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核心筒地下車庫等案例調研.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19307
2022-06-24
91頁
15.72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核心筒設計方案研究報告培訓課件
1、高層建筑設計案例調研核心筒調研地下車庫調研資料調研核心筒1、標準層布置的“核體”“核體”-在高層建筑設計中,通常將樓梯、電梯、設備輔助用房、管井等集中布置,豎向對齊、貫通,并與相應的結構形式結合形成堅強的“核心”,用以抵抗巨大的風和地震側移。該部分稱為“核體”。而用于辦公、居住、娛樂、休息(如客房)等人們日常使用的部分被稱作“殼體”。核心筒調研“集中式”布置方式就是適應高層建筑的這些要求的一種典型方式。它是將“核體”部分集中起來,在標準層中獨立成區布置。 很多情況下需要將高層建筑的每層面積設計的較大,這時就需要根據交通、防火分區,把電梯、樓梯、設備輔助用房及各種設備管井等,分散布置在每個防火分2、區的合理位置上,以滿足垂直交通、緊急疏散等具體要求。因為核體分散均勻布置,使交通短捷,有利于組織雙向或多向疏散路線,且可以使平面布局靈活、造型豐富。核心筒調研核心筒調研核心筒與外圍框架形成一個外框內筒結構,以鋼筋混凝土澆筑。核心筒結構十分有利于結構受力,并具有極優的抗震性。是國際上超高層建筑廣泛采用的主流結構形式。同時,這種結構的優越性還在于可爭取盡量寬敞的使用空間,使各種輔助服務性空間向平面 的中央集中,使主功能空間占據最佳的采光位置,并達到視線良好、內部交通便捷的效果。核心筒調研電梯服務方式全程服務每層停靠開門。10層以下采用。分區服務奇偶數停靠、分區停靠、設空中轉換廳方式。在一般高層辦公3、樓中,可采用奇、偶數層分開停靠的方式;在超高層辦公樓中通常將電梯服務分區分段,以充分發揮電梯的輸送能力。有的尚采用空中轉換廳接力方式。(圖:分區服務的幾種方式)核心筒調研服務電梯的配置要點:寫字樓區域載貨電梯(服務電梯)臺數:根據寫字樓的特點,地上建筑面積每35萬平方米配置一臺。載重量:地上建筑15層時,其中一臺宜1350千克,其余貨梯宜1000千克;15層地上建筑25層時,其中一臺宜1600千克,其余貨梯宜1000千克;地上建筑25層時,其中一臺宜選18002500千克,其余貨梯宜選13501600千克。速度:由于載貨電梯一般兼任消防電梯,所以,速度按照從最高樓層返回首層的時間不超過60秒的4、原則確定。轎廂尺寸:其中一臺大噸位貨梯:轎廂深度宜2400毫米;吊頂后轎廂內凈高宜2500毫米;其余貨梯根據載重量采用廠家標準深轎廂。開門尺寸:其中一臺大噸位貨梯:載重量為1350千克時,寬度宜1200毫米,載重量1600千克時,寬度宜1400毫米;高度宜21002400。如果建筑屋內配置多臺貨梯,則另外幾臺貨梯的開門尺寸可以適當降低至:寬度10001200毫米,開門高度21002200毫米。核心筒調研核心筒宜貫通建筑物全高。核心筒的寬度不宜小于筒體總高的1/12,當筒體結構設置角筒、剪力墻或增強結構整體剛度的構件時,核心筒的寬度可適當減小。核心筒在平面的位置以及核心筒內部的布局跟建筑物的使用5、功能、平面形狀、建筑體型等因素有關。核心筒調研核心筒調研北京銀泰中心聳立于北京中央商務區(CBD)的心臟地塊,地址為建國門外街2號,是沿長安大街最高的建筑。北京銀泰柏悅核心筒調研銀泰中心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多功能綜合體,可提供35萬m的樓層空間。北京銀泰柏悅核心筒調研北京銀泰柏悅核心筒調研北京銀泰柏悅整棟大樓的核心筒與酒店內部娛樂交通相對,以一條走廊區分開。達到客房層的電梯位于大堂等候區,毗鄰大堂酒吧就餐區。電梯只能到達特定樓層。核心筒電梯只在大堂層63層停靠。酒店內部娛樂交通核由兩部觀光電梯及環繞其的樓梯構成。核心筒調研北京銀泰柏悅西側辦公塔樓中還設置了北京唯一的高速、雙層電梯系統,為電梯使用高6、峰時間段提供了完整的解決方案。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40000平方米零售商場,直通地鐵口。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電梯間及一層的安全出口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電梯間透視8部電梯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消防疏散樓梯間主樓兩側各有一個獨立的疏散樓梯間,樓梯凈寬目測1.21.4m左右,前室大小約2*3m.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各種水管包括消防水管、雨水管、高位水箱上水、給水管、.