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建筑施工企業一文說透危險源、隱患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培訓課件(4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22113
2022-06-28
45頁
6.50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施工企業危險源辨識和隱患排查培訓課件
1、LOGO一文說透危險源、隱患與風險的關系 職 /業 /安 /全 /與 /健 /康 /管 /理 /培 /訓匯報人:DOCER匯報時間:2020年X月LOGO意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提出,約僅有20%的變因操縱著80%的局面。安全,正是20%投入里的一筆,也是其中最易忽視的關鍵點。事故發生前,存在感低;發生以后,損失難以挽回很多企業還沒有形成系統的安全管理體系兩家店平均每月有1人申報小工傷安安全全的的重重要要性性 最新官方數據:2019年全國生產安全事故共死亡29519人前前言言LOGO前前言言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風險每一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和2、能力,莫要追求刺激而忽視風險。不要把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更不要長時間把自己置身于危險之中。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的失手,終生的遺憾。風險無處不在風險是無處不在的,不要因為一時的安逸和平靜而忽視可能存在的風險;根據周圍的環境和自身的特點,合理做好風險評估,還是有一定的意義。風險隱患危險源管管安安全全就就是是管管風風險險LOGO目錄風險隱患兩個基本理論危險源的概念和區別隱患的概念和區別風險的概念和區別幾個概念關系詳解0102030405LOGOPART01風險隱患的幾個基本理論LOGO三個基本理論(一)能量意外釋放論LOGO能量意外釋放論說明了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至于能量或有害物質為什么會失去控制而意3、外釋放,奶酪模型理論則給出了科學合理的解釋。能量意外釋放理論能量意外釋放理論理理論論延延伸伸理理論內容內容該理論認為,能量或有害物質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所在,能量或有害物質失去控制而意外釋放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LOGO三個基本理論(二)奶酪模型理論LOGO 奶酪模型理論認為,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像奶酪模型理論認為,防止能量意外釋放的屏障(措施)都不是完美無缺的,而是像“瑞瑞士奶酪士奶酪”那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或漏洞。那樣,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陷或漏洞。LOGO正是由于缺陷或漏洞的存在,導致防控屏障這些屏障(措施)不能夠很好發揮作用4、,如果屏蔽某一能量或有害物質的所有屏障在某一時刻同時失去作用,就會導致該能量或有害物質失控,進而造成事故發生。因此,為了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既要辨識出諸如能量或有害物質這樣的根本致害物,以便設置相應屏障進行防控,同時還要辨識出防控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并進行修補,以使其發揮應有的防控作用。LOGO三個基本理論(三)事故致因理論LOGO海因里希法則海因里希法則事故金字塔的形式(事故金字塔的形式(1 1)300300次次沒有損傷的事故沒有損傷的事故2929次次輕微損傷輕微損傷1 1次次嚴重損傷嚴重損傷Heinrich海因里希是旅行者保險公司的一名職員,他于1931年發表了工傷事故預防,之后在他19625、年去世前幾年出版的第四版的書中,公布了著名了海因里希事故金字塔模型。海因里希在調查了50000起事故后,發現大約在每1起嚴重損傷后面會有大約29起輕微傷害, 大約300起沒有損傷的事故發生過。也就是說,如果輕微事故發生的頻率很大,次數達到一定的量,造成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LOGO海因里希法則海因里希法則1200600300101嚴重損傷嚴重損傷輕微損傷輕微損傷財產損失財產損失事故、事故征兆事故、事故征兆或未遂事件或未遂事件偏差偏差事故金字塔的形式(事故金字塔的形式(2 2)LOGO為了防止事故,必須弄清事故為什么會發生,造成事故發生的因素-事故致因因素有哪些?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通過消除6、控制事故致因因素來防止事故發生,人們建立了事故致因理論。事故致因理論的出現,已有80年歷史,是從最早的單因素理論發展到不斷增多的復雜因素的系統理論。事故致因理論的發展經歷了3個階段:以事故頻發傾向論和海因里希連鎖論為代表的早期事故致因理論;以能量意外釋放論為主要代表的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事故致因理論;現代的系統安全理論。 14內內- -外因事故致因外因事故致因理論理論兩兩個理論個理論LOGOPART02危險源的概念和區分LOGO危險源的概念區分第一類和第二類危險源LOGO危險源的定義危險源的定義定定義第一第一類危危險源源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義為:可能7、導致人身傷害和(或)健康損害的根源、狀態或行為,或其組合。第二類類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監管缺陷等引起的,也即危險源定義中的不安全的狀態、行為。