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環境工地綜合整治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596
2022-07-04
10頁
24.63KB
1、XX小學整體建設項目建筑工地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方案為改善城市環境面貌,以更加良好樹立東海建設集團形象,根據南京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0月15日發第296號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要求,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江蘇省東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仙鶴門小學整體建設項目建筑工地環境綜合整治活動方案,具體方案如下:一、指導思想通過開展環境整治行動,切實提高建筑工地的、建筑垃圾、建筑廢土與建筑泥漿管理,建筑揚塵控制管理、噪音控制管理,現場圍擋和外架立面美化管理,增強施工作業人員環境衛生意識,促進建筑工地文明施工更上一個臺階,使建筑工地環境衛生面貌顯著改善。二、整治目標按照工地標準化施工、文明施工、綠色施工要求2、,通過此次整治,工地實施標化常態管理,圍擋清潔美觀,做到外架里面規范整潔、場內材料物件堆放整齊、無噪音擾民、無塵土飛揚、無泥漿污水外流、不委托無資質運輸單位現象、無偷排泥漿、車輛不帶泥水出門等。三、整治時間和步驟(一)動員部署階段(2014年11月開工)。對公司在南京市各區屬工程組織開展自查,對照市級、區級及公司的方案要求,開展建筑工地工地標化管理、環境大整治的整治工作。(二)全面實施階段(2015年3月地下基礎土方完成,本工程渣土外運由建設單位獨立發包,不受總承包管理約束,土方外運期間合同約定場內外場地道安全文明管理由土方外運單位完成)。項目部應組織開展自查自糾,全面開展環境大整治、項目部應3、加強監督和指導、根據建筑工地實際環境情況后,對照整治方案、認真找出現場存在的問題,落實專人逐條限期完成整改,從管理制度、措施、責任落實等方面、制定長效管理方法,確保現場環境達到標準化。(三)總結提升階段(2015年3月基礎工程完成)。位于“通道”沿線、主要道路及重點區域的項目部的標化管理和環境大整治情況進行檢查總結,對未達到標化管理、環境不符合要求的項目部,要求繼續整治到位,并進行公司通報批評以及安全季度考核記不合格,給予相應處罰。(四)標化管理常態化階段。建設主管部門及公司安全部門對在建工程開展建筑工地標化管理、環境整治常態化管理。四、整治范圍及職責(一)整治范圍建筑工地周邊沿線,入口道路沿4、線,重點為仙鶴門二號路。施工現場的范圍,以經批準的建設工程用地、臨時用地、臨時占用道路范圍。(二)各單位職能部門職責A、建設單位履行下列責任:(一)建設工程招標或者直接發包時,在招標文件和承發包合同中明確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的要求和措施;(二)編制工程概(預)算時,按照有關規定確定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并在招標文件和工程承發包合同中單獨列支,不得將其納入招標投標競價范圍;(三)建設工程開工前,預付不少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基本費部分的60%,并按照合同約定及時向施工單位支付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措施;(四)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確定前,組5、織有關單位對可能造成毗鄰建(構)筑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產生影響的現場進行勘查,并將勘查結果以書面形式提交給設計單位;因工程施工對毗鄰的建(構)筑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造成安全隱患的,應當組織相關單位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人員安全,并及時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或鑒定機構對其進行安全性鑒定,排除安全隱患;(五)成立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對施工現場揚塵整治負總責,明確專人負責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協調管理;(六)依法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B、勘察、設計單位履行下列責任:(一)按照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勘察、設計,提供的勘察報告和設計文件應當真實、準確;(二)執行操作規程和文明6、施工有關規定,采取措施保證各類管線、設施和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三)工程設計應當考慮施工安全操作和防護的需要,在設計文件中注明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建設工程本體以及毗鄰的建(構)筑物、各類管線、重要設施等的監測要求和監測控制限值等,并對防范生產安全事故提出指導意見;(四)在勘察設計文件中標明現場服務的節點、事項和內容,就審查合格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向施工、監理等單位作出詳細說明,并及時處理施工中出現的與設計相關的安全技術問題;(五)根據施工現場安全生產、應急搶險的需要,配合有關單位及時提出處理措施;(六)依法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C、監理單位履行下列責任:(一)配備與建設工程項目相適應的7、專業監理人員和專職安全監理人員,專職安全監理人員應當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合格。未經建設單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換總監理工程師,確需更換的,不得降低相應的資格條件,并履行相關變更手續;(二)審查進場施工單位的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以及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格證書,記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分包單位項目經理、安全管理人員的在崗情況;(三)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并實施跟蹤監理;重點監控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對涉及施工安全的重點部位和環節實施旁站監理;(四)現場見證取樣送檢,參與施工機械、安全設施的驗收,督促施工單位安全檢查,及時消除隱患;(五)對安全文明施工8、措施費的投入、使用和管理情況進行審查,督促施工單位做好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六)依法定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D、施工單位履行下列責任:(一)建立施工現場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執行企業負責人及項目經理施工現場帶班制度,定期組織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檢查;(二)和施工現場項目經理、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勞動關系,并交納社會保險。