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培訓課件(43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0827
2022-06-24
42頁
87KB
1、建筑施工高處建筑施工高處墜墜落事故落事故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產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高處墜落施工概括 高處墜落事故(即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多年來一直是建筑施工現場“五大傷害”事故之首,其事故死亡人數占到建筑施工現場全部事故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據建設部對2004年度全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統計資料,在2004年發生的全國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數中,高處墜落事故死亡人數占到事故死亡總人數的531,在全國發生的42起三級事故中,高處墜落事故有13起,死亡66人,分別占到全部三級事故起數的3095,死亡人數則占3771。因此,深入分析高處墜落事故產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預防。 高處墜落施工概括 進而逐步減少2、甚至杜絕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死亡66人,分別占到全部三級事故起數的3095,死亡人數則占3771。因此,深入分析高處墜落事故產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預防。進而逐步減少甚至杜絕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內容簡要一、高處墜落事故的分類 二、高處墜落事故的原因分析 三、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高處墜落事故的分類 高處墜落事故高處墜落事故是由于高處作業引起的,故可以根據高處作業的分類形式對高處墜落事故進行簡單的分類。根據高處作業分級(GB 360883)的規定,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2m以上(含2m)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 高處作業分級墜落基3、準面在2m-5m時,一級高處作業;墜落基準面在5m-15m時,二級高處作業;墜落基準面在15m-30m時,三級高處作業;墜落基準面在30m以上時,特級級高處作業;什么是“三寶”“四口”“五臨邊”“三寶”是指: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四口”是指: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通道口; “五臨邊”是指: (1)溝、坑,槽和深基礎周邊; (2)樓層周邊; (3)樓梯側邊; (4)平臺或陽臺邊; (5)屋面周邊。 高處作業者工作時 所處的部位不同 臨邊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洞口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攀登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懸空作業高處墜落事故,操作平臺作業高處墜落事故,交叉作業高處墜落事故等 高處作業的性質和環4、境不同 一般高處作業墜落事故 特殊高處作業墜落事故 比如強風(陣風6級,風速108ms)高處作業墜落事故、異溫高處墜落事故、雪天高處作業墜落事故、雨天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夜間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帶電高處作業墜落事故、懸空高處作業墜落事故及搶救高處作業墜落事故。(除特殊高處墜落以外的高處墜落就是一般高處墜落) 高處墜落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據事故致因理論,事故致因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兩個主要方面。而人的因素又可細分為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缺陷兩個方面,物的因素又可細分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不良兩個方面。故而對建筑施工高處墜落事故的原因分析也可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人的不安全行為 人的不安全行為時與心5、理特征相違背的非正常行為。人在生產活動中,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為,必然是不安全行為。人出現一次不安全行為,不一定就會發生事故,造成傷害。然而不安全行為,一定會導致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隱藏在不安全狀態背后的,人的行為失誤的轉換作用。人的不安全行為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主要表現為: 指派無登高架設作業操作資格的人員從事登高架設作業,比如項目經理指派無架子工操作證的人員搭拆腳手架即屬違章指揮。 不具備高處作業資格(條件)的人員擅自從事高處作業,根據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有關規定,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要定期體檢,凡患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病6、癲癇病以及其他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許多單位和個人并未遵守這一規定,造成一些事故的發生。2004年6月,湖北省大治市一建筑工地即發生一起工人因突發癲癇病從操作平臺摔下死亡的事故。 