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貿城六期別墅工程肥槽回填土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6175
2022-06-30
10頁
56.50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華貿城疊拼別墅住宅樓土建基礎施工方案附CAD圖紙全套
1、目 錄1.1施工圖紙21.2主要規范、規程、地方標準22 工程概況23 質量目標34 施工準備34.1技術準備34.2施工準備主要機具、施工機械、材料及勞動力計劃35 施工部位的技術要求及作業條件45.1回填要求45.2作業條件46 主要施工方法56.1施工工藝56.2施工方法56.3質量標準67.4應注意的質量問題77 施工保證措施87.1質量保證措施87.2成品保護措施97.3安全消防保證措施97.4環境保護措施101 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1北京華貿城六期施工圖1.1施工圖紙1.2主要規范、規程、地方標準序號名 稱1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2、規程4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程5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6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7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文件(房屋建筑部分)8北京市建設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管理暫行規定9建筑施工手冊2 工程概況本工程為華貿城六期工程,開發單位為北京華貿奧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北京賽瑞斯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監理,青建集團股份公司總承包施工。建成將成為高檔住宅樓。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規劃紅軍營西路、規劃清河營中街、規劃清河營西路及規劃清河營路圍合地塊。本工程包括D9、D10、D11、D12、D13、D14疊拼別墅以及D15獨棟別墅部分,總建筑面積為30019.76m,其中地上面積3、為23560.18m,地下面積為6459.58m。工程開工日期為2014年3月15日,竣工日期均為2015年9月15日,總工期為540日歷天。本工程結構形式為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場地類別為,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地下一層至頂層抗震等級皆為三級,基礎形式為條形基礎+抗水板。3 質量目標爭創結構朝陽杯 ,確保工程竣工驗收一次性合格。 4 施工準備4.1技術準備技術人員和工長必須認真熟悉圖紙,按圖紙及規范要求合理安排組織施工,按施工規范及施工方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4.2施工準備主要機具、施工機械、材料及勞動力計劃4.2.1機具及施工機械準備蛙式打夯機64、臺鐵 鍬圓頭和方頭各8把推土機1臺裝載機2臺挖土機2臺自卸卡車3臺備注:以上機具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現場實際及進度等要求進行調整4.2.2材料準備現在施工的是各樓四周肥槽回填土,土源為一標段場區東側的存土。回填土施工時,需要用自卸式卡車將土運至回填部位。主要材料如下:材料名稱質量要求素土選用粉質粘土,不得含有有機雜質或使用耕植土,使用前過篩。4.2.3勞動力計劃本工程回填土工程量雖然不大,但是施工工期短,施工作業面小,對本工程的施工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合理安排勞動力,對現場操作工人隨時進行調整,確保高峰期不少于30人。5 施工部位的技術要求及作業條件5.1回填要求根據設計,樓座四周800mm范圍5、內為2:8灰土分層夯實,樓座四周800mm范圍以外為素土夯實。回填過程中,邊角部位用機械打夯機夯實,并且用人工輔助夯實。5.2作業條件5.2.1標準擊實試驗:土方回填料確定后,項目部質檢員、試驗員邀請監理工程師共同在回填存土場地或供土場區內進行取樣,抽取的土樣應具有代表性,各土層和各性狀的土都應包括。土樣抽取后送實驗室做標準擊實試驗,確定最優含水率為9.9%,最大干密度1.77g/cm,控制干密度為1.66 g/cm。5.2.2現場壓實試驗:標準擊實試驗完成后,即在施工現場安排壓實試驗,壓實試驗的目的:(1)核查土料壓實后是否能夠達到設計或規范規定的壓實干密度值;(2)核查壓實機具的性能是否滿6、足施工要求;(3)選定合理的施工壓實參數:鋪土厚度、土塊限制粒徑、含水量的適宜范圍、壓實方法和壓實遍數;(4)確定有關質量控制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5.2.3不同的回填部位采用不同的壓實機具:蛙夯夯實遍數從4遍開始用環刀法抽取試樣,測定干密度值,達不到要求再夯實6遍、8遍測定直到合格。5.2.4施工前技術交底:土方回填前,由技術部門向作業班組、質檢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將回填部位的材料要求、根據壓實試驗確定的壓實參數、施工方法等技術要求,交代清楚。6 主要施工方法6.1施工工藝回填方法:選土基底清理鋪第一步土夯實取樣驗收鋪第二步土鋪最后一步土夯實取樣驗收6.2施工方法回填土的原土土質應符合設計7、要求及施工規范的相關規定,施工前根據規范要求需過篩時(回填素土粒徑不大于50mm,灰土粒徑不大于20mm),應在槽邊或存土點過篩。1) 回填灰土前應將肥槽底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將出墻管密封,將各種外漏洞口堵嚴。2) 檢查土的種類和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有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含水率工地檢驗方法: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白灰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濕潤等措施。土料必須用篩子過篩,且應作到隨篩、隨拌、隨打、隨蓋。3) 灰土拌和:灰土為2:8灰土,應通過梯形錐體標準斗(上小下8、大)將素土和石灰按體積比為2:8的摻量,攪拌均勻。嚴格控制好配合比,攪拌后灰土應顏色一致。4) 在作業面四角設置標高位置樁,用不同顏色筆標出虛鋪厚度(250厚)以便施工。5) 回填土應分層鋪攤。在防水保護墻上畫上250mm間距的水平控制線,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5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并與防水保護墻上的控制線對應檢查。