熱循環管道等。這些管道不一定在核心筒中全部有。管道相對來說都不小,大約要占8m-10m。但管井一般分為如圖較小的管井,利于與核心筒結構墻體的較小空間吻合。消7、防樓梯位置冷卻、冷凍水管井房核心筒調研北京東直門來福士空調機房隱匿于電梯廳一側,消聲隔振做的很好。據資料,空調機房中強電井一般緊鄰電梯井道,利用筒體寬度的富余空間設置。核心筒調研垂直交通技術是人類向高空發展的核心支撐,在設計前期及早考慮并咨詢電梯行業,進行垂直交通的專項研究,對高層建筑設計有巨大意義。與以往不同,及早考慮電梯系統,可以在核心筒尺寸確定之前,深入比較不同電梯系統對建筑空間的影響,做出更為全面的決策。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核心筒調研核心筒調研核心筒平面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選用雙子電梯的核8、心筒平面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影響高層建筑的與電梯系統相關的經濟性要素有:電梯數量(影響核心筒的面積及占樓層面積的比例)、服務樓層的面積(標準層面積的大小)、電梯分區分組的平面布局(與結構體系合理性相關)。成都金融城南塔室內電梯照片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高層建筑規模大,人員密度多,所需電梯數量增多。如果再采用多區電梯系統,底層井道面積加大,將使樓體底部最受歡迎、最好使用的凈有效面積越來越少,因此出現了高空門廳電梯系統和雙層轎廂電梯系統。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提高單井道運輸能力的雙層轎廂電梯,它把兩部電梯以層高的距離上下疊合,乘客分層同9、時上下,由此可以在不增加電梯井和電梯廳的前提下成倍提高電梯運輸容量。但其要求每層層高一致,還要求乘客遵守單、雙數樓層上下,停靠站數少一半,運行時間縮短。與單轎廂電梯相比,相同時間內多運輸75%人數,可減少井道25%。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雙層轎廂電梯系統(DoubleDeckElevatorSystem)然而,其也存在不足:首先是乘梯模式:入口層需要設置自動扶梯,將人分流至上下轎廂;停層方式為躍層設站,若要從奇數層去偶數層,則存在困難;如果層層設站,則可能一個轎廂在開門進出乘客的時候,另一轎廂由于沒有進出需求,其中的乘客需要忍受電梯停站,而梯門又沒有開合動作,乘坐感受不佳。10、另外,雙層轎廂電梯要求建筑層高每層相同,對建筑設計形成很大制約。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 高空門廳電梯系統(Sky Lobby Elevator System)避難層設置空中門廳。一般50層以內的超高層建筑,使用雙層轎箱電梯效力顯著,再高則電梯上下運行時間增長,效力降低。如果把高于50層的高層建筑分段處理,先把上50層以上的人員用快速直達電梯(穿梭梯)從底層送到50層以上的一個“高空門廳”,在此改乘區間電梯上達目的層,就可加快電梯運行速度,并使上下兩段區間電梯井對齊,節省電梯井占用面積。紐約世貿中心的電梯系統分區,即結合避難層設置兩個高空門廳,全樓分高、中、低三個大區,每區另11、分四個區中區。雙層轎廂核心筒調研成都金融城南塔的雙子電梯系統設計 高空門廳電梯系統(SkyLobbyElevatorSystem)高空門廳電梯系統的明顯缺點是高區使用者需要換乘;另外,從底層行至高區的高位部分所需時間遠大于常規電梯系統所需行程時間。電梯公司建議建筑在240m或50層以上,才考慮高空門廳電梯系統。地下車庫地下停車調研高層建筑地下停車場布局受地面以上建筑的影響較大,建筑布局、建筑軸網、建筑體系及延伸至地下的垂直消防交通系統都會對停車場的布局造成干擾。所以必須把地上地下統一考慮,盡可能把停車場集中在一個整體空間中,以提高相同面積下的停車數量。地下停車庫行車及停車設計:要根據地下停車庫12、的規模和地面周邊環境確定汽車出入口及人行疏散出入口,地下停車庫車型通道的布置應以路線便捷、進出車位與連接車庫出入口方便為原則,且應避免交叉與逆行,盡量設置環形車道。地下停車庫建筑細節處理:(一)地面設施感官處理:充分利用地面的樓梯、通風口,把這些純功能的設施設計成可供觀賞的建筑小品,還可與周圍綠化等景觀結合布置。(二)對自然光的科學引入:引入自然光線及綠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做法是在車庫頂部留設采光口。采光口可采用玻璃、樹脂等透光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局部作為下沉庭院的做法,庭院四周可開窗,可以把庭院內的綠化景觀引入車庫,以消除人的封閉感和壓抑感。