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知名高層建筑案例分析(10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木**
編號:421265
2022-06-27
100頁
1.57MB
1、世界各國建筑欣賞高層建筑高層建筑費城PSFSn這是美國最早一座具有歐洲現代主義風格的建筑。設計者曾受歐洲現代建筑運動的熏陶,他脫開傳統的模式,追求新的構圖意趣。這座高層建筑對美國建筑風格轉變有重要影響。費城PSFSn美國NCNB國家銀行n建筑沿用了一種古老而豐富的傳統,并需要用最優質材料,以體現與現代城市過去的某種聯系。建筑的墻面是用基底略泛白色的法國石灰石建造的。建筑的底部用的是與之顏色、反光特征相近的德克薩斯石灰石,由于這種石料的古老的質感,及其反射光所造成特殊的感覺,一直被廣泛采用,也同時體現了這一地區的一個傳統因素。美國NCNB國家銀行n美國國際通信衛星總部n在室內裝飾上,設計師和建筑2、師之間的有效配合,因為審美的要求應當與對能源的有效使用結合在一起,以創造一個十分有吸引力的工作環境。建造的布局是基于一種蜂窩式的中庭,及向各水池開放的從底到頂的大窗子,以保證自然光線最大限度的運用,與經常使用的老式高耗能裝置相反,這座大廈所使用的能源,是以其依賴于太陽能裝置為特征的。美國國際通信衛星總部美國國際通信衛星總部米蘭皮瑞里n建筑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布置極具創造性。平面為船形,倆端為三角形抗剪力井筒,外墻面虛實結合,斜正相濟,以減少當時世界上盛行的板狀和方塊狀大樓的單調感。米蘭皮瑞里紐約帝國州n其是70年代以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底部面積向上逐漸收縮,85層以下為普通使用面積,85層以上3、縮小為直徑10米高65米的尖塔,號稱共102層。大廈的造型已基本上擺脫了傳統建筑的約束。紐約帝國州紐約帝國州紐約哥倫布圓環傳媒中心n設計主題在接近行人的群房,尤其是面對哥倫布圓環的大面積弧形墻面部分表現充分。集人類有史以來傳媒形式之大成。大廈集商業、辦公、居住、娛樂于一體,面積20多萬平方米,梭形主體大樓63層,下部辦公空間,上部為居住公寓。圍合哥倫布圓環的群房在正對59街口處向內凹進,成為曼哈頓街的視覺延伸。紐約哥倫布圓環傳媒中心紐約哥倫布圓環傳媒中心法蘭克福商業銀行n建筑成為世界上第一座“生態型”超高層建筑。建筑的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葉花瓣夾著一枝花莖:花瓣部分是辦公區,花莖部分為中空大廳4、。環三角形平面依次上行的半層高高架花園給建筑內部的每一辦公角落都帶來了綠色的外象,同時,它還較無間斷型建筑節省大量能源,使塔內每間辦公室都設有可開啟的窗子,以享受自然通風。建筑物所有的電梯、樓梯和垂直管道均集中在三角形的3個角落,判若村落。法蘭克福商業銀行n是世界上最高的生態型摩天大樓。1991年舉辦的一次非公開國際競賽的結果,是弗斯特建筑師事務所的設計誤用贏得了競爭,并為一個辦公室環境中的生態學和工作的模式發展了一些新想法,從而改變了一座大辦公樓的基本性質。透過與銀行及城市規劃人員密切溝通,設計公司將每間辦公室設計成能靠打開窗戶進行自然通風鮮花盛開的一些玻璃暖棚繞著塔樓盤旋上升,成為四組樓面5、的辦公室群的視覺和社會焦點。這些暖棚都連接至中庭,該中庭向上延伸至大樓樓頂,對于里面的辦公室來說,它的作用就像一座自然通風的煙囪。塔樓的設計在形狀上是三角形的,每一面都漸漸地凸出以使空間利用率發揮到最大。