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建筑節能專項規劃(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410
2022-07-04
9頁
24.22KB
1、xx建筑節能專項規劃xx建筑廳二OO七年十二月為認真總結“十五”建筑節能工作,全面分析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入貫徹落實建設部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部署,統籌協調、加快推進全省建筑節能工作,結合我省情況,提出我省建筑節能專項規劃。一、xx建筑能耗現狀(一)氣候特點安徽位于東經11454一11937與北緯29413438之間,全省東西寬約450公里,南北長約570公里,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2006年末,全省戶籍人口6593.5萬人。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侯溫暖濕潤,四季分明?;春右员睂倥瘻貛О霛駶櫦撅L氣侯,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侯。全省年平均氣溫在14-172、之間,平均日照1800-2500小時,平均無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全省絕大部分屬于夏熱冬冷地區,少量屬于寒冷地區。(二)建筑能耗情況1、xx民用建筑能耗總體情況目前我省既有建筑約4.4045億平方米(不含農村民用建筑面積),其中一般公建、大型公建及居住建筑總面積分別為7171.9萬平方米、1542.2萬平方米和3.5311億平方米。據調查,截至到2006年底,全省兼職能耗1754.9萬噸標準煤,占本地區總能耗比例為26.4。2006年我省民用建筑年平均單位面積能耗為33.58 kWh,其中大型公建年平均單位面積能耗為109.69kWh,一般公建為65.6kWh,3、而普通居住建筑為12.78kWh,三者相差數倍。2006年全年民用建筑總能耗為185.91億kWh,折合標準煤672.82萬噸。其中:公共建筑占總建筑面積的26.64%,全年總能耗為124.05億kWh,折合標準煤448.94萬噸,占總能耗的66.69%;居住建筑占總建筑面積的73.36%,全年總能耗為64.68億kWh,折合標準煤234.08萬噸,占總能耗的33.31%。2、建筑用能增長較快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建筑環境舒適度的要求愈加迫切,因而人們對空調的需求增長迅速,空調保有量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遞增,而空調的能耗又是目前建筑耗能的大戶,占到全部建筑能耗的50%以上,同時,隨著家庭現代4、化的步伐加快,家庭其他耗能設備數量增長也較快,這都必然導致建筑用能數量快速增長。另外,每年新增居住建筑約4000萬平方米,隨著大量新增居住建筑的使用,必將使建筑能耗進一步增加。由此可見,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建筑使用能耗比例會日益提高,能源供應將會日趨緊張,將成為影響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問題之一。3、建筑節能潛力巨大我省現有居住建筑95%以上為高能耗建筑,2006年新增居住建筑中,達到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建筑數量較少。如果按每年新增建筑面積20%,新建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年可節約53.11萬噸標準煤。同時,在既有建筑用能過程中,由于節能意識不強或建筑自身設計、建造方面的缺陷,造5、成大量能源被白白浪費,如果增強節能意識并對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年可為我省節約136.62萬噸標準煤。兩項合計可實現節能188.73萬噸標準煤,節能潛力巨大。這對于緩解我省能源緊缺矛盾,減輕環境污染,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具有重大意義。二、“十五”建筑節能取得的主要成效“十五”期間,我省始終堅持“政策為導向,設計為龍頭,標準為支撐,組織為保證”的工作思路,始終抓住“新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工程試點示范、編制標準規程、推廣應用”的鏈條,以示范工程為切入點,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建筑節能工作開展以來的階段性成績。(一)初步建立了建筑節能政策法規體系6、在認真落實國家、省和建設部有關建筑節能政策前提下,結合我省省情,先后制定和施行了安徽省節約能源條例、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建筑節能工作的意見(建科200676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工作的通知(建設2006115號)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并起草完成了安徽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送審稿),編制頒發了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發布了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指南、安徽省施工圖設計文件節能審查要點,對指導我省建筑節能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二)不斷強化了建筑節能工作的監督與管理成立了建筑節能工作(資源節約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統一協調全省建設系統建筑節能工作;建立了起嚴格的建筑節能專項審批制度,對工程7、項目建設各階段均提出了節能專項審批要點,基本建立起了工程建設全過程無漏洞閉合管理的審批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將節能標準強制性條文的執行情況作為監管重點,對全省新建建筑在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專項執法檢查。(三)積極開展了建筑節能技術、產品研發和成果推廣應用工作我省加強了建筑節能成套技術的研究工作,初步建立了節能技術體系框架。引導高校和企業因地制宜地開發出了外保溫系列節能材料,完善了新型圍護結構技術。加快了對太陽能技術研究和利用。強化了新型節能材料推廣應用工作。加強政策引導,每年分期分批發布安徽省建筑節能新技術產品推廣項目,多次召開建筑節能推廣工作會議和8、建筑節能外墻外保溫系統專項技術研討會,促進新型墻體材料和塑料門窗、中空玻璃、保溫砂漿、保溫板、太陽能等節能產品在工程中的大量應用。(四)逐步開展了節能示范試點工作通過采取“以點帶面”的工作思路,在條件較好的城市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先后有一批建筑項目被建設部授予“節能省地型住宅產業化示范基地”、“節能省地型住宅康居示范工程”、“建設部建筑節能試點示范小區”等稱號。