未經現場安全人員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護設施,比如砌體作業班組在做樓層周邊砌體作業時擅自拆除樓層周邊防護欄桿即為違章作業。 不按規定的通道上下進入作業面,而是隨意攀爬陽臺、吊車臂架等非規定通道,這樣的事故已發生多起。 拆除腳手 架、井字架、塔吊或模板支撐系統時無專人監護且未按規定設置足夠的防護措施,許多高處墜落事故都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 高空作業時不按勞動紀律規定穿戴好個人勞動防7、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防滑鞋)等等。 人操作失誤 在洞口、臨邊作業時因踩空、踩滑而墜落 在轉移作業地點時因沒有及時系好安全帶或安全帶系掛不牢而墜落 在安裝建筑構件時,因作業人員配合失誤而導致相關作業人員墜落 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表現 作業或行動前不注意觀察周圍的環境是否安全而輕率行動,比如沒有看到腳下的腳手板是探頭板(超出橫擔以外20cm)或已腐朽的板而踩上去墜落造成傷害事故,或者誤進入危險部位而造成傷害事故 作業者本身的不安全行為(1)人作業者本身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等妨礙高處作業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業者本身處于二重或三重臨界日或情緒臨界日。臨界日又叫危險日,是研究人體生8、理節律中最關鍵的日子。 (人體生理節律;體力節律、情緒節律、智力節律均處于最低階段)作業者本身的不安全行為反應遲緩,懶于思考,動作失誤增多,從而導致事故發生。 (3)作業者生理或心理上過度疲勞,使之注意力分散,反應遲緩,動作失誤或思維判斷失誤增多,導致事故發生。 作業者本身的不安全行為(4)作業者習慣性違章行為。如酒后作業,乘吊籃上下,或在無可靠防護措施的輕型屋面上行走。 (5)作業者對安全操作技術不掌握。如懸空作業時未系或未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帶掛鉤未掛在牢固的掛鉤地方。 作業者本身的不安全行為(6)缺乏勞動危險性認識。表現為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認識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種糊涂觀念,如“飛鳥拉糞9、,哪會落在我頭上”、“常在河邊走,哪會不濕腳”等,都將增加不安全因素,導致事故發生。在行動上表現為坐在欄桿或腳手架上休息、打鬧。 (7)操作時彎腰、轉身時不慎碰撞桿件等,使身體失去平衡。 (8)走動時不慎踩空或腳底打滑。二、管理缺陷分析沒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或者有但不健全,目前好多改制放小的建筑施工企業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如高處作業隨意性強,沒有任何章法可言,對于什么作業屬高處作業,哪些人員能夠從事高處作業,高處作業需注意哪些事項等都不是很清楚,沒有給予高處作業特有的重視。 未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高處作業的安全技術措施或者所編制的高處作業安全技10、術措施無可操作性,無法指導現場施工,這在一些施工企業中也相當普遍。由于這些施工企業的施工組織設計都是現場施工技術人員編制的,而相當一部分施工技術人員在心理上并沒有將高處作業當成是一門技術,故而所編制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僅僅是一些籠統的、原則性的口號標語之類的東西,沒有可操作性,因此不能指導高處作業施工而流于形式。 未按規范要求對高處作業實行逐級的安全技術教育及交底,且對教育及交底的執行情況不進行檢查,造成現場施工人員對高處作業缺乏必要的知識及技術手段,只能憑借作業者個人的技術水平來掌握,風險較大。 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檢查、整改不到位,表現為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已損壞而沒有及時修復,高處作業人員11、不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而無人管高處作業人員不執行高處作業的措施無人監督管理等。 三、物的不安全狀態高處作業的安全防護設施的材質強度不夠、安裝不良、磨損老化等。主要表現為: 用作防護欄桿的鋼管、扣件等材料因壁厚不足、腐蝕、扣件不合格而折斷、變形失去防護作用 吊籃腳手架鋼絲繩因磨擦、銹蝕而破斷導致吊籃傾斜、墜落而引起人員墜落 施工腳手板因強度不夠而彎曲變形、折斷等導致其上人員墜落 因其他設施設備(手拉葫蘆、電動葫蘆等)破壞而導致相關人員墜落 安全防護設施不合格、裝置失靈而導致事故的主要表現 臨邊、洞口、操作平臺周邊的防護設施不合格 整體提升腳手架、施工電梯等設施設備的防墜裝置失靈而導致腳手架、施12、工電梯墜落。 勞動防護用品缺陷的主要表現 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防滑鞋等用品因內在缺陷而破損、斷裂、失去防滑功能等引起的高處墜落事故,有的單位貪圖便宜,購買勞動防護用品時只認價格高低,而不管產品是否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導致工人所用的勞動防護用品本身質量就存在問題根本起不到安全防護作用。 四、作業環境不良分析 (1)露天流動作業使臨邊、洞口、作業平臺等處的安全防護設施自然腐蝕、人為損壞頻率增加,隱患增加。 (2)特殊高處作業的存在使高處墜落的危險性增大。比如強風高處作業、異溫高處作業、雪天高處作業、雨天高處作業、夜間高處作業等,都要求施工單位做出精密的組織,詳細策劃,認真交底13、,嚴格監督,這些特殊高處作業對施工企業來說是經常會碰到的,尤其是工程體量較大,施工周期較長的跨年度工程這幾種情況可能都會碰到。 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 根據上述分析,對高處墜落事故的預防措施也可從人的不安全行為及管理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及作業環境不良這幾個方面來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預防、減少、杜絕高處墜落傷害事故。 