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線拆除及運輸施工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25162
2022-06-30
22頁
124.50KB
1、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線拆除及運輸施 工 方 案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目 錄一、編制說明3二、編制依據3三、工程概況3四、實物工程量5四、施工組織機構6五、拆除施工6六、物資運輸10七、吊裝作業11八、施工機械和工具計劃13九、安全管理規定14十、作業危害分析17十一、意外情況應急預案21一、 編制說明經過現場踏勘,綜合考慮施工安全,施工進度要求,并結合我公司多年來從事此類工程的施工經驗,編制此施工方案。二、 編制依據1. 甲方交底(標書文件)2. 施工規范、規程2.1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19001-20002.2環境管理體系規范及要求GB/T24001-24002.3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規范G2、B/T28001-20012.4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術規范三、 工程概況1. 工程名稱: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線拆除2. 工程地點:良鄉金光北街2號3. 工程內容:將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線拆除,拆除后將其運至北京制藥有限公司葫蘆垡物資庫。4. 計劃工期:合同簽訂后30天5. 拆除要求:非保護性拆除,拆除物資滿足裝車和道路運輸條件。6. 施工特點:6.1施工地點在繁華城區,應防止污染環境,防止擾民。6.2拆除的生產線材質多為不銹鋼。6.3多層交叉作業。6.4現場場地狹小,拆除物資要及時清運走。6.5容器、管道內存有物料,應先進行清理。6.6有些室內物資放置地點沒有照明,比較昏暗。7. 工程管理目標73、.1質量管理目標:合格標準7.2工期目標:30天7.3安全生產目標:杜絕傷亡和交通事故7.4文明工地目標:避免揚塵,道路遺撒,物料泄露防止污染環境??刂圃肼暋9澕s能源。做好防護,保護員工健康。四、 實物工程量1. 搬運包裝車間內物資。2. 拆除、搬運分離車間室內部分3. 拆除、搬運分離車間室外部分4. 實物工程量一覽表物資名稱單 位數 量重 量(t)包裝機臺3080干燥機臺1540壓縮機臺616箱體類臺2020開關柜臺206各類容器臺110180塔臺340攪拌釜臺916冷卻塔臺230機泵臺205各類管線米5000100鋼結構處550電纜橋架、電纜米3005風道米20030托盤加雜物臺205合計4、623四、 施工組織機構1. 實行項目經理責任制。項目經理對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負責。負責同甲方的協調溝通工作。2. 設置現場安全員專職管理安全生產,杜絕違章施工。執行用火管理、用電管理。負責各項文明施工的落實。監督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3. 設置專職技術人員。負責起重吊裝、等離子切割等技術保障工作。負責拆除工作中,拆除部位的合理劃分。負責編制和實施進度計劃的落實。負責確認管線或容器內物料殘留無燃燒、閃爆危險。五、 拆除施工1. 施工準備1.1施工人員安全技術交底。1.2準備作業用各類機具,入場的機具設備必須完好。1.3組織車輛、吊機。編制使用計劃1.4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帶、消5、防器材。1.5建好臨時用水、用電設施。配備帶漏電保護電源箱1.6劃分好各班組作業范圍,合理計劃施工順序。1.7影響搬運、拆除工作的障礙物現行拆除。像樓房窗戶部位可先行破除至樓房地坪。2. 拆除原則2.1拆除順序:室外先高后低,室內先低后高。先外后內,先小后大。