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職業生涯規劃書(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535
2022-07-04
7頁
15.61KB
1、姓名: 俞智勇性別: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學號: 120402533 班級 建工125專業: 建筑工程技術聯系方式:聯系地址:南通職業大學建工系郵箱:目 錄 前言一、自我認知和分析二、職業認知三、職業規劃目標與實現途徑四、行動計劃與策略五、結語前言我們現在的生活不只是為現在而活著,還要為將來而活著;這需要我們為以后著想,為將來著想。做好長遠計劃,確定目標,并積極行動起來,我們的目標才能一步一步地向成功邁進,正如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打拼! 下文是我的建筑學專業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建筑工程技術因素分析1個人分析結果自我介紹:我是一個當代專科生,是家里最大的希望成2、為有用之才。性格內向,但開朗、活潑。身形適中,個子中等,平時喜歡踢足球,打籃球,偶爾逛逛街,喜歡看動漫,電影,綜藝節目。自我優勢:有理想,有追求,有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執著和全身心投入的激情;做事有責任心、恒心,動手能力較強;在院學生會招新時,順利通過面試進入院學生會心理部。擔任班干部。自我劣勢:缺乏社會實踐經驗,交際能力較差,組織能力較弱,口才欠佳。缺乏自信心和冒險精神,積極主動性不夠,做事愛拖拉機,惰性較大。生活中的成功經驗:獨立自主,很多事都必須要自己一個人去面對去思考去決定。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要自己親身經歷才能領悟到其中的奧秘。只要有方向,就不會迷失自己。解決自我劣勢:利用假期找3、份兼職工作,增加實踐經驗,提高對社會的認識。看一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或是向心理老師咨詢解決自己在性格方面的弱點。二.職業認知(一)我現在所學的專業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屬于建筑行業。1.建筑行業近幾年的發展情況:發展成就(1)工程建設成就輝煌。建筑業完成了一系列設計理念超前、結構造型復雜、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難度大、令世界矚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億平方米的住宅建筑,為改善城鄉居民居住條件做出了突出貢獻;(2)產業規模創歷史新高。2010年,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完 成建筑業總產值95206億元,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 26451 億元;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94、547億元;全國工程監理企業營業收入1196億元。“十一五”期間,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6%,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6.5%,全國工程監理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33.7%,均超過“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目標;(3)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不斷加強。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6%左右,2010年達到6.6%。建筑業全社會從業人員達到4000萬人以上,成為大量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拉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不斷加強;(4)集體、民營建筑經濟的崛起。建筑業的集體經濟, 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 無論在容納勞動就業、在完成建筑總產值, 還是在創造經濟效益方面5、, 均在行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發揮了巨大的作用;(5)國際市場開拓取得新進展。建筑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年均增30%以上;2010年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922億美元,新簽合同額1344億美元;(6)技術進步和創新成效明顯。許多大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業技術開發中心和管理體系,重視工程技術標準規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術攻關,設計、建造能力顯著提高。超高層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業設施設計建造與安裝、大跨徑長 距離橋梁建造、高速鐵路、大體積混凝土筑壩、鋼結構施工、特高壓輸電等領域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7)監管機制逐步健全。政府部門出臺了建筑市6、場監管、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標準定額管理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監管機制逐步健全,監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質量安全形勢 持續好轉。主要問題(1)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建筑業發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賴于高速增長的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發展模式粗放,工業化、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資源耗費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數企業科技研發投入較低,專利和專有技術擁有數量少;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缺乏,一線從業人員技術水平不高; (2)市場主體行為不規范。建設單位違反法定建設程序、規避招標、虛假招標、任意壓縮工期、惡意壓價、不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規范等情況較為普遍;建筑企業出賣、出借資質,圍標、串標、7、轉包、違法分包情況依然突出;建設工程各方主體責任不落實,有些施工企業質量安全生產投入不足,施工現場管理混亂,有些監理企業不認真履行法定職責,部分注冊人員執業責任落實不到位,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3)建筑業人才匾乏。目前, 在我國建筑業從業人員口3400多萬中有2300多萬是農民工, 大專以上學歷的僅占3%。