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試驗方法培訓手冊(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17849
2022-06-22
15頁
109.04KB
1、建筑施工之試驗方法(施工現場試驗項目范圍)1 材料試驗的非標準方法工地根據施工進展,需要及時提供試驗數據時,可采用簡易的非標準的方法進行試驗,但所提供的數據,不能作為鑒定質量的依據。1砂(石)含水率快速測定法(1)儀器天平最大稱量1kg,感量0.5g;量筒容量1000mL。(2)準備工作對同一產地、同一規格的砂子,事先測定其密度,操作方法如下:取砂樣約10kg,混合均勻,用四分法選出其中兩份,每份約重1kg;將其中一份砂樣,按常規方法用烘箱測定其含水率w;與此同時,將另一份砂樣準確稱重1000g,投入已裝有500mL水的量筒中,讀出其總體積V(mL);按下式計算砂的密度0:以上試驗須重復23次2、,取平均值。到具體測定含水率時不必再做。(3)含水率的現場測定在量筒中先裝入500mL清水,再準確稱取砂樣1000g,投入量筒,讀出其總體積V(mL),按下式計算含水率wWC:2砂(石)含泥量快速測定法(1)儀器天平最大稱量1kg,感量0.5g;錐形燒瓶容量500mL(或普通玻璃瓶)。(2)測定步驟將燒瓶裝滿水至瓶口(或一定刻度處),準確稱出其重量為m1(此數為常數,可事先稱好直接記于瓶上,具體測定時不必再稱)。在燒瓶口先裝入約300g的清水,然后取欲測含泥量的砂樣約300g(不需稱量,不需烘干),投入瓶中,稍加搖動排除水中氣泡,再用清水將瓶裝滿至瓶口(或一定刻度處),準確稱出其重量為m2。將3、稱過重量的瓶子倒去一部分水,約剩砂體積的一倍多,一手執瓶,一手捂住瓶口,用力搖動(或用玻璃棒強力攪動)約0.51min,然后靜置1.52min,用玻璃虹吸管小心地將距砂面30mm以上之濁水吸出。再倒入清水至原有高度,反復上述步驟,直至砂上面的水清為止。在瓶內加入清水至瓶口(或一定刻度處),準確稱出其重量為m3。按下式計算含泥量wc:以兩次平行試驗的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3混凝土拌合物維勃稠度簡易測定法沒有稠度儀時,可用本法測定低流動性混凝土(坍落度在300mm以內者)或干硬性混凝土的維勃稠度。(1)試驗設備標準振動臺(頻率為503Hz,空載時的振幅為0.50.1mm);鐵模(200mm200mm4、200mm立方體);圓錐筒(大小與坍落度筒相同,但筒的下部切去0.5cm)秒表;彈頭形搗棒和鐵鏟等。(2)試驗方法將200mm200mm200mm立方體鐵模固定在標準振動臺上,用楔塊夾緊使其不能移動,在模內放入圓錐筒。按坍落度試驗方法將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層裝入圓錐筒,每層插搗25次,刮平,將圓錐筒提出,測量坍落度。然后開動振動臺,并以秒表計時,振動進行至混凝土拌合物由圓錐體下陷而填滿立方體鐵模的四角,表面平整呈現水泥漿時為止,記錄所需時間,精確至0.5s。將振動所需時間乘以系數1.5作為該混凝土拌合物的維勃稠度值。試驗應連續進行兩次,每次使用1份新的拌合物,取兩次結果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試驗結果。如5、果兩次試驗結果相差20%以上時,需進行第三次試驗。如第三次試驗與前兩次試驗結果中的每一次仍相差20%以上時,則整個試驗需要重做。4混凝土拌合物含氣量簡易測定法(1)直接法集料最大顆粒直徑為40mm或40mm以下的拌合物,含氣量可用直接法測定。1)試驗設備:圓柱形量筒用鋁、鋼或其他不受水泥漿侵蝕的金屬制成,內徑150mm,高350mm,內部旋光。底面及上端邊緣表面應與量筒軸心相垂直,壁厚應使量筒足夠剛度,不易變形;玻璃板厚約10mm,尺寸為200mm75mm,板中心嵌有一根與板面垂直的金屬測針,長25mm;磅秤稱量20kg,精確至1g;金屬棒斷面為20mm5mm,長500mm;梨形橡皮吸管。2)6、試驗步驟:將量筒放置于水平面上,注水入量筒,至離上部邊緣4cm處,在量筒上安放帶指針的玻璃板,指針向下。用梨形橡皮吸管將水沿量筒邊壁徐徐加入,至水面與測針尖端接觸為止,然后將帶指針的玻璃板撤去,稱出儲水的量筒重量m1(以g計)。倒出量筒中的水,將量筒擦干,稱出量筒重m2(以g計)。取約2.5L的混凝土拌合物,放入量筒中,稱出量筒和混凝土物拌合物的重m3(以g計)。注水入量筒,至水面距上部邊緣約56cm時為止。用金屬棒仔細攪拌量筒中的混凝土拌合物,以排出其中的空氣。攪拌時動作應緩慢均勻,不得使筒內的水濺出筒外,并使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受到攪動。攪動時如發現起氣泡的現象,可用數滴戊醇(C5H11OH)7、以消除泡沫。攪拌10min后,將量筒放于水平面上,緩慢地抽出金屬棒,須盡量不使金屬棒上粘附混凝土拌合物,然后在量筒上放上帶指針的玻璃板,使指針向下,并用梨形橡皮吸管沿量筒壁徐徐加水,至水面與指針接觸為止。移去玻璃板,重復用金屬棒攪拌10min。攪拌完畢后,再將帶指針的玻璃板蓋上,若指針尖端不與水面接觸,再以吸管注水至與指針尖端接觸。如此反復進行,直至水面與指針接觸并達到穩定時為止。然后移去玻璃棒,稱出盛有混凝土和水的量筒的總重量m4(以g計)。試驗時混凝土拌合物與水的溫度維持恒定。每次攪拌前,金屬棒應以水濕潤。3)計算方法:按下式計算混凝土的含氣量A:式中 V混凝土拌合物的體積(cm3);V排8、除空氣后的混凝土拌合物的體積(cm3);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密度(g/cm3),可按本試驗方法之規定測定,稱量精確至1g(質量密度試驗應同時進行,取自同一批試樣);w水的密度(采用1g/cm3)。