先管道容器,后結構框架。2.2拆除物資的體積滿足車輛裝載運輸。拆除的物資不得超出吊機負荷。有墜落物的范圍必須設置警戒帶。2.3拆除如儲罐、塔較重物資前必須用倒鏈、吊機將其鎖緊。2.4必須確認容器或管道內沒有物料之后,再進行拆除作業。2.5禁止將拆除物體直接從高處向下拋落。2.6電器、儀表、電纜拆除前需確認已經切斷外部電源。2.7拆除物資應6、及時運走。臨時存放要擺放規整。拆除現場安排人員及時清掃,防止傷人或扎車胎。2.8吊裝用鋼絲繩必須在其允許載荷范圍內使用。斷絲繩應完好,不得在有結節、斷絲等缺陷情況下使用。2.9設備拆除時,不得在地腳螺栓固定的情況下,強行用吊機拆除。2.10室外塔和框架拆除前,應先將作業范圍地面上的依然物品清除干凈。防止發生火災。2.11吊裝物體時,應捆綁兩個吊點,不得單點吊裝。避免重心偏移造成滑鉤。且在吊件兩端系上遛繩控制吊件。2.12每天作業結束后檢查現場。切斷電源,熄滅火源。2.13室外拆除,遇到雨雪天氣禁止高空作業。3. 管道拆除3.1拆除位置易選擇管道彎頭處。3.2拆除從設備、泵口起始。3.3拆除前應7、使用麻繩先行鎖緊,防止墜落傷人。3.4較細管線用管子割刀冷切割或角磨機切割。較粗管線選用等離子切割或氧乙炔氣割。3.5較高處的管線拆除應搭設作業腳手架,施工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后再進行拆除施工。3.6管廊上排管切割長度可以按20米分段,吊機將管子吊至地面后在斷開。4.設備拆除4.1設備拆除應在其外部附件先行拆除完后進行。4.2小型設備拆除支腿固定部分后整體吊機調走。拆除后部分需要移動的設備使用手動液壓搬運車倒運至吊機作業范圍處。4.3塔類較高設備拆除,應分段進行。在每層框架平臺處將塔分解。選用120噸吊機將分解后的塔體逐層吊至地面裝車。4.4小塔拆除也可以整體拆除,先拆除裙座地腳螺栓,然后整體調8、出。利用兩臺吊機放倒后,在地面上將塔解體。4.5室內較大容器拆除,視容器體積和容器倒運情況確定分解部位。懸掛式容器應先拆除其下半部,然后再拆除帶支腿的上半部。容器分解前應先行用倒鏈將其鎖緊。4.6拆除分解使用等離子切割(白鋼)或氧乙炔火焰切割(碳鋼支座)。5鋼結構框架拆除5.1框架拆除在設備拆除之后進行,由高至低分段解體拆除。5.2拆除框架使用氧乙炔氣火焰切割,切割部位先將其防火涂料清除。5.3鋼框架平臺整體拆除時,鋼絲繩捆綁部位應為結構梁,不得用平臺板做吊裝部位。5.4鋼框架拆除易一層平臺加四條柱子整體斷開,用吊機將其放置地面后在進行分解拆除。六、 物資運輸1現將拆除物資集中分類放置在空地上9、,預留鋼絲繩捆綁空隙。卸車時同時按分類擺放,減少存放占地。2根據運輸物資體積選用15噸板車拉運。視物資多少安排運輸車輛。3物資裝車后,必須用倒鏈、鋼絲繩封車。每臺封車部位易選擇車輛前、后加中間3個部位。4物資裝車不得超出車廂,有滑落的小件物資,不得放置頂部。5運輸過程應有人負責押運,車輛行駛過程中,至少停車檢查一次,查看封車倒鏈是否松動。6駕駛員運輸時要遵守交規,不得高速行駛、猛拐。7冬季雨雪天氣運輸要采取防滑措施,封車時要加墊木。物資上不得留有冰雪。七、 吊裝作業1信號工必須持證上崗,配備信號旗,反光背心、口哨。2汽車吊司機每2周應測量血壓,血壓不符合要求的禁止上車作業。3吊機出車作業前要檢10、查超載強制開關是否有效,填寫班前設備檔案記錄。4吊機禁止在作業時通過強行關閉超載強制開關進行作業。5吊機出車前操作人員對汽車吊進行全面檢查具備出車條件方可出車完成任務,禁止車輛帶病作業。6汽車吊吊裝作業前的要求6.1作業前由工長對專業人員進行專項交底,待作業人員清楚作業內容及方法并簽字確認后方可開始操作。6.2吊裝作業前確定作業危險范圍,劃定警戒區域,拉上警界線,專人監督。6.3吊機操作前應檢查距尾部回轉范圍50cm內無障礙物。7汽車吊作業中的要求7.1吊機工作場地應保持平坦堅實,并與溝渠、基坑保持安全距離。在作業前應全部伸出支腿,并調整回轉支承在無載荷時的傾斜度不大于1/1000。不準帶載荷11、行駛或不放下支腿就揚起臂桿。在不平整的場地工作前,應先平整場地,支腿支設好后方可起升吊臂,吊臂放平擱穩之后才可收回支腿。支腿下要墊硬枕木,在支點不平的情況上,低點應加厚墊木調整,以保持機身水平。7.2工作中如遇故障,應按規定順序查清原因予以排除。如本人不能排除應及時報修。7.3起吊重物達到額定起重量的50%以上時,應使用低速檔操作動作。