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燃氣管道氮氣間接置換方案(站場工藝管道 部分城市管網)(3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4171
2022-06-29
31頁
88.59KB
1、天燃氣管道氮氣間接置換方案(站場工藝管道部分城市管網)目錄1 工程概況2 編制依據3 天然氣置換3.1置換范圍3.2置換初步方案3.3所需儀器設備工具3.4人員安排、職責及物質分配3.5置換前準備3.6置換實施3.6.1氮氣置換空氣3.6.2天然氣置換氮氣3.7置換的注意事項4 健康、安全和環境5 應急預案5.1天然氣泄漏應急預案5.2 火災與爆炸事故預案6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天燃氣管道置換方案1 工程概況XXXX城市天然氣利用工程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施工,目前XX支線管道工程已基本竣工,XX末站、門站工藝管道施工已完畢,電器、儀表自動化、SCADA系統、消防系統未竣工。城市中壓管網近期投產的管網2、已施工完畢。末站和門站工藝管道和近期投產的中壓管道已按設計和施工驗收規范要求進行強度和嚴密性試壓,并已按相關規范要求進行管道吹掃和干燥,各種調壓、計量等設備已按要求安裝,并符合設計要求。在站場消防系統配套工程已竣工驗收合格的前提下,按照工程進度計劃和工藝要求,要對天然氣管道進行天然氣置換工作。置換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投產的成敗和投產后的安全進行,不僅直接關系到用戶能否正常使用天然氣,而且涉及到城市管網的竣工交接和整個城市管網的安全,是投產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因此,對投產置換工作必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特編寫此方案,確保投產置換過程的安全、順利。2 編制依據2.1、XX支線XX末站工藝流程圖23、.2、XXXX城市燃氣利用項目門站工藝流程圖2.3、城市中壓管網竣工草圖2.4、末站工藝管道強度、嚴密性試壓及吹掃記錄2.5、門站工藝管道、城市中壓管網強度、嚴密性試壓及吹掃記錄2.6、城鎮燃氣輸配工程及驗收規范(CJJ332005)2.7、石油天然氣站內工藝管道工程及驗收規范(SY04022000)2.8、天然氣管道試運投產規范(SY/T62332002)2.9、其它文件3 天然氣置換3.1置換范圍XX門站工藝區、門站至玉瓷路旁國光瓷廠中壓管線以及玉瓷北路中壓管線。若XXX、XXX、XXX三家達到置換條件時,可利用氮氣一起置換。置換方案詳見“XXXX城市燃氣利用工程先期投產天燃氣管道置換方案4、(工業廠區)”3.2置換初步方案XX支線置換項目部(XX線項目部實施)采用氮氣間接置換方案:先用氮氣置換管道中的空氣,再用天然氣置換管道中的氮氣。置換范圍為:XX支線和XX末站。XX線項目部擬注氮氣到1.6MPa,穩壓一定時間,經檢查管道嚴密性無問題后,用天然氣置換氮氣,同時在XX末站放空管釋放氮氣。8月910日經和XX線項目部協商,在XX支線用天然氣置換氮氣時,我方可利用XX線擬要放空的氮氣,打開末站出站閥,關閉末站放空閥,將氮氣放入XX門站和中壓管網。使我方置換區域內管道氮氣壓力達到0.2MPa后,再將多余的氮氣在末站放空。在向門站和中壓城網注入氮氣時,宜控制氮氣流速、流量,并打開PE管端5、放空閥,在門站進站閥后、PE管端放散管上安裝量程為0.6MPa的壓力表,確保注入氮氣的壓力不超過0.2MPa。在注入氮氣的同時,門站和中壓城網進行氮氣置換空氣的置換工作。置換合格后,關閉XX末站進氣閥和放散管閥門,將氮氣儲存在管道內(儲存壓力不超過0.2MPa),待XX支線和XX末站天然氣置換氮氣完成后,再進行門站和中壓城網天然氣置換氮氣的工作。在門站和中壓城網用氮氣置換空氣完成后,若先期投產的群力、國光特陶、欣榮三家瓷廠庭院管網已竣工,可用中壓城網內0.2Mpa的氮氣置換掉管網內的空氣(置換時須控制流量、流速,使庭院管網壓力不超過工作壓力的1/2)。