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響其作用發揮的缺陷或漏洞,正是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約束能量或有害物質的屏障失效,導致能量或有害物質的失控,從而造成事故發生。第二第二類危危險源源一類是能量或有害物質所構成的第一類危險源,如行駛車輛具有的動能、高處重物具有的勢能以及電能等等,都屬于第一類危險源,它是導致事故的根源、源頭。危危 險險 源源LOGO第一類和第二類危險源的區分第一類和第二類危險源的區分煤氣罐中的煤氣就是第一類危險源,它的失控可能會導致火災、8、爆炸或煤氣中毒;煤氣的罐體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違章操作等則為第二類危險源,因為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煤氣罐中的煤氣泄漏而引發事故。LOGO1n潛在危險性潛在危險性是指一旦觸發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損失大小,或者說危險源可能釋放的能量強度或危險物質量的大小;2n存在條件存在條件是指危險源所處的物理、化學和約束條件狀態。3n觸發因素觸發因素可分為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和管理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引起危險源轉化的各種自然條件及其變化。如氣候條件參數。危險源的3個要素LOGO第一類危險源舉例第一類危險源舉例LOGO第二類危險源舉例第二類危險源舉例LOGO兩類危險源之間的關系兩類危險9、源之間的關系LOGOPART03隱患概念和區分LOGO隱患的概念隱患是危險源嗎?LOGO首先首先現代勞動關系詞典把“事故隱患”定義為:企業的設備、設施、廠房、環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夠造成人身傷害的各種潛在的危險因素。隱患的基本概念闡述隱患的基本概念闡述與安全生產有關系的隱患稱為與安全生產有關系的隱患稱為“事故隱患事故隱患”,一般也稱為,一般也稱為“隱患隱患”其次其次職業安全衛生術語(GB/T15236-1994)把 “事故隱患”定義為: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及管理上的缺陷。然后然后1995年,勞動部出臺的重大事故隱患管理規定,定義 “事故隱患”為:勞動場所、設備及設施的不安10、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首先首先2008年,國家安監總局頒布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定義“事故隱患”為: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LOGO危險源是否就是隱患,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LOGO按照危險源的存在狀態,可把危險源分為“現實型危險源”與“潛在型危險源”兩種類型。如在一項活動開始前,進行危險源辨識時所辨識出的危險源,就屬于這種的“潛在型”危險源。如采用螺栓固定的部件,可能會出現螺帽的松動、脫落,這就是辨識出的“潛在型”危11、險源。通過對辨識出“潛在型”危險源的風險評估,視情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如針對螺帽的松動、脫落,采取加強對螺栓的檢查維護等措施,就能夠防止因此而導致事故發生。與之相反,在已開始的活動中,發現了螺栓的松動或脫落,則屬于已經客觀存在的“現實型”危險源,也就是所謂的“隱患”,隱患就是“潛在型”危險源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結果,是已經客觀存在的物的不安全狀態,當然“現實型”危險源也可以是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管理上的缺陷。由于“現實型”危險源是“潛在型”危險源失控的結果,其較之“潛在型”危險源,距離引發事故就更進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系統內危險源都處于潛在狀態,說明事故預防工作得力,該系統應是比較安全的;反12、之,如果大多數“潛在型”危險源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轉化為“現實型”危險源隱患,則表明該系統風險程度大為增加,或已瀕于將要發生事故的危險階段。要要點點一一要要點點二二要要點點三三隱患是隱患是“現實型現實型”危險源危險源LOGO首先,由危首先,由危險源定源定義可知可知其次,由其次,由隱患定患定義可知可知危險源既包括能量或有害物質之類的第一類危險源,也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監管缺陷等第二類危險源,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以及監管缺陷等第二類危險源,恰與隱患定義相吻合,因此,隱患就是危險源中的第二類危險源,也即,危險源包括隱患,隱患是危險源中的一種類型,表現為防止能量或有害物13、質失控的屏障上的缺陷或漏洞,它是誘發能量或有害物質失控的外部因素,是事故發生的外因。其次,隱患定義中“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該定義所指危險源也是第二類危險源,因為第一類是危險源表現為各種能量或有害物質,它們本身不會違反相關規定,而只有對它們的管理不當,如出現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才會違反相關規定,而對它們的管理不當及其造成的問題就是第二類危險源。隱患是第二類危險源隱患是第二類危險源另外因為凡是隱患都違反了相關規定或要求,所以,只要是隱患就已經達到了需要管控的標準,毋需再進行風險評估,都可以直接對其進行管控-隱患治理,凡是隱患都需要進行治理14、整改,因此,隱患是一種毋需評估即可直接進行管控的危險源。