起吊重物達到額定起重量的90%以上時,嚴禁同時進行兩種及以上的操作動作。7.4司機操作應平穩,避免急劇回轉或停止,需換向作業應在停穩后進行。伸臂的同時應相應下降吊鉤,以免發生頂鉤,當限制臂發出警報時應立即停止伸臂,起重臂縮回時仰角不宜太小。7.5司機有權拒絕多頭12、指揮吊裝作業。只服從信號工1人的指揮。信號工的指揮信號應果斷明確,口哨與信號旗表述一致。當信號工指揮不當時,司機應鳴笛與信號工進行溝通,且暫時停止作業。8汽車吊作業后的要求8.1作業完成后應將支腿全部收回,吊鉤應用專用鋼絲繩掛牢,各操作桿調整好后應鎖住起重操縱室門。8.2作業完成后操作人員應與項目部人員完成臺班簽認工作。八、 施工機械和工具計劃1. 主要施工機械名 稱單 位數 量120噸吊機臺班550噸吊機臺班4025噸吊機臺班6015噸板車臺班50小型值班卡車臺班402. 小型工、機具名 稱單 位數 量等離子焊機臺4電焊機臺2手動液壓運輸車臺2氧乙炔套4角磨機個10管刀把4鋼絲繩對10卸扣個13、40無齒鋸臺1麻繩米200倒鏈個20大錘、鋼釬把50其它常用手工工具九、 安全管理規定1進入施工現場要聽從各級管理人員的指導;遵守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規定和要求;2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事先接受安全教育,未經教育者不得進入施工現場。3進入現場人員要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帶好安全帽。4大件吊裝必須由專職起重工指揮。5動火作業必須持有動火票。6工作時間不準打鬧,不準離崗,不準隨便拿用現場的各種拆除物品。7支撐架及腳手架要緊固牢靠,跳板要鋪滿,兩端要綁牢。 8運物件前,要詳細檢查,吊帶、卡扣等吊運工具是否合格,捆綁是否牢固,嚴防物件高空墜落。9車輛裝載物料時,凡堆放在兩層或兩層以上或車輛運輸時可能發生滑14、落的必須進行封車。10吊裝作業下方可能涉及行人的范圍應圈拉警戒帶。11進入施工現場的設備、電動工具必須完好,并經檢驗合格,并貼有檢驗合格證后方可使用。12非電工不準自行拆裝電源線及操作電氣工作,電氣設備要放在安全地帶。13使用電動工具從事打磨工作時,必須帶上防護罩。14氧氣瓶與乙炔瓶要立置使用,擺放相對距離應大于5米以上且要遠離動火點。15在施工現場的各種工具、設備、材料要擺放整齊,拆下的設備、結構、管線等要及時運走,不得堵塞通道。16下班時,作業人員要將各種工具、氣瓶和材料及時收回存放到指定地點,將作業區域清理干凈。17現場負責人和安全員要認真巡視現場,切斷電源,不留隱患,避免發生意外事故。15、十、 作業危害分析1吊裝作業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1支車地面塌陷車輛傾覆人身傷害、車輛損毀未曾發生專人檢查可以勝任項目負責人與吊車司機一起確定安全車位2索具、 卡扣檢查索具、卡扣損壞承載力不夠人身傷害、設備損毀未曾發生專人檢查可以勝任作業前司索認真核實索具、卡扣及負荷3吊裝作業脫鉤人身傷害、設備損毀未曾發生專人檢查能夠勝任作業前司索認真核實索具、卡扣及負荷未按規定作業人身傷害、設備損毀未曾發生加強檢查能夠勝任平時加強對司索工的教育培訓現場未設警戒線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專人落實能夠勝任作業前司索工負責設置警戒線2、車輛運輸 序16、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1運行交通事故、機械事故機毀人傷亡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出車前駕駛員負責對車輛狀況進行全面檢查2裝卸溢撒、封車不牢固碰撞.