3.3所需儀器設備工具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6、單位數量備注1氧氣分析儀臺102可燃氣體報警儀(天然氣含量測試儀)臺100100%3可燃氣體報警儀臺505%4消防車輛15救護車輛16工程搶險車輛17面包車輛18對講機套12防爆9PE管安裝設備套110干粉滅火器8Kg支20手提式11干粉滅火器20Kg支6手推式12壓力表00.4MPa塊813壓力表0100KPa塊514壓力表010KPa塊515防靜電工服套2016閥門油脂公斤1017扳手20防爆18安全警示牌2019警示彩帶米50020取樣袋個2021電焊機臺222發電機10kw臺123氧焊設備臺124割管機3kw臺125風鎬把526巡線車輛13.4人員安排、職責及物質分配3.4.1置換投產7、領導小組3.4.1.1人員安排:組長: 副組長:3.4.1.2職責:組長負責總指揮和總協調,副組長向組長及時匯報置換實時情況并按組長指令開展工作。3.4.1.3物質分配:對講機四部3.4.2工藝儀表組3.4.2.1人員安排:組長: 組員:3.4.2.2人員分布:站場4人,放散點B、C、D各1人,巡線小組1人,共8人。3.4.2.3物質分配:防爆扳手10把,00.4MPa壓力表、010KPa壓力表、0100KPa壓力表各四塊,對講機二部3.4.2.4職責:1)小組每一位成員在置換前認真學習置換方案,熟練操作各設備,能進行故障判斷和簡單的維護,熟練掌握所用儀表操和維護。2)在置換按方案要求進行儀表8、安裝,并檢查儀表的是否經過法定部門的校驗。在置換當天提前進入現場,對所有儀表進行全面的檢查。3)在置換開始后,實時監控站場和各放散點儀表的壓力值,當壓力值超過方案要求時,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置換開始時,負責對儀表的操作和維護。4)在置換前一天,按方案要求打開“置換流程說明圖”中天然氣置換流程閥(以綠色顯示),關閉所有預留管道閥門、排污閥、放空閥和線路分支閥(在“置換流程說明圖中紅色顯示”)。并打開主放散點控制閥。4)置換當天再次檢測閥門開啟狀態。并在各放散點安排一名閥門操作人員(人員緊張的情況下可由檢測人員操作)。5)在置換時負責閥門的狀態的維護,以防其他人員隨意開啟關閉閥門。并按領導小組的指9、令和置換流程開啟關閉相關閥門。6)當閥門設備出現天然氣泄漏時,配合現場安全員按應急預案要求操作閥門和布置安全警示現場,等待搶險隊過來搶修。7)巡線小組工藝儀表人員按巡線小組組長的指令進行閥井蓋開啟和關閉,當出現緊急情況時按指令進行閥門操作,并協助做好泄漏點安全警示布置。3.4.3檢測組3.4.3.1人員安排:組長長: 組員:3.4.3.2人員分布:放散點B、C、D各2人,巡線小組1人,共7人。3.4.3.3物質分配:每個放散點檢測人員配備含氧量快速測試儀和天然氣含量快速測試儀一部、取樣袋兩個,防爆對講機二部。巡線檢測員天然氣報警儀一部。3.4.3.4職責:1)熟練使用含氧量測試儀、天然氣可燃氣10、體報警儀和天然氣含量測試儀。2)小組每一位成員在置換前認真學習置換方案,熟練掌握檢測依據。3)各放散點檢測人員在置換前到達指定地點,開始置換時按方案要求進行檢測,檢測合格后,將結果匯報給領導小組并向領導小組請示,一般情況下可安排工藝設備人員關閉放散管控制閥。4)巡線小組檢測人員用可燃氣體報警儀重點監測管道線路各法蘭連接處、閥井處的泄漏情況,如有泄漏立即向小組組長和領導小組匯報,并對泄漏點進行人員疏散和安全警示布置。5)檢測人員應合理使用檢測設備,保證檢測設備的完好性,并在置換完畢后上交給后勤組。3.4.4安全組3.4.4.1人員安排:組長:組員:3.4.4.2人員分布:站場1人,放散點B、C、11、D各1人,巡線小組1人,共計4人。3.4.4.3物質分配:每個放散點警示牌兩個,警示彩帶100米,手推式干粉滅火器一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兩個,對講機一部。