LOGO事故發展演練的時間過程事故發展演練的時間過程危險源、隱患和事故的關系危險源、隱患和事故的關系危險源危險源隱患隱患事故事故危險性低危險性低危險性高,危險性高,管控措施失效,將導致隱患,達到管控措施失效,將導致隱患,達到觸發條件觸發條件將造成事故將造成事故LOGO危險源、隱患和事故的關系危險源、隱患和事故的關系LOGOPART04風險的概念和區分LOGO風險的概念風險與隱患的關系LOGO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安全風險被定義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合”。安全風險強調的是損失的不確定性,其中包括發生與否的不確定15、發生時間的不確定和導致結果的不確定等等。無論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還是所發生事件后果的嚴重性,都是人們在其發生之前做出的主觀預測或判斷,具有主觀性。因為一旦事件已經發生,成為了現實,就成了確定性的東西,自然就不再是風險了。風險的定義LOGO風險事故的事故的后果嚴后果嚴重程度重程度 事故發生事故發生 的的 可能性可能性看待事故的看待事故的視角角什么是風險什么是風險什么是風險什么是風險? ? ? ?LOGO什么是風險?l風險 risk 發生危險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與隨之引發的人身傷害或健康損害()的嚴重性的組合。可能性:是指導致事故發生的難易程度嚴重性:是指事故發生后能夠組織帶來多大的人員傷亡或16、財產損失。其中任何一個不存在,則認為這種危險不存在。LOGO第一類危險源(能量或有害物質量值的大小)決定著后果嚴重程度,第二類危險源決定著發生的可能性,兩類危險源一起決定了風險的大小。如果某一危險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質量值很高(后果嚴重),同時對其管控也比較寬松(失控可能性高),那么,該危險源的風險程度就會很高,反之亦然。如前例,如果是煤氣罐在人煙稀少的偏僻之處使用(失控泄漏的后果有限),同時,如果從罐體及其附件的檢查維護到對使用者的培訓都很規范、到位(發生失控泄漏的可能性小),那么,其具有的風險程度就很低。相反,如果是煤氣罐在繁華鬧市區使用(失控泄漏的后果嚴重),同時,如果對其檢查維護及使用17、者培訓等都形同虛設(發生失控泄漏的可能性大),那么,其具有的風險程度就會很高。LOGO危險源(隱患)和風險又有什么關系?LOGO風險和隱患的關系風險和隱患的關系風險和隱患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風險和隱患如同車之兩輪,鳥之兩翼 綜上所述,隱患是風險發生的因素之一。綜上所述,隱患是風險發生的因素之一。風險隱患患角色角色 隱患就是在某個條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穩定并且影響到個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種潛藏著的因素,“隱”字體現了潛藏、隱蔽,而“患”字則體現了禍患,不好的狀態,隱患可存在于許多事情中。 風險就是不確定性對目標的影響,安全風險被定義為“某一特定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組18、合”。風險是相對某個有機體的,指某種可能發生的事件,如果發生能阻礙有機體的發展,甚至走向衰亡,風險是指事件發生與否的不確定性。LOGO 辨識 失控 安全 危 險 源 事故 受控 排查 失控 安全 事故隱患 事故 治理危險源和風險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如果危險源和事故隱患沒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將最終導致事故。管理不到位控制措施到位LOGO未發現未發現事故事故未整改未整改安全隱患安全安全危險點(源)完全整改完全整改無安全風險無安全風險部分整改部分整改可控可控可控可控失控失控失控存在危害、可控存在危害、可控風險里包含多種發生的因素,隱患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因素。排除隱患可以風險里包含多種發生的因19、素,隱患只是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因素。排除隱患可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但不能消除風險,風險不可能為零。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但不能消除風險,風險不可能為零。LOGO總結一如前所述,風險與危險源(隱患)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危險源(隱患)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客觀存在,而風險則是人們對危險源(隱患)導致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嚴重程度的主觀評價,因此,對于危險源(隱患)而言,關鍵在于能否發現、找到它,因為只有找到它,才能有的放矢地對其進行防控,所以要發動全員參與危險源(隱患)的辨識LOGO總結二相反,風險是對事故發生可能性及其后果嚴重性的主觀評價,需要盡可能客觀、公正評價其危險程度,以便決定是否防控及如何防控,因此,對于風險的評價并不需要全員參與,而是要求有一定經驗、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士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LOGO所有,危險源(隱患)與風險,一個為客觀存在,一個是主觀判斷,差別一目了然。單擊添加大標題BY WPSmusic謝謝聆聽謝謝聆聽單擊此處添加副標題內容LOGO危險源、隱患與風險的關系職 /業 /安 /全 /與 /健 /康 /管 /理 /培 /訓匯報人:DOCER匯報時間:2020年X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