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汝高速第四標段吳家窯大橋測量方案(2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4315
2022-06-29
19頁
44.69KB
1、登汝高速第四標段吳家窯大橋測量方案1、編制依據(jù)和原則1.1、編制依據(jù)、河南省焦作至桐柏高速公路登封至汝州段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9);、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JTJ071-9);、DSZ2自動安平水準儀使用說明書(蘇光);、Leica TPS803C用戶手冊(瑞士徠卡);、設計院交樁資料。1.2、編制原則、測量方案力求采用先進的、可靠的工藝、材料、設備、達到技術先進,力求工藝成熟可靠,具有可操作性;、遵循“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wǎng)”,然后以控制網(wǎng)為依據(jù),進行各細部尺寸的定位、放樣和復2、核;、堅持施工圖復核制度,組織技術人員熟悉設計文件及施工圖紙,弄清設計意圖、復核計算施工圖尺寸和相關測量要素,并會審做好記錄;必要時與監(jiān)理、設計、業(yè)主等單位共同審核,并完成審核記錄;、堅持動態(tài)測量控制制度,根據(jù)不同結構的測量需求,合理選用合適的測量設備、方法和頻率。、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依據(jù)的正確性,堅持“現(xiàn)場測量放樣”與“內(nèi)業(yè)測量計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測量方法要科學、嚴謹、簡捷,儀器選用要合適,使用要精心仔細,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堅持執(zhí)行自檢、互檢合格后,報請請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的工作制度。、緊密配合施工,發(fā)揚團結協(xié)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23、工程概況2.1、橋位地理位置吳家窯公路大橋位于大峪鄉(xiāng)大泉村石板溝小學背面穿過吳家窯村,走向成東北西南走向,以此經(jīng)過斷崖、溝壑,在吳家窯背面半山腰與路基相接。2.2、設計方案簡介(1)、總體構造橋梁全長726.78m,全橋分聯(lián)情況(自南向北)為:全橋共七聯(lián):(29.97+230+30.04)+(30.04+330+30)+(30+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29.97+30+29.97)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小箱梁,先簡支后連續(xù);下邊橋臺采用樁基礎。、設計標準公路標準:高速公路;設計速度:804、km/h;設計荷載:公路-級,橋面凈寬11.7514.45m。防震: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設防措施等級為7度。設計洪水頻率:百年一遇洪水流量63.6立方米/秒;2.4、氣象條件項目區(qū)屬于南溫帶和亞濕潤氣候,春季溫和,氣溫回升,干旱少雨;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涼爽,天朗氣清;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大風;四季分明,冷暖適宜,年平均氣溫14.3攝氏度,最熱月平均氣溫27.1攝氏度,最冷月平均氣溫0.4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一般在37.6攝氏度-42.5攝氏度之間,極端最冷溫度一般在-7.3攝氏度-13.4攝氏度;年降雨量673mm各季降水量不均衡,其中夏季最多冬季最少5、,年平均無霜期225天;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根據(jù)中國季節(jié)性凍土標準凍深圖,路線最大凍結深度小于60cm,一般為3040cm。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和干旱。主要氣象要素見下表。主要氣象要素表氣象數(shù)據(jù)名稱數(shù)值氣象數(shù)據(jù)名稱數(shù)值年平均氣溫()14.3最大凍結深度(mm)小于600年極端最高氣溫()37.642.5年平均風速(m/s)3年極端最低氣溫()-7.3-13.4最大風速風向(m/s)15最冷月平均氣溫()0.4主導風向夏季:EW冬季XN最熱月平均氣溫()27.1無霜凍期225年平均降雨量(mm)303.4年日照時數(shù)(小時)2243.32.5、全橋主要結構形式和工程數(shù)量全橋主要結構形式6、和工程數(shù)量表序號項目規(guī)格單位數(shù)量備注123456789103、測量的特點和難點、群樁基礎,最大樁徑180cm,4-9#墩的每個墩位包含12根樁基礎,最大設計樁深22m;、高墩施工,主橋最大墩高達到29.9m。