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案例分析(22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木**
編號:419493
2022-06-24
22頁
609.28KB
1、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注冊消防工程師消防安全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某寺廟建筑群(見圖 3-48-1)由主體建筑和附屬建筑構成,均為土石木建筑結構。主體建筑建于公元 1850 年,屬于自治區(?。┘壩奈锉Wo單位。主體建筑包括供奉主殿、 誦經大殿、 經書殿和雜物間, 均為單層。 其中, 供奉主殿建筑面積 480 , 凈高 8.5m;誦經大殿建筑面積 180 ,凈高 6m;經書東殿建筑面積 110 ,凈高 6m;經書中殿建筑面積 150 ,凈高 6m;經書西殿建筑面積 140 ,凈高 6m;雜物間建筑面積 110 ,凈高 5m。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一、情景描述主體建筑東側2、有一棟拉康(單層,高 4.5m,建筑面積 150 ) ,距離寺廟主體建筑 4m;主體建筑北側有一棟僧舍(二層,高 6.5m,建筑面積 360 ) ,距離寺廟主體建筑 8m;主體建筑西側有一棟廚房(單層,高 5.0m,建筑面積 150 ) ,距離寺廟主體建筑 3m。寺廟建筑群未設置室內、 室外消火栓系統、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 只配有滅火器、消防砂等滅火器材。寺廟距離最近的已組建專業消防力量的縣城約有 20km。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 重國國l附回國到30()00 町.c f二JOORERE 守l l創丑。 , 經輯:峨團團團團團鬧”提魯.幢153、000 14000 ff噩噩喇回 f 象,事1主OQO.zrhR ”“ 象”AVF咽r, ”大13100 ., . , 15000 司矗大門二、消防安全評估方法采取建立寺廟消防安全系統,劃分為建筑物間的消防安全單元、建筑內消防安全單元,再依次劃分若干因素并逐個評估分析,對各個因素的評估結論分為“合格” 、 “基本合格” 、 “不合格”三類??傮w評價中各因素合格和基本合格率達到 80%以上,單位消防安全評估為合格;合格和基本合格率在 60%-80%時,評估為基本合格;合格和基本合格率為 60%以下時,評估為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一)建筑物間的消防安全1耐4、火等級與防火間距:寺廟主體建筑、拉康、僧舍、廚房均為四級耐火等級建筑。寺廟主體建筑與拉康、僧舍、廚房之間的防火間距分別為 4m、8m、3m,均無法滿足防火間距要求?;馂奈:π苑治觯核聫R主體建筑東側有一棟拉康、北側有一棟僧舍、西側有一棟廚房,建筑分布密集,建筑耐火等級低,不排除外來火災蔓延至寺廟的危險。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2室外消防給水系統:寺廟遠離縣城,未建設市政消防給水系統?;馂奈:π苑治觯阂坏┌l生火災,滅火用水無法滿足。評估結論:不合格。3消防車通道:寺廟沒有設置專門的消防通道,但是消防車輛可環繞寺廟行使,路況較差。火災危害性分析:一旦發5、生火災,消防車輛基本可以靠近開展滅火救援工作。評估結論:基本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1防火分區和可燃易燃物:寺廟主體建筑總面積為 1170 ,超過了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不大于 600 的規定,且未做防火分隔處理。寺廟建筑結構為石木結構,各殿堂、僧舍存在大量帳幔、經幡、唐卡、哈達等可燃易燃物品,火災荷載大?;馂奈:π苑治觯阂坏┌l生火災,極易引燃周圍物品,又沒有可靠的防火分隔,火災蔓延迅速。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2室內消防給水系統:寺廟內未建設室內消防給水系統?;馂奈?、害性分析:寺廟內局部發生火災,無法啟用室內消防給水系統,不能及時撲救,易造成火災蔓延擴大。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3滅火器材:寺廟內每個重點部位內配備有滅火器、消防砂、土堿等滅火器材,經檢查,滅火器材完好有效,且符合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要求?;馂奈:π苑治觯涸诩皶r發現初起火災的情況下,現有滅火器材能夠有效控制并撲滅。評估結論: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4安全疏散:寺廟主體建筑、拉康、僧舍、廚房均只有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且誦經大殿、經書殿和雜物間出口處還有三階以上的7、踏步?;馂奈:π苑治觯涸诰o急狀況下,極易出現出口擁擠,將會造成疏散不暢和群體性踩踏事件。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5電氣:殿堂和僧舍電氣線路老化嚴重,未做穿管保護處理;許多配電裝置(如插座、開關、閘刀、負載配電箱等)存在老化和損壞現象;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且未做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處理?;馂奈kU性分析:不排除因線路和設備老化,造成線路接觸不良、短路、過載引發火災事故的可能。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6人為因素:寺內現有僧眾 30 余人,前來寺廟的游客和8、朝佛人員日平均有 600 余人?;馂奈kU性分析:雖然轄區消防機構開展了多次消防安全宣傳培訓工作,但是部分僧眾的消防安全意識仍然不高,不能排除用電用火疏忽引發火災的可能;游客對寺廟儀式活動和內部結構不了解,不排除引發火災事故的可能;朝佛群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不排除在供奉酥油燈或焚香時因操作不當或疏忽而造成火災事故的可能。