3.4.4.4職責:1)每一位組員在置換前應認真學習置換方案,對方案的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執行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對天然氣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2)具備天然氣防火防爆的常識,能熟練使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滅火。3)負責檢查置換區域內的安全器具是否齊全、性能是否完好,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在各放散點和工藝區布置安全警示現場。4)當出現緊急情況時能沉著冷靜,迅速判斷事故地點和事故原因,采取緊急措施對事故進行初步控制并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布置安全警示現場,待搶險小12、組到達后,配合搶險小組工作。5)負責在置換過程中安全措施的執行、管道安全保護和對附近居民的安全宣傳。6)負責保管和維護所有的安全設備(滅火器、警示牌、警示彩帶),置換結束后移交給后勤組。7)出現天然氣泄漏或發生事故時,由現場安全員啟動應急預案,其他人員服從安全員安排,進行天然氣泄漏或事故的前期處理。3.4.5搶險組3.4.5.1人員安排:組長:施工單位保產隊長組員:施工單位保產人員3.4.5.2物質分配:PE管安裝設備一套,搶險車一輛,手推式干粉滅火器1臺,手提式干粉滅火器4個,防爆扳手10把,防爆對講機一部,電焊機一臺。3.4.5.3職責:1)組員應有一定的管道施工經驗和事故搶險經驗,并認真13、學習本方案的應急預案。2)具備天然氣防火防爆的常識,負責出現安全事故時對事故現場采取可靠的安全搶險措施。3)在置換過程中,在站場整裝待命,在接到領導小組搶險指令后,迅速趕到事故地點進行搶險。3.4.6巡線組3.4.6.1人員安排:組長:組員:3.4.6.2物質分配:巡線車一輛,天然氣報警儀一部,防爆扳手2把,備用警示牌(“危險此處天然氣泄漏”)5個,備用警示彩帶100米。閥門井開啟工具兩套。防爆對講機一部。3.4.6.3職責:1)巡線組中的安全員為巡線組組長,負責領導工藝設備員和檢測員重點檢查管道法蘭連接處和閥井處天然氣泄漏情況。當發現天然氣泄漏或發生事故時,啟動應急預案,并向領導小組匯報。214、)巡線組中的工藝設備員服從巡線組組長的安排,操作閥門和設備。3)巡線組中的檢測員服從巡線組組長的安排,做好各項檢測工作。3.4.7置換小組組織機構圖3.4.8置換小組人員和物質分配示意圖3.5置換準備3.5.1置換方案技術和安全交底:對所有參加置換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全交底和應急預案,地點:中國銀行十樓會議室,時間:置換前三天。3.5.2制定置換人員安排表,對所有參加置換人員進行安排(附移動電話號碼),做到定員定崗,分工明確。并上報置換領導小組。3.5.3置換方案現場講解,讓所有參加置換人員熟悉現場。地點:置換區域,時間:置換前二天。3.5.4技術資料檢查,主要包括:城市管網竣工草圖,站場工15、藝圖,管道強度試驗、氣密性試驗記錄和吹掃記錄。 3.5.5施工準備3.5.5.1 放散管安裝:放散管做法如下圖: 3.5.5.2放散現場布置:以放散點為中心,方圓30米范圍內拉彩帶旗,并在各路口布置安全警示牌,并不少于二塊。3.5.5.3在門站在PI1001、放散點B、C、D處安裝量程為0.4MPa的壓力表。3.5.6置換前必須進行短時間穩壓測試。分段試壓后,因置換區域內局部有法蘭連接、閥門設備更換、設備安裝等動作,在換氣投產前必須完成系統試壓(此時臨時放散管要求安裝完畢)。往管道內輸入壓縮空氣,作短時間穩壓試驗(30分鐘)。如壓降小于1%,則說明管道已存在泄漏點,必須找到并修復,直至壓力穩定16、為止。3.5.6.1門站和中壓城網整體試壓,壓力為0.4MPa。3.5.6.2門站設計壓力為2.5MPa段試壓(高壓B段),壓力為1.2MPa。3.5.7接氣時間準備:與XX支線實施置換的單位聯絡,置換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并落實接氣時間。