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外環線東北部調線工程排水首件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22966
2022-06-28
20頁
125KB
1、外環線東北部調線工程第1標段現場檢查(監理、項目經理部 排水首件施工方案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3月第一章 工程概況1第一節 工程簡介1第二節 工程水文地質條件1第三節 工程數量2第四節 編制依據及設計要求3一、 編制依據3二、 設計要求4第二章 施工方案5第一節 排水施工工藝流程5第二節 排水施工工藝要點5一、 測量放樣5二、 溝槽開挖及防護5三、 管道基礎9四、 管道安裝10五、 管道接口12六、 閉氣試驗12七、 檢查井及雨水口等設施施工13八、 溝槽回填16第三章 施工組織18第一節 施工組織機構18第二節 材料進場計劃18第三節 開工前準備18一、 現場準備18二、 2、技術準備18三、 工、料、機到位情況19第四章 施工進度計劃20第一節 進度計劃20第二節 進度計劃的保證20第五章 雨季施工措施21第六章 質量保證措施22第一節 質量目標設計22第二節 施工質保體系22第三節 自檢方法和手段22第四節 質量保證體系23第五節 質量檢驗標準23第七章 安全、環保及文明施工措施25第一節 安全措施25第二節 安全施工具體措施25第三節 環保措施26第四節 文明施工26第八章 各類附表27附表1 施工組織機構27附表2 質量保證體系圖28附表3 安全保證體系圖29第一章 工程概況第一節 工程簡介天津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外環線東北部調線工程位于天津市現狀中心城區的3、東北部,起點為現狀外環線津漢立交,止于鐵東路以西,線路全長27.671km。天津快速路系統二期項目-外環線東北部調線工程第一標段,工程范圍為外環線東北部調線WK0-066.413WK2+000,津漢快速路JHK0+107.487JHK2+445.750,為外環線與津漢快速路交點處,也是外環線東北部調線的起點。線路工程包括津漢快速路和外環東北部調線節點的高架全互通立交,外環線東北部調線和津漢快速路主路,連接京津塘高速公路機場站的兩條上下匝道,連接現狀外環線的兩條上下匝道以及地面道路若干條。全線津漢立交為全互通半定向半苜蓿葉式立交,整個立交共三層。本標段道路工程設計等級為城市快速路,設計行車速度為4、80Km/h。排水工程主要包括本標段范圍內的新建道路雨水管線施工以及衛國道現狀雨污水管道切改。雨污水管線平面位置按排水設計圖紙道路設計中心線施做,確定排水管采用鋼筋混凝土管(d400-d1350)單排敷設,坡比為0.86-1.5。管道采用承插式鋼筋混凝土II級管,管頂平接,接口材料采用滾動式橡膠圈。檢查井采用直徑900-1500mm混凝土模塊圓形檢查井。收水井采用大型雙篦型式。管道基礎為120砂石基礎。第二節 工程水文地質條件1、本工程淺層潛水水位埋深為0.54.10米,標高為2.850.82米。根據區域經驗,天津市淺層地下水具有明顯的豐水期、枯水期變化,豐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水位下降,多年變5、化幅度0.51.0m。2、本工程范圍內,粉土層屬于潛水類型,粉土、粉細砂層屬于承壓水類型。根據地區經驗,承壓水頭略低于潛水位,主要由潛水進行水源滲透補給與上層潛水水力聯系緊密,以地下徑流方式排泄,同時以滲透方式補給深層地下水。3、 地下(表)水腐蝕性評價本工程場地地下水和北塘排污河河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為:(1)按環境類型評價,地下水具有弱腐蝕性,北塘排污河河水具有微腐蝕性;(2)按地層滲透性評價,地下水和北塘排污河河水均為微腐蝕性;(3)綜合評價地下水具有微腐蝕性。