電梯、樓梯間和公用設施均置于三個角內,上升形設計強調鄉村似的辦公室和暖棚群。數對垂直的柱包圍著角芯簡,支承八個樓層的vierendeel梁,后者反過來又支承凈跨的辦公室樓面。因此,不僅在辦公室內部沒有柱子,而且vierendeels梁也使各玻璃暖棚能完全與結構無關。60層的塔樓,差不多300米高,在現有商業銀行大樓側旁,從城市街區的中心算起,與周圍鄰居的這個關系是極為重要的,通過相應之處的改建6、和修建,周邊的建筑物,相鄰大樓的尺度得以保留。主樓的主要出人口從北面通過登上很大的樓梯梯段而進入。包含著塔樓的街區開辟了一條對角路線。其中含有一個新的公共場所-法蘭克福人民會集的場院這是一個冬景花園。內有飯店、咖啡館和演出及藝術品展覽的場地。新的線路從位于場地南緣處門口進入,其大小與凱撒廣場的人流量相適應。而在北部的GrosseGallusstrasse,此塔樓從作為主入口標志的寬闊的階梯平臺上拔地而起。周圍的大樓中有許多公寓、商店、銀行分行、停車場和一個銀行的大堂。法蘭克福商業銀行法蘭克福商業銀行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紐約利華-somn太高的大廈由于四面全為玻璃建而聞名,公司底部留出很多讓人進入的7、院子和空廊,顯示出對公眾的關懷。最早采用玻璃幕墻領導世界建筑的新潮流。紐約利華-som紐約利華-som紐約諾克菲勒n是美國曼哈頓中心區的的一組建筑群的總稱,主要建筑有19座大樓,是一座集商業、辦公、娛樂為一體的城中之城。其作成薄板形狀,立面相當簡潔,絕大多數房間都有好的光線。紐約諾克菲勒紐約諾克菲勒紐約西格拉姆n這家釀酒公司建筑主體為一簡單的長方體。除首層及頂層之外,大樓的幕墻直上直下,整齊劃一,了無變化。幕墻的細布經過細致的處理,金屬窗框用銅制造;墻面有一條條工字型斷面銅條,借以增加墻面的凸凹感,突出垂直向上的動感。紐約西格拉姆紐約西格拉姆匹資堡美國鋁公司n戰之后美國商業辦公樓紛紛采用輕質幕8、墻代替先前所有的磚石墻面。新型幕墻多用玻璃、鋁板等,一是考慮實用,二是考慮其廣告作用。匹資堡美國鋁公司匹資堡美國鋁公司日本橫濱標志塔n世界商務中心由超高層的雙塔和十棟裙房組成,雙塔頂部的穹頂造型賦予了該建筑群以特色。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是構筑新時代國際商務交流的據點和創造新時代辦公活動的宜人環境。雙塔中間帶有拱形屋頂的中庭是以人為中心的辦公空間存在的象征。建筑用地內道路和廣場設計,呈雁行布置的雙塔及裙房部分的合理布局創造出豐富變化的城市環境。日本橫濱標志塔日本橫濱標志塔日本橫濱國際會議中心n設計有會議中心、賓館和展示廳組成,并沿直徑120米的圓形廣場布置。其一體性很強的群體造型來自波浪和海風的啟示9、。高高聳立的賓館成為船舶帆造型。賓館內約600間客房,呈V字形平面以單面走廊布置,可供客房觀賞到海景。為最大限度觀賞到窗外景色,窗臺高度低于床高設計。裙房臨海一側設置了寬敞的觀景平臺。日本橫濱國際會議中心日本橫濱國際會議中心日本幕張世界商務中心n由超高層的雙塔和十棟裙房組成,雙塔頂部的穹頂造型賦予了該建筑群以特色。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是構筑新時代國際商務交流的據點和創造新時代辦公活動的宜人環境。雙塔中間帶有拱形屋頂的中庭是以人為中心的辦公空間存在的象征。建筑用地內道路和廣場設計,呈雁行布置的雙塔及裙房部分的合理布局創造出豐富變化的城市環境。日本幕張世界商務中心日本幕張世界商務中心紐約克萊斯勒n克萊10、斯勒曾與同時建造的紐約帝國州大廈比高低,為此在頂上建造了一個了望塔。后來居下,其建成之時美國的仿古潮已見漸漸衰退,因此它的建筑已傾向于簡潔。