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莆鐵路某大橋連續梁施工方案(70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24066
2022-06-29
70頁
8.88MB
1、XXXX特大橋連續梁方案評特大橋連續梁方案評審會議召開審會議召開熱 烈 祝 賀目 錄 一、工程概況 二、0#段施工 三、掛籃懸臂施工 五、合攏段施工 七、線形控制 B、跨高速公路安全防護方案 四、邊跨現澆段施工 A、專項施工方案 六、預應力施工一、工 程 概 況 本橋中心里程本橋中心里程DK175+031.79DK175+031.79由由3-24m3-24m和和48-32m48-32m簡支箱梁和簡支箱梁和1-1-(40+56+40m40+56+40m)和)和1-1-(40+64+40m40+64+40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組成,)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組成,全長全長1936.32m1936.32m2、,本橋為雙線橋,位于,本橋為雙線橋,位于99、5.15.1坡道上,平面位于直線上,線間距坡道上,平面位于直線上,線間距5.0m5.0m。 40+64+40m 40+64+40m連續梁為跨越在建連續梁為跨越在建XXXX高速公高速公路而設計路而設計,40+56+40m,40+56+40m連續梁為跨越一河流而連續梁為跨越一河流而設計設計. .根據總體施組安排根據總體施組安排, ,先施工先施工40+64+40m40+64+40m連連續梁續梁, ,然后將掛籃局部改裝后再施然后將掛籃局部改裝后再施40+56+40m40+56+40m連續梁連續梁. . 混凝土采用裝載機上料,電子計量,大型攪拌機拌和,混凝土3、運輸罐車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泵,泵送入模的方法施工。在DK175+400處(37號墩)建立了大型拌和站1套,擁有混凝土罐車6臺,泵車1臺、輸送泵2臺、鏟車1臺。拌和站場地附近設置鋼筋加工及存放場地,供應全橋所需的鋼筋。工 程 概 況工 程 概 況工 程 概 況40+64+40m連續梁概況 跨在建跨在建XXXX高速公路采用高速公路采用40+64+40m40+64+40m連續梁,梁全連續梁,梁全長長145.2m145.2m,墩號為,墩號為19#19#、20#20#、21#21#、22#22#墩;連續梁墩;連續梁采用懸臂灌注方案施工,兩個采用懸臂灌注方案施工,兩個“ “T T” ”構和邊跨現澆段采用4、構和邊跨現澆段采用支架現澆法施工,其余支架現澆法施工,其余8 8個節段采用掛籃懸臂法施工,合個節段采用掛籃懸臂法施工,合攏段采用掛籃施工。梁體結構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攏段采用掛籃施工。梁體結構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結構,中支點梁高為面結構,中支點梁高為5.2m5.2m,邊跨現澆段及跨中梁高為,邊跨現澆段及跨中梁高為2.8m,2.8m,邊支座中心線至梁端邊支座中心線至梁端0.60m0.60m,邊支座橫橋向中心距,邊支座橫橋向中心距4.6m,4.6m,中支座橫橋向中心距中支座橫橋向中心距4.4m4.4m,箱梁頂寬,箱梁頂寬12.6m12.6m,頂,頂板厚度板厚度343460cm60cm,腹5、板厚度,腹板厚度505090cm90cm,底板厚度,底板厚度4444XX0cmXX0cm。在端支點,中支點,中跨中共設。在端支點,中支點,中跨中共設5 5個橫隔板,個橫隔板,橫隔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橋面寬度按人行道欄橫隔板設有孔洞,供檢查人員通過。