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產品質量問題案例分析.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6791
2022-07-01
83頁
17.98MB
1、 質量問題案例分析 全有文檔1一、出池后發現鋼筋彈出、斷筋,以至樁身環裂嚴重或斷裂無法起吊2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操作原因操作原因:1、張拉時超值張拉或不水平張拉;2、籠筋主筋長短不一,應力集中造成;3、籠筋骨架滾焊時,焊點過深,燒傷主筋;4、裝籠時,主筋錯位或扭曲。3材質原因材質原因:1、鋼材本身材質問題,有脆斷現象;鋼筋截面成分偏析,或有雜質、裂紋等缺陷,鋼筋在生產過程中熱處理、回火等工藝有問題,在應力、溫度、濕度影響作用下發生平口斷裂。2、鋼筋未達到時效期就投入使用,鋼筋不穩定,生產中表現出來。4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操作方面:操作方面:1、加強張拉機手的培訓,嚴格按2、張拉工藝制度執行;2、加強籠筋質量控制;3、對端面不平的頭尾板或彎曲的螺桿進行更換或維修;4、加強對張拉設備的檢查、維護和保養;5、加大籠筋的監測力度,規范滾焊機手的操作,6、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的操作水平。5材質方面:材質方面:1、嚴格執行“先到先用”的原則,待時效期到后再投入使用;2、出現問題后,立即停止相關批號鋼筋的使用,查找原因,及時通知廠家溝通解決處理;6二二、套箍凹陷、套箍凹陷7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操作原因:操作原因:1、帶鋼下料長度未按標準,喇叭口偏大或偏小;2、樁套箍整型不到位或未整形3、管模兩端沒有清理,粘有大量水泥塊;84、合模時被砼料壓或被碰撞;5、尾3、板未緊貼管模就布料,張拉時摩擦、擠壓;6、螺桿彎曲,偏心張拉。7、壓型工藝、質量不好,剛性差。8、管模長期使用頭端不規則等。材質原因:材質原因:1、帶鋼材質偏軟,抗拉強度偏低;9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控制好進廠抱箍板的檢測并及時和廠家溝通解決;2、定期對帶鋼下料長度的抽檢力度,及時調整抱箍板的下料長度和抱箍板的壓型,保證喇叭口的圓整度與大小;103、加強整型、清模員工培訓,規范操作;4、加強管模兩端的清理,并打油;5、布料時做到兩端飽滿中間均勻,兩端堆料不得過高,合模時抱箍板上不得有碎石等雜物,并保證嚴禁碰撞;6、布料前檢查尾板是否緊貼管模,未到位及時調整。11三三、端板傾斜、變形、端板傾4、斜、變形12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端板傾斜端板傾斜1、端板本身材質問題,端板本身平面度超標;螺孔直徑偏大,絲牙偏淺2、籠筋主筋長短不一、比鐵不到位造成籠筋端面傾斜3、尾板未緊貼管模就張拉,提前張拉,超值張拉4、張拉不水平(張拉螺桿彎曲松動,直接引起張拉時偏心現象);135、管模變形,頭、尾板不平整,管模兩端粘接的廢草繩未清理干凈;6、擋板不合格(定位銷不合格,只有部分定位銷,并且不能靠到管模內壁,在離心時會出現擺動;擋板直徑不夠大,在合模時蓋模不能很好地靠著擋板,使管模錯位,擋板不能平靠管模,間接引起端板傾斜);7、沒有對稱放張。14 解決方案1、加強進廠端板質量的控制;2、5、加大籠筋車間監督檢查力度,對下料長度和端面傾斜嚴格控制;3、加強對整形員工的培訓,必須將管模尾板貼緊管模才能吊往臺前布料。4、及時檢查螺絲與螺孔的匹配性,對磨損嚴重或過大的螺絲及時更換,螺孔偏大或偏小的端板及時通知廠家進行整改;155、更換新的擋板,擋板直徑用大一些;定位銷用4個,且可以靠得到管模內壁;所有螺桿嚴格檢查,發現彎曲、變形的立即更換6、禁止提前張拉;7、不定期對拆模組場地進行整理,保證場地的平整度; 8、要對稱放張; 9、檢查管模,張拉區橢圓度超標的模具及時合模維修;16四、(鐓頭外觀質量)17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1、 鐓頭外形不符合工藝要求,2、鐓頭氣壓、溫度6、調試不當,3、鐓頭過程中夾具加持力不夠導致鐓頭不合格且已制作成籠筋,極易拉穿端板。