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輕工高級技工學校行政綜合樓工程外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12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0243
2022-06-24
23頁
599.50KB
1、外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廣州輕工高級技工學校行政綜合樓工程位于廣州市白云區竹料鎮東鳳村“小塘”地段,建設單位為廣州輕工高級技工學校,該工程由廣州市民用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省城規監理公司監理,廣州住宅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施工。本工程為1棟地上11層,地下一層的綜合樓。平面形狀呈T字形,東西向軸至軸長46.40米,南北向軸至軸38米。總建筑面積為10950平方米。建筑物總高度:從0.000算起屋面高度為44.90m,樓梯水池頂的高度為53.00m,地下一層為半地下室結構,外地臺標高-2.400m。地下室層高為3.50m,首層高5.00m,二層至11層除第九層層高3.90m外,其余均為4.00m2、,梯屋高4.80m,天面水池高3.00m,女兒墻高1.10m。地下室主要使用功能為汽車庫、消防水池、泵房;首層至十一層使用功能為展覽廳、報告廳、消防控制中心、學術報告廳、教室、語音室、多媒體控制中心、圖書館、閱覽室、儲藏室、辦公室、接待室、檔案室、網絡中心等。每層有兩樘人行步梯,兩樘電梯及電梯廳。由于建筑物由十層開始兩邊向中間退縮,正立面外形似個凸字,該大樓是學校的標志性建筑物。二、腳手架構配件要求(一) 鋼管(1) 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直接電焊鋼管(GB/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確三號普通鋼筋,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3、0)中Q235-A級鋼的規定。(2) 腳手架鋼管尺寸應按以下表采用。每根鋼管的確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 宜采用48x3.5鋼管。截面尺寸最大長度外徑,d壁厚t橫向水平管其他桿 483.522006500鋼管腳手架尺寸(mm)(3)尺寸和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規定:1)新、舊鋼管尺寸、表面質量和外行應分別符合規范有關規定;2)鋼管上嚴禁打孔。(二)扣件(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采用可鍛鑄鐵制作的扣件,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應經試驗證明其質量符合該標準的規定后方可使用。(2)腳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擰緊扭力矩60N.m 時,不得發生破4、壞。(三)腳手板(1)腳手板可采用鋼、木、竹材料制作,每塊質量不宜大于30Kg。(2)沖壓鋼腳步手板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其質量與尺寸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有關的規定,并應有防滑措施。 (3)本腳手板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范(GBJ5)中11級材質的規定。腳手板厚度不應小于50mm,兩端應各設直徑為4mm的鍍鋅鋼絲箍兩道。(4)竹腳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籬笆。(四)連墻件(1)連墻件的材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定。三、構造技術要求1、縱向水平桿、5、橫向水平桿、腳手板(1)縱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三跨;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a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接點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b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c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竹串片腳手板時,縱向水平桿應作為橫向水平桿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6、當使用竹笆腳手架時,縱向水平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橫向水平桿上,并應等應距設置,間距不應大于400mm。(2)橫向水平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在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外伸長度不應大于400mm;2) 作業層上非主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承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3) 當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竹串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4) 使用竹笆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應有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37、) 腳手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作業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壁面120150mm;2) 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竹串腳手板等,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此三種腳手板鋪設可采用對接平鋪,亦可采用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處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之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應小于100mm。3) 竹笆腳手板其主竹筋應垂直于縱向水平桿方向鋪設,且采用對接平鋪,8、四個角應用直徑1.2mm的鍍鋅鋼絲固定自愛縱向水平桿上。4) 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地固定。2立桿(1) 每根立桿底部應設置底座或墊板。(2) 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地桿。縱向掃地桿應有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桿上。橫向掃地桿變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靠邊坡上方的立桿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3) 腳手架底層步距不應大于2m。(4) 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5) 立桿接長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9、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搭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步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接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2)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等間距設置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6)立桿頂端宜高出女兒墻上的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7)雙管立桿中副立桿的高度不應低于3步,鋼管長度不應小于6m。