取兩次試驗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氣量的數值,如兩次結果相差0.2%以上時,試驗須重做。(2)間接法本法適用于骨料最大顆粒直徑為150mm以下的混凝土拌合物。預先測得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密度及水泥與砂、石的質量密度后,按下式計算混凝土的含氣量A:式中 不含空氣的混凝土拌合物的理論質量密度(kg/L);含有空氣的混凝土拌合物質量密度(kg/L)。式中 mco、mso、mgo、mwo相應為拌合用的水9、泥、砂、石和水的重量(kg);c、s、g相應為水泥、砂、石的質量密度(kg/L)。5水泥強度快速測定法水泥膠砂試體按常規方法成型,然后連同試模立即放入常溫養護箱內,箱內溫度203,相對濕度90%,預養3h15min,將試體帶模放入濕熱養護箱內,從室溫開始加熱,在1.5h10min內等速升溫到55,恒溫18h10min,取出試體,在室溫下冷卻5010min,脫模作抗壓試驗,按下式推定水泥強度:f28ARkB式中 f28預測的水泥28d抗壓強度(MPa);Rk快速測定的水泥抗壓強度(MPa);A、B由各單位根據試驗確定的常數,試驗組數不小于30。6早期推定混凝土強度試驗方法對新成型的混凝土試件進行10、加速養護,經過若干小時后作抗壓試驗,利用事先建立的強度關系式,根據試壓結果可以推算出標準養護28d的抗壓強度。這種方法適用于混凝土生產中的質量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和調整。加速養護有三種方法:沸水法、80熱水法和55溫水法。當采用沸水法時,試件成型后先在室溫下靜置24h,然后脫模放入沸水中養護4h,取出再在室溫下靜置1h后試壓。當采用80熱水法時,試件成型后帶模浸入80熱水中養護5h,取出在室溫下脫模并靜置1h后試壓。當采用55溫水法時,試件成型后帶模浸入55溫水中23h,取出在室溫下脫模并靜置1h后試壓。用加速養護混凝土試件強度推定標準養護28d強度時,應先通過專門試驗建立兩者之間的強度11、關系式。配制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時,可采用線性回歸方法建立強度關系式:fABfJ配制單一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時,可采用換算系數方法建立強度關系式:fKfJ式中 f標準養護28d混凝土試件強度的推定值(MPa);fJ加速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強度的測定值(MPa);A、B、K系數,通過試驗確定。7根據混凝土的早期強度預測任意齡期強度的方法(1)在混凝土澆筑時,取有代表性的拌合物制作兩組抗壓試塊。試塊在澆筑地點養護。(2)試塊成型后立即加蓋鋼板埋于濕砂中,拆模后仍埋入濕砂。(3)這兩組的試壓齡期,應根據養護溫度確定,參見表26。試壓齡期 表26養、護溫度第一組試塊的試壓齡期(d)第二組試塊的試壓齡期(d)612、00.51400.51201315131024(4)對試塊試壓時的齡期應嚴格掌握,時間誤差不應超過0.5h。(5)強度預測用以下公式計算:式中 fn齡期為tn(d)時的抗壓強度(MPa);f1、f2分別為第一、二組試塊的抗壓強度(MPa);t1、t2分別為第一、二組試塊的試壓齡期(d)。(6)本法可預測混凝土在現場養護條件下,在達到強度標準值70%前任意齡期的強度。但不適用于摻早強劑的混凝土。2 混凝土的現場檢測1結構實體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1)同條件養護的留置方式和取樣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共同選定;2)對混13、凝土結構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留置同條件養護試件;3)同一強度等級的同條件養護試件,其留置的數量應根據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確定,不宜少于10組,且不應少于3組;4)同條件養護試件拆模后,應放置在靠近相應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的適當位置,并應采取相同的養護方法。(2)同條件養護試件應在達到等效養護齡期時進行強度試驗。等效養護齡期應根據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與在標準養護條件下28d齡期試件強度相等的原則確定。(3)同條件自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及相應的試件強度代表值,宜根據當地的氣溫和養護條件,按下列規定確定:1)等效養護齡期可取按日平均溫度逐日累計達到600d時所對應的齡期,0及以下的齡期不計14、入;等效養護齡期不應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2)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強度代表值應根據強度試驗結果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 107的規定確定后,乘折算系數取用;折算系數宜取為1.10,也可根據當地的試驗統計結果作適當調整。