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建筑案例分析(34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木**
編號:419630
2022-06-24
34頁
6.53MB
1、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檳榔嶼旅館q生態建筑實例 梅納拉商廈是一幢15層高的辦公樓,建筑在內部和外部采取了雙氣候的處理手法使之成為適應熱帶氣候環境的低耗能建筑。 植物從樓的一側護坡開始,然后螺旋式上升,種植在樓上內凹的平臺上,創造一個遮陽且富含氧的環境。 辦公室布置在正中而不是外圍,這樣的設計保證良好的自然采光,同時帶有陽臺開有落地門調節自然通風量。 樓頂有一個鋼和鋁合金構成的棚架遮蓋,遮陽頂提供一個圓盤狀空間以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楊經文2.馬來西亞IBM辦公樓(Menara mesiniaga)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馬來西亞IBM辦公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馬來西亞IBM辦公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2、文:馬來西亞IBM辦公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馬來西亞IBM辦公樓q生態建筑實例 設計中融入了許多新構思和環境處理手法,更進一步揭示了楊經文的生態設計原則。立面設計插入凹進的平臺空間和向室內開敞的空中庭園。出挑的遮陽板和斜坡道通向各樓層,以實現摩天大樓豎向空間的自然過度。 選擇最適宜的植物重建了原有的生態系統,綠色植物沿坡道攀沿,跨越縱向空間,整個建筑底部街道到樓頂花園都披上綠裝。 通過植物調節氣候,通過活動的遮陽板以及和主導風向平行的風墻把涼風引入空中庭院和室內空間,而使空調使用降至最小程度。太陽能光電系統使用減少了對城市電網的依賴。楊經文3.新加坡展覽塔樓(Editt Tower)q生態建3、筑實例楊經文:新加坡展覽塔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新加坡展覽塔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新加坡展覽塔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新加坡展覽塔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新加坡展覽塔樓q生態建筑實例楊經文:楊楊楊經文在熱帶高層建筑設計中運用生物氣候學所采用的理論和方法大體上有下列幾個方面: 1、在高層建筑的表面和中間的開敞空間中進行綠化。他認為建筑物用大量植物覆蓋不僅能減少所在地區的熱導效應,還能產生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幾一氧化碳。 2、沿高層建筑的外面設置了不同凹入深度的過渡空間。它可以是遮蔭的凹空間(廣場大廈、吉隆坡、1986),凹陽臺(包斯泰德大廈),凹入較大的綠化平臺(梅拉納商廈、雪萊俄、1992)4、。這種手法不僅豐富了呆板的建筑外表,并且在陰影區提供了開窗的客觀可能性,陽臺和大平臺創造了讓人們可以在高層建筑的上部走到室外,直接地接觸室外環境。這可以說是在更高的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生理需求。3、在屋頂上設置固定的遮陽格片。設計中根據太陽從東到西各季節運動的軌跡,將格片做成不同的角度,以控制不同季節和時間陽光進入的多少。在屋頂上有了這樣一個遮陽格片后,使得屋面空間成為很好的活動空間,如設置游泳池和綠化休息平臺,同時由于層面減少暴曬,有利于節能。 4、創造通風條件加強室內空氣流動,降低有日曬引起的升溫。對于不設中央空調的建筑物來說,利用自然風能帶走熱氣,可明顯的改進居住環境和節省能耗。 5、平面5、處理上主張把交通核心設置在建筑物的一側或兩惻。一是利用電梯的實墻遮去西曬或東曬;二是讓電梯廳、樓梯間和衛生間有條件自然采光通風。特別是電梯廳可以給人們眺望窗外,意識到所處的高度,并可減少照明和省區防火所需的機械風壓設備。6、外墻的處理上除了做好隔熱,他還通過研究,建議采用墻面水花系統。這辦法可以促進蒸發以冷卻墻面。q生態建筑實例諾丁漢大學新校園 q生態建筑實例諾丁漢大學新校園 低能耗的通風系統建筑背面樓梯頂上都有一個機械通風系統(以后介紹),形狀像似一個斗篷帽子。專門用來處理室內氣流通風的。原來建筑師打算用自然通風系統,可是考證發現自然風并不能有效的建筑教學區,于是就采用了機械系統。盡管建筑在6、全年大多數時間內都在運行這個系統,但是通過制動控制系統在一些日子內通過打開南邊的玻璃和熱壓效應可以得到良好的自然通風效果。 q生態建筑實例university of Nottingham新校園 q生態建筑實例諾丁漢大學新校園q生態建筑實例上海生態建筑示范樓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生態建筑實例國內篇q生態建筑實例上海生態建筑示范樓 “生態建筑示范樓”是這個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的示范工程之一,也是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環境實驗辦公樓,位于上海閔行區申富路568號該院的科技發展園區內,占地905平方米,建筑面積1994平方米,高17米,建筑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斜屋面結構,南兩層,北三層。7、于2003年12月動工,2004年9月竣工,11月通過工程驗收。 總體技術目標達到綜合能耗為同類建筑的1/4,再生能源利用率占建筑使用能耗的20%,室內綜合環境達到舒適、健康,建筑節能率高達75%?!笆痉稑恰奔闪藝鴥韧獯罅康亩喾N形式的最新生態技術產品,形成了自然通風、超低能耗、天然采光、健康空調、再生能源、綠色建材、智能控制、資源回收、生態綠化,舒適環境等十大技術特點,實現建筑一體化匹配設計的應用。q生態建筑實例上海生態建筑示范樓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 設計樓從1997年開始進行策劃,按照設計意圖可歸納成緩沖層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健康無害策略和整體設計策略。 針對綠色8、化目標,設計小組在建筑設計和設備采用了多層次的設計策略,在遮陽、防曬、隔熱、通風、節電、節水、利用太陽能、樓宇自動化、綠化引入室內采取大量具體措施。