及其它設計文件,編寫能指導實際施工的技術交底文件,監理工程師參加技術交底會并在施工過程中監督其實施。 3、全面鋪開施工前先做好樣板間,經檢驗達到標準后方可正式施工。 4、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墻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外加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 5、將主體缺陷蜂窩麻面、露筋、疏松部分進行處理,腳手眼、廢棄孔洞用膨脹砼分次填實,頂部斜砌擠實頂牢。 6、基體表面應徹底清理干凈,對于表面光滑的基體應進行毛化處理。 7、抹灰前應將基體充分澆水均勻潤透,防止基體澆水不透造成抹灰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體吸收,產生質量問題。 8、嚴格各8、層抹灰厚度,防止一次成活,造成干縮率增大,形成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 9、抹灰時墻上的預埋件、線槽盒、通風口篦子、預留孔洞應采取保護措施。 10、冬期施工室內抹灰應采取保護措施,涂抹時砂漿及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四、室外水泥砂漿抹灰質量控制要點 一)材料(材料要求同室內抹灰) 二)進程控制要點 1、抹灰前主體結構及砌體必須經相關單位檢驗合格并已驗收。 2、施工前應熟悉圖紙、說明及其它設計文件,編寫能指導實際施工的技術交底文件,監理工程師參加技術交底會并在施工過程中監督其實施。3、全面鋪開施工前先做好樣板間,經檢驗達到標準后方可正式施工。4、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墻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9、采用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外墻一般先用1密目鋼板網) 5、將主體梁柱、剪力墻表面凹出部分剔平,蜂窩、麻面、露筋、疏松部分剔到實處,用膠粘性素水泥漿或界面劑涂刷表面,然后用1:3水泥砂漿分層抹平。門窗框安裝位置準確牢固,用1:3水泥砂漿將縫隙塞嚴。堵門窗口縫及腳手眼、孔洞等作為一道工序安排專人負責,堵腳手眼和廢棄孔洞時,應將洞內雜物、灰塵等清理干凈、澆水濕潤,然后用膨脹砼分次灌實。 6、基體表面應徹底清理干凈,對于表面光滑的基體應進行毛化處。 7、抹灰前應認真到結構主體進行測量,防止陽臺、雨蓬、窗臺、太陽角等抹灰面水平和垂直方向出現不一致,對坑凹不平的地方應分層補平。 8、加10、氣砼塊砌體因本身強度低、孔隙率大,在抹灰前慶對松動及灰塵漿不飽滿的拼縫或梁板下的孢頭縫,用砂漿填塞密實,墻面凸出部分或舌頭灰剔 平整,并將缺棱掉角、坑凹不平和設備管線槽洞等同時用砂漿整修密實、平順,然后噴水濕潤。 9、嚴格控制各抹灰層的厚度,防止一次抹灰過厚,大面積抹灰應設分格逢嵌分格條,防止砂漿收縮,造成空鼓、開裂。 10、在抹檐口、窗臺、窗眉、陽臺、雨蓬、壓頂和突出墻面的腰線及裝飾凸線時,應將其上面做成向外的流水坡度,嚴禁出現倒坡,下面做滴水線(槽)。 11、水泥砂漿抹灰常溫24小時后應噴水養護,冬期施工5以下要有保溫措施。 五、水性涂料涂飾工程 一)材料: 1、應有使用說明、儲存有效期和11、產品合格證,品種、顏色、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2、材料選用必須符合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3.3.2)要求,并具備國家環境檢測機構出具的有關有害物質限量等級檢測報告。 二)過程控制要點 1、施工前充分了解設計圖和施工現場情況。施工技術人員必須對班組進行涂飾工程的工藝技術交底。 2、先做好樣板間,請有關人員確認顏色搭配效果,經檢查鑒定合格后再組織班組進行大面積施工。 3、基層膩子應刮實磨平達到牢固、無粉化、起皮和裂縫,外墻及有水房間的膩子主料為水泥(聚醋酸乙烯:水泥:水=1:5:1) 4、涂刷或噴涂必須均勻,粘結牢固,不得漏底、透底、起皮和反銹,也不能出現涂層過厚產生流12、墜現象,后一遍涂料必須在前一遍涂料干透后進行。 5、施工環境溫度不宜低于10,相對濕度不宜大于60%。 6、新建筑物的砼或抹灰層在涂飾前應涂刷抗堿封閉底漆,舊墻面在涂飾前應清除疏松的舊裝飾層,并涂刷界面劑。 7、為避免出現色差,面層涂料一般要求一次足量配制備齊。 