(4)冬期施工、人工加熱養護的結構構件,其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等效養護齡期可按結構構件的實際養護條件,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等效齡期的規定共同確定。2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1)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2)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15、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于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2)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于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3)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損方法并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采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的規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于1mm。(4)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16、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5)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2)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3)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于本節(4)條規定允許偏差的數值。3高強混凝土工作性檢測方法(1)在試驗室或現場檢測高強混凝土的工作性(可泵性),宜采用下列方法:117、)用坍落度筒測定拌合物的坍落度S、擴展度D;2)用倒置的坍落度筒測定筒內拌合物自由下落的排空時間ts;3)用L形流動儀測定拌合物的流速v。在一般情況下,宜同時測定S、D、ts或S、D、v三個指標,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進行綜合評定或對不同拌合物的工作性作相對比較。(2)用坍落度筒測定高強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擴展度,可參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GBJ 80的規定。拌合物粗骨料的粒徑不應大于25mm,坍落度不應小于140mm。具體試驗方法如下:1)儀器設備: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坍落度筒、搗棒、抹刀(與普通混凝土坍落度試驗相同);測定坍落度的配套工具及底板。2)試驗步驟:拌合物的總需用量為30L(18、不小于25L);測定高強度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S,以mm計;測定拌合物的擴展度D,取兩個垂直方向的平均值,以mm計,并記錄坍落度筒提起到擴展穩定的時間。(3)用倒置的坍落度筒測定筒內拌合物自由下落的排空時間,適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40mm的拌合物。粗骨料的粒徑不應大于25mm。具體試驗方法如下:1)儀器設備。同(2)的規定,另需設置專門的支架,將坍落度筒倒置于支架上,小口朝下,距底板500mm。筒底(小口)處裝一可抽出的底板,同時配備秒表。2)試驗步驟。將拌合物分三次裝入筒內,每次插搗15下,將上口抹平,快速抽出底板,測定拌合物自筒內流出至排空的時間ts。3)結果分析。如ts在525S范圍內且擴19、展D大于500mm,則可認為工作性(可泵性)良好;如ts小于5s或大于25S,應適當調整配合比或采取其他措施。(4)用L形流動儀測定流速,適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40mm的拌合物,粗骨料的粒徑不大于25mm。具體試驗方法如下:1)儀器設備:強制式混凝土攪拌機;L形流動儀(圖47),為有機玻璃或金屬制品;圖47 L形流動儀搗棒、抹刀(與坍落度試驗用相同);秒表(最少可計4點)。2)試驗步驟:將L形流動儀底面水平放置,并適當濕潤其內側;將混凝土拌合物沿上緣倒入L形流動儀高端一側的容器中,裝滿后用搗棒插搗15次(如拌合物流動性較大而能自行充滿時,可免去插搗),然后用抹刀抹平;上提隔板使拌合物流出,當流至20、50mm、100mm、300mm、和500mm遠處(圖47中A、B、C、D點)時,分別按下秒表(如拌合物流不到所測距離,就免去相應點計時),記錄時間。3)結果分析:計算拌合物流速(以mm/s計):;式中 t1、t2、t3分別為拌合物從圖中AB、BC、CD的通過時間(s)。根據不同需要,可選擇任一v值表示試驗結果(如拌合物較粘稠,而只能測得v1,則以v1表示結果;如拌合物流動性較大,則以v2或v3表示結果)。