墜落、傷人損物、物體傾斜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裝載人員負責貨物的裝載、封車及防止遺灑工作3安全講話進廠火票阻火器造成違章未曾發生堅持檢查可以勝任項目負責人根據工作內容進行安全交底4車輛檢查發生隱患發生事故未曾發生認真檢查可以勝任駕駛員負責車輛使用過程中的車輛狀況檢查5停車地溝、暗井塌陷車毀、人傷未曾發生確認車位可以勝任項目負責人負責指定停車位置3、腳手架搭設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17、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1安全講話不系安全帶,飲酒墜落、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作業前進行全面檢查2綁扎不牢人員或物體跌落墜落、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 對搭設腳手架檢查,合格后掛牌,再使用3防護欄桿防護搭設不合格墜落、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堅持檢查可以勝任對搭設腳手架檢查,合格后掛牌,再使用4、打磨切割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1安全講話不帶護目眼鏡眼睛受傷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作業前進行全面檢查,隨時制止違章2角磨機電源線損壞觸電、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18、勝任 對電源線隨時檢查,發現破損及時處理3電源開關未安裝漏電保護觸電、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堅持檢查可以勝任加強檢查、管理,合格后掛牌,再使用4插頭插座使用不合格產品觸電、人身傷害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加強檢查、管理,不合格產品不得使用5、動火作業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1安全講話監護、作業票違章、火災、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作業前進行全面檢查,禁止違章用火2電焊機未做接地,接地不合格違章、火災、人身傷害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加強檢查、管理,不合格不得使用3切割動火氣體泄漏火災、人身傷害曾發生堅持檢查可以勝任經常檢查19、,對損壞皮帶進行更換4動火環境有易燃物火災未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加強檢查,及時清除作業地點易燃物5點焊電弧灼傷眼睛傷害曾發生加強管理可以勝任加強管理,配備合格安全防護用品序號工作步驟危害或潛在事件主要后果以往發生頻率及現有安全控制措施發生頻率管理措施勝任程度控制措施6火花火花飛濺燙傷人體或眼睛燙傷曾發生堅持檢查可以勝任加強管理,經常檢查勞保著裝手套、眼鏡穿戴十一、 意外情況應急預案1.HSE應急措施1.1應急組織機構總 指 揮: 柯 龍 組 員:劉興東 手機: 1.2機構職責負責全面組織應急處理,對下一級的應急處理予以指導和協助;負責協調組織處理應急情況;負責本區域的應急情況并及時向上級匯報20、事故處理情況。2.緊急救援機構及聯系電話2.1燕化鳳凰醫院急救中心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燕山迎風街15號 電話:1202.2燕山火警報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房山區燕山燕東路12號 電話:1192.3燕山公安交通隊 地址:燕山北莊 電話:1222.4燕山公安報警中心 地址:燕山迎風大街 電話:1102.5燕山防疫站 電話:693465553.應急原則與步驟3.1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生火災、爆炸、物料及有毒有害介質泄漏和人員傷亡等突發事故,現場人員必須對傷者進行搶救并迅速將搶救出的傷者送出危險區實施處理和搶救;3.2應急事件的發現人員,應立即向應急事件發現現場的最高職務負責人報告。3.3施工中如出現工傷,及時上報有關部門。4.施工現場疏散平面圖(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