在節能示范工程的引導下,我省建筑節能工作取得了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五)強化了節能宣傳培訓工作一是加強主流媒體的輿論宣傳力度。通過各大媒體向公眾廣泛宣傳建筑節能知識、政策規定以及實施建筑節能的必要性。二是通過向民眾免費發放建筑節能知識手9、冊、舉辦建筑節能論壇和講座、組織建筑節能專題社會調查等形式,進一步擴大建筑節能的社會影響力和認同度。三是組織專家對各級建設行政管理人員及相關工程技術人員開展了關于政策、標準、軟件、技術、產品等全方位的宣講和培訓。通過上述努力,社會各界對建筑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普遍增強,建設系統內廣大技術和管理人員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意識和能力明顯提高。三、當前建筑節能工作面臨的形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建設部關于落實的實施方案以及安徽十一五發展規劃等提出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確定了節能是我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10、重要戰略方針,也是實施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我國我省未來的能源缺口很大程度上要靠節能解決?!笆晃濉逼陂g,我國我省已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確定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智能建筑,實施建筑節能工程,努力在建筑節能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因此,安徽的建筑節能工作作為促進社會、經濟、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不僅十分迫切,而且任重道遠?!笆濉逼陂g我省的建筑節能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社會共識和推動力亟待進一步增強。建筑節能工作的推進還主要依靠管理部門和專業人士的努力,建筑工程各方11、主體還缺乏實施建筑節能的原始動力,社會認知度比較低。(二)建筑節能技術體系亟待進一步完善。適合安徽地區氣候特征的建筑節能應用技術體系尚需進一步研發、應用和推廣;適合高層建筑的經濟、適用、可靠的圍護結構節能技術體系不夠成熟;外圍護結構節能體系的耐久性、防火、外貼墻磚、修補維護、施工與檢測等配套技術亟待進一步研究;與建筑結合的高效用能設備、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術體系的研究投入不大。適合夏熱冬冷地區的節能技術集成還未形成。(三)建筑節能激勵政策亟待進一步創建。我國對建筑節能尚未建立法規體系,難以強制各方利益主體必須積極參與,嚴格執行。建設部頒發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作為一個部門規章,力度遠遠不夠。有效12、的建筑節能激勵政策缺失或不到位,難以形成推動建筑節能的市場機制,各利益主體的行為難以規范。建造高耗能建筑得不到稅收制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缺乏必要的財稅支持。這些都需要在下一步工作中逐步解決。四、“十一五”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一)指導思想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科教興皖主戰略,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和諧社會為目標,實現本省建筑節能推進工作與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相結合,與促進城市能源安全相結合,通過加強行政監管、推進技術進步、完善標準規范、注重市場引導、強化輿論監督,實現全社會增強建筑節能共識,全領域推進建筑節能目標,全方位落實建筑節能措施,確保本省建筑節能目標任務順利實現。(二)工作目標“十一13、五”期間,在鞏固“十五”成果基礎上,堅持觀念創新、機制創新、技術創新和工作創新,通過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建筑改造、加強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管理與改造及積極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實現建筑節能420萬噸標準煤的總目標,為實現我省萬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左右的目標作貢獻。1.新建建筑設計、施工100執行50節能設計標準,實現新建建筑節能300萬噸標準煤的目標(居住建筑190萬噸標準煤,公共建筑110萬噸標準煤)。2010年全面執行65節能設計標準。2.在試點城市完成10既有建筑改造,通過節能改造及加強政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運行管理與改造,實現節能80萬噸標準煤。14、3.加大可再生能源規?;ㄖ?,到“十一五”期末,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面積達到新建建筑面積比例的25%以上,實現節能40萬噸標準煤。五、重點工作任務(一)繼續抓好新建建筑節能,全面執行節能設計標準。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工作的通知、安徽省建設工程節能監理工作導則、安徽省節能工程質量監督檢查要點等文件精神,強化和落實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實施建筑節能閉合管理,在建設各環節嚴格執行節能設計標準,對違反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對沒有進行節能專項驗收的工程不予竣工驗收備案。各地對新建建筑節能開展自查,省廳對全省實施抽查,對不執行標準的各責任主體給予資質或資15、格的降級、取消、公開曝光、限制進入市場、罰款和不予核準售房等各種處罰。對在建筑節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大力給予鼓勵和表彰。(二)逐步開展既有建筑改造工作。開展全省既有建筑耗調查工作,獲得可靠能耗數據;在省內開展既有建筑改造試點;結合前期經驗,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投入收益比等進行科學論證,逐步在全省開展節能改造。在改造時應同步考慮采用可再生能源。(三)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規?;瘧?。