地下停車調研規范要求(一)坡道要求1道寬要求單車直坡13、道寬:3.03.5m;雙車直坡道寬:5.5m;單車曲坡道寬:4.24.5m;雙車曲坡道寬:7.8m。(二)車位要求1與周邊關系小車與小車間距:0.5m小車與墻間距:0.5m小車與柱間距:0.3m2.小車庫標準尺寸(單間停放)我國:6.102.80,車庫凈高一般取2.3m。(三)車庫柱距(以三車位為例)柱面寬500時可取:7.57.5m;柱面寬800時可取:7.87.8m;柱面寬大于800取:8.18.1m,8.48.4m地下停車調研地下車庫的凈高 h(凈高)大于等于微型、小型車2.2m輕型車2.95m中、大型客車3.7m中、大型貨車4.2m對于曲線坡道入口凈高小型車大于等于2.9m地下停車調研14、開間內停車柱距對停車柱距而言,小型汽車1800X4800,加汽車與旁邊的距離,車位最小2400X5300舉個例子來說,車庫內的通車道凈距6000,柱子按600考慮。則庫內通車道軸線間柱距6600。柱距:3X2400=7200再加柱子600,則柱距7800最經濟。另一個方向的柱距只要滿足車位5300即可。地下停車調研地下停車調研地下車庫的坡道有什么特點?排水如何解決?寬度直線單行4m,直線雙行5.5m;曲線單行4m,曲線雙行7m(均為小型車)坡度i直線坡道小于等于15%,曲線坡道小于等于12%,斜樓板小于等于5%,緩坡=i/2,環道橫坡=4%緩坡長度直線緩坡大于等于3.6m,曲線緩坡大于等于2.15、4m(當主坡道i大于10%時才需設緩坡)口部高度小型車2.2m,輕型車2.95m,中型、大型客車3.7m。地下停車調研地下停車調研北京嘉銘中心嘉銘中心,位于北京市東三環北路的主干線,地處CBD、燕莎、三里屯三大商圈及使館交匯之核心,百米聯體雙塔式建筑,利用獨有83米高全玻璃單索網幕陽光大堂,將兩座國際甲級寫字樓緊密相連。標準層層高為4.3米,凈高3.1米;行政層層高5.4米,凈高4.2米。地下停車調研建筑指標地下停車調研地下停車場入口北京嘉銘中心地下停車調研北京嘉銘中心地下停車調研北京嘉銘中心地下停車場內部地下停車調研北京嘉銘中心地下三層停車場平面圖樓層:地下三層建筑面積:7885層高:3.616、mB3停車位:188個地下停車調研北京嘉銘中心地下四層停車場平面圖樓層:地下四層建筑面積:7888層高:3.5mB4停車位:185個文獻調研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1、概況:北京天作國際大廈位于北京北三環內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門。項目用地西臨中關村南大街,北側為農業電影電視制作中心,東面和南面是中國農科院的辦公區,周圍均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2、區域劃分項目用地為兩塊長方形的用地組合成的L形,在有限的用地內需要高效合理地組織多種功能空間。從城市的角度分析,商業具有外向性需求,公寓更偏向內向型,辦公則介于二者之間。所以在西側沿街塑造服務商業和辦公的開敞的公共空17、間,形成與城市的過渡;東南與農科院新辦公樓圍合成院落,形成相對封閉而安靜的內部空間,為辦公人員和居住者提供了理想的休憩場所。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3、綜合交通組織綜合建筑的交通組織是建筑與城市的重要銜接部分,工程根據中關村總體規劃的要求,進行了多方面的交通組織論證。平時機動車采用C型的路線,地下車庫的出入口集中設在北側,減少對于商業平面布局的影響和人流、車流的交叉,實際使用后能夠滿足項目停車的需求。在設計中我們密切配合有關部分,將農科院門口的公交站位置根據項目的建設情況向北移動,城市的公共交通與最大量的人流緊密接駁,產生良性互動,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也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18、大廈大廈建筑分為3部分,西側南段為寫字樓,北段為高層公寓,東北側為多層公寓。寫字樓共27層,滿足了辦公空間的面積需求;兩棟公寓分別為高層和多層公寓,針對區域的市場需求均采用小戶型服務公寓的平面布局。商業部分設在西側沿中關村大街方向,北側采用沿街的底商模式。依據總體布局,為了減少商業功能對于居民出入的影響,公寓的出入口獨立設置,朝向內院。結合商業對外聯系的需求,大廈商業和辦公出入口朝向西側的商業入口廣場。平面功能寫字樓平面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公寓樓平面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5、垂直交通 寫字樓由于兩個業主功能分區的需要,采用雙核心筒的形式,核心筒之間布置設備和服務用房,為寫字樓平面提供靈活的劃19、分可能性。