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施工,最大跨度達到30m;、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主橋承臺尺寸達到了280cm650cm280cm;、由于工期緊得原因,需要進行冬季施工;、大型預制梁施工,預制T梁的跨度達到了30m。4、測量控制的目的、施工測量一方面要保證各施工階段的安全,以及施工過程中結構線型符合設計要求。另一方面對施工過程中的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對施工過程結構線型的變化進行預測和控制,優(yōu)化施工工序,提高7、施工工藝水平。、大型橋梁施工測量方案的建立,必須依據(jù)橋梁施工方法及詳細施工計劃來進行,同時同施工監(jiān)控系統(tǒng)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5、組織安排5.1、測量機構組成為優(yōu)質(zhì)高效地完成吳家窯大橋測量任務,并始終以“科學、公正、準確、高效”的工作理念,為施工生產(chǎn)提供優(yōu)質(zhì)、滿意的技術服務。為保證測量工作順利開展,測量工作實行總工負責制,并專設測量小組。由總工程師和副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設專職測量工程師管理、協(xié)調(diào)測量放線全過程,并報監(jiān)理檢查驗收。總工程師:郭海洋測量工程師:王富軍內(nèi)業(yè)組:袁岳峰外業(yè)組:曹天寶、陳昊5.2、儀器配備為滿足測量精度的要求,測量器具必須經(jīng)過專業(yè)檢測部門檢測,保證其在檢定期內(nèi)。測量器具配8、備計劃如下表所示:序號儀器名稱型號精度數(shù)量1徠卡全站儀TCA1201(2mm+2ppm*D)1臺2拓普康全站儀3002L(2mm+2ppm*D)1臺3水準儀DZS22mm2臺4水準儀DZS33mm2臺5鉛垂儀6棱鏡4個7塔尺4把8雙面尺一對9鋼尺50m級1把10卷尺5m5把5.3、測量制度、交接樁工作、工程中標后,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業(yè)主與監(jiān)理技術主管部門測量工程師和項目部相關人員參加,主動聯(lián)系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及時進行交接樁。、交接時,應按交接書面資料所列樁橛現(xiàn)場逐點交接并查看實際狀態(tài),并在現(xiàn)場作出明顯標識,以利查找。、交接簽認時,交樁書面資料必須真實、齊全;交接樁記錄應寫清存在問題和處理9、意見,并報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按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的要求,對工程范圍(含臨時工程)放樣確定界線,參與辦理征地拆遷工作。、施工測量施工測量分為施工復測、控制網(wǎng)測設、施工放樣及檢查、竣工測量四個階段。嚴格施工過程中的測量管理,做好施工中的交接樁、補樁、護樁工作,實行定期的復測,施工測量、放線放樣實行雙檢制。對工程施工測量全過程進行控制,保障建筑物空間位置及幾何尺寸的準確性,將誤差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之內(nèi),以滿足建筑物明確和隱含的功能需要。.1、施工復測、交接樁完成后,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現(xiàn)場技術人員系統(tǒng)地進行施工復測及重點工程控制測量,標段交界處應由雙方共同復測,確保中線、高程正確及交界處銜接一致。、10、復測工作應在開工前完成,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加密應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墩臺定位(中心樁撅)宜在復測中完成,以便在正式灌注混凝土基礎時引用其成果。、復測成果應由項目部總工程師組織系統(tǒng)地整理書面報告,報經(jīng)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其總工程師批準后,及時發(fā)至作業(yè)層技術部門應用、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各類樁撅要妥善保護,根據(jù)情況進行加固,并在現(xiàn)場作明顯標識,以防誤用;在施工影響范圍內(nèi)的樁要釘設護樁或外移樁,繪制護樁示意圖;定期檢查樁撅是否移動、下沉,發(fā)現(xiàn)后應采用可靠方法重新補設定位,重新測量。.2、測量控制網(wǎng)測設、250m以上的長大構造物、500m以上的路基工程施工前應布設測量控制網(wǎng)。