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案例---清華大學超低能耗示范樓(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6588
2022-07-01
4頁
20.67KB
1、綠色建筑案例-清華大學超低能耗示范樓仿佛是清華建筑館向東的延展體,超低能耗示范樓緊臨建筑館,地下層,地上層。南面看去,透明的玻璃幕墻,感覺很像普通的現代式建筑。但幕墻外“支棱”著巨大的可調節遮陽板,由此提醒參觀者它與眾不同。別看示范樓的體量不大,可它是北京市科委重點科研項目,作為年奧運建筑的“前期示范工程”,這座總面積平方米的示范樓集中體現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的理念。同時,該樓還是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究”的技術集成平臺,用于展示、實驗和推廣各種低能耗、生態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進的技術產品。最值得稱道的是,示范樓在建筑材料、能源供應和溫濕調節設備系統中采用多項節能2、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冬季可基本實現零采暖能耗,把照明、辦公設備、空調通風系統通通考慮上,示范樓單位面積全年總電耗約為每平方米千瓦,而北京市高檔辦公建筑則為每平方米千瓦至千瓦。平均起來,建筑物全年電耗僅是北京市同類建筑物的,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超級節能樓”。集中世界上節能技術超低能耗示范樓項目中,包括了對建筑物理環境控制與設施研究,聲、光、熱、空氣質量等、建筑材料與構造,窗、遮陽、屋頂、建筑節點、鋼結構等、建筑環境控制系統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統、新的采暖通風和空調方式及設備開發等、建筑智能化系統研究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說起來很興奮,“我們把世界上能找得著的、能放到樓里去的3、最新節能產品、設備以及相關技術都擱進去了。示范樓囊括了世界上的節能技術、產品,其實就是一個以真實建筑物搭建的節能技術集成平臺。”示范樓集成了國內外科研單位和制造企業的近百項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相關的最新技術,中國、美國、德國、日本、丹麥等國家的近家企業捐贈了產品。其中還有近十項產品和技術為國內首次采用。走進示范樓,節能化、生態化、人性化的設計細節隨處可見。耳目一新的節能亮點:地下室里也能有xx示范樓南側有個彩色立柱,其上將被安裝自動跟蹤太陽光的透射式采光機。這種采光機能自動跟蹤太陽,進行陽光采集,再通過光纖傳導,就能把太陽光引進地下室,最遠陽光傳導距離可達米。此外,示范樓屋頂還將設置碟式太陽光收4、集器,利用拋面反射鏡將平行的太陽光匯聚,通過傳輸也能為地下室提供照明。“神奇”玻璃能發電示范樓的南外墻裝上了平方米的單晶硅光電玻璃,這是最新型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產品,它竟然能把太陽光轉化為可被人們利用的電能,是一種能發電的玻璃。平方米發電玻璃的峰值發電能力為千瓦。光電玻璃位于結構夾層外側,不影響采光,同時與雙層皮幕墻組成光電幕墻。光電幕墻的電能是一種凈能源,發電過程無廢氣、無噪音、也不會污染環境,是一種“綠色幕墻”。相變地板收放太陽能把特殊的相變材料作為蓄熱體,填充到常規的活動地板就制成了相變地板。冬季,蓄熱體白天可以蓄存照進室內的太陽光熱量,晚上又向室內放出蓄存的熱量,這樣室內溫度波動將不超5、過攝氏度。相變地板、Lowe鍍膜玻璃、真空玻璃、遮陽裝置等各種材料配合使用,可使我國各類建筑的冬季采暖能耗降低到每平方米瓦,僅為目前采暖能耗的三分之一。