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務營運中心工程連橋施工操作架搭設方案(1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2593
2022-06-28
16頁
203KB
1、工程概況1二、鋼柱加固概況1三、編制依據1四、鋼柱加固操作架搭設方案的選擇2五、參數確定2六、技術要求2七、施工要求5八、腳手架構配件質量標準8九、安全注意事項8十、檢查和驗收9十一、附圖:9十二、計算書:9一、工程概況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業務營運中心工程,位于復興門內大街55號,北側緊臨太平橋大街,東側為太平橋東大街,西側為鬧市口北街、南側相臨貫通東西的主干線長安街沿線,交通便利,市政配套齊全。該工程建成后將與工行一期建筑物融為一體的標志性建筑,并完整地表現了“天圓地方”的設計理念。本工程建筑總高度:45.00m,建筑總面積:61325m2,其中地上11層(含一夾層),建筑面積46002、0m2;地下3層,建筑面積15325m2。地下三層和地下二層層高:3.820m;地下一層層高:4.810m;首層層高:3.990m;二層至九層層高3.690m;十層層高3.845m。二、鋼柱加固概況空中連橋采用一層通高的鋼桁架,東西各一座,對稱布置。連橋軸線尺寸:跨度36.1m、寬2.7m,高8.01m,共分兩層,底標高32.87m,連橋頂標高40.880m,如圖所示:整座連橋重約114噸。連橋與二期結構采用剛節點連接(高強螺栓 焊接),與一期采用滑動支座連接,在連橋二、三層位置采用金屬阻尼器與原結構連接。根據設計要求,一期原有鋼柱HZ01、HZ02需進行加固。三、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2.建筑3、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3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DBJ01622002。四、鋼柱加固操作架搭設方案的選擇由于一期鋼柱加固屬于高空臨邊作業,且加固構件體積大,重量大,幾乎沒有操作面,危險性很大。為了確保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便于操作,通過多種方案比較,鋼柱加固操作架選用雙排落地扣件式腳手架。五、參數確定1搭設高度的確定:32.2m。2立桿縱距確定本工程腳手架用于結構加固,作業層施工荷載考慮一層結構和一層裝修同時作業,施工荷載2kN/m2 3kN/m2。由于腳手架呈L型,為敞開式雙排腳手架,為了確保腳手架穩定性,立桿間距取1.2m。3立桿橫距的確定根據表6.14、.1-1確定立桿的橫距為1.05m。4靠墻一端外伸長度的確定取450mm。5步距的確定取1.35m。6腳手板的鋪設腳手板采用滿鋪,根據作業要求鋪設六層。六、技術要求1縱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1.1縱向水平桿宜設置在立桿內側,其長度不宜小于3跨;1.2縱向水平桿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1.3縱向水平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1.4本腳手架使用木腳手板,縱向水平桿位于橫向水平干的下方。2橫向水平桿的構造要求2.1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道橫向水平桿5、,用直角扣件連接且嚴禁拆除。2.2作業層上非節點處的橫向水平桿,宜根據支撐腳手板的需要等間距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本方案為600mm);2.3本方案使用木腳手板,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3腳手板的構造要求3.1作業層腳手架應滿鋪、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3.2木腳手板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向水平桿支撐。應將腳手板兩端與橫向水平桿可靠固定。腳手板采用對接,接頭處必須設置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外伸長度區130150mm,外伸之和不大于300mm。3.3作業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與支撐桿固定牢6、靠。4立桿4.1每根立桿底部設置墊板;4.2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掃地桿??v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柱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窟吰律戏降牧U軸線到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4.3立桿接長除頂層頂部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5.連墻件本工程連墻件與鋼梁、鋼柱進行拉接。與鋼梁拉接采用3步2跨,需拆除鋼梁外包鋁板。拉接方式詳見右圖。與鋼柱拉接采用每三步一拉接,具體拉接詳見附圖1 鋼柱HZ01、HZ02加固腳手架平面圖。腳手架搭設7、時,與柱拉接同時搭設。鋼柱加固時,臨時拆除本層鋼柱拉接,加固后及時恢復。5.1連墻件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距離不大于300mm。5.2本工程連墻件采用矩形布置。5.3連墻件盡量采用水平布置,若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5.4本工程下部無法設置連墻件,應設置拋撐,拋撐與地面夾角為4560度之間。6.剪刀撐與橫向斜撐6.1每道剪刀撐寬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m,與地面夾角在4560度之間。6.2本工程腳手架高度超過24m,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連續設置剪刀撐。6.3剪刀撐接長采用搭接,搭接桿件接頭長度: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應不小于1.0m;等間距設置3個旋轉扣8、件,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搭接縱向水平桿桿端的距離不小于100mm。6.4剪刀撐斜桿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厚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6.5本工程為開口型雙排腳手架,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6.6為確保腳手架的整體牢固性,腳手架內側立桿頂部通過鋼絲繩與一期結構牢固拉接。7安全網腳手架外側立面采用防塵、防噪音密目安全網滿封,下口封嚴。七、施工要求1施工準備1.1按規定對鋼管、扣件、腳手板進行檢查驗收,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1.2經檢驗合格的構配件應按品種、規格分類,堆放整齊、平穩,堆放場地不得有積水。1.3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9、。2地基與基礎的施工本工程腳手架基礎為室外地面。3搭設在牢固的地基彈線、立桿定位擺放掃地桿豎立桿并與掃地桿扣緊裝掃地小橫桿,并與立桿和掃地桿扣緊(固定立桿底端前,應吊線確保立桿垂直)每邊豎起34 根立桿后,隨即裝設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與立桿扣接固定)安第一步小橫桿(小橫桿,靠近立桿并與縱向水平桿扣接固定)校正立桿垂直和水平使其符合要求,按4060N m 力擰緊扣件螺栓,形成腳手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設,直至第一步架交圈完成。