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調研;制定發布太陽能利用與建筑一體化標準;積極開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建設;結合我省太陽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豐富的特點,重點發展與建筑一體化的太陽能供應生活熱水、16、采暖空調、光電轉換、照明、地表水及地下水豐富地區利用淡水源熱泵技術供熱制冷等八個技術領域,重點建設財政部可在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試點工程,全面推進可再生能源規?;瘧?。(四)加強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開展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工作,進行建筑能效公示,安裝能源分項計量設備,逐步建立并完善遠程監測網絡。研究制定能效公示辦法、用能標準、能耗定額和超定額加價、節能服務制度。2008年開始在肥、銅陵、淮北、馬鞍山四個大型公共建筑較為集中且具備一定工作基礎的市開展機關辦公建筑與大型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建設示范。在經過示范取得經驗后,2009年開始擴大示范范圍17、,在全省逐步推開。(五)積極發展綠色建筑。以“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睘楹诵牡木G色建筑技術發展,省建設廳會同省發改委、省經委等部門聯合開展了“節能省地環保型(綠色建筑)住宅試點示范工程”工作,建設20項節能省地環保型(綠色建筑)住宅試點示范工程。在星級綠色建筑合肥“綠地新里海頓公館”試點示范工程基礎上,制定安徽省綠色建筑實施方案。結合建設部“雙百工程”試點,在我省建設一批綠色建筑;積極開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工作。(六)完善節能科技研發和推廣體系。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立建筑節能技術和材料攻關的科研基地、檢測基地,建筑能效評估中心和建筑節能材料產業化基地,加強硬18、件設施建設。動員各方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節能技術研發投入。對現有成熟技術、產品、材料進行整合研究,加快節能技術的成果轉化。積極研究并推廣適合安徽地區特點的節能50的經濟適用技術路線,研發適應新農村建設的建筑節能技術體系,以課題為載體和中心,培養一支節能技術研究隊伍。大力推進建筑節能的技術進步,加大節能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廣力度。重點加強以下技術的研發、應用與推廣:1)墻體材料節能技術;2)門窗節能技術;3)空調系統節能技術;4)建筑圍護結構體系成套技術;5)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成套技術;6)建筑節能檢測技術。(八)xx的建筑節能標準體系。根據我省實際,抓緊制定地方性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筑節能材料標19、準、應用技術規程、施工安裝圖集、質監驗收規范、節能建筑評估條件和評定標準等規定和標準。制定和完善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標準實施細則、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施工及驗收規范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及技術性標準規范,建立和健全我省建筑節能標準框架體系。(九)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充分發揮示范作用。示范工程是機制探索和技術推廣的重要載體,要充分發揮示范工程對建立健全技術應用體系、探索工作機制、推廣成功經驗的重要作用。積極培育和扶持淡水水源熱泵、地源熱泵和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應用等可再生能源應用示范工程、更低能耗示范工程和綠色生態建筑示范工程。通過示范試點,提高設計、施工、質量監督等部門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執行建筑節能標準的水20、平和能力,確立適合省情的節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技術體系,確立與之配套的產品體系和技術體系,并在全省推廣應用。到2010年實現組織實施5項部級建筑節能示范工程、50項省級建筑節能示范工程、10項政府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建筑節能管理工作的執行力1、完善建筑節能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加強機構建設,強化機構職能,明確各相關主體的責任和義務,增強綜合協調能力,增強宏觀調控力和微觀控制力。2、實行目標考核管理。按照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的原則,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地建筑節能工作的考核辦法,實行目標考核管理,獎罰分明。(二)建立健全機制,引導、培育、規范建筑節能市場的健康21、有序發展1、建立健全市場推廣和淘汰機制。定期公布和更新建筑節能新技術推廣目錄,對不滿足我省建筑節能要求的技術和產品,編制并發布限制和禁止使用技術目錄。2、建立公平的建筑節能市場。及時掌握墻體保溫隔熱材料、屋面保溫材料,以及塑鋼中空玻璃窗、斷熱鋁合金中空玻璃窗、新型墻體材料的價格情況,對已在我省應用的建筑節能技術,要在技術成熟、質量可靠的前提下,強化監管,創造條件,優化服務,引導公平競爭,建立公平市場。3、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根據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43號)的要求,頒布實施安徽省建筑節能管理辦法,逐步完善地方建筑節能政策法規體系。通過安排專項資金、采取貼息貸款等方式,加大對建筑節能重大投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政府采購目錄優先考慮節能認證產品,逐步擴大節能產品實施政府采購的范圍。逐步完善節能省地型建筑經濟激勵政策。4、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刊、網絡、展覽、科普等多種形式,結合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省科技活動周等活動,著重面向消費領域、生產領域,加強宣傳報道。(三)不斷完善建筑節能的激勵機制建立建筑節能節能工作的評審標準及激勵和約束機制。獎優罰劣,是推進建筑節能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要鼓勵在建筑節能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的研發、推廣和應用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的地區、單位和個人,對執行節能標準不力的地區、單位和個人要給予批評、處罰,努力提高全社會建筑節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