紐約克萊斯勒西班牙麥普菲爾辦公大廈n由于這一建筑僅僅是用來作為辦公室而用的,建筑師設計了一個獨具特征的立面,因而從一定距離來觀察,這座建筑有一個清晰、均衡與容易理解的尺度。一層設置了一個連續的水平窗與顯見的步廊。這一處理使得立面簡潔完整。建筑師使窗子向外傾斜,強調了水平線的單純感。西班牙麥普菲爾辦公大廈香港匯豐銀行大廈n這座建筑屬于高技派風格,大樓上顯著暴露的是鋼柱和鋼行架,它的底部完全敞開,有一對自動扶梯從樓板上伸下來,供人出入。大樓內部也處處開通,給人11、以一種現代化的技術先進印象。高技派不另加裝飾,但實際上造價并未減省。香港匯豐銀行大廈香港匯豐銀行大廈香港中國銀行n灰色的花崗石,作為一種腐蝕材料,用來覆蓋內部隔墻以及室內的門廳、過廳和大的銀行辦公間。外墻由玻璃和鋁材構成,因而豐富了城市景觀。經過對材料的細心選擇,體現了材料與建筑的多種功能相對。反映了新的、超高層建筑思想所應具有的形象。建筑同時也展示了一個結論,高層建筑的理論模式與紀念性品格,不再依賴于豎直分布上的均勻統一作為其基本的力學表達方式。香港中國銀行香港中國銀行印尼雅加達達摩拉辦公樓n建筑物的每層都有自己的挑檐,它的作用是保護墻上的無數開窗的玻璃免受陽光的無情照射。在這座辦公綜合體中12、有三種類型的樓層,隨著人們從樓底走到樓頂而變化。屋頂和屋檐的特殊安排賦予建筑外美感豐富的、具有非凡表現力的波浪效果。建筑物的許多樓層設有陽臺、平臺,以及不同類型的玻璃幕墻。由于建筑物充分利用了光線與陰影,因此可以說它是一個自身創造的世界。印尼雅加達達摩拉辦公樓印尼雅加達達摩拉辦公樓太陽信托廣場n建筑總體設計構思基于幾何式構圖規則-“標準60三角板構圖“。三角形地段、方圓相同的組合與母題,對比組合法則在此貫穿運用。在立面設計加強了豎向及穩定的效果,設計風格有后現代主義影響。標準層的布局配合立面設計,每面劃為5部,每部分向外伸出,形成包廂式的小空間。中間三塊包廂隨高度逐漸后縮,隨之出現多種標準層次13、。設計上還有一個代表性特點:傳統飾面材料重新受到重視。太陽信托廣場太陽信托廣場澳大利亞中心廣場n這一建筑結合了藝術、科技、傳統和自然環境等因素,是一種大膽而豐富的融合。廣場立面的優美與其周圍吸引人的環境相配。建筑的基底是一個被削去了一角的方形。越往高處,幾何形狀越復雜,先是形成一個五邊形,最后到了頂層為一個八角形。建筑的高質量是由最后裝飾質量所決定的,在與外部關聯的部分中像懸掛裝飾物似的玻璃幕墻質地優良,造型復雜。澳大利亞中心廣場波士頓斯泰特75號大廈n這是一座31層的辦公大樓。由于高度受限制而房產主要求多出面積,建筑物的體形比較粗壯。大樓頂部逐步收退,四面有許多凹凸。墻面用6種顏色的花崗巖拼14、成五彩繽紛的圖案,頂層還有貼金花飾,可謂“滿頭珠翠”。大樓一層還有一個用大理石貼面的高大的通廊。大樓建成后,反響熱烈。贊賞的人說這個有棱有角、有底有頂、裝飾喜人的樓房是真正的建筑,而不是簡單的匣子。反對者則認為它是一個非常俗氣的樓房,建筑師以昂貴材料冒充建筑藝術,像是要推銷花崗巖。這座大樓的設計并無多少新意,它是20年代美國大城市中“藝術裝潢派”建筑的翻版。但是它的出現表明,美國的高層建筑的形式就要發生明顯的轉變,五六十年代光溜溜的方匣子已失去吸引力,種種舊有的建筑審美情趣重新抬頭,這一點已為后來美國大城市中出現的新的高層建筑所證實。波士頓斯泰特75號大廈波士頓斯泰特75號大廈大都會塔樓n這座15、建筑的富于新意的造型,是由兩個基本元素組成的。每一部分與各自的功能要求相吻合。這種建造平面要求有某種非同尋常的結構工程處理方式。比如,承檐上部高塔的重量和壓力,鋼筋混凝土的預設,以及在19層上所設的一個雙層高度的樓層。玻璃是外墻上唯一選用的材料,這種玻璃幕墻所造成的對天空、云彩及城市燈光的反射,其效果非常出色。大都會塔樓大都會塔樓德國拖豪斯大廈這座大廈以其多重的性格、完美的結構所提供的廣泛的用途及清晰的思想相統一。