交圈后,再全面檢查一遍腳手架質量和地基情況,嚴格確保設計要求和腳手架質量安第二步大橫桿安第二步小橫桿加設臨時斜撐桿(加拋撐),上端與第二步大橫桿扣緊(裝設與柱連10、接桿后拆除)安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安裝二層與柱拉桿接立桿加設剪力撐裝設作業層間橫桿(在腳手架橫向桿之間架設的、用于縮小鋪板支撐跨度的橫桿)鋪設腳手板,綁扎防護及檔腳板、立掛安全網。3.1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3.2每搭完一步腳手架后應按規定校正步距、縱距、橫距及立桿的垂直度。3.3底座安放應符合下列規定:底座、墊板均應準確地放在定位線上;墊板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的木墊板;3.4立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嚴禁將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混合使用;相鄰立桿的對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內,錯開距離應符合規定;開始搭設立桿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11、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點時,在搭設完該處的立桿、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頂層立桿搭接長度與立桿頂端伸出建筑物的高度應符合規定。3.5縱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水平桿的搭設應符合規范構造規定。3.6橫向水平桿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搭設橫向水平桿應符合規范的構造規定;雙排腳手架橫向水平桿的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宜大于100mm;3.7縱向橫向掃地桿搭設應符合規范條的構造規定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1)連墻件搭設應符合規范的構造規定。當腳手架施工操作層高出連墻件二步時,應采取臨時穩定措施,直到上一層連墻12、件搭設完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2)剪刀撐、橫向斜撐搭設應隨立桿、縱向和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3)各底層斜桿下端均必須支承在墊塊或墊板上。3.8扣件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螺栓擰緊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在主節點處固定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的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3.9作業層欄桿和擋腳板的搭設應符合下列規定:欄桿和擋腳板均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上欄桿上皮高度應為1.2m。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中欄桿應居中設置13、。3.10腳手板的鋪設應符合下列規定腳手板應鋪滿鋪穩,離開墻面120150mm。采用對接或搭接時均應符合規范的規定,腳手板探頭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在拐角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4拆除4.1拆除腳手架前的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應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應根據檢查結果補充完善施工組織設計中的拆除順序和措施經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應由單位工程負責人進行拆除安全技術交底。清除腳手架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4.2拆除腳手架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拆除順序應遵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一步一清”的原則。即先拆欄桿、腳手架、14、剪刀撐、斜撐、而后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要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除工作。拆架子的高空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軟底鞋上架作業,同時,周圍設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并有專人指揮,以免發生傷亡事故。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拆除的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亂扔。連墻件必須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兩步。嚴禁采用踏步式、分段、分立面拆除法。4.3卸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各構配件嚴禁拋擲至地面。運至地面的構配件應按規定及時檢查、整修與保15、養,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八、腳手架構配件質量標準1鋼管:采用外徑48,壁厚3.5mm的焊接鋼管或鍍鋅鋼管,鋼管長度不大于6m;鋼管采用Q235A(3號)鋼,其力學性能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碳素結構鋼GB700-89中Q235A鋼的規定;鋼管外觀無裂紋,兩端面平整,無劃道和彎曲,嚴禁打孔。2扣件:采用可鍛鑄造扣件,機械性能不低于KTH33008可鍛鑄鐵;扣件不得有裂紋、氣孔,不得有縮松、砂眼或其它影響使用的鑄造缺陷;并應將粘砂、澆冒口殘余、披縫、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凈。扣件表面作除銹處理;扣件與鋼管的貼合面必須嚴格整形,保證與鋼管扣緊時接觸良好;扣件活動部位能靈活轉動,旋轉扣件的兩旋轉面間隙小16、于1mm;當扣件夾緊鋼管時,開口處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m;每個螺栓擰緊扭力矩達65Nm時,扣件不得破壞;扣件螺栓不得有滑絲現象。3腳手板:采用厚50mm、寬300mm松木腳手板,腳手板兩端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設兩道箍,不得有開裂、腐朽現象。九、安全注意事項1從事建筑登高的作業人員必須年滿18歲,兩眼視力均不低于1.0、無色盲、無聽覺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和突發性昏厥等疾病,無妨害登高架設作業的其它疾病和生理缺陷。