3.5.8物質準備:按物質分配要求(見“3.4人員安排、職責及物質分配”)分配置換工具。救護車、消防車、搶險車在指定位置戒備到位。3.5.9人員準備:所有置換人員按人員安排分配要求(見“3.4人員安排、職責及物質分配”),各放散點安全員、工藝儀表人員、檢測人員到位待命。3.5.10檢查置換投氣范圍內的所有工藝管網、管道、設施、設備是否全部安裝完畢,并經過有關部門17、按施工驗收規范驗收合格,置換投氣作業場地清潔無雜物,無閑雜人員逗留。3.5.11檢查置換投氣范圍內的計量儀器、儀表是否全部經過法定計量授權單位的鑒定校驗,并全部合格出具有鑒定合格證。3.5.12檢查置換投氣所必需的計量、測試工具、材料,臨時管道流程是否全部備齊或安裝就緒。3.5.13由置換領導小組組織專人逐一檢查,落實置換方案的實施情況,主要包括:閥門開啟狀態,放散現場條件和環境,急救搶險措施,通訊設施,消防設施,安全隔離及宣傳標志,氣體采樣裝置等3.6置換實施3.6.1氮氣置換空氣3.6.1.1 置換流程說明1)越站流程首先關閉門站閥門5102、5202,打開門站放空閥MFK62、MFK6118、,打開越站閥室5203、5204閥門,關閉門站進站閥1001和越站閥室5103、5104、4302、4303閥門。在閥門5204后取壓口進行取樣檢測。檢測合格后,關閉閥門SDV02401、5202、5204和MFK62、MFK61。依次打開4302、4303閥組和5103、5104閥組510秒,進行越站流程的死角處理。處理完畢后,越站流程置換完畢。2)門站高壓B次高壓B段,流程如下:首先關閉閥門1401、1301、1303、5301、1202、1102、5102、5202,然后打開閥門5202和FT5201之間的放空閥MFK58、MFK57,閥門5101和FT5101之間的放空閥MFK60、M19、FK59。最后打開閥門SDV02401、1001、1201、1101、SSV1201、SSV1101、PCV1201、PCV1101、1203、1103、5201、5101。在PI5201、PI5101取壓口處進行取樣檢測。檢測合格后,并關閉放空閥MFK58、MFK57、 MFK60、MFK59和放散點控制閥。按3.6.1.9和3.6.1.10進行對排污和放空死角的處理。3)門站高壓B城網中壓A段放散點B、C,流程如下:A)首先打開放散點B放散管控制閥,關閉閥門1401、1301、SSV1201、SSV1101、2101、2002、2102、4101、X002、X004。打開SDV02401、20、1001、1101、1201、1202、1102、2001、2301、2201、SSV2301、SSV2201、2302、2202、4201、X001、X003、X005、X006、X027閥門。在放散點B處檢測。檢測合格后,關閉放散點控制閥,按3.6.1.9、3.6.1.10和3.6.1.11進行排污、放空、和分支閥的死角處理。關閉末站出站閥SDV02401準備進行下一流程置換。B)首先打開放散點C放散管控制閥,關閉閥門1401、1301、SSV1201、SSV1101、2101、2002、2102、4101、X002、X005、X008。打開SDV02401、1001、1101、1201、21、1202、1102、2001、2301、2201、SSV2301、SSV2201、2302、2202、4201、X001、X003、X004、X007、閥門。在放散點C處檢測。檢測合格后,關閉放散點控制閥,按3.6.1.7、3.6.1.8和3.6.1.9進行排污、放空、和分支閥的死角處理。關閉末站出站閥SDV02401,置換結束。 3.6.1.2XX支線和末站氮氣置換空氣完成后,打開末站出站閥,釋放部分氮氣至門站和城網。門站和城網氮氣置換空氣工作開始。依次分流程對站場和城網進行置換。3.6.1.3巡線組開始巡線,重點檢查站場法蘭連接處和城網閥井處,當聞到臭味時,啟動應急預案。3.6.1.4 儀22、表工作人員監控壓力表值,當壓力超過0.2MPa時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此時通過末站出站閥進一步減少流量和降低流速。若壓力持續上升,關閉進站閥。工藝設備小組和巡線小組加強檢查,重點檢查放散管堵塞。