橋面寬度按人行道欄桿內側桿內側12.4m12.4m,橋面板寬,橋面板寬12.6m12.6m。箱梁構造圖40+64+40m連續梁工期安排 懸臂澆注分懸臂澆注分8 8段,每段施工周期:段,每段施工周期:0 0# #段施工及段施工及施工準備工作日為施工準備工作日為4545天,天,1#1#段段2525天,天,2 2段段8 8段,每段段,每段1212天6、,小計天,小計8484天,邊跨合攏段天,邊跨合攏段1515天,天,中跨合攏段中跨合攏段2020天。小計天。小計189189天。因為天。因為21#21#墩相比墩相比較較20#20#墩晚墩晚1515天,故中跨合攏晚天,故中跨合攏晚1515天,工期為天,工期為204204天。天。 綜上合計跨在建綜上合計跨在建XXXX高速公路連續梁施工周期高速公路連續梁施工周期為為204204天,約為天,約為7 7個月。個月。0#0#段計劃段計劃20XX20XX年年8 8月月2020日開始,至日開始,至20XX20XX年年3 3月月1212日該連續梁合攏完畢。日該連續梁合攏完畢。40+56+40m連續梁工期安排 407、+56+40m連續梁懸臂澆注分7段,每段施工周期:0#段施工及施工準備工作日為45天,1#段25天,2段7段,每段12天,小計72天,邊跨合攏段15天,中跨合攏段20天。工期為177天。 綜上合計跨灌溉渠連續梁0#段在20XX年4月1日之前施工完成,掛籃采用高速連續梁改裝后使用,計劃4月1日開始1#段施工,至20XX年8月25日全橋合攏完畢。二、0#段施工墩頂臨時固結 由于本連續梁由于本連續梁0#0#段為段為8 8米長,承臺長度為米長,承臺長度為XX.6XX.6米,米,O#O#段未懸出承臺外,腳手架均可立于承臺之上。因些段未懸出承臺外,腳手架均可立于承臺之上。因些0#0#段施工采用滿堂紅支架現8、澆法施工,采用在墩身周段施工采用滿堂紅支架現澆法施工,采用在墩身周圍搭設碗扣式腳手架,頂托上搭設方木,組成支架體系。圍搭設碗扣式腳手架,頂托上搭設方木,組成支架體系。0#0#段腹板下部對支架加密,間距為段腹板下部對支架加密,間距為30cm*60cm30cm*60cm,其,其余部分腳手架間距為余部分腳手架間距為60cm*60cm60cm*60cm。豎向采用。豎向采用1.8m1.8m、1.2m1.2m、0.6m0.6m、三種桿件調節支架高度,步距為、三種桿件調節支架高度,步距為1.2m1.2m,立桿底設墊座、掃地桿,頂設頂托,支架腳手架搭設,立桿底設墊座、掃地桿,頂設頂托,支架腳手架搭設時設雙向剪9、刀撐,腳手架沿墩身環向連接成整體,確保時設雙向剪刀撐,腳手架沿墩身環向連接成整體,確保支架體系穩定。頂部鋪設一層方木做平臺支撐支架體系穩定。頂部鋪設一層方木做平臺支撐0#0#段側段側模和翼模。施工前對模和翼模。施工前對0#0#段腳手架進行預壓,預壓荷載段腳手架進行預壓,預壓荷載采用采用1.251.25倍最大施工荷載。倍最大施工荷載。0#段現澆施工方案0#段現澆施工方案 加載總重量為加載總重量為0 0號節段施工重量的號節段施工重量的1.251.25倍超倍超載系數。本橋載系數。本橋0 0號段的施工重量為號段的施工重量為462.3t462.3t,堆載,堆載預壓施加總荷載為預壓施加總荷載為462.3110、.25=577.8t462.31.25=577.8t。堆載。堆載預壓采用分級加載的方法進行。壓重的先后順序預壓采用分級加載的方法進行。壓重的先后順序應按照混凝土的澆筑順序進行,先澆筑混凝土的應按照混凝土的澆筑順序進行,先澆筑混凝土的部位先壓重,后澆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壓重,荷載部位先壓重,后澆筑混凝土的部位后壓重,荷載分別按設計荷載的分別按設計荷載的60%60%、XX0%XX0%、125%125%進行。進行。 加載分級為:加載分級為:0277.38t0277.38t(60%60%)462.3t462.3t(XX0%XX0%)577.8t577.8t(125%125%)。)。