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業《2021最新應急預案編制導則》解讀培訓課件(45頁).ppt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422291
2022-06-28
45頁
16.92M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解讀培訓課件
1、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內容解讀新修正標準導讀2020年9月29日,新版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20正式發布,本次修訂版本將取代2013年發布的版本。新版本于2021年4月1日生效主要修訂內容新版導則刪除了大量無用內容,將應急預案進行了重點突出,主要有以下幾點:1、修改和規范了應預案編制程序,由6條改為8條。2、將”應急能力評估”修改為“應急資源調查”。3、細化了應急預案評審內容。明晰了應急預案評審程序4、在綜合應急預案中去掉“編制目的”,“風險評估結果”以附件體現。5、在專項應急預案要素增加“適用范圍”,去掉“事故風險分析”。6、新導則指出,專項應急預案與綜2、合應急預案中的應急組織機構、應急響應程序相近時,可不編寫專項應急預案,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并入綜合應急預案。7、在應急預案附件增加“生產經營單位概況”,“預案體系與銜接”,“風險評估結果”,強調應急預案必須兼容和銜接。并將風險評估結果直觀的寫在附件中,清晰明了。8、增加了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編制大綱和風險評估報告編制大綱。01定定義變化化定義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應急預案emergency plan為有效預防和控制可能發生的事故,最大程度減少事故及其造成損害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應急預案emergency response plan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為最大程度減少事故損害而預先制定的應急準備3、工作方案。定義變化:2020版從定義上明確應急預案的功能是應急準備的工作方案,原2013版中的預防控制事故的功能不在符合預案的功能而刪除。定義變化2020版本應急演練emergency exercise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情景,依據應急預案模擬開展的應急活動。應急預案評審emergencyresponse plan review對新編制或修訂的應急預案內容的適用性所開展的分析評估及審定過程。定義變化:2020版刪除應急準備應急救援定義新增預案的評審定義,有利于適用性推進持續改進的過程要求。02編制程序制程序變化化編制程序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包括成立應急預案編制4、工作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能力評估、編制應急預案和應急預案評審6個步驟。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包括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資料收集、風險評估、應急資源調查、應急預案編制、桌面推演、應急預案評審和批準實施8個步驟。編制程序變化:2020版應急預案編制程序增加到8個,主要變化是應急資源調查和桌面推演,側重強調預案的資源支持性和必須經過桌面推演預案的有效性。防止預案編制發布后實戰應急中偏離實際情況和響應能力不足資源準備不足。03編制工作制工作組變化化編制工作組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成立成立應急急預案案編制工作制工作組生產經營單位應結合本單位部門職能和分工,成立以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5、管負責人)為組長,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參加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定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4.2成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結合本單位職能和分工,成立以單位有關負責人為組長,單位相關部門人員(如生產、技術、設備、安全、行政、人事、財務人員)參加的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組,明確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制訂工作計劃.組織開展應急預案編制工作。預案編制工作組中應邀請相關救援隊伍以及周邊相關企業、單位或社區代表參加。編制工作組變化2020版編制工作組變化,一是明確了企業各部門具體人員,防止變成安保人員獨立編制問題,同時有利于資源調查的質量和應急資源的準備保障。二是明確相關救援隊伍以及6、周邊相關企業、單位或社區代表參與,有利于預案與地方的資源相互支持和支援銜接工作。04風險評估估變化化風險評估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風險評估估主要內容包括a)分析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危險因素確定事故危險源;b)分析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產生的次生、衍生事故C)評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提出風險防控措施。4.4風險評估開展生產安全事故風險評估,撰寫評估報告(編制大綱參見附錄A),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辨識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確定可能發生的生產安全事故類別;b)分析各種事故類別發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響范圍;c)評估確定相應事故類別的風險等級。