兩組電梯原本擬采用高低分區設置,由于平面布局和不同業主劃分的要求,采用層層停靠的方式。寫字樓剖面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 經電梯公司的模擬驗算,通過提高電梯速度和載荷等手段來滿足日常使用的要求。公寓樓亦采用核心筒的形式,利于結構和平面組織。商業部分采用自動扶梯作為主要的垂直交通系統,同時配有垂直電梯。國內篇北京天作國際大廈6、建筑形態 在整體造型規整統一的前提下,設計采用對比的手法,融入活躍的元素。寫字樓建筑立面采用豎向線條為主,公寓采用大尺度的分格劃分和組合,在體量不同的變化中采用不同的尺度和材料的對比,并使得立面的變化與建筑體量的變化相輔相成,達到對比中的和諧統一。寫字樓的豎向線條20、沒有簡單地從上到下貫通,而是在中間采用水平聯系和轉折處理,形成線條的轉折跳躍變化。高層公寓樓的立面分格采用不同大小,如同中式的窗欞一般富于變化,又與寫字樓的豎向線條構成對比效果。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1、設計概況長富金茂大廈項目基地位于深圳市福田保稅區B105-31,西側為蘭花道,東側為紅棉道,南側為金花路,北側為市花路。基地北向緊緊依托深圳福田中心區,南向隔深圳灣與香港相鄰,西向為著名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東向為深圳重要的皇崗口岸,順延保稅區3號入口即是益田路,向北直接連接深圳市會展中心和深圳市政府以及福田中心區。基地堪稱位于城市主軸線的南盡端,交通便捷,位置顯要。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2、交通組織 21、人流組織:建筑主樓辦公人流主入口位于南北兩側,東側為消防疏散口和無障礙入口。西側為貨流和服務人流入口;附樓二層商業主入口位于建筑中部,辦公主入口位于建筑的東北角,一層商業設有騎樓空間集散消費人流。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2、交通組織車流組織:項目用地的日常車流按東進西出原則組織,車輛由東側入口直接進入地下車庫入口,并由主樓和附樓的西側地下車庫駛出。并在地下車庫出入口附近設置局部停車位。項目用地消防車流也可由東西入口進出,并經由附樓北側至西側至南側,最后于西南角消防車回車場形成附樓盡端式消防環道。消防車經附樓北側消防車道,可繞主樓一周,形成主樓消防通暢的環道。國內篇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3、景觀系統宏觀上22、,影響基地的景觀元素包括東部及南部的深圳河、西部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及北部規整的城市景觀。微觀上,影響基地的景觀元素包括北側相鄰地塊的公共廣場、東西南三個方向的組團綠地。設計在景觀方面采取的策略是:向城市與自然景觀同時開敞,在縱向高度上提供360全景景觀;爭取最大面積的城市公共空間,在行人高度上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聚集人氣。辦公主樓與附樓之間半圍合的庭院位于用地的東北角,緩沖了與東北側長平大廈的空間壓力,并與北側的城市公園聯系起來。地下室延伸出來的疏散樓梯結合景觀設計一并考慮,為實際使用提供了方便。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 基地內部地表景觀以綠化為主,輔以水景和步行走廊,既滿足經濟性的要求,又凸顯了23、項目自身的地位與品質。行人從不同方向進入基地將感受不同的景觀序列。從東部的城市街道來看,超高層主樓凸現在緊貼城市街道的裙樓立面之后,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從北部的公園和東北部的長平進入基地,南部的園景、海景以及香港城市景觀逐漸展開,公眾所體驗到的是城市公園河灣遠山藍天的遞進序列。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4、平面功能布局主樓平面采用框筒結構,核心筒布局緊湊合理,電梯和公共空間均滿足日常使用要求,環形走道凈寬1.8m,凈高2.5m。辦公空間多采用大小不一單元式格局,凈空大于2.7m。辦公平面圓弧四角提供了360多景觀視角。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4、地下一層平面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5、建筑造型主樓外部的材料以玻璃24、為主,金屬型材為輔。