18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立即拆掉重新焊接籠筋骨架;2、追溯鐓頭機號,拆同批次所生產的鋼筋鐓頭是否存在類似現象;3、加強抽檢力度,控制鐓頭的質量;4、定期檢修設備,確保設備正常運行5、加強對張拉機手的監控,杜絕超值張拉。19五五、負壁厚、偏心少料、負壁厚、偏心少料20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1、砂、石含水率未及時調整;2、砼料在攪拌時各原材料超出規定的誤差范圍,至使砼料過少;3、布砼料時未按工藝進行布料,未做到兩端飽滿中間均勻;214、插搗不密實;5、張拉檔板無定位銷或缺定位銷。6、離心機不7、水平,管模變形,離心時偏心; 22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下雨天及時調整砂石含水率,以免造成砂石實際稱量偏少的現象;2、及時對拌和樓所用的秤進行校驗;3、按布料順序進行布料,做到兩頭飽滿中間均勻;4、加強對布料員工的培訓,嚴格按工藝規程操作,管模兩頭的砼料不宜布的過高,一方面防止合模不嚴,另一方面也防止中間少料,從而避免了增加樁身截面積。235、調整合理的離心工藝;6、控制砼料的和易性;7、張拉時水平張拉,及時鎖緊張拉螺母;8、及時補齊張拉檔板上的定位銷。9、要求車間對跳動嚴重的管模及時的合修10、合模員工要進行插搗。(但是插搗不能太密實)24六六、籠筋松散、籠筋松散25 質量問題原因描述:質量8、問題原因描述:操作原因:操作原因:1、籠筋滾焊質量差,滾焊不牢造成松散;2、拆模組無綁扎員工對松散籠筋進行綁扎;3、吊籠筋入管模時吊點位置不正確,或直接手抬籠筋入管模,造成松散;264、臺前布料時,放料員工無綁扎意識或沒有檢查籠筋是否松散就布料;5、線材拉制次數過少不合理,造成鐵線過硬,滾焊不牢。6、籠筋管模內扭曲,材質原因:材質原因:1、采購線材偏硬,造成滾焊不牢易散。27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制定合理的拉絲工藝,保證拉絲質量。2、焊籠筋時,滾焊機電流調整到合適電流操作3、籠筋時,起吊點要合適4、拆模區,發現籠筋松散時,及時進行綁扎5、臺前布料時,檢查籠筋是否松散,并綁扎再布料 6、籠筋在9、模內順直,防止張拉籠筋松散。28七七、內壁砼塌落、余漿層滑落、內壁砼塌落、余漿層滑落29 質量問題原因描述:質量問題原因描述: 1、砼料和易性差,如料散(砂過粗、碎石過大、砂率偏低)、 料稀(坍落度過大)、砂石含水率過大;2、二次加水以后攪拌時間不夠,混凝土攪拌不均勻;3、離心時沒有嚴格按照工藝規程操作,如:提前剎車,縮短高速時間;4、離心過程中管模嚴重跳動;305、將大量散落在平車上過干或積水太多的料鏟起以后,集中放置在管模一處;6、砂的細度模數未控制好,砂過粗;7、砼料攪拌時間過短不均勻,導致局部水化熱過高;8、吊模入池時,產生嚴重碰撞。9、蒸養池內尾端汽管斷裂,裂口處蒸汽涌出形成沖力造成10、樁尾端內壁砼坍落 31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根據砂石質量狀況,及時調整配合比,控制用水量和減水劑摻量;2、嚴格控制砼料的坍落度及二次加水后攪拌均勻放料;3、嚴重跳動的管模及時合模維修;4、保持平車上濕潤無明水,散落在平車上的砼料及時鏟在管樁非加密區內;5、管模入池時嚴禁碰撞;6、督促車間定期檢查蒸養池汽管狀況,及時維修該蒸養池內斷裂汽管; 32八八、樁內壁龜裂、樁內壁龜裂 33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1、蒸養池升溫速度過快;2、拌和機手打料不穩定,砼料質量問題導致;3、水灰比過大,料過稀。4、離心工藝不合理,內分層嚴重。34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工藝進行修改,明確什么時間11、溫度升至多少度;2、加強蒸養池看池人員供汽情況跟蹤。3、加強拌和機手打料情況跟蹤.4、制定合理的離心工藝。35九、內壁掛漿36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 、砂、石含泥量超標;2、砂率過大,集會比過小。3、高速離心速度、時間不足,水泥漿層脫水不徹底,未形成較硬的凈漿層。