3、連墻件(1) 墻件的布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2) 應從低層第一步縱10、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該處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3) 宜優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4) 對于高度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2) 連墻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連墻件中的連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2) 連墻件必須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造。采用拉筋必須配用頂撐,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泥土圈梁、柱等結構部位。拉筋應采用兩根以上直徑4mm的鋼絲擰成一股,使用時不應少于兩股;亦可采用直徑不小于6mm的鋼筋。3) 當腳手架下部暫不能設連墻件時可搭設拋撐。拋撐應采用能長桿件與11、腳手架可靠連接,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60。之間;連接點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拋撐應在連墻件搭設后方可拆除。4) 當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連墻措施。4、門洞1、 雙排腳手架門洞宜采用上升余桿、平行弦桿桁架結構型式,余桿與地面的傾角a應在45。60。之間。2、 雙排腳手架門洞桁架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斜腹桿宜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當余腹桿在1跨內跨越2個步距時,宜在相交的縱向水平桿處增設橫向水平桿,將余腹桿固定在其伸出端上;(2) 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使用時,宜采用對接扣件12、連接,也可采用搭接,搭接構造應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3、 門洞桁架下的兩側立桿為雙管立桿,副立桿高度應高于門洞口12步。4、 門洞桁架中伸出上下弦桿的桿件端頭,均應拉設一個防滑扣件,該扣件宜緊靠主節點處的扣件。5、 剪刀撐與橫向斜撐(1) 雙排腳手架應設剪刀撐與橫向斜撐。(2) 剪刀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按下表的規定確定。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剪刀撐與地面的傾角a455060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最多根數n7652) 剪刀撐,并應由底道頂連續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高度在13、24m以上的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3) 剪刀撐斜桿的接長采用搭接,搭接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4) 剪刀撐斜桿應用放置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放置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150mm。(3) 橫向斜撐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橫向聯合向斜撐應在同一節間,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型邊疆布置,斜撐的固定應符合本規范的有關規定;2) 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閉型腳手架,除拐角應設置橫向聯合向撐處,中間應每隔6跨設置一道。6、 模板支架(1) 模板支架立桿的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1) 支架立桿應豎直設置,2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mm;2) 設在支架14、立桿根部的可調支座,當其伸出長度超過300mm時,應采取可靠措施固定。3) 當梁模板支架立桿采用單根立桿時,立桿應設在梁模板中心線處,其偏心距不應大于25mm。(2) 滿堂模板支架的支撐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 滿堂模板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2) 高1m的模板支架,其兩端與中間每隔4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3) 剪刀撐的構造應符合規范的規定。四、腳手架施工技術1、 施工準備(1) 單位工程負責人應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有關腳手架的要求,向架設和使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2) 應按規范的規定和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對鋼管、扣件、腳手板等15、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3) 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入場地不得有積水。(4) 應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5) 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2、地基與基礎(1) 腳手架地基與基礎的施工,必須根據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情況與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2)的有關規定進行。(2) 腳手架底座底面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腳手架基礎經驗收合格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放線定位。3、搭設(1) 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16、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2) 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范的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3) 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1) 底座、墊板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2) 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墊板,也可采用槽鋼。