由于圍護結構導致的建筑耗冷耗熱電量僅為常規建筑的。在非潮濕地區,甚至可以建造出接近“零能耗”的建筑。地板送風更快更直接示范樓層鋪的蓄熱地板中有幾塊“特殊分子”,它們的表面布滿小孔,跟其它地板不一樣。其實,它們是孔板送風地板,可以把新風送到二樓。比起從頭頂天花板送風,從地板送風的好處是可以更快、更直接到達人的活動區域。孔板送風地板的送風量和風速由藏在其下的控制系統控制,而控制系統連著屋頂測二氧化碳濃度的裝置,作用是測試出屋內的人數,并由此決定送風6、的多少。Lowe玻璃冬保暖xx隔熱玻璃幕墻中用到一種Lowe玻璃,它是由秦皇島一家企業生產的。這種玻璃表面所鍍的膜層厚度還不到頭發絲百分之一,它的低輻射膜層能將以上的遠紅外熱輻射反射回去。就像一面反射鏡,冬季,它將室內熱量的絕大部分反射回室內,由此保暖,夏季,它又可以阻止室外的熱量進入室內,隔熱效果很棒。客觀說來,玻璃幕墻可不招節能設計人員的“待見”,在保溫、隔熱等方面透光型外圍護顯然不如非透光型的。不過,北京街頭透光型外圍護的建筑已經越來越多。記者從市建委節能辦了解到,新型Lowe鍍膜玻璃已經引起政府注意。發電還可同時供熱制冷示范樓的大部分能源來自地下室的美國產燃氣內燃機,機組看上去也就半人7、來高,延伸出大大小小的管道。它燃燒天然氣發電,再由發電后的煙氣余熱產生熱水供熱或作為空調吸收式制冷機的動力,就好像一個小型的熱電廠。燃料利用率非常高,正是所謂的熱電冷三聯供。目前,天然氣已成為北京城區主要能源,熱電冷三聯供設備對天然氣的利用率非常高,已在本市一些公共建筑中得到使用。個人身邊溫濕度自定辦公室人員密度低、人員工作時間及活動區域相對固定,個人對溫度、濕度的要求不盡相同。示范樓層還展示了一處“個性化工位”。它跟一般寫字樓里的“閣子”間大同小異,所不同的就是多出一個蓮蓬式的風口,能提供新風。隔板內還暗藏一根根塑料輻射細管,用以調節溫度,能滿足個性化的需求。新系統取代傳統空調示范樓一層的天8、花板上,密布的藍色網柵最“搶眼”。設計人員管它們叫“輻射吊頂”,其實就是一根根直徑毫米的塑料管,靠毛細作用使一定溫度的水充滿其中,通過水循環帶給房間增熱或者降溫。冬季取暖時,循環在系統中的熱水溫度為攝氏度到攝氏度,夏季為攝氏度到攝氏度。這里必須提到一項關鍵性技術,溫度、濕度獨立控制。傳統空調系統使用同一冷源對空氣進行降溫和除濕,不得不采用攝氏度到攝氏度的冷源,單純的降溫只需采用攝氏度的高溫冷源,結果造成能量利用上的浪費。溫、濕度獨立控制空調系統的難點是新風的高效大幅度除濕。清華大學的研究成果是一臺“溶液熱回收新風機組”,簡單說來就是利用具有吸濕能力的濃鹽溶液吸收水分、把新風弄干,干燥的新風將室9、內濕負荷帶走。江億教授說,“這種技術領先美國起碼兩年。”溫、濕度獨立控制的研究,主要針對降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該技術的突破可使大型公共建筑采暖空調能耗再降低,這意味著大型公共建筑總能耗降低。排風xx開啟冬夏有別排風立柱的作用是把質量不好的氣體排出,進行再循環處理。一般建筑內的排風立柱只有一個排風孔,但示范樓里的排風立柱有上下兩個排風孔。這是根據熱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的簡單道理設計的。冬天需要保暖,就打開下面的排風孔,上面的熱空氣就能有所保留。夏天,打開上面的風孔,下面的冷空氣就留下不少。只是多開了一個孔,卻變成了匠心獨具的節能設計。電動可調大型遮陽板在遮擋眩目陽光的同時,盡可能多地獲取自然光。夏天夜晚打開遮陽板,加快建筑的散熱速度;冬天夜間關閉它們,可減少樓內熱量的散失。輕質保溫墻體從外到內依次為聚氨酯發泡保溫鋁板、保溫棉和石膏砌塊,石膏砌塊是利用發電廠煙氣脫硫的副產品制成的;而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原料之一也是回收的廢舊塑料瓶、光盤等。種植屋面由9塊綠地構成的屋頂綠化區,每一塊都由一類適應北京氣候、抗逆性強、觀賞價值高的植物組成。追求植物景觀的季節變化,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