2 責任心強,工作認真負責,熟悉本作業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嚴禁酒后作業和作業中玩笑戲鬧。3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和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必須戴好安全帽,在無可靠防護的2m以17、上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內。4架子工必須經過培訓教育,考試、體檢合格,持證上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經培訓的無證人員上崗作業。5搭設防護棚時,希望一期員工繞行,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十、檢查和驗收1.舊扣件使用前要進行質量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2腳手架及其地基基礎要在下列階段進行檢查和驗收:2.1基礎完工后及腳手架搭設前;2.2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2.3每搭設完1013m前后;2.4達到設計高度后;2.5遇有六級大風與大雨后;2.6寒冷地區開凍后;2.7停用超過一個月。3腳手架使用中,要定期檢查下列項目:3.1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等的構造是否18、符合要求;3.2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3.3扣件螺栓是否松動;3.4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規范要求;3.5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3.6是否超載。十一、附圖:附圖1:鋼柱HZ01、HZ02加固腳手架平面圖附圖2:一期東側操作架立面圖十二、計算書: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計算的腳手架為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為32.2米,25.0米以下采用雙管立桿,25.0米以上采用單管立桿。19、 搭設尺寸為:立桿的縱距1.20米,立桿的橫距1.05米,立桿的步距1.35米。 采用的鋼管類型為483.5,連墻件采用3步2跨,豎向間距4.05米,水平間距2.40米。 施工均布荷載為5.0kN/m2,同時施工1層,腳手板共鋪設6層。一、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按照小橫桿上面20、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200/2=0.210kN/m 活荷載標準值 Q=5.0001.200/2=3.000kN/m &n21、bsp; 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 1.20.210 1.43.000=4.498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22、載作用下的彎矩 計算公式如下: M=4.4981.0502 =0.620106/5080.0=122.026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23、 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 0.210 3.000=3.248kN/m 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5.03.2481050.04/(3842.06105121900.0)=2.047mm &nb24、sp;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05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二、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050=0.040kN &nb25、sp;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0501.200/2=0.220kN 活荷載標準值 Q=5.0001.0501.200/2=3.150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40 1.20.220 1.43.150)/2=2.361kN  26、; 大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27、;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2002 0.1752.361 =0.501106/5080.0=98.666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28、nbsp; 最大撓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29、 V1=0.6770.0381200.004/(1002.060105121900.000)=0.02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40 0.220 3.150)/2=1.705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1=1.1461705.4101200.003/(1002.060105121900.000)=1.35mm &n30、bsp;最大撓度和 V=V1 V2=1.366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2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范5.2.5):  31、;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200=0.046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501.0501.200/2=0.220k32、N 活荷載標準值 Q=5.0001.0501.200/2=3.150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46 1.20.220 1.43.150=4.730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33、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379 NG1 = 0.13832.20034、 25.0000.038=5.400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木腳手板,標準值為0.35 NG2 = 0.35061.200(1.050 0.450)/2=1.89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木腳手板標擋板,準值為0.14 NG3 = 0.1401.2006/235、=0.504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20032.200=0.193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 NG2 NG3 NG4 = 