3.6.1.5放散點檢測人員用含氧量測試儀檢測放散管出口,利用快速測氧儀每隔5分鐘檢測取樣氣體中氧氣含量。當放散點檢測到氣體含氧量連續三次均低于1%時,說明管道內充滿了氮氣,關閉放散點控制閥。3.6.1.6 若各放散點全部放散合格,說明管道內全部充滿了氮氣。3.6.1.7排污管道死角的處理:全開排污閥MPW51(球閥),緩慢打開MPW52(閥套式排污閥),放氣510秒后關閉MPW51、MPW52,可認為此23、排污閥死角已處理。MPW57、MPW58處理同上,MPW59、MPW60處理同上,MPW61、MPW62處理同上,MPW53、MPW54處理同上,MPW55、MPW56處理同上。全部完成后,排污管道死角處理完畢。3.6.1.8放空管道死角處理:全開放空閥MFK61(球閥)、緩慢打開MFK62(節流截止放空閥),放氣510秒后關閉MFK61、MFK62,此時可認為此放空管死角處理完畢。MFK54、MFK53閥門組,MFK56、MFK55閥門組,MFK58、MFK57閥門組,MFK60、MFK59閥門組,MFK62、MFK61閥門組,MFK65、MFK64閥門組,MFK70、MFK69閥門組,MF24、K72、MFK71閥門組處理同上。3.6.1.9中壓城網死角的處理:打開X002閥門,放空510秒后關閉,可認為此處死角處理完畢,閥門F001、F002、F014、X008、F005、F006、F008、F010、F012 同X002方法處理。3.6.2天然氣置換氮氣3.6.2.1XX支線和XX末站天然氣置換氮氣結束后,門站和中壓城網可進行天然氣置換氮氣的工作。3.6.2.2天然氣置換氮氣準備完工作成后(見3.5置換準備相關內容),開始中壓城網的天然氣置換氮氣工作。3.6.2.3天然氣置換氮氣流程同3.6.1.1的氮氣置換天然氣流程。分級分段對各流程進行置換。3.6.2.4巡線組開始巡線,并用25、天然氣報警測試儀重點檢查站場法蘭連接處和城網閥井處,當聞到臭味時,確定泄漏點,并啟動應急預案。3.6.2.5儀表工作人員監控壓力表值,當壓力超過3KPa時立即向領導小組匯報。3.6.2.6放散點檢測人員含氧量測試儀檢測放散管出口,利用快速測氧儀和天然氣含量測試儀每隔5分鐘檢測取樣氣體中氧氣和天然氣含量。當放散點檢測到氣體含氧量連續三次均低于1%和天然氣含量達到90%以上時,說明管道內充滿了天然氣,按“3.6.1.1置換流程說明”進行開啟和關閉閥門。3.6.2.7若各放散點全部放散合格,說明管道內全部充滿了天然氣 。3.6.2.8將門站進站閥后壓力表、各放散點壓力表換成量程為0.4MPa的壓力表26、,并向管道內憋壓儲氣至0.2MPa。3.6.2.9 儲氣工作完成后,可在放散點A點火。點火成功后,門站和中壓城網置換工作全部完成。3.6.2.10將臨時放散管拆除,用天然氣報警儀檢查確定管端無泄漏后,用松軟土質將管端掩埋,恢復地貌。流程圖、管網平面布置圖3.7置換的注意事項3.7.1中壓城網完成氮氣置換空氣后,XX、XX、XX三家瓷廠已達置換條件者可用中壓城網內儲存的0.2MPa氮氣置換空氣,此工作宜在中壓城網天然氣置換氮氣前完成。置換工作不宜選擇在晚間和陰天進行。因陰雨天氣壓較低,置換過程中放散的天然氣不易擴散,故一般選在晴朗的上午為好。風量大的天氣雖然能加速氣體的擴散,但應注意下風向外的安27、全措施。在換氣開始時,置換氣體的壓力不能快速升高。特別對于大口徑的中壓管道,在開啟閥門時應逐漸進行,施工現場閥門啟閉應由專人控制并聽從指揮的命令。3.7.4在天然氣置換氮氣時,放散人使用自備手機通訊時,應距離放散點30米外。4 健康、安全和環境4.1所有參加置換人員統一著裝,必須穿戴好防靜電服,不許穿帶釘子鞋,使用防爆工具。4.2樹立警告標志和警示彩帶,未經許可人員禁止入內。置換開始前,在通往作業帶的所有進口道路設置警告標志,管道置換完成后再撤去標志。這些標志上用中文標出:“危險正在進行天然氣置換”4.3 在放散區10米范圍內禁止閑雜人員與機動車輛通行,杜絕火種和煙火。4.4發現天然氣泄漏時,28、應立即確定泄漏點,關閉泄漏點兩端的閥門,并疏散人群,張拉警示帶,豎立警示牌“危險此處天然氣泄漏”并向領導小組匯報,維護現場安全,等待搶險隊搶修。4.5所有的參加置換人員都應有當地的醫療和緊急處理機構的電話。