風險評估變化:207、20版編制風險評估要求和當前的安全風險分級和隱患分類保持一致性,預案層級基于事故的嚴重性。05應急能力急能力評估估變化化應急能力評估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應急能力急能力評估估在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隊伍、裝備、物資等應急資源狀況基礎上開展應急能力評估,并依據評估結果,完善應急保障措施。4.5應急資源調查全面調查和客觀分析本單位以及周邊單位和政府部門可請求援助的應急資源狀況,撰寫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編制大綱參見附錄B),其內容包括但不限于:a)本單位可調用的應急隊伍、裝備、物資、場所;b)針對生產過程及存在的風險可采取的監測、監控、報警手段;c)上級單位、當地政府及周邊企業可提供8、的應急資源;d)可協調使用的醫療、消防、專業搶險救援機構及其他社會化應急救援力量。2020版刪除應急能力評估,修改為應急資源調查,這一點更加強調應急不是單獨一個企業的應急,而是要充分考慮到事故發生后可能對周邊的影響,同時將外部周邊應急資源與企業應急資源相結合。形成應急處置的聯防聯控聯動。06應急急預案案編制制變化化應急預案編制變化2013版本編制制應急急預案案依據生產經營單位風險評估以及應急能力評估結果,組織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編制應注重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急預案相銜接。應急預案編制格式參見附錄A。應急預案編制變化2020版本應急預案編制4.6.1應急預案編制應當遵循以人為9、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的原則,以應急處置為核心,體現自救互救和先期處管的特點,做到職責明確、程序規范、措施科學,盡可能簡明化、圖表化、流程化。應急預案編制格式和要求參見附錄C。4.6.2應急預案編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下列:a)依據事故風險評估及應急資源調查結果,結合本單位組織管理體系、生產規模及處置特點,合理確立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b)結合組織管理體系及部門業務職能劃分,科學設定本單位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c)依據事故可能的危害程度和區域范圍,結合應急處置權限及能力,清晰界定本單位的響應分級標準,制定相應層級的應急處置措施;d)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確定事故信息報告、響應分級與啟動、指揮10、權移交、等成疏散方面的內容,落實與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編制變化2020版版編制制應急急預案要求案要求變化比化比較大:大:一是強調了編制的原則性要求遵循以人為本、依法依規、符合實際、注重實效);二是更加注重自救互救先期處置的重要性;三是對格式要求更加靈活,可以簡明化、圖表化、流程化;四是針對一些專業性較強處置風險有技術性要求的更加明確專業業務部門的職能;五是對權限能力要求更明確。同時強調當外部救援隊伍參加時。現場處置指揮權的移交到政府統一指揮調度。07新增桌面推演要求新增桌面推演要求新增桌面推演要求2020版本4.7桌面推演按照應急預案明確的職責分工和應急響應程序,結合有關經驗教訓,相11、關部門及其人員可采取桌面演練的形式,模擬生產安全事故應對過程,逐步分析討論并形成記錄,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并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桌面演練的相關要求見AQ/T 90072020版編制新增桌面推演要求,在應急預案評審之前,編制工作組需要對預案組織桌面推演測試預案的可行性,對編制組成員是否具有現場指揮處置能力提出更嚴格要求,同時預案的先期處置原則也明確必須要現場作業人員參與到桌面推演中,提高預案的有效性。08評審程序程序變化化評審程序變化2013版本4.7應急急預案案評審應急預案編制完成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組織評審。評審分為內部評審和外部評審,內部評審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12、外部評審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外部有關專家和人員進行評審。應急預京評審合格后,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簽發實施,并進行備室管理。評審程序變化2020版本4.8應急預案評審程序。4.8.2應急預案評審內容主要包括: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全面性、應急預案體系設計的針對性、應急組織體系的合理性、應急響應程序和措施的科學性、應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應急預案的銜接性。應急預案評審程序包括下列步驟:a)評審準備。成立應急預室評審工作組,落實參加評市的專家,將應急預案、編制說明、風險評估、應急資源調查報告及其他有關資料在評審前送達參加評審的單位或人員;b)組織評審。評審采取會議審查形式,企業主要13、負責人參加會議,會議由參加評審的專家共同選出的組長主持,按照議程組織評審表決時,應有不少于出席會議專家人數的三分之二統一方為通過;評審會議應形成評審意見(經評審組組長簽字)附參加評審會議的專家簽字表。表決的投票情況應以書面材料記錄在案,可作為評審身見的附件c)修改完善。生產經營單位應認真分析研究,按照評審意見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評審表決不通過的,生產經營單位應修改完善后評審程序重新組織專評審,生產經營單位應寫出根據專家評審總見的修改情況說明,專家組組長簽字確認。通過評審的應急預案,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發。