一、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的控制措施 嚴格規章制度,提高違章成本對于人操作失誤和注意力不集中,可仿照質量管理中“旁站監理”的管理監控手段做好對一些重點過程、重點區域的“旁站監督”,比如搭拆腳手架、模板支撐架時,安裝、拆卸、調試起重設備時,特殊高處作業過程中等,都可安排專職安全員做好“旁站監14、督”,以減少人失誤和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危害。 二、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 根據當前國家、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并及時更新,將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宣傳、傳達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項目和員工,使企業的管理、作業制度化、程序化。國家這幾年對安全生產工作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不少與安全生產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安全生產培訓管理辦法、建筑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和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考核管理暫行規定、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沒置及專職安全15、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辦法和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等,建筑施工企業要不斷地學習領會這些新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并在企業的管理制度中體現出來,不斷完善企業的管理制度,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一般高處作業按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在施工組織設計中編制指導性強的易于操作的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對于危險性較大的高處作業工程比如模板支撐、起重吊裝、腳手架搭設、6m以上的邊坡施工等還要按照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的要求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由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及監理單位總監理工程師簽字批準后執行:對于達到一定高度的高處作業工程比如30m及以上高空16、作業工程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建筑施工企業還要組織不少于5人的專家組對之進行論證審查,合格后才能實施。這就需要企業的安全、技術部門及施工項目部有關人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公司管理部門要把好關,做好有關的教育培訓工作,使施工現場的施工技術人員也掌握必要的高處作業技術知識,并在工作中不斷的充實、完善。 要重視教育、交底工作,規章制度再好,高處作業方案再制定得完善,如果不將其內容向有關的施工人員進行教育、交底,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頂多只是應付外面檢查罷了,并不能減少施工現場的高處作業事故,因此,企業必須將有關的制度方案向有關施工人員進行教育、交底。 要重視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檢查、整改施工作17、業人員是否尊章守紀,是否按高處作業方案的交底要求去進行施工,現場安全防護設施是否損壞有沒有及時修復,高處作業人員是否按規定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等等都要靠安全檢查來解決。 三、物的不安全狀態的控制措施 對安全防護設施材質強度不夠、安裝不良、磨損老化等要把好以下關口: 把好材料的進場驗收關,比如用作搭設施工腳手架、模板支撐系統的鋼管、扣件、腳手板等必須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要求。 把好安全防護設施的搭設驗收關,對于作業人員搭設的安全防護設施,施工現場的生產、技術、安全人員一定要按有關的安全技術規范、高處作業安全技術措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驗收合格18、后,還要對之進行經常性的檢查,確保狀況良好,因為在這方面的一點疏忽,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后果。 對于吊籃腳手架、懸挑平臺、轉料平臺的鋼絲繩也要經常檢查,嚴格按照鋼絲繩的報廢標準要求進行報廢,不能帶病使用 對于象手拉葫蘆、電動葫蘆等設備,除在每次使用前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外,還要注意不超期使用,達到規定的使用年限后即進行報廢。 任何安全防護裝置都有可能失靈,對之不要過于迷信,對于整體提升腳手架、施工電梯等設施設備的防墜裝置要進行經常性檢查,嚴格執行安裝前的檢查及安裝后的驗收手續,盡可能避免因裝置失靈而導致的墜落事故。對于關系到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防護用品,千萬不能貪圖便宜,購買時要查看其是否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否則堅決不能購買使用。四、環境不良的控制措施 合理安排作業流程,盡量減少露天高處作業的時間。 盡量避免特殊高處作業 比如風力達到6級停止高處作業,雨雪天氣停止高處作業,夜間不安排高處作業,避開高溫、低溫進行高處作業等。對于工程體量較大,施工周期較長的跨年度工程,必須對其可能遇到的特殊高處作業情況進行前期的詳細策劃,做到有備無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