它的外觀通過兩個結構體量的結合,創造了一個明確而強烈的大門形象。它猶如設置在一個龐大基座上的巨大廣告牌,象征性地標明了它作為交易中心的地位。建筑使用豐富而又寧人炫目的精美材料和細部設16、計,所造就的富麗堂皇,可能會導致對其主題理解上的錯誤直覺。德國拖豪斯大廈德國拖豪斯大廈德意志銀行n在德意志銀行大廈杰出的設計中,還有一些其他獨立的特征。設在第二層的非正式餐廳可容納400位客人用餐,其中布置了一個17世紀法國制造的塔形鐘表,作為這一區域的標志與象征。在大廈的構造處理上還著意使用了防火材料。在多棱角的立面使用了鋁材和磨光玻璃。建筑成功地將形式與功能綜合為一體。德意志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曼恩-蒙帕納斯n大廈外形包含曲面和折面,形象活潑。但有人反對在市中心建造如此(56層)高的建筑。法國曼恩-蒙帕納斯法國曼恩-蒙帕納斯法蘭克福DG銀行綜合樓n大廈采用了與所在城市建筑群相似的集合體。建筑17、師把綜合樓分成幾個獨立的“塊塊”,使它成為一個“功能混合物”。從立面上可以看到一系列與周圍環境相呼應的外墻伸縮線。最短的縮入線與附近建筑物的22M高的檐板相呼應,60M高的屋頂使人能回想起這座城市的第一代塔式辦公樓。在整個建筑物的中心部位,是一個冬景花園,它既是休閑空間、也是一個巨大的門房,在兩個軸線上都對稱。法蘭克福DG銀行綜合樓n建筑坐落于法蘭克福著名的曼澤爾蘭德大街,基地南方朝向商業零售區,北方朝向相鄰的居住區。我們的建筑力圖承認并表達出這種雙重性。基地不同城市角色的毗連激發了高層建筑新的組合方式:三部分的組合。其中,外側兩部分對商業-居住對話做出響應,并彼此對抗;第三部分代表建筑內部的18、有機核心,將外向的兩部分串接起來。這種對抗產生的張力由于將建筑外墻一部分處理為石材面,另一部分處理為玻璃幕墻而得到加強。方整的石材體量朝向居住區,升至15Om高這是至1989年的高層建筑高度限制,在法蘭克福天際線中清晰地標示這一城市史實。第二部分體量呈曲面形并處理為玻璃。它與商業環境及美茵河聯系并向法蘭克福市中心致敬法蘭克福DG銀行綜合樓美國布里波特中心-邁耶n對中心的分析,顯示出建筑藝術作品的多樣性特征,也揭示出在考慮最終所造成的混凝土成品的那些十分矛盾因素時,彼此間的相關性.建筑位于美國一個海峽,設計采用了理性主義的創作方法,使美國建筑中的白色風格得以復蘇,座落的特殊位置,決定了它所具有的19、巨大包容性特點.美國布里波特中心-邁耶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n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獨特布置的特點是其立面在語意上和表達上的豐富性,這些立面依托可贏得人們喜愛的視角變化.這種豐富性用兩種文化結合而生的非凡光彩來真正地闡釋建筑.這項創造以玻璃主立面為實質形式,那巨大的玻璃窗和一種基于照相機快門原理的變動連接,使得視覺得以保證.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尼亞加銀行總部尼亞加銀行總部n為印度尼西亞最發達的銀行之一所作的這個設計試圖對基地所處城市壞境與氣候狀況作出反應。建筑通過將方形塔體分解成一系列直線型體量,在迦蘭蘇迪曼大街上建立其形象。一個支配性的、覆以石材的板狀體量標示出主人口,而輕盈的鋁材幕墻則朝向這座歷史性20、城市的中心。在底部,建筑被分解為一系列三層高的體量以支持行人的活動。清真寺的加建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公司組成部分,減少進入雅加達市繁雜交通的需要。