09綜合合應急急預案案變化化綜合應急預案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5.3專項14、應急急預案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等內容而定制的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事故風險分析、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處置程序和措施等內容。5.2綜合應急預案綜合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各種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綜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單位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總體工作程序、措施和應急預案體系的總綱。2020版綜合應急預案更加簡化,刪除了大量不具備實操可行的無效部分,強調程序措施與體系原則。更加明確綜合應急預案僅僅是一個綜合性工作方案和體系總綱。綜合應急預案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6.1總則6.2事故風臉描述6.3應急組職機15、構及職責6.4質警及信層服告6.5應急響應6.6信息公開6.7后期處置6.8保障潛險6.9應急預案管6.1總則6.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6.3應急響應6.4后期處置6.5應急保障綜合應急預案變化變化化:2020版的版的綜合合預案案壓縮為5個二個二級要素,要素,綜合合預案內容要素精案內容要素精簡1、將原總則中編制依據、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工作原則無直接相關的刪除,將事故風險描述刪除,在應急資源中體現或作為附件體現。新增響應分級,特別提出響應分級不必照搬事故分級。(因為有些事故等級可能較低但是負面影響極大,后果同樣非常嚴重)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更加簡化,應急工作小組具體內容作為附件支撐。3、應急16、響應為整個綜合預案的核心和關鍵。依次序為信息接報信息處置與研判(分級)預警(預警啟動、響應準備、預警解除注有預警有要做出響應準備,防止事故擴大后來不及啟動)響應啟動(注:將信息公開修改到啟動環節,邊響應邊公開,有利于透明和防止錯誤信息傳播)應急處置應急支援(和編制預案時明確的外部(救援)力量聯動)響應終止后期處置4、應急保障中大部分屬于應急準備階段的工作也優化可以作為附件,確保應急響應工作?量特家出要求協議應急教援隊伍的確認,對應應急資源調查。10現場處置方案置方案變化化現場處置方案變化2013版本2020版本5.4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首方案是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事故類型針對具體的場所、裝置或設17、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主要包括事故風險分析、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處置和注意事項等內容。生產經營單位應根據風險評估、崗位操作規程以及危險性控制措施組織本單位現場作業人員及安全管理等專業人員共同編制現場處置方案。5.4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是生產經營單位根據不同生產安全事故類型,針對具體場所、裝置或者設施所制定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處置方案重點規范事故風險描述、應急工作職責、應急處置措施和注意事項,應體現自救互救、信息報告和先期處置的特點事故風險單一、危險性小的生產經營單位,可只編制現場處置方案。現場處置方案變化2020版版現場處置方案有二個明置方案有二個明顯變化:化:一是強調自救互救、信息報告和18、先期處置的特點,體現第一時間處置原則和保護現場人員為主的預案思想。二是明確事故風險單一、危險性小的生產經營單位,可只編制現場處置方案。減少風險低小型企業編制負擔。三是現場處置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是預防事故擴大和第一響應。11專項應急急預案案變化化專項應急預案2013版本2020版本5.3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類型或某幾種類型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等內容而定制的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主要包括事故風險分析、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處置程序和措施等內容。5.3專項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是生產經營單位為應對某一種或者多種類型生產安全事故,或者針對重要生產19、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防止生產安全事故而制定的專項工作方案。專項應急預案與綜合應急預案中的應急組織機構、應急響應程序相近時,可不編寫專項應急預案.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并入綜合應急預案。2020版專項應急預案定位為專項工作方案,文本格式更加注重銜接和簡化。專項應急預案變化2013版本7專項應急急預案主要內容案主要內容7.1事故風險分析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分析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嚴重程度、影響范圍等。7.2應急指庫機構及職擊根據事故類型,明確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指揮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救暖工作小組,明確各小組的工作任務及主要負責人職毒。7.3處者20、程序明確事故及事故險情信息報告程序和內容、報告方式和責任等內容。根據事故響應級別,具體描述事故接警報告和記錄、應急指揮機構啟動、應急指揮、資源調配、應急救援、擴大應急等應急響應程序。