現澆段預壓現澆段預壓n整11、個支架系統拼裝完成后對支架進行預壓,以實測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和彈性變形,驗證支架的承載能力;同時消除非彈性變形值;根據測得的數據推算0號懸臂段底模的預拱度,確保支架的使用安全。n加載材料使用砂袋結合鋼絞線,鋼絞線放置于砂袋上部。砂子用大包裝袋盛放,便于吊裝和運輸,用磅秤稱重,每袋重量為XX00公斤。現澆段預壓方案現澆段預壓方案加載順序加載順序加載順序為從支座向端部依次進行,每級持荷時間不少于6小時,當荷載壓至設計荷載的60%、XX0%時都要對觀測點進行沉降觀測,當壓至總重量的125%時停止加載并持續荷載一天。預壓及施工中,對稱均衡施工,并且對底模、支架處的觀測點進行連續觀測。然后再逐級卸載,并測12、量變形量。變形量測點布置示意圖三、掛籃懸臂施工三、掛籃懸臂施工 用掛籃懸臂施工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在墩頂澆筑起步梁段(0#塊),在起步梁段上拼裝懸灌掛籃并依次分段懸澆梁段;邊跨及中跨合攏。掛籃結構總圖本橋采用的掛籃為菱形掛籃,掛籃總重44噸。菱形掛籃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統,走行及錨固系統、模板系統共四大部分組成。掛籃拼裝掛籃拼裝20、21號墩頂0#段施工完成(含預應力施工及壓漿),開始安裝菱形掛籃,用塔吊結合吊車進行掛籃部件的吊裝工作,安裝時要兩側對稱進行,按設計要求控制不均衡荷載。先在0號段上鋪滑道,再將菱形桁架及牽引系統安裝到待澆位置,利用梁頂豎向預應力筋錨固菱形桁架,再安裝底模與外側模,同13、時將底模后端錨固于已澆筑完成0號段梁段底部,調整底模前端標高至設計位置,并調整兩側模就位;腹板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完成后,支立、調整內模就位,最后穿拉筋加固模板。掛籃加載試驗掛籃加載試驗實測掛籃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值,驗證實際參數和承載能力,確保掛籃的使用安全;通過模擬壓重檢驗結構,消除拼裝非彈性變形;根據測得的數據推算掛籃在各懸灌段的豎向位移,為懸灌段施工高程控制提供可靠依據。加載時注意分級加載,且分級應均勻。加載材料使用砂袋,砂袋采用大包袋內裝砂,每袋重量為XX00公斤。掛籃加載試驗 本橋最大梁段重為1#段,梁段重量為117t,因此靜載試驗施加總荷載為117t。堆載試驗采用分級加載的方法進行14、。在預應力筋張拉并壓漿完成后,孔道壓漿體強度達到設計強度要求,可進行掛籃的走行工作,準備下一段梁的施工工作。掛籃走行分兩步完成:第一步掛籃主梁系和掛籃底模、外模的走行;第二步掛籃內模系走行。掛籃走行梁段混凝土灌注灌注底板底板混凝土用泵管直接灌注入模,入模后人工攤平,用50振搗棒振搗。灌注順序由中線向兩側進行,砼采取分層澆注,每層厚度控制在30cm之內,并在倒角、張拉齒板處、錨墊板下加強振搗,以防出現蜂窩、麻面等現象,底板混凝土灌注完成后用抹子將頂面抹平。梁段混凝土灌注灌注腹板(隔板)腹板混凝土以扁串筒入模,并分層灌筑,分層厚度以30cm為宜,振動棒移動距離( 即插入間距)不得超過振動棒振動半徑15、的1.5倍,插入下層的深度以XXcm為宜,不得超過20cm。在腹板內側模上每隔2m左右開設觀察窗口,以觀察混凝土的振搗.質量.待混凝土灌至窗口下緣時將之封嚴,腹板混凝土灌至翼板根部為止。梁段混凝土灌注灌注頂板 頂板混凝土灌注順序是從兩腹板分別向中線及梁邊對稱灌注,混凝土直接由泵管入模,并輔以人工攤平,頂板混凝土灌注完成振搗結束后,用木抹子將表面抹平拉毛;并預埋2根30cm長的鋼筋,外露混凝土表面1cm左右,作為測量觀測點的預埋件。四、邊跨現澆段施工基底處理 先將邊跨等高度現澆段處場地推平、碾壓密實,軟弱地基采用換填砂礫,填筑時進行分層碾壓,每40cm碾壓一層,壓實后要求地基承載00.15MPa16、,填筑寬度在腳手架兩側各加寬1m,然后采用C20混凝土厚0.15m硬化地面,以減小沉降量,混凝土表面澆筑設1%以上的排水坡。