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系統培訓手冊(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0176
2022-06-24
21頁
1.71MB
1、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系統目錄第一章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系統31.1信息化系統的概念和應用31.1.1 信息化系統的概念31.1.2 現代建筑中信息系統的應用31.2建筑分類31.3智能建筑中常用的信息系統41.3.1 信息設施系統41.3.2 信息化應用系統41.3.3 其他應用系統建筑環境監控系統4第二章智能建筑中信息化系統配置52.1信息設施系統配置52.1.1 通信接入系統52.1.2 電話交換系統52.1.3 信息網絡系統52.1.4 綜合布線系統62.1.5 室內移動通信覆蓋系統62.1.6衛星通信系統72.1.7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72.1.8廣播系統72.1.9 會議系統82.1.2、10 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82.1.11 時鐘系統92.2信息化應用系統配置92.3智能建筑中的其他應用系統及功能92.3.1 建筑設備監控系統92.3.2 公共安全系統10第三章信息化系統的集成123.1集成系統的概念123.1.1 智能建筑概念123.1.2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定義123.1.3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功能要求123.1.4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配置要求133.1.5智能化集成系統的構成133.2獨立系統與相關系統133.2.1 智能化系統信息共享平臺建設143.2.2 集成系統的功能實施143.3系統集成的應用15火災報警快速聯動15會議室、辦公室調度智能化預定15與IP電話的整合163、綜合化的業務管理16大型商業中心的客戶信息管理16多元化的酒店服務管理17優化運行管理17第四章信息化系統運行184.1系統調試與測評18調試條件18調試內容19調試準備19測評條件19測評內容20系統驗收204.2系統運行管理21第一章 智能建筑中的信息系統1.1 信息化系統的概念和應用 信息化系統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培育、發展以智能化工具為代表的新的生產力并使之造福于社會的歷史過程 智能化工具以計算機技術(硬件、軟件、網絡、應用)為核心 信息化體現在對數據的采集、傳遞、分析、處理的表現上 信息化涉及到社會的各個行業及各個層面 信息化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現代建筑中信息系統的應用 今天的建筑的性4、質越來越高,其中應用了大量的智能化系統,配置有相應的智能化工具 不同類型、性質的建筑其信息化系統配置有所不同1.2 建筑分類辦公建筑:商務辦公/行政辦公/金融辦公商業建筑:商場文化建筑: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媒體建筑:影劇院/廣播電視中心體育建筑:體育館/體育場醫療建筑:醫院/康復中心/實驗室學校建筑交通建筑:車站/空港航站樓/停車場住宅建筑:住宅/別墅通用工業建筑多類別組合的綜合型建筑*遵從標準 GB/T 50314-20061.3 智能建筑中常用的信息系統 信息設施系統智能建筑中的信息設施系統是樓內的語音、數據、圖像傳輸的基礎,其主要作用是對來自建筑物外的各種信息予以接收、交換、傳輸、存儲5、檢索和顯示,同時與外部通信網絡(如公用電話網、計算機互聯網、數據通信網和衛星通信網等)關聯,為建筑物或建筑群的擁有者(管理者)及建筑物內的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支持建筑物內用戶所需的各類信息通信業務。 信息設施系統包括通信接入系統、電話交換系統、信息網絡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室內移動通信覆蓋系統、衛星通信系統、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廣播系統、會議系統、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時鐘系統和其他相關的信息通信系統。 信息化應用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包括工作業務應用系統、物業運營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管理系統、公眾信息服務系統、智能卡應用系統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系統等其他業務功能所需要的應用系統。 