(4) 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嚴禁將外徑48mm于51mm的鋼管使用;2) 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規范的規定;3) 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壁件安穩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4) 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面桿時,應立即設置連墻件;5) 頂層立桿接長度與17、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5) 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要求:1) 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本規范的構造規定;2) 在封閉型腳手架的同一步中,縱向水平桿應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部立桿固定。(6) 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搭設橫向水平桿應符合本規范的構造規定;2) 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墻壁裝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m。(7) 縱向、橫向掃地桿搭設應符合規范的構造規定。(8) 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斜撐等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連墻壁件搭設應符合規范的構造規定。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墻壁件二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上一層連墻壁件搭設完后方可根18、據情況拆除;2) 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符合規范的規定,并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在墊塊或墊板上。(9) 門洞搭設應符合規范的構造規定。(10) 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2) 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3) 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墊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 ;4) 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5) 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11) 作業層、斜道的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19、桿的內側;2) 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3) 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4) 中欄桿應居中設置。(12) 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 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2) 采用對接或搭接時均應符合規范的規定;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3) 在拐角、斜道平臺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4) 自頂層作業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13) 橫板支架搭設除應符合規范構造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有關規定。4、施工通道安全擋板的搭設為保證施工通行的20、安全,在軸及軸兩側至院垟的位置軸軸的施工通道上方搭設鋼管安全擋板,以防意外高空墜物傷人。同時在三層、六層、九層設置45。安全斜擋板,滿鋪安全網,伸出水平寬度6000mm。5、垂直和水平安全網的掛設要求:(1) 本工程外腳手架全封閉滿掛安全網圍護,采用優質尼龍繩編織的密目式安全網。安全網掛設應密封嚴格,網與網的搭接應牢固可靠,與外腳手架綁扎牢靠。(2) 水平安全網采用直徑9mm的尼龍繩編織而成,網眼50mm,每塊支好的水平安全網應能承1.6kN的沖擊荷載。要求網繩不破損,生根要牢靠,繃緊圈牢,拼接嚴密,網杠支桿采用48x3.5鋼管搭設。第一道斜擋板伸出水平寬度6000mm.6、拆除(1) 拆除腳21、手架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 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3) 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4) 應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 拆除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作業;2) 連墻壁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在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應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應搭設連墻件加固;3) 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根長立桿的高度(約6.5m)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連22、墻件;4) 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按規范的規定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斜撐加固。(3) 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2) 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本規范的規定進行檢查、整修與保養,并按品種、規格隨尺碼堆存放。五、安全管理1、 連墻件、節點和各類支撐等腳手架構造必須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或相關規程)施工;2、 要注意選用優質鋼管和扣件,使用其間材性或結構能下降時,要案重新驗算或加固;3、 地基滿足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時,要提供支承力為6.16KN(該力乘0.94除以墊塊面積即為地基承載力設計值);4、 節點滿23、足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時,要提供抗滑力為2.89KN;5、 風荷載作用下,連墻件受力必須滿足附件表1的要求。施工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拆除連墻件;6、 六級風以上,要停工施工。并且在風前風后要做好安全技術檢查和維修。7、 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現行國家標準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上崗。8、 搭設腳手架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9、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10、 當有六級及六級以上24、大風和霧、雨天氣時應停止腳手架搭設與拆除作業,雨后上架作業應有防滑措施。11、 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本規范的規定進行。安全網應按有關規定搭設或拆除。