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440
2022-07-04
10頁
52KB
1、一、關于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66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要求,所有建筑起重機械應建立完整的安全技術檔案。(-)建筑起重機械安全技術檔案應當包括以下資料:1、原始資料1)購銷合同2)制造許可證3)產品合格證4)制造監督檢驗證明5)安裝使用說明書6)備案證明(IC卡)2、設備運行資料1)定期檢驗報告2)定期自行檢查記錄3)定期維護保養記錄4)維修和技術改造記錄5)運行故障和生產安全事故記錄6)累計運轉記錄等運行資料3、歷次安裝驗收資料。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檔案應當包括以下資料:1、安裝、拆卸合同及安全協議書;2、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3、安2、全施工技術交底的有關資料;4、安裝工程驗收資料;1)安裝前零部件檢杳記錄2)安裝后白檢驗收記錄3)中間(兩次)檢測自檢驗收記錄4)頂升加節、附墻口檢驗收記錄5)拆卸前檢杳記錄6)基礎隱蔽工程驗收單5、安裝、拆卸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三、建設安全監理對施工現場建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的要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66號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 中第二十二條監理單位應當履行安全職責主要有3項審核、2項監督和1項發 現。(-)對設備資料的審核(3項審核)1. 審核建筑起重機械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制造監督檢驗證 明、備案證明等文件;2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單位、使用單位的資質證3、書、安全生產許可證和 特種作業人員的特種作業資格證書;3. 審核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對設備現場安拆裝及使用過程的安全監督管理(2項監督)4. 監督安裝單位執行建筑起重機械安裝、拆卸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情況;5. 監督檢查建筑起重機械的使用情況;(三)對建設機械在施工過程中存在或發現事故隱患的安全監督管理(1項發現)6. 發現存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耍求安裝單位、使用單位限期整改, 對安裝單位、使用單位拒不整改的,及時向建設單位匯報。四、施工機械在安裝、使用、拆卸過程中安全監督(-)建設機械安裝過程的安全監督1. 人員、設備安全監督1)施工現場必須安排安全人員負責現場安4、全監督。2)加強對現場安裝、起重和指揮人員的資格審查,嚴禁無證人員參與安裝 工作;3)安裝人員進入施工現場作業而應對其進行安全教育及安裝方案的技術交 底;4)安裝人員高空作業必須佩帶安全帶,戴好安全帽;5)設備安裝、拆卸而必須對設備主要結構件、零部件和安全裝置進行檢查; 無自檢記錄及審批不得進行設備安裝;6)對借用吊裝用的汽車吊應檢查其是否有年檢報告,無年檢的不得進入施 工現場進行吊裝。2施工現場吊裝設備安裝安全監督1)現場應劃定設備安拆裝范圍并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嚴禁無關人員進入。2)吊裝用汽車吊的固定位置的地耐力應滿足吊裝總重量要求,防止地基突 然沉陷而導致整機傾覆。3)施工現場嚴禁交叉作業5、。4)注意吊裝現場周圍的高壓線,確保有效安全距離。5)風力超過四級嚴禁安裝、加節頂升或拆卸。3設備資料、安裝調試驗收安全監督1)安裝前對所有安裝所需資料進行檢查,重點檢杳資料是否齊全、有無漏 簽名。