其他應6、用系統建筑環境監控系統可以理解為信息系統的擴展,包括建筑設備監控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第二章 智能建筑中信息化系統配置22.1 信息設施系統配置 通信接入系統 根據用戶信息通信業務的需求,將建筑物外部的公用通信網或專用通信網的接入系統引入建筑物內; 公用通信網的有線(如光纖接入FITL)、無線接入系統應支持建筑物內用戶所需的各類信息通信業務*智能建筑信息系統的門戶 電話交換系統 宜采用本地電信業務經營者所提供的虛擬交換方式、配置遠端模塊或設置獨立的綜合業務數字程控用戶交換機系統等方式,提供建筑物內電話等通信使用。 綜合業務數字澄空用戶交換機系統設備的出入中繼線數量,應根據實際話務量等因素確7、定,并預留余量 建筑物內所需的電話端口應按實際需求配置,并預留余量 建筑物公共部位配置公用的直線電話、內線電話和無障礙專用的公用直線電話和內線電話 信息網絡系統 以滿足各類網絡信息傳輸與交換的高速、穩定、實用和安全為規劃與設計的原則 采用以太網等交換技術和相應的網絡結構方式,按業務需求規劃二層或三層的網絡結構 系統桌面用戶接入一般會根據需要選擇10/100/1000Mbit/s信息端口 建筑物內人員較多的公共區域或布線配置信息點不方便的大空間等區域,一般會根據需要配置無線局域網絡系統 系統將根據網絡運行的業務信息流量、服務質量要求和網絡結構等配置網絡的交換設備 系統應根據工作業務的需求配置服務8、器和信息端口 系統應根據系統的通信接入方式和網絡子網劃分等配置路由器 系統應配置相應的信息安全保障設備 同時應配置相應的網絡管理系統* 智能建筑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起到一個“神經”的作用,需要遵從共同的網絡協議才能形成系統的互聯。 綜合布線系統 建筑物信息通信網絡的基礎傳輸通道,能支持玉瑩、數據、圖像和多媒體等各種業務信息的傳輸 根據建筑物的業務性質、使用功能、環境安全條件和其他使用的需求 根據線纜敷設方式和其所傳輸信息符合相關涉密信息保密管理規定的要求,選擇相應類型的線纜 根據線纜敷設方式和其做傳輸信息滿足對防火的要求,選擇相應防護方式的線纜 具有靈活性、可擴展性、實用性和可管理性 室內9、移動通信覆蓋系統 克服建筑物的屏蔽效應阻礙,保證與外界通信 應確保建筑的各類移動通信用戶對移動通信使用需求,為適應未來移動通信的綜合性發展預留擴展空間 對室內需屏蔽移動通信信號的局部區域,宜配置室內屏蔽系統衛星通信系統 用于滿足各類建筑的使用業務對語音、數據、圖像和多媒體等信息通信的需求 在建筑物相關對應的部位,配置或預留衛星通信系統天線、室外單元設備安裝的空間和天線基座基礎、室外饋線引入的管道及通信機房的位置能。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接收系統 向用戶提供多種電視節目源 采用電纜電視傳輸和分配的方式,對需要提供上網和點播功能的有線電視系統宜采用雙向傳輸系統。傳輸系統的規劃要求符合當地有線電視網絡的10、要求 根據建筑的功能需要,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管理規定,配置衛星廣播電視接收和傳輸系統 系統根據各類建筑內部的功能需要配置電視終端2.1.8廣播系統 廣播系統根據使用的需要可以分為公共廣播、背景音樂和應急廣播等不同的功能子系統 配置多音源播放設備,以根據需要對不同分區播放不同音源信號 根據需要配置傳聲器和呼叫站,具有分區呼叫控制功能 系統播放設備宜具有連續、循環播放和預置定時播放功能 當對系統有精確的時間控制要求時,應配置標準時間系統,必要時可配置衛星全球標準時間信號系統 可以根據需要配置各類鐘聲信號 應急廣播系統的揚聲器宜采用與公共廣播系統的揚聲器兼用的方式。應急廣播系統應優先于公共廣播系統 11、應合理選擇最大聲壓級、傳輸頻率性、傳聲增益、聲場不均勻度、噪聲級和混響時間等聲學指標,以符合使用的要求 會議系統 對會議場所進行分類,宜按大會議(報告)廳、多功能大會議室和小會議室等配置會議系統設備 應根據需求配置組合相應的會議系統功能,系統可以包括與多種通信協議相適應的視頻會議電視系統;會議設備總控系統;會議發言、表決系統;多語種的會議同聲傳譯系統;會議擴聲系統;會議簽到系統;會議照明控制系統和多媒體信息顯示系統等 對于會議室數量較多的會議中心,宜配置會議設備集中管理系統,通過內部局域網集中監控各會議室的設備使用和運行狀況 信息導引及發布系統 向建筑物內的公眾或來訪者提供告知、信息發布和演示12、以及查詢等功能 系統由信息采集、信息編輯、信息播控、信息顯示和信息導覽系統組成,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系統配置及組合 可以設專用的服務器和控制器,配置信號采集和制作設備及選用相關的軟件,以支持多通道顯示、多畫面顯示、多列表播放和支持所有格式的圖像、視頻、文件顯示及支持同時控制多臺顯示屏顯示相同或不同的內容 系統的信號傳輸宜納入建筑物內的信息網絡系統并配置專用的網絡適配器或專用局域網或無線局域網的傳輸系統 系統播放內容順暢清晰,不應出現畫面終端或跳播現象,顯示屏的視角、高度、分辨率、刷新率、響應時間和畫面切換顯示間隔等應滿足播放質量要求 信息導覽宜用觸摸屏查詢、視頻點播和手持多媒體導覽器的方式瀏覽信13、息 時鐘系統 應具有校時功能 一般多采用母鐘、子鐘組網方式 母鐘可以向其他有時基要求的系統提供同步校時信號2.2 信息化應用系統配置1. 工作業務應用系統:應滿足該建筑物所有承擔的具體工作職能及工作性質的基本功能2. 物業運營管理系統:應對建筑物內各類設施的資料、數據、運行和維護進行管理3. 公共服務管理系統:應對具有進行各類公共服務的計費管理、電子賬務和人員管理等功能4. 公眾信息服務系統:應具有集合各類共用及業務信息的接入、采集、分類和匯總的功能,并建立數據資源庫,向建筑物內公眾提供信息檢索、查詢、發布和導引等功能5. 