本工程場地地下水和北塘排污河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為:長期浸水部位,地下水和北塘排污河水均具有微腐蝕性;干濕6、交替部位,地下水具有中腐蝕性,北塘排污河水具有弱腐蝕性。4、本工程場地土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為:(1)按環境類型評價,土具有微腐蝕性;(2)按地層滲透性評價,土具有微腐蝕性;(3)綜合評價土具有微腐蝕性。土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為弱腐蝕性。5、根據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范(JTG D63-2007),本場地標準凍結深度0.60m左右。第三節 試驗段井號及工程數量 本次試驗段設在YGC9-YGC10兩井之間,兩檢查井為矩形直線雨水檢查井,兩井間距為35米,縱坡為0.9,管道基礎采用120砂石基礎,原地面標高分別為:3.97m、4.06m,設計管道內底標高分別為:0.817m、0.7、786m。檢查井蓋標高分別為:4.37m、4.06m。 第四節 編制依據及設計要求一、 編制依據(一)、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的工程施工圖。(二)、設計圖紙中指定使用的標準圖集。(三)、城市排水工程質量檢驗標準(DB29-52-2003)。(四)、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五)、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六)、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規范(排水工程部分)(DB29-76-2004)。(六)、施工現場的實際勘察情況。(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八)、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標準DB29-89-208、10二、 設計要求(一) 主要技術標準暴雨強度公式雨水量Q=qF(二) 管材及管材標準(1) 管材本試驗采用鋼筋混凝土d1000mm承插口管,混凝土管根據管道覆土厚度和基礎角度選擇II及或III級管材。收水支管采用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II級)。(2)管材標準管材必須符合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11836-2009。出廠前每一根管道需進行打壓試驗,合格后填寫合格證書方可使用,下管前應對管道進行檢驗是否有裂紋、脫皮、碰傷、露筋、變形等外觀缺陷,符合標準的管材方可作為施工用管。(3)鋼筋混凝土排水管材要求應根據管道計算覆土高度和基礎角度選擇管材,本段管道計算覆土高度:0.7mH3m采用鋼筋混凝土9、II級管。雙聯篦收水井收水支管采用d300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材,收水支管坡度為1,坡向檢查井。第二章 施工方案第一節 排水施工工藝流程排水工程主要工藝流程見排水施工工藝流程圖。第二節 排水施工工藝要點一、 測量放樣施工前嚴格按圖紙進行放樣,根據甲方提供的控制點及我公司加密閉合的控制點用全站儀測定出管道中心線,由于本段雨水管道在直線段上按10m一點進行放樣,并測定出檢查井的平面位置及原地面高程。