管段工程施工11、復測完成后,應根據(jù)設計單位所交的控制點,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的情況,按照施工測量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補樁加密,形成測量控制網(wǎng),以滿足施工放樣的需要,并定期進行測量復核。、測量控制網(wǎng)由項目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編制。測量控制網(wǎng)成果書,必須報上級主管部門復核、備案。.3、施工放樣測量及檢查、施工放樣采用施工復測和控制網(wǎng)成果,如有破壞應報請上級技術部門(原測設單位)采用原測量精度進行補設。、特大橋、大橋、墩臺樁或基礎混凝土灌注,墩身立模頂帽混凝土灌注施工前,應由作業(yè)層測量人員放線,技術主管或工程部長復測,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技術部門復核無誤后方可據(jù)以施工。、橋墩臺灌注頂帽混凝土,技術人員應跟班作業(yè),12、其中線及高程控制精度按相關規(guī)定要求執(zhí)行。.4、竣工測量、竣工測量由項目部總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技求部門視具體情況派員參與。、竣工測量結果整理后,列入竣工文件,并報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技術部門備案。、架梁前橋梁墩臺頂帽要進行中線、水平、跨度、偏角十字線和支座螺栓位置 測設,并詳細記錄測量結果。、公路路面施工前以調(diào)整的中線水平為基準,要按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測量基面水平及平面尺寸、水溝尺寸、擋護建筑物尺寸,并據(jù)以交底,整修達標。、作業(yè)層技術人員在橋梁、中線水平及幾何尺寸測量后,填寫丈量記錄和檢查證,現(xiàn)場質(zhì)檢工程師復核簽認。、工程竣工交驗前,竣工復測成果及樁撅復核按照相關規(guī)定辦理,并按竣工驗13、收要求填制竣工資料。、其他工程按行業(yè)規(guī)定和建設單位要求辦理。、測量管理、建立健全測量復核制度。項目部設專職測量工程師,作業(yè)層項目隊設由若干名技術人員和測量工組成的測量小組,根據(jù)職責實施各項測量工作。、現(xiàn)場實施測量作業(yè),必須使用專業(yè)記錄簿逐項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原則上用鉛筆書寫,禁止使用圓珠筆或鋼筆。、測量記錄不得涂改、撕毀,如有誤可作明顯的勘誤記號標識。記錄中參加人員、設備、日期、地點、天氣、工程地點(部位)等事項應填寫完備、清楚,并有施作人簽字。記錄數(shù)據(jù)必須真實反映操作過程的實際情況,在通常情況下應有計算結果,示意草圖,并附有相應結論。、測量工作的內(nèi)業(yè)資料必須有兩人獨立計算,校核無誤后方可使用;在14、申報業(yè)主單位和監(jiān)理技術部門復測時,必須同時報送內(nèi)業(yè)測量資料。重要部位的放樣(如墩、臺施工定位等)應采用不同方法分別進行計算,并報請技術負責人審核,簽認后執(zhí)行。重要工程、控制工程、施工復測等測量必須有測量成果書,報請總工程師簽認。測量成果書應資料齊全,計算準確,文整清楚,簽字齊全;測量成果資料(書)為受控資料,應按受控資料的有關規(guī)定辦理。、上級技術部門在進行測量復核時,必須獨立計算資料,優(yōu)先選用具有閉合條件的方法,嚴禁直接使用上報的測量計算資料,避免誤差造成超限產(chǎn)生的錯誤。、測量工作應根據(jù)人員和儀器設備狀態(tài)選擇方法。在使用全站儀數(shù)字化測量時,必須有誤差監(jiān)測手段,對各種誤操作必須有查錯功能和糾錯能15、力。、測量軸線、基點應與相鄰合同段至少三個基點進行重疊銜接(導線點、中線點、水準基點)。一個工程項目(隧道、橋梁等)分別由兩個以上單位施工時,應建立統(tǒng)一的控制網(wǎng),統(tǒng)一平差,采用統(tǒng)一坐標體系。、測量員暫離崗位或調(diào)轉(zhuǎn)時,必須進行測量工作移交。內(nèi)容包括:施工樁撅現(xiàn)場點交(并附樁位示意圖、中線、水準基點表);測量記錄、測量成果書等。在有條件時,進行復測后方可移交。移交工作由總工程師(技術主管)負責組織,辦理交接清單,雙方簽字。、在開工初期,基線、控制網(wǎng)、已開工的重點工程,由上級專職測量工程師進行復核測量;跨年度施工的結構復雜的大橋、每年進行一次復核測量。其余如中樁、基線樁、導線樁、水準基點樁及其加密樁16、的復測由項目總工程師制定并組織實施。6、控制測量等級和技術要求6.1、平面控制測量和技術要求(1)、平面控制測量等級 平面控制測量采用平面控制網(wǎng)三角測量。 