智能卡應用系統:宜具有作為識別身份、門鑰、重要信息系統密鑰,并具有各類14、其他服務、消費等計費和票務管理、資料借閱、物品寄存、會議簽到和訪客管理等管理功能6. 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系統:應確保信息網絡的運行保障和信息安全2.3 智能建筑中的其他應用系統及功能 建筑設備監控系統 對建筑機電設備運行狀態及參數進行測量、監視和控制,確保各類設備系統運行穩定、安全和可靠并達到節能和環保的管理要求 集散式的系統架構 對建筑物環境參數進行檢測 能滿足對建筑物的物業管理需要,實現數據共享,以生成節能及優化管理所需的各種相關信息分析和統計報表 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及采用中文界面 可共享所需的相關系統數據信息 公共安全系統 具有應對火災、非法入侵、自然災害、重大安全事故和公共衛生事故等15、危害人們生命財產安全的各種突發時間,建立起應急及長效的技術防范保障體系 以人為本、平戰結合、應急聯動和安全可靠 公共安全系統包括: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應急聯動系統1.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建筑物內的主要場所宜選擇智能型火災探測器;在單一型火災探測器不能有效探測火災的場所,可采用復合型火災探測器;在一些特殊部位及高大空間場所宜選用具有預警功能的線性光纖感溫探測器或空氣采樣煙霧探測器等 對于重要的建筑物,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機宜設有熱備份,當系統的主機出現故障時,備機能及時投入運行,以提升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 配置帶有漢化的操作界面,操作軟件的配置應簡單易操作 預留與建筑設備管理系16、統的數據通信接口,接口界面的各項技術指標均應符合相關要求 可以和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實現互聯,可實現安全技術防范系統作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有效的輔助手段2. 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以建筑物被防護對象的防護等級、建設投資及安全防范管理工作的要求為依據,綜合運用安全防范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等,構成現金、可靠、經濟、使用和配套的安全技術防范體系 系統一般包括安全防范綜合管理系統、入侵報警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出入口控制系統、電子巡查管理系統、訪客對講系統、停車庫(場)管理系統及各類建筑物業務功能所需的其他相關安全技術防范系統 系統以結構化、模塊化和集成化的方式實現組合 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和可靠17、適用的設備,以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3. 應急聯動系統(1) 應急聯動系統的配置 有線/無線通信、指揮、調度系統 多路報警系統(110,119,122,120,水,電等城市基礎設施搶險部門) 消防建筑設備聯動系統 消防安防聯動系統 應急廣播信息發布疏散導引聯動系統 大屏幕顯示系統 基于地理信息系統的分析決策支持系統 視頻會議系統 信息發布系統(2) 應急聯動系統的功能 對火災、非法入侵等事件進行準確探測和本地實時報警 采取多種通信手段,對自然災害、重大安全事故、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實現本地報警和異地報警 指揮調度 緊急疏散與逃生導引 事故現場緊急處置,接受上級的各類指令信息,采集事故現場信18、息,收集各子系統上傳指令和應急系統指令下達至各相關子系統 多媒體信息的大屏幕顯示 簡歷各類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理預案第三章 信息化系統的集成33.1 集成系統的概念 智能建筑概念 根據國家標準GB/T50314-2006智能建筑設計標準的定義,智能建筑概念如下:以建筑物為平臺,兼備信息設施系統、信息化應用系統、建筑設備管理系統、公共安全系統等,集結構、系統、服務、管理及其優化組合為一體,向人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節能、環保、健康的建筑環境*智能建筑四大要素:結構、系統、服務、管理*智能建筑服務于兩類人:建筑的管理者,建筑的使用者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定義智能化集成系統將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統,通過19、統一的信息平臺實現集成,已形成具有信息灰機、資源共享及優化管理等綜合功能的系統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功能要求 應以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為目標,確保對各類系統之間的信息資源加以共享和優化管理 