試驗時如發現有明顯的離析和泌水現象,應改變混凝土的配合比,重新進行試驗。3 土工密度試驗1環刀法(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細粒土。(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環刀:內徑621、1.8mm和79.8mm,高度20mm。2)天平: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稱量200g,最小分度值為0.01g。(3)環刀法測定密度,應在環刀內壁涂一薄層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樣上,將環刀垂直下壓,并用切土刀沿環刀外側切削土樣,邊壓邊削至土樣高出環刀。根據試樣的軟硬采用鋼絲鋸或切土刀整平環刀兩端土樣,擦凈環刀外壁,稱環刀和土的總質量。(4)試樣的濕密度,應按下式計算:0M0/V式中 0試樣的濕密度(g/cm3),準確到0.01g/cm3。(5)試樣的干密度,應按下式計算:(6)本試驗應進行兩次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兩次測值的平均值。(7)環刀法試驗的記錄格22、式見GB/T 50121999附錄D表D-2。2蠟封法(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易破裂土和形狀不規則的堅硬土。(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蠟封設備:應附熔蠟加熱器。2)天平:應符合環刀法天平的規定。(3)蠟封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從原狀土樣中,切取體積不小于30cm3的代表性試樣,清除表面浮土及尖銳棱角,系上細線,稱試樣質量,準確至0.01g。2)持線將試樣緩緩浸入剛過熔點的蠟液中,浸沒后立即提出,檢查試樣周圍的蠟膜,當有氣泡時應用針刺破,再用蠟液補平,冷卻后稱蠟封試樣質量。3)將蠟封試樣掛在天平的一端,浸沒于盛有純水的燒杯中,稱蠟封試樣在純水中的質量,并測定純水溫23、度。4)取出試樣,擦干蠟面上的水分,再稱蠟封試樣質量。當浸水后試樣質量增加時,應另取試樣重做試驗。(4)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mo蠟封試樣質量(g);mov蠟封試樣在純水中的質量(g);WT純水在T時的密度(g/cm3);n蠟的密度(g/cm3)。(5)試樣的干密度,應按環刀法干密度的計算式計算。(6)本試驗應進行兩次平行測定,兩次測定的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取兩次測值的平均值。(7)蠟封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50121999附錄D表D-3。3灌水法(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現場測定粗粒土的密度。(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儲水筒:直徑應均勻,并附有刻度24、及出水管。2)臺秤:稱量50kg,最小分度值10g。(3)灌水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根據試樣最大粒徑,確定試坑尺寸(表27)。試坑尺寸(mm) 表27試樣最大粒徑試坑尺寸直徑深度5(20)15020040200250602503002)將選定試驗處的試坑地面整平,除去表面松散的土層。3)按確定的試坑直徑劃出坑口輪廓線,在輪廓線內下挖至要求深度,邊挖邊將坑內的試樣裝入盛土容器內,稱試樣質量,準確到10g,并應測定試樣的含水率。4)試坑挖好后,放上相應尺寸的套環,用水準尺找平,將大于試坑容積的塑料薄膜袋平鋪于坑內,翻過套環壓住薄膜四周。5)記錄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擰開儲水筒出水管開關,將25、水緩慢注入塑料薄膜袋中。當袋內水面接近套環邊緣時,將水流調小,直至袋內水面與套環邊緣齊平時關閉出水管,持續35min,記錄儲水筒內水位高度。當袋內出現水面下降時,應另取塑料薄膜袋重做試驗。(4)試坑的體積,應按下式計算:VP(H1H2)AWV0式中 VP試坑體積(cm3);H1儲水筒內初始水位高度(cm);H2儲水筒內注水終了時水位高度(cm);AW儲水筒斷面積(cm2);V0套環體積(cm3)。(5)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0=mP/VP式中 mP取自試坑內的試樣質量(g)。(6)灌水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T 50121999附錄D表D-4。4灌砂法(1)本試驗方法適用于現場測定粗粒土的26、密度。(2)本試驗所用的主要儀器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1)密度測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盤組成(圖48)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徑165mm,尾部有孔徑為13mm的圓柱形閥門;容砂瓶容積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間在用螺紋接頭連接。