平面控制測量等級見下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 平面控制測量等級等級橋位控制測量二等三角5000m的特大橋三等三角20005000m的特大橋四等三角10002000m的特大橋一級小三角5001000的特大橋二級小三角500m的大中橋(2)、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見下表,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三角測量的技術要求等級平均邊長(Km)測角中誤差()起始邊邊長相對中誤差測17、回數(shù)三角形最大閉合差()DJ1DJ2DJ6二等3.01.01/12000012-3.5三等2.01.81/7000069-7.0四等1.02.51/4000046-9.0一級小三角0.55.01/20000-3415.0二級小三角0.310.01/10000-1330.0(3)、三角等級選擇橋梁全長726.78m,采用四等三角平面控制網(wǎng)。6.2、高程控制測量和技術要求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 F50-2011)規(guī)定,水準測量等級應符合下列要求:2000m以上的特大橋一般為三等;10002000m的特大橋為四等;1000m以下的橋梁為五等。水準測量的等級劃分及主要技術要求見下表。水準測量18、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每公里高差中數(shù)中誤差(mm)水準儀型號水準尺觀測次數(shù)往返較差、附和或環(huán)線閉合差(mm)偶然中誤差M全中誤差MW與已知點聯(lián)測附和或環(huán)線二等1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三等36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四等1010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五等816DS3雙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橋梁全長726.78m,采用四等水準測量。7、施工測量允許偏差7.1、鉆孔灌注樁測量允許偏差鉆孔灌注樁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樁位(mm)群樁100全站儀:每樁檢查排架樁允許50極值1002孔 深(m)不小于設計測繩量:每樁測量3孔 徑19、(mm)不小于設計探孔器:每樁測量7.2、挖孔灌注樁測量允許偏差挖孔樁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樁位(mm)群樁100全站儀排架樁允許50極值1002孔 深(m)不小于設計值測繩量:每樁測量3孔 徑(mm)不小于設計值探孔器:每樁測量7.3、承臺測量允許偏差承臺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尺寸(mm)30尺量:長、寬、高檢查各2點2頂面高程(mm)20水準儀:檢查5處3軸線偏位(mm)15全站儀:縱、橫各測量2點7.4、墩、臺身允許偏差墩、臺身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斷面20、尺寸(mm)20尺量:檢查3個斷面3豎直度或斜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測量2點4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測量3處5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縱、橫各測量2點6節(jié)段間錯臺(mm)5尺量:每節(jié)檢查4處7大面積平整度(mm)52m直尺:檢查豎直、水平兩個方向,每20 m2測1處8預埋件位置(mm)10或設計要求尺量:每件注: H為墩、臺身高度。 柱或雙壁墩身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相鄰間距(mm)20尺或全站儀測量:檢查頂、中、底3處3豎直度(mm)0.3%H且不大于20吊垂線:測量2點4柱(墩)頂高程(21、mm)10水準儀:測量3處5軸線偏位(mm)10全站儀:縱、橫各測量2點6斷面尺寸(mm)15尺量:檢查3個斷面7節(jié)段間錯臺(mm)3尺量:每節(jié)檢查24處注:H為墩身或柱高度。