7.4處著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事故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路。明確處善原則和具體要求專項應急預案變化2020版本7專項應急預案內容7.1適用范圍:說明專項應急預案適用的范圍,以及與綜合應急預案的關系。7.2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明確應急組織形式(可用圖示)及構成單位(部門)的應急處置職責,應急組織機構以及各成員單位或人員的具體職責。應急組織機構可以設置相應的應急工作小組,各小組具體構成、職責分21、工及行動任務,建議以工作方案的形式作為附件。7.3響應啟動:明確響應啟動后的程序性工作,包括應急會議召開、信息上報、資源協調、信息公開、后勤及財力保障工作.7.4處置措施:針對可能發生的事故風險、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明確應急處置指導原則,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置措施。7.5應急保障:根據應急工作需求明確保障的內容。注:專項應急預案包括但不限于7.1-7.4的內客。專項應急預案變化變化化:1、2020版對專項應急預案更強調和綜合預案的銜接關系;2、內容結構上和綜合預案較相似,同樣有5個要素構成。3、針對專項預案是面對重要生產設施、重大危險源、重大活動,特別提出需要足夠的應急保障才能滿足響應。12附件附22、件變化化附件變化2020版本9附件9.1生產經營單位既況。簡要描述本單位地址。從業人數,隸屬關系、主要原材料。主要產品、產量,以及重點崗位,重點區域、周邊重大危險源、重要設施、目標,場所和周邊布局情況。9.2風險評估的結果:簡述本單位評估的結果。9.3簡述本單位應急預案體系構或和分級情況,明確與地方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其他相關單位的銜接關系(可用圖示).9.4應急物資裝備的名錄或清單:列出應急預案涉及的主要物資和裝備名稱、型號、性能、數量、存放地點。運輸和使用案件、管理責任人和聯系電話等。9.5有關應急部門。機構或人員的的聯系方式。9.6格式化文本:列出信息接報、預案啟動、信息發布等格式化文本。23、9.7關鍵的路線、標識圖紙:包括但不限于:a:重要防護目標、風險清單及分布圖;b:警報系統分布及覆蓋范圖;c:應急指揮部位置及救援隊伍行動路線;d:疏散路線、集結點、警戒范圍、重要地點的標識;e:相關平面布置、應急資源分布的圖紙;f:生產經營單位的地理位置圖、周邊關系圖、附近交通圖;g:事故風險可能導致的影響范圍圖;h:附近醫院地理位置圖及路線圖;9.8有關協議或者備忘錄:列出不想管應急救援部門簽訂的應急救援協議或備忘錄。附件變化變化化:2020版附件變得強大而內容充分,將預案編制前收集資源調查信息支援等在附件中詳細描述,作為預案的最強天支撐,是對綜合預案.專項預案、現場處置方案簡化后的信息支24、持。13附附錄變化化附錄變化2020版本附錄A(資料性附錄)生產安全事故風險評估報告編制大綱1、危險有吉因素辨識描述生產經營單位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的情況(可用列表形式表述)。2、事故風險分析描述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風險的類型、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危善后果和影響范圍(可用列表形式表述)。3、事故風險評價描述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風險的類別及風險等級(可用列表形式表述)。4、結論建議得出生產經營單位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的計劃建議。變化:2020版附錄從13版的1個變成3個,附錄A可以說就是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在應急預案中的體現,也事故類別和風險等級來說明為何需要編制預案的依據,基于風險、嚴重性、后果、影響的預案編制25、更符合實際需要。附錄變化2020版本附錄B(資料性附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編制大綱:1、單位內部應急資源按照應急資源的分類,分別描述相關應急資源的基本現狀、功能完善程度、受可能發生的事故的影響程度(可用列表形式表述)。2、單位外部應急資源描述本單位能夠調直或掌握可用于參與事故處置的外部應急資源情況(可用列表形式表述)。3、應急資源差距分析依據風險評估結果得出本單位的應急資源需求,與本單位現有內外部應急資源對比,提出本單位內外部應急資源補充建議。變化:2020版附錄B1、是體現企業應急資源和能力的重要支持,同時外部支援專業程度和企業互補聯動也是體現應急響應是否能夠有效的調查證據。2、內26、外部資源調查可以事先得到企業應急資源保障是否充分,如果不充分,可以通過調查得到外部資源支持和提前內部應急資源的補充準備。附錄變化2013版本附錄A(資料性附錄)應急預案編制格式和要求:1、封面:應急預實封面主要包括應急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應急預案名標、編制單位名你。頒布希日期等內容。2、應急預室應經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負責人批準方可發布。3、應急預案應設置應目次。目次中所列內容及次序如下:a批準頁;b章的編號、標題;c帶有標題表明其順序。A4印刷與裝訂:應急預案推薦采用A4版面印刷,活頁裝訂。附錄變化2020版本附錄C(資料性附錄)應急預案編制格式和要求:1封面27、:應急預案封面主要包括應急預案編號、應急預案版本號、生產經營單位名稱、應急預家名稱及預布日期。2批準頁:應急預案應經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批準方可發布。3目次:應急預案應設置目次,目次中所列的內容及次序如下:a批準頁;b應急預案執行部門簽署頁;c章的編號、標題;d帶有標題的條的編號、標題(需要時列出);e附件,用序號表明其項序。附錄變化變化化:2020版附版附錄c1、批準項強調只有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才可以批準發布,體現主體責任。2、增加了應急預案執行部門簽署頁,便于關聯執行部門清晰響應處置的職責。3、對印刷和裝訂格式不再做專門強制性要求,對應簡明化、圖表化、流程化,便于企業下方培訓和執行THANK YOU感謝各位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