7.988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nb36、sp;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5.00011.2001.050/2=3.150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附錄表D.4的規定采用:W0 = 0.450 Uz 風荷載37、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附錄表的規定采用:Uz = 1.250 Us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0.600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4501.2500.600 = 0.236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b38、sp; N = 1.2NG 0.85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7.988 0.851.43.150=13.334kN 單雙立桿交接位置的最大軸向壓力N=1.23.181 0.851.43.150=7.566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bs39、p; N = 1.2NG 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7.988 1.43.150=13.995kN 單雙立桿交接位置的最大軸向壓力N=1.23.181 1.43.150=8.227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nbs40、p;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立桿的步距 (m)。 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40.2361.2001.350五、立桿41、的穩定性計算: 單雙立桿交接位置和雙立桿底部均需要立桿穩定性計算。 參照施工手冊計算方法,雙立桿底部的鋼管截面面積和模量按照兩倍的單鋼管截面的0.7折減考慮。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底部N=13.995kN,單雙立桿交接位置42、N=8.227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7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7001.350=2.651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6.846cm2; &43、nbsp;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7.112cm3; 由長細比,為2651/16=16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54;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13995/(0.25685)=80.554N/mm2; &n44、bsp;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經計算得到單雙立桿交接位置=8227/(0.25489)=66.297N/mm2; 不考慮風荷載時,單雙立桿交接位置的立桿穩定性計算<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nbs45、p; 其中 N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底部N=13.334kN,單雙立桿交接位置N=7.566kN; i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k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700; &nbs46、p;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7001.350=2.651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6.846cm2; W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7.112cm3; 由長細比,為2651/16=168;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47、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254; MW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13334/(0.25685) 61000/7112=85.391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雙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 f,滿足要求! &nb48、sp; 經計算得到單雙立桿交接位置=7566/(0.25489) 61000/5080=73.070N/mm2; 考慮風荷載時,單雙立桿交接位置的立桿穩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 nl="8.211kN" no="5.000" nlw="3.211kN,連墻件軸向力計算值" wk="0.236kN/m2;" aw="4.052.40" nf=""49、 a="4.89cm2;f">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連墻件采用扣件與鋼梁、鋼柱拉接。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本工程腳手架基礎為汽車坡道和殘疾人坡道。1.殘疾人坡道面層為石材,基礎為室外自然地面。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55.98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14.00 A 基礎底面面積50、 (m2);A = 0.25 fg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170.00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其中 kc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1.0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2.汽車坡道板厚為25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恒荷載標準值混凝土:250.25=6.25 kN/m2面層: &51、nbsp; 1.0 kN/m2板底抹灰 0.25 kN/m2合計:7.5 kN/m2設計值為q1=1.27.5=9.0kN/m2,上部結構傳至坡道的活荷載設計值為q1=14.00kN/m2(腳手架底部放置在1.0 m2的墊板上),作用在車道頂板上的荷載設計值為q=23.00kN/m2。按單向板兩端半固接考慮,M=ql2/10=23.007.57.5/10=129.375kN.ms=M/(fcm.b.h02)=129.375106/(16.51000230230)=0.148查表得s=0.92配筋計算:As= M/(s.fy.h0)= 129.375106/(0.92300230)=2038mm2。坡道板底實配鋼筋20150(As=2093 mm2>2038mm2)。為確保架體安全,在坡道下方每根立柱下部增加支撐一道,支撐下部墊50mm厚木腳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