同時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澆注和養生過程中滴水對地基的影響。邊跨現澆段施工方案 邊跨現澆段采用滿堂紅支架法施工,支架可采用萬能桿件。鋼管支架橫向間距腹板下為0.3m,翼板和中間板為0.6m,鋼管縱向間距為0.6m,鋼管腳手架頂面縱向鋪設15*15cm方木,間距0.6m,上鋪定型鋼模板。支架搭設后,設縱、橫向剪刀撐,以確保支架結構穩定。 支架搭設完成后,按設計重量的1.25倍進行預壓,并進行支架變形觀測,具體方法同0#段現澆。邊跨合攏段施工中跨合攏段施工五、合攏段17、施工邊跨合攏段施工邊跨合攏段施工邊跨合攏段采用既有掛籃立模施工。懸臂8#梁段澆筑完畢,復核現澆段以及8號梁段線形關系、配重、進行勁性骨架焊接,前移掛籃。外模及底模采用掛籃模板,內模采用組合鋼模。采用在懸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設平衡重,近端及遠端所加平衡重噸位由施工平衡設計確定。合合 攏攏 鎖鎖 定定 合攏前使懸臂端與邊跨等高度現澆段臨時連接,保持相對固定,以防止合攏段混凝土在澆筑及早期硬化過程中發生明顯的體積改變,鎖定時間按合攏段鎖定設計執行,臨時“鎖定”是合攏的關鍵,合攏“鎖定”遵循又拉又撐的原則,即“鎖定”包括焊接勁性骨架和張拉臨時預應力束。 支撐勁性骨架采用“預埋地腳螺栓+連接工字鋼”結18、構,其斷面面積及支承位置根據鎖定設計確定,合攏時,在兩端預埋地腳螺栓之間設置連接工字鋼,并由聯結鋼板將連接工字鋼與預埋地腳螺栓連接成整體。勁性骨架(雙拼50a工字鋼3.0m,面焊接XXmm厚鋼板連接 )合攏段合攏鎖定布置示意圖合攏段合攏鎖定布置示意圖合攏段2.0m預埋地腳螺栓連接預埋地腳螺栓連接勁性骨架(雙拼50a工字鋼3.0m,面焊接XXmm厚鋼板連接 )中跨合攏段施工中跨合攏段施工 中跨合攏梁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合攏吊架和模板采用施工掛籃的底籃及模板系統,施工吊架見“中跨合攏段吊架布置示意圖”。 安裝步驟為:將掛籃的底籃整體前移至合攏段另一懸臂端;在懸臂端預留孔內穿入鋼絲繩,用幾組滑車吊起19、底籃前橫梁及內外滑梁的前橫梁;拆除掛籃前吊桿;用卷揚機調整所有鋼絲繩,使底籃及內外滑梁移到相應位置,安裝錨桿、吊桿和聯接器將吊架及模板系統錨固穩定;將主桁系統退至0梁段后拆除。中跨合攏吊架示意圖中跨合攏吊架示意圖分配梁上橫梁22底模1.75m2m1.75m懸灌梁段懸灌梁段合攏段底籃前橫梁1-1中跨合攏段吊架布置示中跨合攏段吊架布置示意圖意圖上橫梁分配梁吊桿后錨桿1底籃橫梁12-2結構體系轉換結構體系轉換 連續梁橋采用懸臂施工法,在結構體系轉換時,為保證施工階段的穩定,邊跨先合攏,最后跨中合攏,解除連續梁墩頂的臨時鎖定,切斷該墩臨時支座錨固鋼筋,形成連續梁受力狀態。 六、預應力施工 本橋預應力筋20、主要有本橋預應力筋主要有12/9-7512/9-75,3/4-753/4-75,2525精軋螺紋精軋螺紋 ,其中,其中12-7512-75采用采用350T350T千斤頂,千斤頂,9-759-75采用采用250T250T千斤頂,千斤頂, 豎向豎向2525精軋螺紋采用精軋螺紋采用50T50T千斤千斤頂,橫向預應力筋采用單索張拉。頂,橫向預應力筋采用單索張拉。 1 1、鋼絞線下料鋼絞線下料 鋼絞線下料長度等于設計長度鋼絞線下料長度等于設計長度+2+2倍的工作長倍的工作長度,下料長度使用無齒鋸切割。精軋螺紋按廠制度,下料長度使用無齒鋸切割。精軋螺紋按廠制加工,編號進行管理。加工,編號進行管理。2、預應21、力筋穿束 穿束前,先用高壓風將孔內灰塵、雜物吹凈。束前,先用高壓風將孔內灰塵、雜物吹凈。豎向筋及橫向筋均在砼灌注前埋設,穿束只有縱豎向筋及橫向筋均在砼灌注前埋設,穿束只有縱向筋,鋼絞線穿束采用人機結合穿束的方法。向筋,鋼絞線穿束采用人機結合穿束的方法。