4、砂太細,砂、石含泥過重,砼料干縮性大或較粘,砼料過干;5、水泥或外摻物(如磨細砂)細度過細,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大,飽水性太好,離心時水份不易析出來,形成浮漿層過厚或掛漿。376、離心過程中管模嚴重跳動;離心時高速時間過短,轉速過低,混凝土內壁離不硬或結構不密實;7 、水泥與減水劑匹配性較差(水泥礦物中C3A12、水化快,水化熱大、大量吸附消耗減水劑。 C3A8%時,就會顯得漿體偏稠而厚)。38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嚴格控制原材料(砂石)的質量,含泥量大的碎石要進行沖洗;2、控制砂石級配、砂細度模數及砂、石含泥量,合理調整砂率;3、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適當降低水泥和外摻和料的比表面積以及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394、對跳動嚴重的管模及時合模維修;5、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離心制度;6、要求水泥廠與減水劑廠家共同解決匹配性問題;7、規范工藝操作,提高員工的操作水平。40十、內壁露石41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碎石中針片狀含量較多,大石子偏多,碎石級配過大;2、插頭尾板時插得過實,過于13、飽滿,離心時石子不能順利沉降,造成露石;3、離心不平穩,離心時,特別是高速階段,可能管模變形或離心機問題,造成管模跳動嚴重;424、離心制度不合理:中速時間過短;5、砼料打的過稀;6、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少,砂率低,碎石偏大,使砂漿總體積小于或接近碎石的空隙率,或雖已超過空隙率,但撥開系數考慮不夠,便產生局部露石現象。43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控制碎石中針片狀含量及石子大小、級配要合理;2、插料時料插的要飽滿,不能夠過插;3、及時合模維修嚴重跳動的管模;4、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離心制度; 5、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6、規范工藝操作,提高員工的操作水平。44十一、余漿倒不盡、余漿倒不出來14、 45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1、吊機手偷懶余漿未倒或倒余漿時間不夠;2、砼料不穩定,離心后余漿較濃倒不出來;3、水泥礦物組成中C3A含量太高;4、石膏摻量不合理;5、水泥與減水劑不匹配;6、骨料中含泥量太大7、做節樁用接頭,其中間連接桿為實心部分,離心完后,倒不出余漿,蒸養后,余漿硬化影響方樁的外觀質量。46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加大對拌合砼料控制力度;2、對吊機手做好培訓工作;3、使用新型的連接器;(我們250接樁的那種)4、未解決前采取增加減水劑摻量等方法增加砼料的流動性。 47十二、樁身粘皮、麻面48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粘皮主要是由于砼15、中砂漿與石子界面黏結強度低于砂漿與鋼模的黏結強度引起的。管模拆模時抗壓強度一般為50Mpa左右,此時粘結強度約為45Mpa,光面鋼筋與砼粘結強度約3.8Mpa,不涂脫模劑時兩者粘結強度很接近,噴灑不均勻,脫模劑配制比例不當或未噴灑脫模劑,脫模劑未有效隔離鋼模和砼均會導致粘皮;2、配合比不當, 脫模強度未達到要求;3、水泥或脫模劑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如水泥泌水、水泥強度不達標等;4、砂石中含泥量或泥塊含量偏重,混凝土流動性差;495、已粘皮管模未清理干凈就再次被使用;6、管模過冷,噴涂后停留時間短,隔離膜未牢固之前澆注砼,離心時膜層破壞而粘皮。7、離心中低速過底、過長時,特別是低速離心力小于一個重16、力加速度時,造成砼在鋼模中較長時間翻滾,易將隔離膜破壞。8、拌和樓打料未攪拌均勻。