2)設備安裝臨時改變安裝方案應由安裝單位負責人簽名認可;3)設備安裝完必須對安全裝置進行調試,口檢合格后,必須做載荷試驗并 簽名確認;4. 設備安裝完自檢合格后,安全監理、施工單位應組織檢查驗收;(二)建設機械使用過程的安全監督1. 設備驗收安全監彳1)對未取得合格報告前嚴禁提前使用。2)經檢測對存在問題的,必須進行整改,并在整個設備取得合格證后方可 使用;3)經檢測合格的檢測報告、合格證,應由安裝6、單位報監理單位驗證后移交 施工單位歸檔。2. 人員安全監督1)檢查設備操作人員、指揮人員、起重工有無上崗操作許可證,對中途人 員的更換應及時予以重新確認;2)檢查施工現場是否配備專職設備管理、維修人員和安全員;3)檢查操作人員、指揮人員、起重工是否進行崗前的安全教育。4)起重機械作業時,嚴禁違章超載、超員。3. 對設備運轉安全監彳1)檢查駕駛員每天使用前按規定要求對設備安全檢查的記錄。2)檢查租賃或安裝單位對設備每月定期門行檢查記錄。3)檢杳租賃或安裝單位對設備每月定期維護保養記錄。4)檢查駕駛員對設備累計運轉記錄。5)對設備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必須停止使用。6)設備發生故障或存在安全隱患不得使7、用,必須由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指派 專職維修人員進行維修,待修復正常并經技術主管部門負責人簽名方可使用。7)塔機不附墻使用滿3個月或需附墻時應進行中間檢測,取得檢測合格報 告方可繼續使用。4設備中間頂升、加節安全監督1)設備中間頂升、加節、拆卸應有現場安全人員進行安全監督。2)設備中間頂升、加節、附墻應做好安裝自檢記錄并簽名。5. 設備使用環境安全監1)設備維修時,必須注意用電安全。(升降機維修時,兩臺吊籠必須停機);2)對塔機混凝土基礎周圍有開挖的,應加強對設備垂直度定期測量觀察;3)風力超過六級以上或雷雨天氣禁止使用;4)多臺塔機同一工地施工,必須做好防碰撞安全措施。2臺塔機距離應保證 低位的8、塔機臂架端部與另一塔身Z間至少保證2m的安全距離;高位塔機最低部 件與低位塔機最高部件Z間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mo相鄰塔機的塔身和起重臂不 能發生干涉。盡量保證在風力過大時能自由旋轉。5)塔機與周圍建筑物發生干涉不得使用(塔機后臂與相鄰建筑物Z間的安全 距離不少于50cmo)o附近冇高壓電線應冇安全防護措施,應符合有關安全標準 要求。(三)建設機械拆卸過程的安全控制1. 設備拆卸應有拆卸方案及審批;2設備拆卸前應進行安全檢查,符合要求后進行拆卸;3.設備拆卸的其他要求與安裝要求相同。4設備拆卸后,設備應在檢測機構予以拆卸注銷。五、起重機械操作的“十不準”“十不吊”()“十不準”1. 無證不準操作9、2. 灑后不準操作3 操作吋不準閑聊和打瞌睡4 外人不準進入駕駛室5.吊鉤不準過人頭6 作業吋不準上下車7. 吊物時不準長時間空中停留8 安全裝置不準當開關使用9升降、變幅、冋轉不準同吋操作10.1作時不準維修、調整機器(二)“十不吊”1吊物斜拉不吊2. 起重量不明不吊3. 散裝物裝得太滿或捆扎不牢不吊4 指揮信號不明不吊5. 吊物邊緣鋒利無防護措施不吊6. 吊鉤下站人或放冇活動物不吊7. 埋壓地下的構件情況不明不吊8 安全裝置失靈不吊9. 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不吊10. 六級以上強風影響施工安全不吊六、建設機械安全管理與有效規避風險對施工單位在現場的機械設備,現場監理要從思想上予以重視,督促施10、工單 位進行冇效管理,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和捉高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與機械操作人員的 管理水平與操作技能,耍求施工單位對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必 須進行整改,并對整改實施跟蹤監督,整改完成后按規范規程的要求進行復查直 到完全滿足要求,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機械設備的使用和維修必須有詳細的記 錄,現場監理要對其記錄進行檢杳,發現問題和隱患要立即通知施工單位進行整 改,決不允許設備帶病工作。要求施工單位:1. 