預應力施工 3、預應力筋張拉 預施應力采用雙控措施,預施應力值以油壓表讀數為主,以預應力筋伸長值作為較核用。張拉過程中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張拉后將預應力鋼絞線多余部分用砂輪機割除,在割除多余部分預應力筋時用濕紗布將錨墊板根部的預應力筋包裹并在切割過程中不斷的澆水降溫防止因夾片受熱發生滑絲現象。在伸長量測量過程中,測定鋼絞線的回縮量。預應力施22、工 在相應張拉力下量取與之對應的千斤頂油缸外在相應張拉力下量取與之對應的千斤頂油缸外伸量,將每個張拉循環中初張拉力和終張拉力下伸量,將每個張拉循環中初張拉力和終張拉力下對應的千斤頂油缸外伸量的差值,作為本張拉循對應的千斤頂油缸外伸量的差值,作為本張拉循環中鋼絞線束的伸長量。各個張拉循環的伸長量環中鋼絞線束的伸長量。各個張拉循環的伸長量之和,即為該束鋼絞線初始張拉力至控制張拉力之和,即為該束鋼絞線初始張拉力至控制張拉力之間的伸長量。之間的伸長量。鋼束實際伸長量鋼束實際伸長量L L的計算公式為:的計算公式為:L =L = L1+L1+ L2L2式中:式中:L1L1初始張拉力至控制張拉力間的實初始張23、拉力至控制張拉力間的實際伸長量際伸長量L2L2零至初始張拉力間的伸長量,其值由零至初始張拉力間的伸長量,其值由0.1k 0.1k 與與0.2k 0.2k 之間的伸長量推算得出。之間的伸長量推算得出。預應力施工預應力筋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以張拉預應力筋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以張拉力為主,實際伸長量與計算伸長量差值控在力為主,實際伸長量與計算伸長量差值控在6%6%以內,即表時本束鋼絞線張拉合格。否則,張拉以內,即表時本束鋼絞線張拉合格。否則,張拉力雖已達到設計要求,但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力雖已達到設計要求,但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間的誤差超標,則暫停施工,在分析原因并值之間的誤差超24、標,則暫停施工,在分析原因并處理后繼續張拉。張拉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處理后繼續張拉。張拉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規定強度以上,張拉步驟嚴格按照設計或規范計規定強度以上,張拉步驟嚴格按照設計或規范要求進行。對伸長量不足的查明原因,采取補張要求進行。對伸長量不足的查明原因,采取補張拉措施,并觀察有無滑絲、斷絲現象,作好張拉拉措施,并觀察有無滑絲、斷絲現象,作好張拉記錄。記錄。預應力施工4 4、孔道壓漿孔道壓漿 縱向預應力除在兩端分別設置壓漿孔和出漿孔縱向預應力除在兩端分別設置壓漿孔和出漿孔外,還需按規范要求在中間設置三通管以利于排氣。外,還需按規范要求在中間設置三通管以利于排氣。橫向和豎向預應力25、管道,每一段設壓漿嘴、排氣孔橫向和豎向預應力管道,每一段設壓漿嘴、排氣孔各一個。各一個。 在預應力筋終拉后必須在在預應力筋終拉后必須在4848小時內完成壓漿。小時內完成壓漿。預應力管道壓漿采用不低于設計等級的水泥漿,并預應力管道壓漿采用不低于設計等級的水泥漿,并按規定比例加入符合要求的膨脹劑。施工中采用真按規定比例加入符合要求的膨脹劑。施工中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使得管道水泥漿更密實。豎向預空輔助壓漿工藝,使得管道水泥漿更密實。豎向預應力鋼筋壓漿時,由下端向上端壓漿,縱、橫向預應力鋼筋壓漿時,由下端向上端壓漿,縱、橫向預應力管道由一端向另一端壓漿。水泥漿攪拌結束至應力管道由一端向另一端壓漿。