7.5、預制T梁允許偏差梁(板)預制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梁(板)長度(mm)+5,-10尺量:每梁(板)2寬度(mm)干接縫(梁翼緣、板)10尺量:檢查3處濕接縫(梁翼緣、板)20箱梁頂寬30底寬203高度(mm)梁、板5尺量:檢查2處箱梁+0,-54斷面尺寸(mm)頂板厚+5,-0尺量:檢查3個斷面底板厚腹板或梁肋5平整度(mm)52m直尺:每側(cè)面每m梁長測1處6橫系梁及預埋件位置22、(mm)5尺量:每件梁(板)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guī)定值或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支座中心偏位(mm)梁5尺量:每孔抽查46個支座板102傾斜度1.2%吊垂線:每孔檢查3片梁3梁(板)頂面縱向高程(mm)8,-5水準儀:抽查每孔2片,每片3點4相鄰梁(板)頂面高差(mm)8尺量:每相鄰梁(板)7.6、懸臂澆筑梁允許偏差懸臂澆筑梁實測項目項次檢 查 項 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軸線偏位(mm)L100m10全站儀:每個節(jié)段檢查2處L100mL/100003頂面高程(mm)L100m20水準儀:每個節(jié)段檢查2處L100mL/5000相鄰節(jié)23、段高差10尺量:檢查35處4斷面尺寸(mm)高度+5,-10尺量:每個節(jié)段檢查1個斷面頂寬30底寬20頂?shù)赘拱搴?10,-05合龍后同跨對稱點高程差(mm)L100m20水準儀:每跨檢查57處L100mL/50006平整度(mm)82m直尺:檢查豎直、水平兩個方向,每側(cè)面每10m梁長測1處7.6、橋面鋪裝測量允許偏差橋面鋪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厚度 (mm)+10,-5以同梁體產(chǎn)生相同下?lián)献冃蔚狞c為基準點,測量橋面澆筑前后相對高差:每100m測處2平整度高速、一級公路瀝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平整度儀:全橋每車道連續(xù)檢測,每100m計算IRI或IRI(m/km)2.524、3.0(mm)1.51.8其他公路IRI(m/km)4.2 (mm)2.5最大間隙h(mm)53m直尺:每100m測3處3尺3橫坡水泥混凝土0.15%水準儀:每100m檢查3個斷面瀝青面層0.3%注:橋長不滿100m者,按100m處理。對高速、一級公路上的小橋(中橋視情況)可并入路面進行評定。7.6、支座墊石測量允許偏差支座墊石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軸線偏位(mm)5全站儀:支座墊石縱橫方向檢查3斷面尺寸(mm)5尺量:檢查1個斷面4頂面高程(mm)2水準儀:檢查中心及四角頂面四角高差(mm)1 5預埋件位置(mm)525、尺量:每件7.6、支座墊石測量允許偏差擋塊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混凝土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nèi)按附錄D檢查2平面位置 (mm)5全站儀或經(jīng)緯儀:每塊檢查3斷面尺寸(mm)10尺量,每塊檢查1個斷面4頂面高程(mm)10水準儀:每塊檢查1處5與梁體間隙(mm)5尺量:每塊檢查7.7、支座安裝測量允許偏差支座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支座中心與主梁中心線偏位(mm)2全站儀、鋼尺:每支座2支座順橋向偏位(mm)10全站儀拉線檢查:每支座3支座高程(mm)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規(guī)定時,水準儀:每支座4支座四角高差(mm)承壓力500kN1水26、準儀:每支座7.8、伸縮縫安裝測量允許偏差伸縮縫安裝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長 度(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道2縫 寬(mm)符合設計要求尺量:每道2處3與橋面高差(mm)2尺量:每側(cè)37處4縱坡(%)一般0.3水準儀:測量縱向錨固混凝土端部3處大型0.2水準儀:沿縱向測伸縮縫兩側(cè)3處5橫向平整度(mm)33m直尺:每道7.9、橋梁總體實測項目橋梁總體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橋面中線偏位(mm)20全站儀:檢查38處2橋?qū)?mm)車行道10尺量:每孔35處人行道103橋長(mm)+300,-100全站儀、鋼尺:檢查中心線4引道中心線與橋梁中心線的銜接(mm)20尺量:分別將引道中心線和橋梁中心線延長至兩岸橋長端部,比較其平面位置5橋頭高程銜接(mm)3水準儀:在橋頭搭板范圍內(nèi)順延橋面縱坡,每米1點測量標高8、平面控制網(wǎng)8.1、平面控制網(wǎng)布置原則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形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選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本工程各樓座控制樁布設在混凝土護坡坡頂上,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地產(chǎn)規(guī)劃
上傳時間:2024-08-14
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