應以建筑物的建設規模、業務性質和物業管理模式等為依據,建立實用、可靠和高效的信息化應用系統,以實施綜合管理功能 智能化集成系統的配置要求 應具有對各智能化系統進行數據通信、信息采集和綜合處理的能力 集成的通信協議和接口應符合相關的技術標準 應實現對各智能化系統進行綜合管理 應支持工作業務系統及物業管理系統 應具有可靠性容錯性、易維護性和可擴展性智能化集成系統的構成 智能化系統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信息化應用功能實施20、3.2 獨立系統與相關系統 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筑,前述系統的配置和要求不盡相同,同時,系統與系統之間的關系也不盡相同,在這些系統中,一些系統是相對獨立的,而另一些則是相互關聯的 對集成關聯的系統,系統具有進行各設備運行監控數據信息采集、通信和綜合處理的能力 智能化系統信息共享平臺建設 系統集成的通信協議和接口應符合相關的技術標準,應實現對各相關子系統和設備系統進行綜合監控管理功能 支撐工作業務應用系統及物業管理系統 集成系統具有可靠性、容錯性、易維護性和可擴展性 集成系統的功能實施通過集成系統,使建筑的管理: 不同系統、不同功能有機整合 更高的效率,控制能力 更少的初期投資和后期維護成本3.3 21、系統集成的應用3.3.1 火災報警快速聯動3.3.2 會議室、辦公室調度智能化預定 在系統中快速尋找可用的辦公室、會議室,并進行預定 根據辦公室、會議室是否在使用的狀態,調節各個房間空調系統的運行狀態 在辦公室、會議室預訂使用時間之前進行預制冷、制熱 統計空間使用情況,為能源管理系統進行負荷預測提供數據支持3.3.3 與IP電話的整合3.3.4 綜合化的業務管理3.3.5 大型商業中心的客戶信息管理根據顧客特點,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服務: 客戶信息管理:消費內容、消費特點、消費習慣 不同服務區域的信息整合:精品區、百貨區、餐飲區、影視區的消費統計 個性化定制,既服務客戶也服務商家3.3.6 多元化22、的酒店服務管理 移動通信技術 WIFI技術 房態聯動能源管理 酒店客房網絡 IP電話 智能化點播菜單 互動式電視 VOD/MOD 電子管家3.3.7 優化運行管理可優化的監控對象: 電力系統:供配電設備、應急發電設備、蓄電池設備(EPS、UPS等)、動力設備、照明設備 能源環境:空調系統、通風設備、冷水機組設備 衛生設備:給排水設備、衛生設備、污水設備大幅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第四章 信息化系統運行44.1 系統調試與測評4.1.1 調試條件 由施工單位負責、監理單位監督,設計單位與建設單位參與和配合 在施工安全完成并自檢合格后進行,具備如下條件后可開始調試: 所有設備安裝完畢,系統線纜敷設、23、接線、供電、接地符合設計要求和產品說明書要求; 子系統及其自帶控制系統調試合格,并應能正常運行 與其他系統的通信接口和線纜敷設應符合設計要求4.1.2 調試內容 系統接線盒校線 單系統調試 網絡通信功能調試 系統聯動調試 監控中心設備調試 系統集成調試4.1.3 調試準備系統調試前應編制調試大綱,其內容包括: 項目概況 調試范圍和內容 調試進度計劃 人員組織計劃 關鍵工作的調試方案 調試質量保證措施 調試記錄表格(應當記錄有:調試時間、對象、人員;調試內容和調試方案;調試的輸入輸出數據及分析;調試結論)4.1.4 測評條件 提供系統全部設計、供貨、安裝的合同文件和相關的技術文件,以及工程實施和24、質量控制記錄 工程安裝質量檢查合格,并具有結論報告 系統應調試完成并自檢合格 系統已連續試運行不少于1個月,并具有試運行報告,對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已經進行了整改,并有整改報告4.1.5 測評內容 子系統的數據通信接口檢測檢查 數據傳輸的準確性和實時性檢測檢查 控制命令傳輸的準確性和設備響應的實時性檢測檢查 管理工作站與操作分站監控和管理功能 管理工作站顯示和記錄功能 管理工作站數據的存儲和統計功能 管理工作站數據報表生成和打印功能 管理工作站人機界面及其它功能 操作權限檢查4.1.6 系統驗收 工程質量驗收執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 50300及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25、50339的規定,以子分部工程進行驗收 按照被批準的設計圖紙、合同約定的內容和相關技術標準的規定進行。施工圖紙修改必須有設計單位的設計變更通知書或技術核定簽證 工程質量驗收在完成系統安裝、系統調試、系統自檢測、系統試運行以及系統檢測后進行 隱蔽工程在隱蔽前應由施工單位通知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并應形成驗收文件 系統試運行時間一般要求滿足系統正常連續投運時間超過3個月4.2 系統運行管理 使用單位建立系統的管理、使用、檢測、維護規程,并應建立相關的技術檔案 配備專職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熟悉系統的原理、性能和操作規程。操作維護人員應經過專門培訓且考核合格的人員才能上崗 使用單位應定期檢查系統的工作狀態,對檢查的結果應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