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總體設計介紹: 設計樓建筑平面基本呈長方形,設計緊湊、完整減少了冬季建筑的熱損失。長軸為東西方向,樓、電梯間與門庭、會議室等非主要工作室,布置在建筑的東西兩側,緩解了東西日照對主要工作區域的影響。工作空間劃分為大開間開敞式設計工作室區域與小開間辦公室,其可以根據不同功能需要加以安排,使工作室的布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建筑南向是一個3層高的綠化中庭,不但能為員工提供一個生機勃勃的良好景觀與休息活動空間,而且可以9、有效地緩解外部環境對辦公空間的影響。 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緩沖層策略:熱緩沖中庭(邊庭)在的設計中比較明顯的算是在南向的一個體積較大的綠化中庭。雖然那只是一個位于建筑南部的邊庭,但是其物理功能內涵較之傳統的位于建筑內心的中庭要豐富。其基本概念如圖所示:在冬季,該中庭是一個全封閉的大暖房。在“溫室作用”下,成為大開間辦公環境的熱緩沖層,有效地改善了辦公室熱環境并節省供暖的能耗。在過渡季節,它是一個開敞空間,室內和室外保持良好的空氣流通,有效的改善了工作室的小氣候。在夏天,中庭南窗的百頁遮陽板系統能有效的遮蔽直射陽光,使中庭成為了一個巨大的涼棚。中庭南側為全玻璃外墻,上部開設10、了天窗,從而利用中庭頂部的反射裝飾板,保證開敞辦公室的天然光利用。設計小組還認為中間的“光廊”采用了一部分天空光線,幫助提高設計室的天光照度。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緩沖層策略:防曬墻與架空屋頂 確定采用緩沖層的概念,即在西向設計一面大尺度的防曬墻,這面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曬墻完全與建筑脫開,在夏季與過渡季節,可以完全遮擋西曬的直射陽光。同時防曬墻與建筑主體之間的空隙(4.5m寬)還有利于室內空氣的流通(拔風作用)并可保證主體建筑室內的均勻天光照明。在冬季,防曬墻能有效的遮擋西北風,在陽光照度大的天氣甚至還能積蓄熱量而成為一個蓄熱體,在建11、筑西側形成一個熱保護層,從而有效緩解外部氣溫對建筑內部的影響。 該建筑緩沖層概念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是架空“天棚”的設計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緩沖層策略:遮陽板系統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利用自然能源策略太陽能的利用: 使用一部分太陽能光電板為設計樓的報告廳的照明與電器系統提供電能。 深井水利用 設計小組認為大地所蘊含的熱量和溫度是一個恒定、安全的可替代能源從而是很值得利用的。而目前在對大地能量的應用中,深井水回灌技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方案。q生態建筑實例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辦公樓健康化、無害化策略 自然通風 :設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大開間辦公室與北側辦公室之間12、的吹拔空間頂部空氣的加熱所長生的煙囪效應,在熱壓和風壓的共同作用下,利用自然通風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內部工作環境,并且達到建筑節能與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綠化引入室內將植被綠化系統引入辦公建筑時,不僅僅出于節能的考慮,更是在追求一種努力與自然保持接近的生活。 1.生態建筑-面向未來的建筑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32.生態建筑(西)帕高.阿森西奧 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3.高技術生態建筑天津大學出版社,2002.94.TR哈姆扎和楊經文建筑師事務所:生態摩天大樓(英)艾弗理 查茲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65.生態建筑-面向未來的建筑 周浩明、張曉東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2.36.13、世界建筑9801 9902 2000/4 2002/12 2004/8/9參考書目: 辦公建筑設計要點科技研發中心建筑設計科技研發中心建筑設計 20092009年年2 2月月 辦公建筑實例 設計要點: 科技研發中心屬于專業性辦公建筑類別。 辦公建筑應根據使用性質、建設規模與標準的不同,確定各類用房。一般由辦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務用房等組成 。 辦公建筑應根據使用要求,結合基地面積、結構選型等情況按建筑模數選擇開間和進深,合理確定建筑平面,并為今后改造和靈活分隔創造條件。辦公建筑設計辦公建筑設計 功能關系:辦公建筑設計辦公建筑設計教 室門廳公共展廳報告廳會議室圖書室資料室傳達室休息茶座接待室科技14、辦公課題辦公行政辦公藏書庫實驗研究后勤與設備餐飲服務廚房 辦公設計: 辦公室布局方式常見有以下四種: 1、單間辦公室 2、成組式辦公室 3、開放式辦公室 4、景觀辦公室辦公建筑設計辦公建筑設計規范要點:1、辦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風,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辦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陳列室和復印機室等房間窗地比不應小于16,設計繪圖室、閱覽室等房間窗地比不應小于15。 2、辦公室的室內凈高不得低于2.60m,設空調的可不低于2.40m;走道凈高不得低于2.10m,貯藏間凈高不得低于2.00m 。3、六層及六層以上辦公建筑應設電梯。建筑高度超過75m的辦公建筑電梯應分區或分層使用。4、辦公建筑的設計應符合現行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民用建筑設計通則的規定以及國家和專業部門頒布的有關設計標準、規范和規定.5、總平面布置宜進行環境及綠化設計。建筑基地內應設機動車和自行車停車場(庫)。 辦公建筑設計辦公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