建筑外墻的設計能減輕刺目的熱帶陽光的照射。高層塔體設有700mm寬的遮陽板;低層體量設為石材格柵和鋁格板。這些措施為公共空間帶來清爽的光線和對于寧靜的綜合體驗,同時提高室內環境系統的效率。尼亞加銀行總部勒內勒內-萊沃斯克大道萊沃斯克大道1250號號/IBM公司魁北克總部公司魁北克總部n作為IBM公司加拿大總部,這座建筑力圖體現先進技術的風貌。基地位于蒙特利爾現有市中心的邊緣,與溫舍爾車站相鄰。我們的策略試圖使城市的兩部分-市中心和它周邊環境的邊界得以戲21、劇化。這個想法通過將主體建筑緊貼基地外邊界加以實現。同時,在朝向城區一側形成一個大的城幣空間。這個空間的邊界由于藤蔓格架、彎曲的辦公入口、冬季花園的設置而生動。在上部,建筑因兩個體量并自延伸了這種邊界的感覺:一個方整的石材邊界朝向城外,一個弧形玻璃朝向內部一城區和教堂。石墻表面豎向劃分,夾在其間是次一級的律的水平窗格。弧形玻璃幕將這種水平窗格轉化為完全展開的橫向層次劃分,形成橫向與縱向的交織。勒內勒內-萊沃斯克大道萊沃斯克大道1250號號/IBM公司魁北克總部公司魁北克總部奇夫克大廈奇夫克大廈n這個項目是一次體量組合的構成性練習。不同組成的部分含義來自周圍環境的特定方面。這次委托設計的時間與澳22、大利亞贏得美洲杯成為巧合。建筑主要特征是朝向悉尼港的玻璃帆。除了暗示澳大利亞的勝利,它也體現了悉尼城的精神。建筑基地的楔形平面形成于新舊城市網格的撞擊。撞擊造成的復雜幾何形需要加以解決,同樣,人行空間的尺度和南向不完整的奇夫利廣場的幾何體形需要重視。基地位于城市邊緣,從港口、植物園的延伸部分和東部的多梅恩公園看得很清楚。在底部,建筑由界定街道墻面的部分組成;隨著主體上升,它的尺度和墻體的結合方式發生轉變,最終于頂部轉向大的城市網格。外部材料也由以石材表達為主轉為在東部形成玻璃帆體,反映建筑在城市環境中的邊緣位置。在建筑底部活動的行人被允許穿過一系列由開口于街道層的連拱廊和通廊形成的自然通道,進23、入奇夫利廣場完整的城市公間。奇夫克大廈 梅隆銀行中心梅隆銀行中心n費城市長古德認為他的城市在與其他城市吸引大宗客戶的競爭方面正在失去機會。市政廳頂部威廉佩思雕塑所造成的491英尺高的建筑限高阻礙了城市天際線的發展,費城需要現代化的標志。基地位于50年代的柯布西耶式扁平方格網中。它坐落于老市政廳的軸線上,在限定賓夕法尼亞中心的四個廣場中的兩個廣場之間,構成獨特的基地環境。與這些遠處主要地標的空間聯系承認了城市的秩序。53層鋁與玻璃的塔樓坐落于5層石材基座之上,并被它錨固于城市網格之中。收分的塔體取材于方尖碑-一種歷史上用于慶祝特殊時刻的紀念碑。基座、塔身與頂部的古典組合手法加強建筑的古典象征,統24、治著城市的中心。梅隆銀行中心瓦克大道瓦克大道333號辦公樓號辦公樓,芝加哥芝加哥n設計于1981年的這座建筑在具象表達與抽象表達之間形成對話。在一定意義上,它可被看作經典的三段式組合:基礎、中部與頂部。同時,它又可被看作抽象的組合,一種布蘭科希雕塑式的建筑平衡體。這座建筑位于芝加哥河的一段拐彎處,一塊芝加哥城市網格中唯一的三角形基地。體量盡管單一,卻有兩個形成對照的立面:一是平直的立面回應城市建筑,二是弧形的立面反映芝加哥河的幾何特征。弧形的立面由于頂部切削出的線形體塊更具有動感。建筑的底部以石材的沉重體量根植于大地,與上部玻璃體量的輕盈形成對照。出人意料的是,這座建筑通過用它具有雕塑感的、水25、平劃分的玻璃體與周圍厚重的石頭建筑形成的對照加入到它的環境中。瓦克大道瓦克大道333號辦公樓號辦公樓,芝加哥芝加哥弗利廣場法院弗利廣場法院n這個極為敏感的基地如三明治般夾于唐人街居住區、小意大利區和弗利廣場的市政屬區之中。解決方案的基本幾何形體由它內部機能決定。四組法庭限定了特定建筑形狀并通向三個獨立交通體系。