開挖時根據圖紙設計高程,計算出開挖深度,按規定坡度放坡,并用石灰撒出開挖坡頂上口兩邊的邊線,開挖時,進行跟蹤測量,溝底每隔5m測定出一個平面位置及墊層面高程控制樁(墊層面高程等于圖紙設計管內底高程減去承插10、口管壁厚度),嚴格控制好溝槽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砂礫墊層鋪筑完畢后及時在墊層面上用全站儀測出管道定中心的平面位置并掛線及檢查井的平面位置和大小。管道安裝時進行跟蹤檢查測量,復測管內底高程是否與圖紙對應,管道施工完畢,應進行竣工測量。各道工序的測量資料需認真做好記錄,所有測量成果及時上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復。二、 溝槽開挖及防護(1) 開挖形式本工程為d1000mm鋼筋混凝土管,管道位于DC地面道路范圍以內,根據前述地質報告,管道深埋范圍內主要為填土、粉質粘土、粉土及淤泥質粉質粘土層,管道施工開挖采用以下三種形式:1、當開挖深度小于3米時,采用明槽形式開挖:當H2.0m,邊坡采用1:2;當2.0H11、3.0m,邊坡采用1:2.5;明挖斷面示意圖2、 由于本段管道槽深大于3.0米且小于5米時采用密排木樁+擋土木板的支護方式施工。確保開挖后的邊坡不滑塌,保證周邊淤泥質土不流入槽底內。本段管道基礎采用明挖開槽。 3、邊坡采用1:0.5放坡明開槽形式開挖。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切實可行的開挖邊坡坡比,確保邊坡施工安全。溝槽棄土應隨出隨清理,設計建議均勻堆放在距溝槽上口邊線10m以外,堆土高度一般不宜超過1.5米。溝槽開挖過程中及成槽后,槽頂應避免出現震動荷載,成槽后應盡快完成管道基礎和敷設管道等工作,避免長時間晾槽。使用機械挖土時,為了防止機械超挖而擾動原狀土壤,在設計槽底高程以上應留30cm以上12、土層采用人工清挖。如遇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換填最大粒徑1015mm的天然級配碎石。4、基槽開挖時注意觀測地質情況,出現淤泥、彈軟等現象,采用相應的回填處理方式,及時進行處理,必要時通知設計。5、利用現場的控制樁,隨時觀察溝槽邊坡的動向,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6、溝槽開挖采用挖掘機開挖,當開至距槽底30cm時,用人工清理擾動土至設計槽底標高,避免撓動槽底土。(2) 溝槽開挖排水施工前我方將現場清理干凈后再施工,施工過程中及時排水,不允許積水。本段管道大部分槽底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為防止槽底被水浸泡,沿坑底兩邊基礎范圍采用集水坑加排水溝的方法排水,使坑壁滲水沿兩邊集水溝匯合于集水坑內,然13、后用水泵排出坑外;當遇流沙及軟土等不利情況時應采用大口集水井降水,使中間挖土部分處于干處,以提高挖土效率。集水坑大小,主要根據滲水量大小而定,深度一般大于0.7m,集水坑可用能夠阻止土質流動的材料荊笆,竹篾編筐或木籠圍護,以防基坑土質擾動及泥砂堵塞吸水龍頭。集水坑及集水井中的水,采用水泵進行抽出,抽水時應有專人負責維護集水溝和集水坑,使其不淤、不堵,能不停地將水排出。排水溝設置于距離溝槽邊10cm,寬50cm,深30cm;排水溝設置縱坡,每隔20m設置一個集水井,用潛水泵抽水。施工過程中,溝槽不允許積水,在保證地下水位降到槽底0.5m以下后,方進行基礎施工和管道鋪建等其他工序。施工過程中不得間14、斷排水,并對排水系統經常檢查和維護。當管道未具備抗浮條件時,嚴禁停止排水。溝槽距離路外建筑物較近,施工時精心組織,逐段開挖,管道施工驗收合格后迅速回填,以盡量避免長時間降水對建筑物產生影響,施工時隨時觀察降水產生的不利影響,加以解決。三、 管道基礎基礎施工前,應通過監理工程師對溝槽的驗收并符合以下標準:開槽斷面合理,堆土合格;溝槽排水通暢,槽內無雜物,基面無擾動,清底合理;邊坡無裂痕,隱患處采取加固措施。