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建筑裝飾圖案(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210
2022-07-04
18頁
1.73MB
1、 清真寺建筑裝飾圖案 花窗玻璃 伊斯蘭教的清真寺,花窗玻璃藝術也很常見。其作用原理是,當日光照射玻璃時,可以造成燦爛奪目的效果。而在電燈時代,夜間從教會內放射出的彩光,又是氣象萬千。花窗玻璃的制作要求較高的美學設計與科技工藝條件,尤其是大型花窗往往高達十余米或數十米,對材料、技術的要求甚高。花窗的安置實際上不是為使建物內部的人能透視外部,所以花窗,特別是大型花窗,實際上承擔了“墻”的功能,是透光的墻。 H:LeWS t9EO#o k 幾何圖案花式鑲嵌門阿布扎比大清真寺 參觀阿布扎比大清真寺的時候,我看到清真寺內部有不少富有阿拉伯風情的裝飾,很漂亮。花式玻璃窗墻面圖案裝飾伊斯蘭建筑的內部裝飾豐富2、,或用彩色大理石貼面;或用琉璃磚鑲嵌;或用石膏塑造。伊斯蘭人雖然沒有發揮繪畫才能,但卻調用一切手段,把寺廟中心裝飾得無比華麗。 伊斯蘭建筑的柱沒有固定的樣式,多用千變萬化的植物花草裝飾柱頭和柱礎。伊斯蘭建筑用幾何圖案構成了變化無窮的裝飾圖案,其豐富的程度令人驚嘆不已。伊斯蘭建筑除獨特的外形及內部型制外,其最大的特點是建筑物內外的裝飾。伊斯蘭工匠把全部的聰明才智,都表現在這些千變萬化的圖案裝飾上。它所達到的藝術成熟,在世界建筑風格史上首屈一指。 伊斯蘭建筑形體較為簡單,外墻不開窗,裝飾就從大面積的墻面著手。一般用3種方法:一是用花式磚來裝飾,即在墻面上用磚的橫豎、斜直、凹凸等變化,砌出各種幾何紋3、樣。這樣色彩單純,又由于利用磚本身的變化,在陽光下形成豐富的陰影。二是用琉璃磚滿滿覆蓋穹頂、鼓座、塔身、墻面和一切內外表面,不留一點空白,產知出璀璨閃耀、堂皇絢麗的藝術效果。有的還用石膏做浮雕裝飾,而且在石膏上著色,有紅、黃、綠、藍等色,少數貼金。用石膏作室內大面積裝飾時,以深藍色和淺藍色兩種色彩為主。有些圖案是在石膏凝固之前用模子壓印上去的。磚雕寧夏同心清真大寺,這座相傳始建于明代的清真寺的門朝西,門前一座磚砌照壁,照壁的中心雕刻著一幅“月掛松柏”圖案,兩側有一對磚雕對聯。進得清真寺大門,磚雕作品無處不在,大殿前的八字墻上,分別刻有青竹、荷花、梅花、牡丹等祥瑞花草。在回族建筑藝術中,磚雕是一4、種重要的裝飾性雕刻藝術。如今,我們在一些古老的清真寺或古代建筑上,回族磚雕畫面多取材于松柏、荷花、牡丹等草木花卉,以及仙鶴、梅花鹿、幾何紋樣等加以各種幾何圖案,具有很好的裝飾效果。至今,在中國西北各地都可以看到用精美磚雕裝飾的清真寺和其他建筑。在阿拉伯圖案藝術中,無論是阿拉伯書法藝術漸變為紋飾還是幾何狀或植物狀,都具有象征意義,這是伊斯蘭美學的極致。阿拉伯圖案藝術中的線條和色彩是重要的組成因素,由線條和色彩再衍變出各種幾何形狀。譬如,書法中的線,從表象看是幾何圖形。但從意義上看,它與“安拉獨一”的觀念相連。即世間萬物起源于點、線、面,又歸于點、線、面。放射形的幾何圖形,是離散的,也是聚合的,表5、現源于“獨一”歸于“獨一”的意念,“安拉獨一”就是根本。阿拉伯裝飾藝術中的幾何紋由基本的幾何形狀如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衍生,其中各種八角形造型應用最為廣泛,它所蘊涵宇宙觀念,如同中國的八卦含義。這些幾何形狀變化循環,組成各種森羅萬象、波詭云譎的圖形,穆斯林從中可以感悟到循環往復的世界以及造物主的存在,思索生命的回旋與更迭,領會安拉之美和無始無終的神奇,從而產生對安拉的敬畏之情,得到美的愉悅和思想的陶冶。在伊斯蘭文化的影響下,穆斯林藝術家們還以同樣的方式豐富和發展了金屬工藝、木器工藝、石器工藝、象牙工藝、玻璃工藝以及紡織、地毯工藝等工藝品的藝術表現途徑,并與其他日用工藝品和建筑6、裝飾藝術,共同構成了阿拉伯圖案藝術的龐大體系。其中,建筑是流傳最持久的一種藝術形式,匯集于清真寺的裝飾成就,可以說是阿拉伯裝飾藝術的總代表。對于伊斯蘭世界而言,藝術的最高表現莫過于對宗教建筑的裝飾。盡管伊斯蘭宗教建筑的裝飾神秘幽深,瑰麗多彩,但作為表現伊斯蘭宗教的阿拉伯圖案藝術,其造型手段和表現方式仍獨具風采。由于伊斯蘭教正統教派反對偶像,禁止在雕刻繪畫中表現生物,精巧的藝匠便利用阿拉伯文字與幾何圖形、植物圖形等元素創造出了精致而復雜的裝飾圖形,形成了獨特的伊斯蘭裝飾藝術。伊斯蘭裝飾圖形通常是一種機能性的藝術:它們可適用于各種表現手段。