T形基地允許出現兩個基本的集中式體量:層塔樓容納有法庭和會議室并朝向弗利廣場屬區9層側翼容納有輔助機構,朝向居住區。位于卡斯爾伯特、蓋依洛厄爾和麥克基姆米德及懷特等建筑之間的弗利廣場法院借鑒了它們的色彩和細部的精華。盡管體量龐大,新建筑朝向1903年的蓋依洛厄爾法院一測設一個具有人體尺度26、的、宜人的公共廣場。1995年建成后,又引入了瑪雅林的雕塑發聲的石頭,廣場被認為是紐約市最成功的新建城市.弗利廣場法院弗利廣場法院戈德曼戈德曼.薩克斯公司歐洲總部薩克斯公司歐洲總部,彼德伯勒法院彼德伯勒法院n這兩座塔樓位于法蘭克福市的西北邊界,與新的法蘭克福展覽大廳相鄰。塔樓之間223英尺的空間設計為簡潔的綠色城市廣場。塔樓外圍立面呈弧形,暗示出每座塔樓都是由巨大整體劈開的一部分。弧形體量具有不透明的立面和強烈表達的豎向肋片。內側立面為水平向劃分,表達出更加細致、透明的內部層.戈德曼戈德曼.薩克斯公司歐洲總部薩克斯公司歐洲總部,彼德伯勒法院彼德伯勒法院世界銀行總部世界銀行總部n世界銀行為世界各27、國服務,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因此,這座建筑避開華盛頓辦公樓的古典語匯選擇了更加普遍的現代主義建筑語。設計建于世界銀行兩座現有建筑(60年代建筑)之間,利用它們構造新的環境。階段性的建設導致選擇有兩座現存建筑引發的風車行結合。建筑結合產生一個巨大的立方體空間,150英尺寬150英尺高,作為世界銀行的象征世界銀行總部世界銀行總部東京新市政廳東京新市政廳n1986年經過設計投標,新都政廳同舊都政廳一樣,它的設計仍由丹下承擔了下來,與典型的舊都政廳(1957年)相對照的是新都政廳充滿了現代化的氣息。盡管它有243m的高度,但那能讓人聯想起歌德式教堂的外觀、集成電路和由江戶圖案組成的設計等,不僅將傳統與現28、代優雅地組合到一起,而且還強烈地表現出作為現代都市東京核心的紀念性。特別是那超結構的無柱大空間(19.2mx108.8m)將尖端科技導人空調、電氣、給排水設備以及辦公室的電子系統里去。新都廳的外部裝飾是將瑞典的上等紅木和西班牙的白珍珠色濃淡不同的兩種御影石裝飾到寬3.2m、高4m的鑲框里,與鋁合金框組成一體。建筑整體是由議會議事堂、第一本行政廳、第二本行政廳、市民廣場等組成。出于對周圍環境的考慮。主行政廳的頂部不是單純的火柴盒狀,而是采用了雙塔型和階梯形控制輪廓線,在林立于新宿的毫無裝飾的火柴盒形的樓群中,顯得一枝獨秀,使新都政廳那別具一格的公共廣場和集成電路圖案的外部裝飾作為東京的象征,也給29、人以鮮明的存在感東京新都政廳東京新都政廳新梅田城市n在大阪以西約5O0m的地方,建造一個以辦公室及賓館為中心的復合設施。設計意圖有浮游的概念,也就是自由的、不定的。而這一意圖的具體化,就是擁有空中庭園的連結式超高層建筑的出現。從城市的觀點看,超高層建筑之間的用地是非常重要的,用地內的場地以及出入口,既要有機地組織城市的某些功能,又要滿足企業的經濟管理要求,設計者在此實現了自由的浮游領域。擴大了用地的范圍,好像是建造一個高度超過150的亭子。另外,高層建筑連接的意義,與其說是實現了建筑的固有性,倒不如說是反映了未來的城市形象。現在由高層建筑所組成的城市,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如實表現,是由立體的死胡同相互連結。兩樓相連具有立體的循環效果,這樣的高層建筑所擁有的空間以某種方式轉化為公共的空間,在地面以上的相當高度浮游領域侵入了以往的都市空間。設計力圖通過此作品來預示未來的都市,意味著超越時代的地域,是對自由所憧憬的一種表現形式吧!新梅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