(1) 承插口混凝土管采用120砂石基礎,管道基礎參照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圖集06ms201-1“混凝土排水管基礎及接口”中做法施做。本段管道基礎為一般土質,經過基底觸探合格后,進行級配15、碎石鋪筑。墊層鋪設后用振動平板夯夯12遍。墊層總厚度,管道安裝后墊層受多種因素影響,將會產生沉淀,使管道高程降低,為此在鋪設級配碎石墊層時應考慮一定的予沉量,一般可按30mm50mm考慮。(2) 管底與墊層接觸兩側的腋角必須用砂填充插搗密實,與管底緊密接觸,不得用其他材料填充。腋角高度須符合設計要求。四、 管道安裝(1) 下管管道安裝前做好如下準備工作:下管前應將承口內和插口表面及管身的泥土臟物清理干凈;按規定選配合理的膠圈,套入插口端部,試其松緊度是否適應,做到松緊適中、平整、順滑、無扭曲。管道中心與高程控制:拉邊線和高程樁線控制管道中心與高程,土方開挖時,在槽底給定的中心樁一側釘邊線鐵釬,16、上掛邊線,邊線高度與管道中心高度一致,以控制管道中心。邊線距管中的距離等于管外徑的1/2加上一常數,常數根據現場施工情況定(一般小于50mm)。在槽幫兩側適當的位置打入高程樁,其間距10m15m左右一對,并施測上高程釘。連接槽兩幫高程樁上的高程釘,在連線上掛縱向高程線。拉緊高程線,用眼串線看有無折點,是否正常。以此控制管道高程。 采用邊線穩管,具體操作:安外徑相同的管時,用尺量取管外皮距邊線的距離,與選定的常數相比,不超過允許偏差時為正確;安裝外徑不同的管時,用水平尺找管中,量取至邊線的距離,與給定管外徑的1/2加上常數相比,不超過允許偏差為正確。對管道高程控制的具體操作為:根據給定的高程下反17、數,在高程尺桿上量好尺寸,刻寫上標記,經核對無誤進行安管。安管時,將高程線繃緊,把高程尺桿下端放至管內底上,并立直,當尺桿上標記與高程線距離不超過允許偏差時為正確。管道敷設采用吊車吊裝。下管前,將管節沿準備鋪設的管線一側排放好,排放過程中,防止管節碰撞受損。下管時必須輕吊輕放,找出管體重心,做出標志。并在吊管時在鋼絲繩和管體之間墊橡膠皮以避免損傷管體,緩慢下管,防止擾動管道基礎。使管節承口迎向水流方向。吊裝過程中設專人指揮下管,嚴防砸壞基礎,碰壞鋼筋砼管本身及由于振動引起的溝槽壁塌方。(2)穩管及上膠圈穩管時,為防止管道橫向移動,在管道兩側用兩組4個楔形混凝土墊塊以90支撐角位于管道兩側,其縱18、向位置為每組距管端1/5處。排管時遵循逆流方向排放原則。管道承口應為進水方向,從下游開始安裝。先把第一節管按照井位穩好,并在管體上套好兩根鋼絲繩。將管道承口工作面清掃干凈,均勻涂抹潤滑劑。把第二節管節插口工作面清理干凈,把膠圈套在插口頂端,檢查配套的密封膠圈是否壓縮均勻、平順、無扭曲,膠圈作到壓縮均勻、平直、無扭曲,確保在撞口時膠圈均勻滑動。膠圈質量必須符合要求,使用前逐個檢查。鋼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采用滾動式橡膠圈接口,膠圈不應有氣孔、裂縫和重皮,其物理性能滿足規范要求。管材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規定。(4)對口利用邊線調整管身位置,使管節中心線19、符合設計要求,把插口對準承口八字。(5)撞口(使用吊鏈拉入法)在已安裝穩固的管節上栓上鋼絲繩,在待拉入管節承口處架上后背橫梁(由槽鋼、方木、橡膠墊組成)。把后背橫梁兩端套好鋼絲繩和吊鏈,連好繃緊、對正,這時兩側同步拉動兩個吊鏈,當插口頭頂到承口止推槽時,膠圈剛好到止膠臺處。吊鏈拉入法安管示意圖:(6)檢驗管體(水平、高程)位置每一管節安裝完成后,校核管體軸線位置與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后,進行管體軸向鎖定和兩側支固。(7)鎖管撞口結束后,為防止前幾節管節管口回彈或移動,用2組4塊楔形混凝土墊塊以90度支撐角置于管道兩側,其縱向位置每組距管端1/5處。同時用鋼絲繩和吊鏈鎖在后面的管節上。