加強對設備安裝、拆卸、操作、指揮、起重人員的資格審杳;2. 安全管理人員加強口身對建設機械安全管理能力;3. 安全管理人員對涉及建設機械的安全知識熟悉和理解;4. 加強安全管理人員對建設機11、械的現場安裝、使用、拆卸整個過程的監管 力度;5. 對無強制檢測要求的建設機械(井架、樁機)可委托檢測機構進行檢測;6. 加強對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定期安全檢杳,對設備維修保養檢查和設備每 天運行記錄的杳驗;七、建設起重機械常見事故隱患(-)塔機、升降機、安裝、拆卸常見安全事故隱患1.環境不安全因素:1)超過規定風力或雷雨天氣進行安裝、拆卸、頂升加節;2)設備安裝、拆卸與現場施工交叉作業無安全措施;3)設備安裝位置不當與周圍設施或建筑物干涉;4)地基基礎地耐力不夠導致設備傾斜;5)現場無安全警戒區域;2. 設備的不安全狀態:(1)塔機不安全狀態1)設備安裝用的吊裝設備無安全使用合格證。2)設備老化12、鋼結構嚴重銹蝕、變形或焊縫疲勞開裂。3)標準節與加強節顛倒安裝。4)外套架與回轉平臺未連接。5)鋼絲繩磨損、斷絲嚴重造成斷繩。6)臂架銷軸固定焊接擋板脫焊或固定套嚴重銹蝕。7)塔機標準節、錨腳、預埋標準節自制開裂。8)鋼絲繩防跳保護損壞或擋繩間隙不符合標準耍求。9)老舊設備標準節混用安裝。10)混凝土基礎任意減小,計算書屮對樁的強度及錨|古|鋼筋強度未作驗算。11)頂升加節時,回轉機構未鎖定,在風力作用下或違章旋轉骨架,造成套 架脫離標準節發生傾斜或傾覆。12)頂升加節時,頂升橫梁未完全支撐在標準節踏步內造成脫落。13)違反拆卸方案操作程序,拆裝過程無專人統一指揮。14)結構件連接固定漏裝或13、不符合規定要求。15)基礎節預埋不符合規定要求。16)附墻撐桿水平、垂一直間距及網定框架安裝及附墻支座連接不符合規定要求。17)標準節連接螺栓預緊力不一致。18)塔機安裝、拆卸時,塔身獨立高度超過規定標準。19)塔身垂直度嚴重超標。20)重耍零部件的連接漏裝開口銷、螺栓未緊固或未采取防松措施21)鋼絲繩嚴重斷絲,繩端定不符合規定要求。22)安全製置損壞。23)臂架銷軸焊接擋板脫焊。(2)施工升降機不安全狀態1)升降機高度限位、極限限位失靈,限位檔塊位置設置不當;2)傳動板固定松動,緩沖橡膠墊嚴重老化。3)齒輪齒條嚙合磨損嚴重。4)齒輪齒條背輪脫落。5)平衡重導軌對接處不平整。6)吊籠門框變形,14、底板嚴重銹蝕。7)升降機安全門門鉤損壞。8)升降機對重未裝或對重導軌接頭未對齊。9)通訊裝置損壞。10)安金器超過使用標定日期或使用報廢年限。11)導軌架、吊籠及駕駛室底部嚴重磨損或銹蝕。12)對重防松繩限位失效。13)吊籠安金鉤設置位置錯誤。14)制動器安全罩未裝。15)標準節導軌架垂直度超標。16)附墻支支座螺栓連接無放松措施3人的不安全行為1)無證參與安裝、拆卸。2)安裝、拆卸前無技術交底和安全教育。3)起重指揮失誤與司機配合不當。4)違反安裝、拆卸方案操作程序,拆裝過程無專人統一指揮。5)不佩戴安全帽、高空作業不戴安全帶。6)設備安製前、后未進行檢查驗收及維修保養。7)設備安裝拆、卸現15、場無安全人員監督。8)對損壞的零部件、安全裝置不及時修理或更換。(-)塔機、升降機使用過程常見安全事故隱患1. 環境不安全因素1)超過規定風力或雷雨天氣進行吊運。2)操作人員視覺障礙影響。3)多臺塔機同時作業。4)與周圍高壓電線、建筑物過近或碰撞。5)深基坑開挖后造成塔機傾斜。2. 設備的不安全狀態1)鋼絲繩從滑輪或卷筒跳出,鋼絲繩嚴重磨損或斷絲。2)吊鉤防脫繩保險損壞。3)安全裝置失效。4)設備螺栓、銷軸連接固定松動或損壞。5)層樓門未關閉。6)升降機安全門門鉤損壞。7)升降機對重未裝。8)通訊裝置損壞。9)升降機高度限位設置不當或失靈,造成吊籠冒頂墜落;10)安全器超過使用標定日期或使用報廢年限;3. 人的不安全行為:1)操作人員、起重工、指揮無證上崗。2)違章超員、超載或斜拉吊運。3)塔機工作時,人為解除起重力拒限位。4)設備使用前無每天安全檢查記錄。5)吊重捆綁不妥致使吊重墜落傷人。6)設備發生故障或存在安全隱患不及時修理。7)設備無定期安全檢查和維修保養。8)設備使用前無每天安全檢查記錄。9)安裝完無h檢驗收和專業檢測機構檢測驗收提前投入使用。10)專職駕駛員離崗未關閉總電源,造成他人擅自操作發生意外事故。11)限速防墜安全器超期使用或未按規定每三個月做墜落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