加之,近年來企業效益大多不理想, 人才外流嚴重, 庸才增多;(4)技術開發資金投人少。我國企業用于技術研究與開發的投資僅占銷售額的0.3-0.5%, 而技術開發資金投人少。發達國家一般占5-9%左右, 有的超過10% , 一般企業也達3%;(5)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創新機制。制度上尚未形8、成良性創新機制。以技術創新為例,我國建筑業的技術貢獻率僅為25-35%, 而發達國家為70-80%;國家每年專利受權6萬余件, 但形成生產能力的僅1萬多件, 大約有 80%的專利技術被閑置。這主要由于目前技術創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學和政府機構里, 企業雖說是創新主體, 但卻缺乏一流技術創新人才。 長期以來, 沒有有效機制解決科研和生產兩層皮的問題, 導致社會智力、物力等資源的大量浪費;(6)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我國建筑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還是在資產規模上, 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競爭力都很弱, 這與建筑市場國際化趨勢很不適應。我國建筑企業尚未形成規模經濟, 走出低利潤率的9、境況。故與國外建筑企業相比, 我國公司無論在資產規模、營業收人、勞動生產率, 還有是獲利能力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7)政府監管有待加強。建筑市場、質量安全、標準規范和工程造價等法規制度還不完善,政府監管有待加強建筑業發展相關政策不配套;監管手段有待改進,監管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誠實守信的行業自律機制尚未形成。2建筑行業未來發展趨勢(1)全球化和地域化全球化趨勢一方面使我們了解和學到發達國家先進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從而提高我們建筑設計、施工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也對我們民族傳統文化和本土建筑有極大沖擊,使一些地方的建筑失掉民族和地域特色。但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能使它們完全消失的。特別是中國本10、土建筑有許多具有很高科技和藝術價值的東西。(2)大型化和多元化隨著人地矛盾加劇、土地資源稀缺; 社會生產、生活對大型建筑的需求; 加之建筑科技的進步, 人們建造出體量巨大、結構復雜、功能多樣、設備齊全的建筑來。這是建筑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同時, 建筑形式、風格、藝術傾向也日益多元化。這對改變我國城市不良形象有重大作用。(3)工業化和自動化我國當前建筑業的總的技術狀況, 是處在工業化過程中。與此同時, 前工業社會的手工作業、粗放經營與信息社會的少數高新技術應用同時并存。(4)高強化和優質化新材料的品種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上世紀末我國建材發展很快, 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很落后。由于實現下一步戰11、略目標的需要, 我國建設仍將大規模地進行, 建筑材料也將會因此繼續得到發展。(5)生態化和節能化 “可持 續發展”、“生態城市”、“生態建筑”或“綠色建筑”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它們是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這關系到建筑業轉變增長方式、轉變發展模式, 涉及到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由建筑業來影響到整個國家, 就是說綠色建筑甚至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所以是每一個企業、行業不可回避的大問題。(6)智能化由于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多媒體技術、交互式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新材料技術等向建筑領域迅速滲透和擴散。智能化大廈群、智能街區、智能化城市的規劃和建設也陸續出現。我們認為智能建筑12、迅速崛起, 標志建筑跨入一個新時代, 建筑智能化在時間上是一個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 在空間上應分為不同層次, 不應只是一個模式; 智能建筑也必然是一個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建筑或綠色建筑。建筑智能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通過上述對當前和以后建筑行業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建筑業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 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生產部門。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建筑行業以后還會有持續發展的勢頭,就目前來看,建筑行業最缺的就是建筑方面的人才,所以建筑行業是一個前景非常好的行業。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創新,建筑對于人們來說也將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建筑行業13、也會不斷發展自己,壯大自己,利用當前的政策形勢,經濟實力和技術強度來完成更高的技術方面的適合當前發展的建筑物。(二)行業要求1.建筑行業對從業人員的技術要求:(1)注冊執業人員(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建造師):參加全國統一執業考試并注冊;(2)專業技術人員:取得法定培訓機構培訓合格證明;(3)操作工人:要通過職業技能鑒定。2. 建筑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1)身體條件要好。(2)安全第一的意識。 (3)知識與能力。三、職業規劃目標和實現途徑四、行動計劃與策略畢業后四年第一年參加工作,增長工作經驗;2.踏實工作,磨練自己。3.評技術員職稱。第二年通過一年的工作,考取二級建造師第三年通過自己14、的努力,爭取評上助理工程師第四年積極備考,爭取下年考得注冊建筑師五、結語對建筑師來說,入行10年以后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發展方向了。目前來看,在實際工作中,建筑師工作的范疇已經分化為建筑策劃(概念)、建筑設計(方案設計)和建筑實施(施工圖及服務)三個方向:建筑策劃主要是提出設計理念,提出項目構想;建筑設計就是把上述理念和構想進一步規范化、工程化、技術化,使之成為可以通過審批的方案文本;建筑實施包括施工圖設計和施工配合。從建筑師的關注方向還可以分化為管理型建筑師與技術型建筑師:管理型建筑師善于掌握建筑項目的整體運作,從項目的洽談、業主溝通,到設計班子人員組成,設計計劃和配合施工等;技術性建筑師擅長建筑的技術環節,從建筑的設計構想到與各專業的技術銜接等均能做到井井有條。因此,建筑師應該根據自己的工作內容與知識結構決定自己的方向,在實際工作中走專業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