評估結論: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二)建筑內部消防安全7單位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寺廟已完成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成立了由 10 個僧人組成的義務消防隊,并有 70%以上的僧人通過了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測9、試;寺廟正在開展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建設,并將寺廟內的各殿堂、僧舍、廚房的消防安全管理落實到責任人?;馂奈kU性分析:經過開展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和消防安全 “網格化”管理,寺廟自身可完成輕度火災隱患的排查和整治,初期火災的撲救,以及相關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寺廟自身的火災防控能力。評估結論:基本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三、評估分析(三)總體評價結論綜合對上述 10 項的評估結論,其中有 7 項不合格,占總數的 70%,即合格和基本合格率為 30%,總體評估為不合格。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四、評估意見(一)加強規劃控制,完善基礎設施(一)10、加強規劃控制,完善基礎設施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制訂文物古建筑防火安全工作專項規劃,住建、消防、文物等部門應督促建設單位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制訂、實施消防規劃設計,拓寬消防車道,留足防火間距,落實消防水源,在實施水、電、氣等管道改造工程時,改造地下消防管網,保障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條件。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四、評估意見(二)完善防雷系統,防止雷電火災(二)完善防雷系統,防止雷電火災文物古建筑大多依山而建,地勢開闊,主要殿堂有高聳的屋脊,有的屋脊中部埋設金屬物,這些都給帶電云層放電、建筑物接閃放電提供了可能性,容易受到雷電襲擊。應在主要殿堂安裝先進的防雷系統,以提高建筑防雷保護范11、圍,增強建筑的防雷能力,抗御雷電火災。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四、評估意見(三)做好建筑構件、可燃織物阻燃性處理(三)做好建筑構件、可燃織物阻燃性處理對于新建、擴建、改建和維修的建筑,在不影響原貌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不燃材料或難燃材料,如必須要使用木材,應進行阻燃處理。在建筑物的柱、梁、枋、櫞和樓梯等主要木質構件的表面刷涂飾面性防火涂料,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燒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能力。對文物古建筑內懸掛的幡幢、飄帶、帳幔等纖維織物應進行防火阻燃處理或重新選用難燃材料替換。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四、評估意見(四)盡可能解決消防車通道和防火分隔(四)盡可能解決消防12、車通道和防火分隔在不影響文物古建筑外觀的情況下,開辟消防車通道;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防火墻或者設置防火卷簾,實行防火分隔,以利于火災的控制和撲救。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四、評估意見(五)選擇合理的消防設施(五)選擇合理的消防設施文物古建筑內部珍藏大量文物,且其建筑構件和材料均屬于文物,為了不破壞古建筑結構、不影響文物、不讓文物受到水漬的侵害,宜采用具有安裝便捷、避免穿墻打洞、不破壞古建筑結構,潔凈環保、水漬損失少、對文物損害小,機動靈活、耗水量低、滅火效能高等特點的自動消防設施。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五、思考題分析題某寺廟內部采用大量木質材料建筑構件,且懸13、掛有許多帳幔、經幡、唐卡、哈達等可燃易燃物品,其內部的電氣線路及電器裝置的安裝應注意哪些事項?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答題要點:1.寺廟配電線路敷設在可燃物悶頂內時,應采取穿金屬管等防火保護措施;敷設在有可燃物的吊頂內時,宜采取穿金屬管、采用封閉式金屬線槽或難燃材料的塑料管等防火保護措施。2.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帳幔、經幡、唐卡、哈達等可燃易燃物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3.鹵鎢燈和額定功率不小于 100W 的白熾燈泡的吸頂燈、槽燈、嵌入式燈,其引入線應采用瓷管、礦棉等不燃材料作隔熱保護。4.超過 60W 的白熾燈、鹵鎢燈、高壓鈉燈、金屬鹵燈光源、熒光高壓汞燈(包括電感鎮流器)等不應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案例48 古建筑保護區消防安全評估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