而且在回填土交接部位應預留錯茬,放臺階踏步槎(高寬比為1:2)。6) 夯打密實:用蛙式打夯機夯打每層灰土和素土,每層土夯打遍數不應少于三遍,并且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錯。7) 回填土每層夯實后,應根據規范規定做環刀試驗以確定灰土的壓實是否達到要求,9、壓實系數不應低于0.94。試驗結果達到要求,方可進行下一層土回填。8) 環刀取樣規定:肥槽回填每1020m取一點。采用環刀取樣時,取樣點應位于每層2/3的深度處。環刀取樣點布置圖見附圖。9) 找平與驗收:灰土最上一層完成后,應拉線或用靠尺檢查標高和平整度,超高處應用鐵鍬鏟平;低洼處應及時補打灰土。6.3質量標準6.3.1基底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6.3.2回填的土料,必須符合設計或施工規范的規定,嚴禁使用雜質土。6.3.3回填土必須按規定分層夯實。取樣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土質量密度,其合格率不應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質量密度的最低值與設計值的差,不應大于0.08g/cm3,且不10、應集中。環刀取樣的方法及數量應符合規定。6.3.4回填土的頂層標高不得超過散水及地面面層的底標高。7.4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4.1基礎墻體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對結構基礎造成損壞。6.4.2基礎肥槽回填土,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才能逐層回填。6.4.3虛鋪土過厚、夯實不夠或冬施時凍土塊較多會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導致地面、散水裂縫甚至下沉。6.4.4未按要求測定干土質量密度:回填土每層都應測定夯實后的干土質量密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鋪攤上層土。試驗報告要注明土料種類、試驗日期、試驗結論及試驗人員簽字。未達到設計要求部位,應有處理方法和復驗結果。6.4.5回填土下沉:因虛鋪土超11、過規定厚度,或夯實不夠遍數,甚至漏夯,坑(槽)底有有機雜物或落土清理。這些問題均應在施工中認真執行規范的有關各項規定,并要嚴格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6.4.6回填土夯壓不密:應在夯壓時對干土適當灑水加以潤濕;如回填土太濕同樣夯不密實呈“橡皮土”現象,這時應將“橡皮土”挖出,重新換好土再予夯實。7 施工保證措施7.1質量保證措施7.1.1土方填筑時,對填筑段應選派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填筑中進行監督并密切配合監理工程師的檢查工作。7.1.2試驗干容重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7.1.3在土方填筑過程中,安排專職試驗員分步取樣,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土的回填。7.1.4在堆土料場,不定期對土12、料的含水量進行檢查,對于含水量較高的土料應及時翻曬,待其含水量達到要求后方可進行回填。7.1.5回填土施工范圍內必須將基底清理干凈,不得有淤泥、保溫板碎屑及其他雜物;7.1.6回填土施工前必須用120mm巖頁磚對墻體防水卷材進行保護,其在回填土前防水保護墻高度分步砌筑,每步不得高于1.5m;7.1.7夯實需重點注意以下部位:(1)管道部位,此部位因其部位特殊需要進行機械與人工配合夯實處理,確保此部位填土的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在回填管根部位時必須注意管根是否已經處理完畢(防水是否完成,捻口是否完成),避免出現因為回填部位塌陷而造成管道破壞等現象;(2)外陽臺突出部位必須進行人工夯實,確保該部位回13、填土的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3)散水、室外臺階、殘疾人坡道范圍內回填土,此部位回填土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施工,分層回填、逐步夯實,確保土方回填的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避免因該部位土方回填不實,造成該部位的上部構件使用功能出現問題。7.1.8出現不合格的回填土,必須及時返工、修理和補強。7.1.9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安裝足夠的照明設施,防止因鋪填超厚而造成夯擊不密實;嚴禁運土車輛直接向槽內倒土。7.1.10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對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國家有關規范規程規定的有關內容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報請工程師進行驗收。7.2成品保護措施7.2.1回填土施工前必須仔細檢查后澆帶兩側支撐的14、穩定性和整體性,對支撐數量不夠、拉結桿件不夠、支撐松動的必須加固處理,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土的施工。7.2.2回填土施工前應對所有回填部位的外露防水層及防水保護層進行檢查,發現破損處及時通知防水施工隊修復;施工過程中,現場應安排專業防水員巡查,施工人員發出破損處必須及時修復。7.2.3機械打夯時,打夯機距墻邊不得小于200mm; 7.3安全消防保證措施7.3.1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7.3.2回填過程中,槽邊必須設專人監護;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備。7.3.3運輸土方的車輛在槽邊的停放距離不得小于2米,卸土時,槽邊監護人員必須通知槽內施工人員遠離卸土點。7.3.4回填土施工人員在15、塔吊旋轉半徑內施工時,掛鉤人員必須將起吊物件綁扎牢固,信號工指揮塔吊司機盡可能避開回填土施工人員的作業區域,起吊后確認物件安全可靠方可行走。7.3.5上下工作面交叉作業時,上層施工人員嚴禁向下拋擲雜物。7.3.6蛙式打夯機操作必須配備兩個人,一人拉線,一人扶夯,操作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絕緣鞋;打夯機回頭或轉彎時應關掉打夯機電源,打夯過程中不得甩動電源線。7.3.7施工現場嚴禁吸煙。材料應隨時清理,集中碼放,并應有可靠的防火措施。7.4環境保護措施7.4.1嚴禁車輛帶泥砂出場,運輸時防止遺撒飛揚,并跟蹤檢查。施工通道設專人清掃并進行不定時灑水,保持場內路面清潔。7.4.2現場回填土方及場外存土區應堆放整齊,隨用隨進,并采取嚴密遮蓋措施。7.4.3土方回填施工時超過五級風應暫停施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