9、鋼模長期使用后表面粗糙,管模內部不平,存在麻點,銹蝕等缺陷,導致砼表面粘結強度增加。10、蒸養池內汽管破損或堵塞,造成蒸養池內溫度不均勻;管模筋板上的冷凝水出水孔堵塞,造成管模內溫度不均勻。50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加強噴脫模劑員工的責任心,嚴格按照比例配制脫模劑以達到車間的使用要求;2、在原材料相對緊張時所用含泥量大的砂石時,將對拌合樓配方工藝進行調整(提高減水劑的用量、降低砂率等以保證砼料質量,確保混凝土脫模強度;3、對不合格的原材發現后及時通知廠家溝通解決處理,如提高水泥比表面等;514、嚴格控制砂石的17、含泥量,對于石子采用全部水洗后上料方式,對于含泥超標的黃砂拒絕驗收;控制送到拌和樓砂石中的含泥量及泥塊含量,拌和樓打料要攪拌均勻后方可放料;5、對已粘皮的管模要打磨并清理干凈并打油后再噴脫模劑;上模蓋采用油性脫模劑,低溫時對脫模劑進行加溫處理;6、嚴禁提前開池,并對砼料的脫模強度及時進行跟蹤。7、檢查蒸養池汽管和清理管模出水孔,保證管樁表面受熱均勻。8、合理調整離心工藝。保證低速時料不要在模里長時間翻滾摩擦。52十三、樁身合縫漏漿、穿孔53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縱向漏漿:縱向漏漿:1、合模時管模合模螺絲未打緊導致離心時螺絲松脫;2、樁頭堆料過高,掉料卡石子致使合模不嚴3、部18、分模具長時間使用未調修,離心時管模跳動大導致合模螺絲脫落;4、管模上下模邊清理不干凈或草繩接頭過大,合縫過寬;545、車間合模螺絲補加不及時,管模單邊連續缺螺絲現象嚴重;6、模具變形或制作過程中風炮手不對稱同步打合模螺絲;7、檔漿草繩未放或未到位,擋漿草繩粗細不均勻或草繩過細;8、二次扳手工序落實不到位,二次扳手把關不嚴9、張拉機手提前張拉,導致合模螺絲打不緊;10混凝土配合比不良,砼料和易性差;55環向漏漿:環向漏漿:1、抱箍板整形不到位;2、喇叭口直徑過小;3、混凝土配合比不良;砂級配不合理,砂率過低,砼料打的過稀;56 解決方案縱向:縱向:1、加強清模員工責任心,加強對管模的清理和模邊堅19、持打油;2、布料時做到兩端飽滿中間均勻;3、合模時把模邊清理干凈,控制草繩接頭不能過大或過小;4、加強車間風炮手的責任心,定期風炮氣管進行更換,避免因風炮力度不夠造成螺絲打不緊,離心掉螺絲對相關人員處罰575、采取不定期抽查合模螺絲和開口銷缺失數量(特別是管模兩端一米范圍內不允許缺螺絲),對于單條單邊缺失累計超過2顆的追究班組長責任;6、連續跳動大的管模要求離心機手做好記錄,并及時合模維修,對離心機水平定期校準;7、嚴格控制草繩質量,草繩粗細不一現象及時反饋供應部要求供應商改進,并要求拉草繩員工按規定放置擋漿草繩;588、嚴格要求臺前二次扳手對每條進行檢查螺絲。9、嚴禁提前張拉,規范張拉機手操20、作。10、使用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調整砂、石級配,控制好砼料的坍落度;59環向:環向:1、加強整形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技能;2、調整抱箍板下料尺寸,保證合適的喇叭口直徑;3、使用良好的混凝土配合比;60十四、樁身外觀異常(灰斑、油污、表面花斑、樁內壁黃色等) 61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粘皮:粘皮:1、管樁出池放張強度低;2、水泥早期強度低,材質不合格;3、蒸養工藝落實不到位,提前開池。62油污:油污:清模工序中模邊刷機油,機油黏度大,循環使用后宜與水泥殘渣混合后粘于模邊,極難清理干凈,而后臺前抹漿時將模邊殘積物鏟入混凝土中,經過離心成型在管樁表面形成大團油污狀物質,壓21、蒸后形成棕黃色物質,無強度。 63花斑:花斑:1、室外溫度突變,各原材料溫度及車間方樁制作時溫度下降,砼料凝結時間變長;2、蒸養池池底積水現象嚴重淹沒氣管,導致供氣出現問題;3、管模內壁不光滑,樁表面水泥水化反應不一致。64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通知車間立即清理模邊,包括模邊止口處外緣均需重新清理;2、禁止車間使用機油清理模邊,改用廢柴油與脫模劑混合物;3、試驗室對各原材料、拌和樓砂、石倉、車間臺前、拆模及室外溫度進行全方位測量跟蹤及時對工藝作出相應調整;654、蒸養池積水抽水不及時5、加強車間人員及看池人員寫蓋池時間及供汽情況跟蹤;6、及時與水泥、外加劑廠家溝通交流此質量問題,了解所供材22、料是否有波動,并加大原材料檢測力度。