六、建筑地面找平層 一)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其強度等級應在32.5級以上, 2、砂:選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徑不大于墊層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 二)找平層控制要點 1、對所覆蓋的隱蔽工程進行驗收且合格, 2、施工前做好水平標志,控制鋪設的高度13、和厚度, 3、對所有作業人員已進行了技術交底,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 4、基層清理干凈,灑水濕潤,砼澆搗時振動均勻密實, 5、墊層面積過大時應分段進行澆灌, 6、砼澆筑完畢12小時左右覆蓋并灑水養護至少7天,養護期間嚴禁上人, 7、冬季施工時,環境溫度不得低于5。如果有零下溫度施工,所摻抗凍劑必須經試驗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宜采用氯鹽、氨等作抗凍劑。 七、建筑地面水泥砂漿面層 一)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其強度等級應在32.5級以上,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嚴禁混用。 2、砂:選用 水洗中砂或粗砂,當選用石屑時,其粒徑為1-5,含泥量不大于3%。 二14、)水泥砂漿面層控制要點 1、水泥砂漿面層的厚度不應小于20,基層表面應粗糙、潔凈、濕潤并不得有積水。 2、施工前應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鋪設的高度和厚度。 3、如有泛水和坡度要求,墊層的泛水和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4、面層施工后,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每天2次,抗壓強度達到5MPa后方準上人行走,面層的抹平工作應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壓光應在水泥終凝前完成。 5、樓梯踏步的寬度、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樓層梯段相鄰踏步交差不應大于10,每踏步兩端寬度差不應大于10。 6、嚴格控制水泥強度等級或水灰比過大,確保抹壓遍數,嚴禁撒干水泥收光,杜絕起砂或起皮現象。 7、冬季施工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如果零下溫度施15、工,所摻抗凍劑必須經試驗室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宜采用氯鹽、氨等作抗凍劑。 八、 外墻保溫(玻化中空微珠保溫) 一)材料 1、保溫料:嚴格按設計要求選用規格、性能合格的材料,產品應有使用說明、儲存有效期和產品合格證,品種、顏色、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材料、抗裂砂漿、粘合料選用必須符合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2001-3.3.2)要求,并具備國家環境檢測機構出具的有關有害物質限量等級檢測報告和防火性能檢測報告。 3、所有材料均須抽樣送有資質檢測單位復檢。 二)過程控制 1、墻面處理:基層做到無油漬、無浮塵,墻表面凸起物大于等于10mm應鏟平,對需要界面處理的基層用界面砂漿16、拉毛處理。 2、 彈出控制線:掛基準線,根據保溫層厚度,將聚苯板裁成30mm寬的小條,貼在墻上,以控制抹灰厚度,沖筋橫向每隔1米一道水平筋,邊可用保溫漿料直接沖筋。 3、配玻化中空微珠保溫漿料:按保溫膠粉產品使用說明要求專人負責配制,一次配制應在2小時內用完。 4、門窗口、沉降縫、伸縮縫等處,都應做網格布翻包處理。5、抹玻化中空微珠漿料至少分兩遍施工,每遍粉刷厚度以15-20mm為宜,時間間隔應在24小時以上,并用鋁合金大杠刮平,達到沖筋厚度。6、根據工程設計要求在玻化中空微珠保溫層上彈出分格線、滴水槽位置,并用專用工具開槽。7、在保溫層干燥5-7天后方可進行抗裂防護層施工,(當氣溫小于等于117、5度時,可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干燥時間),每一遍抹面砂漿厚度2mm左右,同時壓入翻包網格布。8、鋪貼網格布:將網格布壓入底層聚合物砂漿內,然后用抹子由中間向四周把網格布趕平,網格布彎曲的一面向里,要求平整壓實,嚴禁網格布皺褶,網格獻上不得壓入過深,表面必須暴露底層砂漿之外,單網長度不宜大于6米,鋪貼搭接時必須滿足搭接長度,橫向100mm,縱向80mm。9、抹聚合物抗裂抹面砂漿:在網格布鋪貼完成后,方可進行抗裂防護層施工,按產品說明要求配制抗裂抹面砂漿,抗裂抹面砂漿厚度為3-5mm,同時將翻包網格布壓入砂漿表層,要平整壓實。10、對面層砂漿進行局部找平、修整。11、在面層砂漿抹完養護7天后方可進行面層涂料施工。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9
44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