水26、泥漿攪拌結束至壓入管道時間間隔不應超過壓入管道時間間隔不應超過40min40min。預應力施工 壓漿注意事項:壓漿前先用清水清洗預應力管道,然后用高壓風將管內積水吹凈。嚴格按規范要求配漿及壓漿,壓漿時注意觀察有無串孔、漏漿,做好壓漿記錄。若串孔,立即檢查原因,及時處理。七、線 形 控 制 懸臂法施工線形控制工作貫穿于懸澆施工過程的始末,梁體線型變化與掛籃變形、梁段自重、預應力張拉、溫度、砼徐變及活載作用等多種因素有關,主要包括:1、平面線形控制2、縱向線形控制3、監測規定線線 形形 控控 制制1 1、平面線形控制、平面線形控制每一現澆段掛籃走行完成后,用全站儀對掛籃中線進行調整,模板加固完成后27、,對掛籃中線進行復核;2 2、縱向線形控制縱向線形控制分析每一施工階段、每一施工步驟的結構撓度變化狀態,控制立模標高。先計算出各梁段的立模預拱度,結合前一梁段的撓度實測值,修正預拱度值后,在下一梁段灌注施工中預以調整立模標高,以便成橋后與設計標高接近。1、平面線形控制 在在0#0#段施工完后,用全站儀將箱梁的中心點段施工完后,用全站儀將箱梁的中心點放置放置0#0#段上,并在箱梁段未施工前將兩墩段上,并在箱梁段未施工前將兩墩0#0#段上段上放置的箱梁中心點進行聯測,確認各箱梁中心點放置的箱梁中心點進行聯測,確認各箱梁中心點在誤差精度范圍內,進行下一步的箱梁施工測量。在誤差精度范圍內,進行下一步的28、箱梁施工測量。 箱梁中心線的施工測量,首先是將全站儀安箱梁中心線的施工測量,首先是將全站儀安置在置在0#0#塊的中心點,后視另一墩塊的中心點,后視另一墩0#0#段中心點,測段中心點,測量采用正倒鏡分中法。為使各箱梁段施工誤差不量采用正倒鏡分中法。為使各箱梁段施工誤差不累積,各箱梁施工段的拉距均以累積,各箱梁施工段的拉距均以0 0段中心點作為段中心點作為基點拉距。基點拉距。2、縱向線形控制 為了達到施工控制的目的,設計院已經通過控為了達到施工控制的目的,設計院已經通過控制計算來確定橋梁結構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在受制計算來確定橋梁結構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在受力和變形方面的理想狀態力和變形方面的理想狀態29、( (施工階段理想狀態施工階段理想狀態) ),以,以此為依據來控制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結構行為,此為依據來控制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的結構行為,使其最終成橋線形和受力狀態滿足設計要求。在使其最終成橋線形和受力狀態滿足設計要求。在實際施工中,在目標線形的基礎上,計入掛籃自實際施工中,在目標線形的基礎上,計入掛籃自重及施工荷載變化、各梁段自重、各梁段預應力、重及施工荷載變化、各梁段自重、各梁段預應力、混凝土徐變、溫度變化產生的撓度;混凝土徐變、溫度變化產生的撓度; 掛籃的變形值 施工掛籃的變形通過掛籃荷載試驗測定。在掛籃拼裝后,采用反壓加載法進行荷載試驗,加載量按最不利梁段重量計算確定。分級加載,加載30、過程中測定各級荷載下掛籃前端變形值,得到掛籃的荷載與撓度關系曲線。混凝土的收縮與徐變觀測 混凝土的收縮與徐變采用現場取樣,進行7d、14d、28d、56d的收縮徐變系數測定。箱梁混凝土容重和彈性模量測定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測試主要是為了測定混凝土彈性模量E隨時間t的變化規律,即Et曲線,采用現場取樣通過萬能試驗機進行測定,分別測定混凝土在7、14、28、56天齡期的E值,以得到完整的Et曲線。混凝土彈性模量和容重的測量通過現場取樣,采用試驗室的常規方法進行測定。預應力損失的測定本橋施工中主要測定縱向預應力鋼絞線的管道摩阻損失,以驗證設計參數取值和實際是否相符,根據有效預應力計算由預應力施工引起的懸31、臂撓度。