玻璃幕墻采用單元式和構架式相結合的幕墻做法,為避免弧形轉角造成的豎向分隔不均勻,幕墻邊框遵循“橫明豎隱”的設計原則,著重強化塔樓立面的水平線條。主樓的建筑高度塑造了新的城市天際線,并成為城市景觀的焦點。從即將建成的深港大橋上觀看:白天,塔樓顯示出它挺拔的天際輪廓,鋼和玻璃的材質呼應著天海和云霞;夜晚,節節攀升的體態形成一道指向天空的光柱,頂層的會所如同寶石般熠熠生輝,整個建筑又似燈塔般吸引著對岸的目光,向人們展示著海邊建筑的獨特魅力。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5、建筑造型 主樓外部的材料以玻璃為主,金屬型材為輔。玻璃幕墻采用單元式和構架式相結合的幕墻做法,為避免弧形轉角造成的豎向分25、隔不均勻,幕墻邊框遵循“橫明豎隱”的設計原則,著重強化塔樓立面的水平線條。 國內篇長富金茂大廈5、建筑造型主樓建筑高度295m(至屋面),共計68層,豎向在第35層(空中大堂)分為上下2個大區,每個大區又分別設2個小區。避難層兼結構加強層和設備層分別設在17,34,51層。核心筒內部電梯廳主要呈一字組織形式,人流疏導順暢便捷,并保證了當層使用率。塔樓設有普通客梯24部,每組6部,上下疊加共分4組。直達空中大堂層的穿梭梯6部,以6m/s的速度將地表人流輸送至35層。嚴格按照電梯運力計算,滿足“建筑面積4 500m客梯”的使用標準,確保了實際使用舒適度和運行效率。標準層平面小于2 000m,可設為26、一個防火分區,每層設置2部消防電梯和2部疏散樓梯,其中一部消防電梯兼做辦公貨梯使用,一部兼做無障礙電梯使用。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建筑師:DanielLibeskind+G.Lab*byGansam及合伙人事務所項目面積:169,784平方米國外篇1. 標志性KT鎮標志性的象征。2. 開放像敞開的大門3社交與客戶分享資源、互相交流之門4歷史修復世宗路的歷史與文化之門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設計理念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空間上的流動性擴展了公共開放空間,也連接起光華門廣場與Joonghak河,并且通過KT廣場、中庭和平臺,在光華門廣場與Cheongjin大廈之間建立起有機而27、立體的聯系。這幾座大廈最終將成為提升KT科技的精神場所,并讓人們更加了解世宗路的歷史與文化。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活躍的人行道:建筑場地盡可能地縮減機動車路線,環保的人行道將交錯其中,周圍遍布商業、藝術和文化設施。國外篇 公共空間的延伸和與綠地的銜接:前方的KT廣場和地下通道通過中庭和升起的平臺建立起公共廊道,連接著Cheongjin大廈。豐富的視野與觀景走廊:各個樓層都能通過不同的觀景走廊從各個方向欣賞到豐富的景致。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28、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韓國漢城,KT地標塔大廈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設計師Mvrdv與合作伙伴以“天空之城”為概念,共同創作了極具想象力的Rodovre摩天大樓“天空之城”樓高116米,總建筑面積21688平方米,其中包括公寓、酒店、商場和寫字樓,形成一個垂直立體的城市空間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天空之城”低層部分建作零售商場、餐廳和寫字樓辦公;樓體的中高樓層向東北方向退臺設計,創造階梯狀的空中花園,凝造不同的立體空間,這部分將建作公寓;樓宇頂部將是酒店,從這里可以俯瞰整個哥本哈根市風光國29、外篇“天空之城”設計靈活,以三個核心筒為核心,周邊均為60平方米的空間,可根據不同的需要而靈活進行重新組合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設計的基本結構是一個靈活的框架,每一個“點”(或者成為“單元”)是60平米,這些“點”圍繞著中間的核心筒。幾個“點”可以融合為一個較大的住宅套型。大樓的底部是公共空間:零售、餐館和辦公室大樓中部向北凸起,南向的“梯田”上布置各式各樣的“空中花園”。大樓的設計反映了哥本哈根當地的歷史,將高層建筑融合進城市的天際線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國外篇“天空之城”哥本哈根Rodovre摩天大樓此外“天空之城”還大力支持環保,完全按照丹麥環境標準采用最新的環保技術,如混凝土中40%再生利用等。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