4.6除非可以保證一定的實際安全距離,否則置換區不要設置在人口稠密區,可采用臨時管道引至開闊空曠處。4.7在置換開始起,巡線小組配備可燃氣體報警儀(05%),對置換區域內所有管道設備進行巡視檢查。重點防止居民破壞管道,重點檢查管道設備法蘭連接處和閥井處。4.8對各種開關、控制器、儀表信號裝置、電氣設備、易燃物品,凡不屬于自己職責或安全措施不齊備,禁止亂動。凡掛有“危險”、“禁止動手”、“禁止29、入內”等標志的地方,嚴禁亂摸。4.9安全設施和消防設施必須加以保護,未經許可不得使用和損壞。4.10防火防爆區內嚴禁用非防爆閃光照相機攝影,如因工作需要須事先監測周圍環境符合安全要求,并經安全部門批準。4.11防火防爆區內嚴禁無關人員和一般車輛進入,進入的人員和車輛須按規定道路通行,因工作需要,非防爆車輛進入防火防爆區工作,必須裝上火星熄滅器,并辦理手續。4.12防火防爆區內,如出現大量易燃、易爆物質泄漏,或出現火災、爆炸事故時,無關人員應立即撤離現場,不準圍觀和堵塞交通要道,有關崗位和裝置的操作人員應按安全操作法的要求進行緊急處理,防止事故的擴大和蔓延。4.13置換完成后將臨時管線拆除,并將30、外露的管頭封堵嚴密并掩埋(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5 應急預案5.1天然氣泄漏應急預案5.1.1 門站和調壓站法蘭或螺栓處輕微泄漏試壓投產人員在置換投氣期間在站內不停地巡檢和檢測,一旦發現站內法蘭或螺栓處存在天然氣輕微泄漏(聽見有漏氣聲或可燃氣體報警能檢測到甲烷存在),應立即報告現場指揮,現場指揮可以根據現場情況,采取如下措施: (1)在工藝允許的情況下,上報投產領導小組同意,切換至備用管路,隔離漏氣的設施或管線,并在出入口豎警示牌“危險此處天然氣泄漏”。(2)對于有把握處理的輕微泄漏,利用防爆工具對螺栓進行緊固處理;(3)對于沒有把握處理的泄漏應上報投產領導小組,由投產領導小組命令施工單位保產31、人員到現場處理,根據泄漏情況進行緊固或更換墊片。(4)在處理過程中,要加強安全監護,緊固力量要均勻,對于沒有把握的操作不能蠻干,以免造成更大的破壞。5.1.2 站內天然氣大量泄漏當站場出現輸氣設備、設施故障而引起站內天然氣大量泄漏等由施工單位保產人員進行緊急處理。可以通過站內閥門進行氣流隔斷。關閉進站閥和出站閥,打開站內所有手動放空閥,開始對站內進行事故初步控制。并在出入口豎警示牌“危險此處天然氣泄漏”。5.1.2.1 事故初步控制階段(由站場人員和施工單位保產人員操作)a.如果只是天然氣泄漏,沒有火災,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初步控制:(1)用便攜式可燃氣體報警儀檢測站場天然氣濃度,確定泄漏點(可32、用肥皂液),并做標記,設置警戒區;(2)站內設施,移走現場可能存在的點火源,并保證現場照明裝置、導線以及工具都為防爆類型;(3)禁止一切車輛駛入警戒區內。(4)消防車到達現場,不可直接進入天然氣擴散地段,應停留在擴散地段上風方向和高坡安全地帶,做好準備,對付可能發生的著火爆炸事故,消防人員動作應謹慎,防止碰撞金屬,以免產生火花。(5)根據現場情況,發布動員令,動員天然氣擴散區的居民和職工,迅速熄滅一切火種。(6)天然氣擴散后可能遇到火源的部位,應作為滅火的主攻方向,部署水槍陣地,做好對付發生著火爆炸事故的準備工作。(7)利用噴霧水或蒸汽吹散泄漏的天然氣,防止形成可爆氣。(8)在初步控制中,應有33、人監護。(9)待搶修人員趕來后,實施故障排除,根據實際情況,更換或維修管段或設施。5.1.2.2如果站場已發生火災,則按照以下步驟進行初步控制(在專業消防人員協作下進行):(1)如果是天然氣泄漏著火,應首先找到泄漏源,關斷上、下游閥門(壓力不可成負壓),使燃燒終止。(2)關閥斷氣滅火時,要不間斷地冷卻著火部位及受火勢威脅的鄰近部位,滅火后防止因錯關閥門而導致意外事故發生。(3)在關閥斷氣之后,仍需繼續冷卻一段時間,防止復燃復爆。(4)當火焰威脅進氣閥門難以接近時,可在落實堵漏措施的前提下,先滅火后關閥。(5)關閥斷氣滅火時,應考慮到關閥后是否會造成前一工序中的高溫高壓設備出現超溫超壓而發生爆破34、事故。(6)可利用站內消防滅火劑對火苗進行撲滅。