五、 管道接20、口承插口筋混凝土管材采用氯丁橡膠圈(楔型)接口:膠圈的外觀應光滑平整,不得有氣孔、裂縫、卷褶、破損、重皮等缺陷;安裝過程中膠圈不得翻轉、扭曲。膠圈性能應符合國際04S516中40頁橡膠圈及橡膠墊性能指標表的規定。管節對口時,應將承插口內的所有雜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凈,然后在承口內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并將橡膠圈上的粘接物清擦干凈,且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插口上套的密封圈應平順,無扭曲。安管時應均勻滾動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彈不得大于10mm,把膠圈彎成心形或花形(大口徑)裝入承口槽內,并用手沿整個膠圈按壓一遍,確保膠圈各個部分不翅不扭,均勻一致卡在槽內。特別注意安裝頂、拉速度應緩慢,并應有專人查21、膠圈滾入情況,如發現滾入不均勻,應停止頂、拉,用鑿子調整膠圈位置,均勻后再繼續頂、拉,使膠圈達到承口的預定位置。密封圈不得出現“麻花”、“悶鼻”、“凹兜”、“跳井”、“外露”等現象。六、 閉氣試驗將進行閉氣檢驗的排水管道兩端用管堵密封,然后向管道內充入空氣至一定的壓力,在規定閉氣時間測定管道內氣體的壓降值。具體步驟如下:1、對閉氣檢驗的排水管道兩端管口與管堵接觸部分的內壁應進行處理,使其清潔磨光。2、分別將管堵安裝在管道兩端,每端接上壓力表和充氣嘴。3、用打氣筒給管堵充氣,加壓至0.150.20MPa將管道密封。4、用空氣壓縮機向管道內充氣至3000Pa,關閉氣閥,使氣壓趨于穩定,氣壓從30022、0Pa降至2000Pa歷時不應少于5min。氣壓下降較快,可適當補氣。下降太慢,可適當放氣。5、根據不同管徑的規定閉氣時間,測定并記錄管道內氣壓從2000Pa下降后的壓力表讀數,及下降到1500Pa的時間不應小于下表規定。管徑(mm)管內壓力(Pa)規定閉氣時間(s)起點終點300200015006040095500125600155700185800215900250100029011003301200370七、 檢查井及雨水口等設施施工(1) 技術要求檢查井采用給水排水標準圖集06MS2014中的檢查井進行施工。檢查井基礎采用C15砼,井壁材料采用MU10混凝土井壁模塊,檢查井井頸采用預制23、混凝土井頸,砌筑砂漿采用Mb10砌塊專用水泥砂漿,灌芯混凝土為C25砼,勾縫、座漿、抹三角灰采用1:2(防水)水泥砂漿。檢查井內的蓋板如與支管高程沖突,可適當的酌情升高或降低蓋板高度,避免支管與蓋板高程沖突。檢查井井蓋采用天津市市政公路行業協會200633號文件確定的650重型球墨鑄鐵井蓋(采用防盜型),其技術規定及質量檢驗管理規定詳見市政局質監2005185號文件及市政局科200570號文件。檢查井井頸采用預制混凝土井頸。位于車行道上的檢查井,其道路結構層部分采取反開槽施工,以保證排水和道路的銜接。施工做法參照天津市工程建設標準設計-城市道路質量通病防治系列標準圖集(津07SSZ1)(圖集號24、07SSZ1-1,頁次A11和圖集號07SSZ1-2,頁次B61)。(2) 施工工藝測量放線基礎施工底板施工井室砌筑灌孔抹面溜槽、踏步安裝井圈及井蓋安裝。 (3)工具準備 直徑3cm插入式震動器、云石切割機、緊錮器、瓦工工具。 (4)材料準備1選擇配套模塊。根據檢查井強度要求、接入井的雨污水管徑D選擇合適的檢查井型及配套模塊。混凝土模塊要及時備料,模塊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提供產品的合格證,標明生產廠家、模塊的強度等級、型號、批次和生產日期等。 2井壁墻體模塊安裝前先做基礎墊層。基礎應該坐落在土質良好的土層上,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得小于100kPa,用C15素混凝土做墊層。