測定時,在預定的測點位置,將波紋管開孔,采用電阻應變片和電阻應變儀測量鋼絞線的實際管道摩阻損失。施工撓度的控制根據預拱度及設計標高,確定待懸灌梁段立模標根據預拱度及設計標高,確定待懸灌梁段立模標高,嚴格按立模標高立模。高,嚴格按立模標高立模。撓度觀測資料是控制成橋線型最主要的依據,在撓度觀測資料是控制成橋線型最主要的依據,在現場成立專門的觀測小組,加強觀測每個節段施工現場成立專門的觀測小組,加強觀測每個節段施工中混凝土澆筑前后、預應力張拉前后中混凝土澆筑前后、預應力張拉前后4 4種工況下懸種工況下懸臂的撓度變化。每節段施工后,整理出撓度曲線進臂的撓度變化。每節段施工后,整理出撓度曲線進32、行分析,及時準確地控制和調整施工中發生的偏差行分析,及時準確地控制和調整施工中發生的偏差值,保證箱梁懸臂端的合攏精度和橋面線型。為了值,保證箱梁懸臂端的合攏精度和橋面線型。為了盡量減少溫度的影響,撓度觀測安排在早晨太陽出盡量減少溫度的影響,撓度觀測安排在早晨太陽出來前進行。來前進行。合攏前將合攏段兩側的最后合攏前將合攏段兩側的最后2 23 3個節段在立模時個節段在立模時進行聯測,以保證合攏精度。進行聯測,以保證合攏精度。 高 程 監 測從從箱箱梁梁第第2 2號號節節段段開開始始,在在梁梁段段前前端端距距端端面面15cm15cm斷斷面面(橋橋縱縱向向),沿沿橫橫向向布布置置3 3個個箱箱梁梁頂頂33、面面標標高高測測點點,其其中中中中間間測測點點主主要要用用于于連連續續梁梁水水平平軸軸線線的的測測量量控控制制。測測點點采采用用預預埋埋鋼鋼質質測測點點樁樁,橫橫向向布布置置在在箱箱梁梁腹腹板板位位置處。置處。上述標高測點中包括了橋中線位置控制測點。上述標高測點中包括了橋中線位置控制測點。3、監 測 規 定(1 1)對對于于每每一一個個懸懸澆澆梁梁段段應應進進行行至至少少3 3種種工工況況的的標標高高觀觀測測,即即掛掛籃籃就就位位及及立立模模后后、澆澆筑筑混混凝凝土土后后、張拉完預應力鋼束后。張拉完預應力鋼束后。(2 2)除除立立模模調調整整外外,測測量量時時間間一一般般應應在在早早晨晨太太陽34、陽出來前(清晨七點左右)。出來前(清晨七點左右)。(3 3)在在進進行行標標高高觀觀測測的的同同時時,應應進進行行中中軸軸線線位位置置觀觀測測,墩墩沉沉降降觀觀測測,根根據據施施工工的的進進度度情情況況,進進行行周期性觀測。周期性觀測。(4 4)在對梁段標高和中軸線進行測量時,若現場)在對梁段標高和中軸線進行測量時,若現場實測值與測量單上預測值對應誤差為實測值與測量單上預測值對應誤差為15mm15mm(高(高程)、程)、5mm5mm(中軸線偏位)時,應向施工控制組(中軸線偏位)時,應向施工控制組(線形控制小組)匯報,在施工控制組人員認可(線形控制小組)匯報,在施工控制組人員認可同意觀測結果后方35、可結束測量。同意觀測結果后方可結束測量。 監 測 規 定(5)施工控制小組在預應力張拉后于24小時內根據箱梁已澆梁段的重量、標高、預應力、混凝土強度、彈性模量等實測值,考慮掛籃變形、支座變形、墩沉降和溫度影響,由施工控制程序進行分析計算后,提出下一梁段的立模標高值。(6)合攏段相鄰懸臂施工的最后梁段施工前,應對相應梁跨進行聯測,以確定最后梁段懸臂施工的立模高程,保證合攏精度。監 測 規 定(7)合攏段的高程觀測應按6種工況進行實測:臨時支承約束解除后、勁性骨架焊接前、澆筑混凝土前、后,張拉部分的預應力鋼束后,勁性骨架解除后、張拉完所有預應力鋼束后。B、跨XX高速公路安全防護方案 跨在建XX高速公路的防護因與高速公路協商未達成一致方案,現仍在進一步溝通。目前擬采用隨懸澆梁段的前行,對梁體下部進行彩鋼瓦封閉防護,設專職防護人員,并設置警示標志,引導車輛繞行施工段,同時在已施工完成的梁段翼板處設置防護設施。跨XX高速公路防護示意圖0#段0#段懸澆段懸澆段彩鋼瓦封閉9m跨XX高速公路防護示意圖0#段0#段已完成段已完成段彩鋼瓦封閉9m懸澆段懸澆段我的匯報完畢歡迎各位領導、評審專家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