撲救天然氣火災,可選擇水(水流切封)、干粉、鹵代烷、蒸汽、氮氣及二氧化碳等滅火劑滅火。(7)對氣壓不大的漏氣火災,可采取堵漏滅火方式,用濕棉被、濕麻袋、濕布、石棉氈或粘土等封住著火口,隔絕空氣,使火熄滅。同時要注意,在關閥、補漏時,必須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并迅速進行,以免造成第二次著火爆炸。(8)待后繼增援隊伍到來后,按照消防規程進行撲滅。5.1.2.3站內設施修復工作對站內天然氣泄漏或火災處理完畢后,由施工單位保產人員對故障部分進行修復,可參照以下步驟進行:(1)故障管段和設備進行氮氣氣體置換,用含氧檢測儀檢測(含氧濃度2%); (2)管網事故管35、段或設備拆除(根據實際可采用切斷或斷開法蘭連接的方法);更換配套設施試壓、更換; (3)站內動火施工必須有現場安全監護;(4)預制新管段并安裝; (5)完成安裝和試壓并驗收合格;(6)進行站區放空完成站區置換氮氣;(7)請示投產領導小組下達恢復站區流程,投運該站。5.1.3中壓管道天然氣泄漏5.1.3.1立即通知當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門,迅速組織疏散事故發生地周圍居民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告知附近居民熄滅一切火種,嚴禁燒火做飯,開關電源。5.1.3.2投產現場指揮人員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協助當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門,圍控事故區域,在事故區域設置警戒線,設立警示標志,確保無關人員、居民、群眾遠36、離危險區。5.1.3.3當泄漏天然氣威脅到運輸干線時,應協助當地政府立即停止公路、鐵路、河流的交通運輸。5.1.3.4投產現場指揮人員進一步摸清事故現場泄漏情況,評估事故發展狀況、影響范圍,將情況立即匯報投產領導小組。5.1.3.5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封堵泄漏部位。5.1.3.6發生事故后,施工單位保產人員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事故現場,及時雇用民工挖出泄漏處管溝土方,在搶修焊接過程中,要用軸流風機強制排除管溝的天然氣,并進行不間斷的可燃氣體檢測和安全監護。準備措施如下:(1)將管溝內聚集的天然氣自由揮發一段時間。當管溝內漏氣量很大時,先進行空氣置換,在管溝一端安裝防爆軸流風機將管溝內的天然氣吹出;(237、)用可燃氣體探測儀測量搶修管溝內天然氣濃度,其濃度必須小于爆炸下限的25%,管溝內空氣合格后,方可施工。(3)由于管溝內空間限制,大型機具難以施展,故管溝內工作坑的開挖由人工完成;將管溝內管槽內覆土清除,期間隨時檢測天然氣濃度,保證施工人員安全。(5)所有搶修人員進入管溝前必需采取消除靜電措施,穿戴防靜電服裝。5.2 火災與爆炸事故預案5.2.1由于天然氣泄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災應立即切斷氣源,進行滅火,搶救受傷者、疏散人員,并及時通知市消防等有關部門。5.2.2天然氣火災的搶救工作,應采取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制火勢,但應考慮降溫及防止管道內產生負壓而再次發生災害。5.2.3火勢得到控制后,應繼續檢查建筑物內和地下設施內燃氣濃度,防止殘余天然氣引發次生災害。5.2.4保護事故現場,進行現場取證,同時制定修復方案,盡快恢復供氣。5.2.5 門站、調壓站發生爆炸時,立即切斷調壓站氣源,發生火災時迅速滅火,如有人員傷亡,要立即組織搶救,事態控制后先進行現場取證,之后根據現場指揮的安排進行搶修、更換損壞設備。5.2.6 天然氣管道發生爆炸時迅速切斷氣源,處理火災事故,查明爆炸原因并做好現場記錄,確認無二次爆炸和火災發生時,立即組織搶修。6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