12、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下列桿件|:1) 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2) 連墻件。13、 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臨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并報主管部門批準。14、 臨街搭設腳手架時,外側應有防止墜物傷人的防護措施。15、 在腳手架上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必須有防火措施和專人看守。16、 工地臨時用電線路的架設及腳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應按現行作業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的有關規定執行25、。17、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告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附、腳手架計算書計算說明:a) 腳手架的承載能力按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的要求,采用分項系數設計表達式進行下列計算:縱橫向水平桿件抗彎驗算、地基承載力驗算、節點強度驗算、風荷載下連墻件的驗算、腳手架整體穩定承載力驗算、腳手架卸荷驗算。b) 搭設參數:立桿縱距(La)為1.8m,立桿橫距(Lb)為1m,步距(h)為1.8m,連墻件設置(hw*Lw)為2h*3La。搭設高度(H)為57.6m(32步),大于腳手架的標準限制高度為25m,本工程從第六層起往上采取鋼絲繩卸荷措施。選用的鋼管為48*3.5鋼管彈性模量(E)為226、.06x108kN/m2,鋼材強度設計值(f)為2.02x105kN/m2。c) 荷載計算:施工均布荷載:裝飾用腳手架Qk=2kN/ m2。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恒載Gk分為操作層(只考慮一層)重Gkq=0.35kN/m2和每根立桿所承受的桿自重Gkp=3.27kN.一、 桿件與地基驗算(一) 橫(縱)向水平桿抗彎強度驗算(取彎矩較大的水平桿)不組合風荷載:1.2Sgk+1.4Sqk=M/W=143300.08kN/m2 f/0.9rm=2.02x105 kN/m2 式中:Sgk、Sqk:分別為永久作用效應和可變作用效應 rm:為材料強度附加分項系數, rm=1.19(Sgk+Sqk)/(Sgk+127、.17Sqk)=1.04 M計算截面最大彎矩。M=(1.4x2+1.2x0.35)xLaLbLb2 W:計算截面靜截面抵抗矩。W=0.7854D3=0。000005M3 橫向水平桿抗彎強度滿足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對于縱向水平受力。,一般有La2Lb,上述驗算即可。(二)地基承載力驗算不組合風荷載:1.2Sgk+1.4Sqk=(1.4x2+1.2x0.35)LaLb/2+Gkp=6.16kN地基滿足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時,要提供支承力為6.16kN.(該力乘0.94除以墊塊面積即為地基承載力設計值。)二、節點強度驗算不組合風荷載:1.2Sgk+1.4Sq28、k=(1.4x2+1.2x0.35)LaLb/2=2.89kN節點滿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時,要提供抗滑力為2.89kN。三、 風荷載作用下連墻件驗算。根據公式:wk =zusuzw0,Nw=Wk*hw*Lw式中:w0基本風壓(kN/m20),按GBJ9-87表6.2.1取值;uz風壓高度變化系數,按GBJ9-87表6.2.1取值;z高度z處的風振系數,這里取1;us風荷載體型系數;Nw單個連墻件所受風載(kN).將計算結果列表如下。腳手架最高處(約54m)不同封閉、風力下單個連墻件最大受力(kN)(表1)相當風力六級七級八級九級十級十一級以上完全封閉3.004.616.7729、9.3912.7416.79 以上風力不是本地區30年或50年重現期最大風力值,只是根據施工現場六級風力以上要停工的有關規定,參照六級風力以上的相應風速值近似算得。四、腳手架整體穩定承載力驗算不組合風荷載:1.2Sgk+1.4Sqk=(1.4x2+1.2x0.35)LaLb/2+Gkp=6.16kNHj(標準限制高度25m)時:kH=1+0.005(H-Hj)(無量綱),這里kH=1.03;穩定承載力滿足裝飾用腳手架Qk=2kN/m2的施工要求。穩定承載力目前尚不能組合風荷載驗算。四、 腳手架卸荷驗算1、 本工程屋檐標高為53m,超過標準限制高度25m,必須采用卸荷措施。2、 卸荷辦法:采用230、x16.5鋼絲繩(規格鋼絲9x61,繩芯1,鋼絲強度極限1400MPa,鋼絲破斷拉力總和144.5kN)分擔一個受力區域,每受力區域為豎向二層高,水平間距3.6m,計算時采用每層該計算范圍內腳手板滿布,施工荷載按一層操作滿布,和樓面最大組合受力進行計算。3、 每受力區域荷載計算:1) 鋼管:豎向鋼管長2x8x2=32m,大橫桿管長 3.6x2x2=14.6m,小橫桿管長 1.35x4=5.4 總長=52m,總重=52x0.0384=1.9972)腳手板0.4x3.6x2=2.88kN;3)施工荷載:2x1.8x2=7.2kN;4)風荷載:取最高位置風壓強:wk=zusuzw0,其中z=1,uz31、=1.31us=0.8, w0=0.4, 代入計算得wk=0.419每一受力區域風壓力Pk=3.6x8x0.419=12.067kN5)每一受力區域荷載總受力值:1.4x24.144=33.802kN4、鋼絲繩承載力計算:S=Sb/k,其中S為鋼絲繩的安全荷載(即容許拉力),Sb為鋼絲的破斷拉力,K為鋼絲繩的使用安全系數。Sb=0.85x144.5=122.825kN,k=7,故S= Sb /k=122.825/7=17.546kN,由于本設計采用2x19.5的鋼絲繩故有2x17.546=35.1kN,大于每一受力區域荷載總受力值33.802kN,所以安全。5、腳手架搭設時在第六層開始采用鋼絲32、繩張拉卸荷的措施,在第六層、八層、十層,樓面設置預埋件作為鋼絲繩張拉的固定點(具體見附圖)。 0.00016#槽鋼懸挑腳手架設計方案 一、16#槽鋼懸挑腳手架計算書1、 懸挑腳手架的設置:采用16#槽鋼水平向間距1800,豎向分部于首層。2、 施工大樣詳見附圖。3、 荷載計算:1) 豎向鋼管:21x4=84m;大橫桿8x2x12=43.2m;小橫桿:1.35x3x6=24.3m;鋼管總重(84+43.2+24.3)x0.0384=5.818kN2) 扣件:0.01x4x6=0.28kN3) 施工均布荷載:1.2x1.8x3=6.54) 風荷載:取最高位置風壓強:wk=zusuzw0,其中z=133、,uz=1.31us=0.8, w0=0.4, 代入計算得wk=0.419,受力區域風壓力Pk=1.8x21x0.315=15.838kN5)每一懸挑16#槽鋼受力:(5.818+0.28+6.5+15.838)/1.35=21.063 kN/m6) 每一懸挑16#7) 每一懸挑16#槽鋼內應力:=19.194x106N.mm/(0.95x108x103 m m3) =187N.mm2Fy, Fy=210 N.mm2二、六層、八層、十層采用鋼絲卸荷1、 卸荷辦法:采用2x16.5鋼絲繩(規格鋼絲9x61,繩芯1,鋼絲強度極限1400MPa,鋼絲破斷拉力總和144.5kN)分擔一個受力區域,每受34、力區域為豎向二層高,水平間距3.6m,計算時采用每層該計算范圍內腳手板滿布,施工荷載按一層操作滿布,和樓面最大組合受力進行計算。2、 每受力區域荷載計算:2) 鋼管:豎向鋼管長2x8x2=32m,大橫桿管長 3.6x2x2=14.6m,小橫桿管長 1.35x4=5.4 總長=52m,總重=52x0.0384=1.997 2)腳手板0.4x3.6x2=2.88kN;3)施工荷載:2x1.8x2=7.2kN;4)風荷載:取最高位置風壓強:wk=zusuzw0,其中z=1,uz=1.31us=0.8, w0=0.4, 代入計算得wk=0.419每一受力區域風壓力Pk=3.6x8x0.419=12.067kN5)每一受力區域荷載總受力值:1.4x24.144=33.802kN4、鋼絲繩承載力計算:S=Sb/k,其中S為鋼絲繩的安全荷載(即容許拉力),Sb為鋼絲的破斷拉力,K為鋼絲繩的使用安全系數。Sb=0.85x144.5=122.825kN,k=7,故S= Sb /k=122.825/7=17.546kN,由于本設計采用2x19.5的鋼絲繩故有2x17.546=35.1kN,大于每一受力區域荷載總受力值33.802kN,所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