底盤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圖48 密度測定器1-底盤;2-灌砂漏斗;螺紋接頭;4-容砂瓶;5-閥門2)天平:稱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稱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3)標準砂密度的測定,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標準砂應清洗潔凈,粒徑宜選用0.250.50mm,密度宜選用1.471.61g/cm3。2)組裝容砂瓶與灌砂漏斗,螺紋連接處應旋緊,稱其質量。3)27、將密度測定器豎立,灌砂漏斗口向上,關閥門,向灌砂漏斗中注滿標準砂,打開閥門使灌砂漏斗內的標準砂漏入容砂瓶內,繼續向漏斗內注砂漏入瓶內,當砂停止流動時迅速關閉閥門,倒掉漏斗內多余的砂,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準確至5g。試驗中應避免振動。4)倒出容砂瓶內的標準砂、通過漏斗向容砂瓶內注水至水面高出閥門,關閥門,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稱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準確到5g,并測定水溫,準確到0.5。重復3次,3次測值之間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測值的平均值。(4)容砂瓶的容積,應按下式計算:Vr(mr2mr1)/wr式中 Vr容砂瓶容積(mL);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總質量(g);m28、r1容砂瓶和漏斗的質量(g);wr不同水溫時水的密度(g/cm3),查表28。水的密度 表28溫度()水的密度(g/cm3)溫度()水的密度(g/cm3)溫度()水的密度(g/cm3)4.01.000015.00.999126.00.99685.01.000016.00.998927.00.99656.00.999917.00.998828.00.99627.00.999918.00.998629.00.99598.00.999919.00.998430.00.99579.00.999820.00.998231.00.995310.00.999721.00.998032.00.995011.029、0.999622.00.997833.00.994712.00.999523.00.997534.00.994413.00.999424.00.997335.00.994014.00.999225.00.997036.00.9937(5)標準砂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s標準砂的密度(g/cm3);mrs容砂瓶、漏斗和標準砂的總質量(g)。(6)灌砂法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1)按灌水法試驗步驟、挖好規定的試坑尺寸,并稱試樣質量。2)向容砂瓶內注滿砂,關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g。3)將密度測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開閥門,使砂注入試坑。在注砂過程中不應振30、動。當砂注滿試坑時關閉閥門,稱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總質量,準確至10g,并計算注滿試坑所用的標準砂質量。(7)試樣的密度,應按下式計算:式中 ms注滿試坑所用標準砂的質量(g)。(8)試樣的干密度,應按下式計算,準確至0.01g/cm3。(9)灌砂法試驗的記錄格式見GB/T 50121999附錄D表D-5。4 碎石土野外鑒別碎石土密實度野外鑒別方法見表29。碎石土密實度野外鑒別方法 表29密實度骨架顆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鉆性密實骨架穎粒含量大于總重的70%,呈交錯排列,連續接觸鍬鎬挖掘困難,用撬棍方能松動,井壁一般較穩定鉆進極困難,沖擊鉆探時,鉆桿、吊錘跳動劇烈,孔壁較穩定中密骨架顆粒含量等于31、總重的60%70%,呈交錯排列,大部分接觸鍬鎬挖掘,井壁有掉塊現象,從井壁取出大顆粒處,能保持顆粒凹面形狀鉆進較困難,沖擊鉆探時,鉆桿、吊錘跳動不劇烈,孔壁有坍塌現象稍密骨架顆粒含量等于總重的55%60%,排列混亂,大部分不接觸鍬可以挖掘,井壁易坍塌,從井壁取出大顆粒后,砂土立即坍落鉆進較容易,沖擊鉆探時,鉆桿稍有跳動,孔壁易坍落松散骨架顆粒含量小于總重的55%,排列十分混亂,絕大部分不接觸鍬易挖掘,井壁極易坍塌鉆進很容易,沖擊鉆探時,鉆桿無跳動,孔壁極易坍塌注:1骨架顆粒系指表30相對應粒徑的顆粒;2碎石土的密實度應按表列各項要求綜合確定。碎石土的分類 表30土的名稱顆粒形狀粒組含量漂石圓形及亞圓形為主粒徑大于200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塊石棱角形為主卵石圓形及亞圓形為主粒徑大于20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碎石棱角形為主圓礫圓形及亞圓形為主粒徑大于2mm的顆粒含量超過全重50%角礫棱角形為主注:分類時應根據粒組含量欄從上到下以最先符合者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