在陶瓷、玻璃、木上彩繪、灰泥、大理石雕刻、家具、金屬工藝、7、紡織品等方面,伊斯蘭裝飾圖形賦予了每一種表現手段以復雜的多樣性。這些圖形以繪畫、雕刻、鑲嵌藝術等手法裝飾在建筑物的墻面、地毯及門窗上,形成光彩奪目的效果。裝飾圖形大致可分為文字、幾何、植物三類。它們具有平面性、抽象性、對稱性、連續性、無限性等特點。兩種以上的圖形重疊或混用也很常見,裝飾圖形往往會把需要裝飾的范圍之內全部塞得滿滿的,留有空白是一種忌諱(這種忌諱來源于一種古老的信仰,至今在世界上一些保留著原始生活方式的社會文化中仍有體現,如在新西蘭毛利人的裝飾藝術中就有此習慣),因此裝飾主題多半被不斷地反復,具有無限伸展的性質。雖然伊斯蘭裝飾圖形經常是在細部的刻畫上達到了極致,但它們仍然能夠在整體8、上保持統一和平衡。隨著伊斯蘭帝國的擴張,裝飾藝術的內容逐漸豐富,它汲取了各個地區的不同特點,但也從未因此而喪失其一貫的風格特征。陶瓷,特別是釉陶,是伊斯蘭裝飾藝術的重要方式,在埃及、兩河、伊朗和中亞地區等地均有生產。伊斯蘭陶瓷,一方面繼承當地悠久傳統,另一方面則常受中國瓷器的影響。早期伊斯蘭陶器罕見。大馬士革博物館藏一青綠堿性釉水罐,上有庫菲體字,被定為 8世紀產品。此為現知伊斯蘭陶器的一個較早的實例。對中國陶瓷技術的吸取和產品的仿制,促進了阿拔斯時期及其后伊斯蘭陶瓷的發展,如制成了仿唐三彩的多彩釉陶器,發展了多彩刻線紋陶器以及白釉陶器等。閃光釉陶器是伊斯蘭陶瓷的一大成就,可能是在兩河或埃及最9、早出現的,后來在伊朗和西班牙都進行燒制新穎的陶瓷圖案則于910世紀出現在伊朗東部和河中地區。在撒馬爾罕陶器的阿弗拉西亞勃組中,首先在單色的地子上使用了黑色或紅色的庫菲體題字,獲得良好效果。在內沙布爾出土的陶器中,有以強烈的色彩和簡化的形狀畫的人物、動物或植物的組合圖案。西吉縣木雕,不僅繼承了我國雕刻藝術的傳統,而且還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伊斯蘭藝術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進入民國以來,西吉縣木雕普遍見于伊斯蘭教的拱北和清真寺,以及某些官宦宅邸之中。繼承木雕藝術的多為回族匠人,一般取材于山川草木,飛云流水,花卉禽鳥,博古珍玩等,同時用云紋、字環等傳統裝飾圖案相配運用。 在磚木結構的伊斯蘭教10、建筑中,回族穆斯林吸收了中國樓臺亭閣的結構方法,在大量的木質材料上,精雕細刻,或花草蟲鳥,或經文教語,有時略施淡彩于其上,既增添了建筑的豐滿與華麗,又將敦義寓于圖文并茂之中,形象鮮明,生動而又能增添建筑的裝飾性。 西吉回族木雕藝術從雕刻的形式上可以分為灰泥浮雕、石雕、木雕、木雕、透雕及面塑六類,從雕刻的題材和內容上則可分為阿拉伯紋樣、幾何紋樣、植物紋樣、文字紋樣、編結紋樣、回云文樣六種;從各種圖案紋樣的組成規律又可歸納為反復性 回族雕刻中那些近乎“單線平涂”的雕刻所流露的平靜,肅穆而極富有節奏變化的意味,不正與“伊斯蘭”的精神含義相一致么,回族向往和追求的寧靜、和平的人生世界,在這里得到了啟發11、和展示。在回族的雕刻藝術中,既有阿拉伯的裝飾風格,又有伊斯蘭教的宗教含義,既有回族的獨特審美情趣,又有中國書畫金石的氣韻和意味。清真寺建築具有特殊意義,穆斯林認為一般房屋是人們為了今世在那里進行不太重要的活動而建造的,而清真寺不同“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不知是否巧合,以飽滿的穹頂、式樣繁多的拱券、聳入雲霄的宣禮塔為標志特征的清真寺建築整體形態恰如阿拉伯文安拉(真主)一詞,埃及納阿曼蘇爾編輯的聖訓集(陳克禮譯)上還說,“誰為真主建造了清真寺,真主就為他在天堂建造同樣的建築物。”因而各地穆斯林都以大量的物力、精力修建清真寺,使得清真寺建築集中了世界藝術的精華。不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世界各地都以清真寺為中心組成穆斯林社區首先人們通常將清真寺建在商業、交通樞紐附近,在總體布局上近似處于中心位置,可以很容易從四面八方到那里;其次清真寺的社會職能是多方面的1 圓的第一個特點是具有圓心2圓的第二個特點是圓周上各點距圓心的等距離3圓的第三、第四個特點是具有向心力和排斥力,4圓的第五個特點是簡潔、抽象而且原則性強5圓的第六個特點是循環對稱6圓的第七個特點是神秘7伊斯蘭教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