7、對出現無法脫膜樁適當延長其養護時間再拆模生產.。 66十五、樁身裂縫67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縱向裂紋:縱向裂紋:1、管樁脫模后,起吊裝車時發生激烈碰撞;2、未嚴格執行蒸壓工藝、升壓、降壓速率過快 3、蒸壓工藝不合理,未按工藝操作,降溫過快、釜內降溫時間過短。(壓力梯度、溫度梯度、濕度梯度)68環裂:環裂:1、脫模強度過低;2、起吊卡模;4、樁身過長,自身重量加起吊動力超過抗裂值,配筋不足。5、吊樁時發生碰撞或吊樁不規范,沒有遵循輕吊輕放的原則;6、鋼棒預應力損失大或者預應力不足;7、鋼筋斷裂。69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縱裂:縱裂:1、吊23、樁時應輕掉輕放,吊運途中應小心謹慎,避免管樁發生碰撞;2、加強吊機手培訓,規范人員操作。3、嚴格執行蒸壓工藝制度,外界環境溫度變化時及時應變,臨時調整工藝。4、嚴格要求場地,在釜內外溫差較大的情況下出釜時及時加蓋油布保暖,防止溫差過大造成環裂70環裂:環裂: 1、對卡模特別是長樁卡模,要求車間班組必須翻模吊樁,并對管模及時進行維修;2、加強對吊機手的培訓及處罰,嚴禁吊樁時劇烈碰撞;3、嚴禁張拉不到位、提前張拉、張拉錯誤等;4、增加配筋。71十六、冬季樁身脫皮72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對上模蓋噴灑脫模劑不均勻,沒有形成均勻的隔離膜(造膜困難)粘皮而成,層層加厚、積重難返。24、2、因上模脫模后,水蒸汽冷凝成水附在模上,馬上噴脫模劑相當于稀釋了脫模劑,加之氣溫降低,鋼模冷卻快,溫度低難以成膜;3、水泥本身質量有問題;4、使用油性脫模劑,增加隔離效果。73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根據實際情況,冬天用脫模油按比例配置好后與脫模劑摻配使用;2、與水泥廠家溝通共同解決,提供優質的水泥;3、加強噴脫模劑員工的責任心,嚴格按照比例配制脫模劑以達到車間的使用要求;744、更改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脫模強度;5、上模蓋的冷凝水用拖把拖干凈后方可噴脫模劑;6、對已脫皮的管模要清理干凈并打油后再噴脫模劑。75十七、樁身彎曲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該管模存放不25、當變形彎曲,車間未及時合模維修。2、蒸養池擺放不合理,未遵循先大后小、先長后短的原則。2、裝車不合理。兩邊懸空較長,自身重力或上部壓樁導致彎曲。截樁直接放在長樁上壓彎等。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 1、督促車間盡快合模維修 2、蒸養池擺放要合理,制定合理的生產順序。 3、制訂合理的裝車要求。76十八、端板與套箍分離77 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質量問題的原因描述: 1、端頭板壓型不到位,壓型設備未對準端板凹槽處壓型,導致抱箍板與端板沒有完全銜接在一起;2、抱箍和端板焊接質量差;3、尾板未緊貼管模,張拉時頭端被拉開或尾板被拉變形;784、端板加工尺寸不達標:端板斜口尺寸或止口尺寸不符合要求;或端板材質問題26、;5、抱箍板下料尺寸過大,喇叭口直徑偏大,導致張拉時與管模卡住脫接;6、員工操作不規范,操作野蠻,隨意亂丟造成抱箍皮脫焊。79 解決方案:解決方案:1、定期檢查車間壓型機是否存在問題,定期測量端板凹槽以及端面到止口的尺寸,發現問題及時調整;2、調整壓型設備,對準凹槽處進行壓型,調整套箍壓型設備,直至喇叭口尺寸符合工藝要求;803、加強對端板和帶鋼質量的抽查和監督,對不合格的原材發現后及時通知廠家溝通解決處理4、適當調整抱箍板下料尺寸5、加大對焊工組端頭板加工的監測力度,規范員工的操作。81 總結總結:最后方樁的質量是大家做出來的,并不是靠我們實驗室判出來的。希望大家能夠按照我們制定的工藝進行操作。82謝謝大家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