3模塊檢查井砌筑時,砌筑砂漿25、所用的砂、水泥和外加劑等原材料必須有質保書或復試報告,材料的報驗必須經監理認可后方能使用。(5)施工方法 1放線。圓形井以兩節管預留間距中心為圓心畫圓,矩形井以兩節管預留問距中心按設計尺寸向四邊放線。2.基礎施工。井坑應與管溝同時開挖,開挖時井座主管線應與管溝中管道在同一軸線。井坑邊坡與管溝邊坡一致。井坑開挖時,不得擾動基土;如基土受到擾動,則應按現行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68的有關規定,不得超挖,如果出現超挖,根據基土土質采取補救措施。檢查井底板下鋪10cmC15素混凝土墊層。3.底板施工:檢查井底板采用提前預制方式,參照06MS201-4混凝土模塊式排水檢查井圖集施做,26、圓形井 900mm,采用C25素混凝土,圓形井900mm,采用C25鋼筋混凝土,矩形井采用C25鋼筋混凝土。4砌筑。首層混凝土模塊應按設計圖紙要求定位,根據檢查井尺寸正確的擺放模塊。圓形井每層模塊數量為100,即1100圓形檢查井采用1100弧型塊,每層為l1塊。矩形井根據標準塊、轉角塊的尺寸來決定每層塊砌塊排放數量。本工程矩形三通模塊檢查井組砌圖參照圖集。當連接接入管時,模塊可用切割機切割,切割后的連接縫應控制在1015mm,座漿應密實,凹凸槽口銜接牢固,以便流入砂漿,防止滲漏。特別要注意,砌筑時采用專用工具施工,確保砂漿飽滿,灰漿均勻,嚴禁使用斷裂、壁肋上有豎向裂縫的模塊砌筑。當砌筑34層27、時,應備好模板,緊錮器將模塊周邊收緊,防止模塊移位。同時隨砌隨復核井室尺寸。 5灌孔。砼灌芯前應將雜物及落灰清理干凈,墻體做必要的支撐加固。分次灌注時,應灌至灌注最上層砌塊的2/3,剩下(300500mm)搗固,但兩個灌層灌注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下層砼的終凝時間。芯澆灌最好連續,確保砼連續性和整體粘結性。灌注砼水泥,石子,砂,水,外加劑等應符合相關標準,強度等級為C25,塌落度控制在80100mm即可。灌孔時砼灌注量應達到計算需用量,質量檢查時,用小錘敲擊砌體,應無異常無空洞,必要時應鑿開異常聲響處的模塊,進行灌孔砼質量檢查。 6抹面。井壁應進行抹面,隨砌隨抹面,抹面采用1:2(防水)水泥砂漿,在28、砌筑檢查井時應同時安裝預留支管,預留支管的管徑、方向、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管道與井壁銜接處應嚴密。 5流槽。流槽與井室同時進行砌筑。流槽表面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漿抹面,壓實抹光,與上下游管道平順一致,以減少摩阻。 6踏步安裝。踏步可直接鑲嵌于兩層砌塊之問,用切割機在設計安裝位置切割數刀,鑿出槽孔,放入踏步,用砼包裹嚴實,同時調整好踏步夾角,平整度,外露長度。踏步安裝,應隨砌隨安,砼凝固前不得踩踏步。 7安裝蓋板、井圈、井蓋。檢查井砌筑或安裝至規定高程后,應及時澆筑或安裝蓋板、井圈,蓋好井蓋。檢查井施工完畢后,應加強養護,混凝土及砂漿未達到設計強度前不得進行回填,如有特殊要求,由設計人員確定回填時間,并提出相應的技術保障措施。八、 溝槽回填溝槽回填必須在管道或構筑物驗收合格并達到回填要求的強度時方可進行。回填前應將槽內雜物淤泥清除干凈和保持排水暢通,槽內不準有積水。(1) 明開槽采用槽底至管中滿槽回填石屑;管中至管頂以上0.4m范圍內回填石屑,石屑頂部寬度為管外徑兩側各加0.5m,邊坡為1:1回填。(2) 回填料壓實放坡開槽部分:采用槽底至管中滿槽回填石屑;管中至管頂以上0.4m范圍內回填石屑,石屑頂部寬度為管外徑兩側各加0.5m,邊坡為1:1回填。石屑采用分層夯實的方法進行密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