未經建設單位同意不得擅自更換項目經理,確需更換的,不得降低相應的資格條件,并履行相關變更手續;(三)應當嚴格按照建筑業安全作業規程和標準、施工方案以及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四)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時,項目經理應當9、指定相應專業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共同進行現場監督;(五)落實和執行文明施工的目標、制度以及工程各階段文明施工的計劃和措施,按照規定投入、使用安全文明措施費,不得挪作他用;(六)依法為職工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鼓勵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職工辦理意外傷害保險;(七)依法應當履行的其他責任。E、建筑機械設備、安全設施等租賃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標準、規范,提供符合要求的設備、設施、材料,建立使用、維護和報廢制度,并接受施工現場監管部門的監督。F、鼓勵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監理和造價咨詢資質的項目管理單位,對建設工程前期、勘察、設計、施工等全過程進行專業化的管理和服務。G、建設單位或其委托的工程造價10、咨詢單位在審核工程竣工結算時,應當依據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測定表格確定費率,計取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H、建設工程因故暫停施工的,建設單位應當和監理、施工等單位簽訂管理協議,明確停工期間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各單位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和管理協議約定,做好停工期間施工現場管理工作。I、施工現場涉及臨近管線作業的,管線產權、管理單位應當及時提供交底和指導服務。五、整治內容(一)建筑垃圾、建筑廢土與建筑泥漿管理。1、建筑工程施工現場要落實環境衛生保潔管理制度,掛設建筑工程出場車輛清洗管理公告牌,建筑工地大門內必須按規定設置車輛沖洗設施,落實專人對出場運輸車輛的車體、11、車輪等沖洗干凈,嚴禁出場車輛帶泥上路污染城市道路。2、建筑與生活垃圾要及時清理外運,建筑廢土外運必須委托有資質的運輸單位,簽訂外運合同明確責任,嚴禁建筑廢土亂倒偷倒。3、施工中有泥漿產生的,要編制泥漿消納專項方案,委托有資質的單位外運,并簽訂外運合同,泥漿消納專項方案應包括現場泥漿池的布置、泥漿排放量、泥漿排放和運輸方式、泥漿運輸單位、消納地點和施工周期等。建筑工地的泥漿必須設置沉淀排放設施,并由專人負責定期清除。如使用車輛外運的,必須招用經有關部門認可的運輸車輛。嚴禁建筑泥漿排入河流或排污管道污染城市道路。4、建筑廢土、泥漿外運合同要報我局安監站備案。(二)建筑揚塵控制管理。1、建筑工程施工12、現場的主要運輸通道必須作硬化處理,鋪設強度不小于C20、厚度不小于15厘米的混凝土路面,要做到暢通、平坦,并定期做好清掃、灑水,保持路面清潔。樓層要定期清掃,樓層內清理建筑垃圾應使用容器或小推車通過垂直運輸設備運輸,嚴禁凌空拋擲。2、裸露的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取覆蓋、固化或綠化等措施。3、建筑材料及構配件的堆放要安全整齊。施工現場有使用水泥、石灰、砂石、涂料等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時,應采取密閉儲存、采用防塵布苫覆蓋及其他有效的防塵措施,防止揚塵。(三)建筑噪音控制管理。1、施工現場應根據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實施動態監管,噪聲排放不得超過國家相關標準。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盡13、量避免夜間施工,如施工工藝要求確實需要夜間施工作業的,必須在辦理夜間施工審批手續后方可組織施工。2、施工場地的強噪聲設備宜設置在遠離居民區的一側,可采取對強噪聲設備進行封閉等降低噪聲措施。運輸材料的車輛進入施工現場,嚴禁鳴長笛。裝卸材料應做到輕拿輕放。3、混凝土輸送泵、電鋸房等應設有吸聲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振搗砼時,配備人員控制電源線及電源開關,防止振搗棒空轉。(四)現場圍擋和外架立面美化管理。1、施工現場要做到封閉施工,現場圍擋要做到堅固、穩定、整潔、美觀,選用硬質材料。沿街工程圍墻高度不低于2.5m,其他地方一般不低于1.8m。除特殊工程采用通透式圍墻外,圍墻必須按標準圍墻圖示要求予以落14、實。對于抗風柱在內側的圍墻,沿街墻面應以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宣傳畫或口號為主,適當位置設置企業標志;圍墻內側要刷白并寫上宣傳口號,以形成濃厚的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氛圍。現場主要進出大門外側的圍墻上須設置工程概況牌,可采用花崗巖或其它石材貼面,主要內容為工程名稱、建設五方主體單位等。2、外腳手架鋼管要上油漆后再搭設,并做到搭設規范、整體美觀。安全網要采用合格產品,并按規范掛設,做到整齊、牢固、嚴密,無破損無污染。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履行論證、審核、審批等程序和交底、驗收等手續。(五)建筑工地安全管理1、當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至關鍵節點時,施工單位應15、當至少邀請一名參與專項施工方案論證的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的實施情況進行現場檢查。專家應當在市施工現場監管部門公布的專家庫中選取。高大模板支撐系統、二十米以上的懸挑腳手架、五十米以上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使用的鋼管、扣件應當在監理單位見證下,施工單位取樣,送法定專業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作為專項方案設計計算依據。2、施工起重機械、樁工機械、高處作業吊籃、場內施工機動車輛和整體提升腳手架等應當經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施工起重機械設備安裝(拆卸)單位,應當依法取得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資質證書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書,并在市施工現場監管部門辦理備16、案手續。3、施工單位應當建立消防安全責任制度,確定消防安全責任人;制定用火、用電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易燃易爆材料使用操作規程;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備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4、施工單位應當定期對施工人員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未經教育培訓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5、施工單位應當向施工人員提供符合規定的安全防護用具、安全防護服裝和安全生產作業環境,并書面告知危險崗位的操作規程和違反操作規程操作的危害。施工單位應當根據季節和天氣特點,按照有關規定采取預警和安全防護措施;出現高溫天氣或者其它異常天氣時,應當限制或者禁止室外露天作業。6、施工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應急保障制度和體系,制定企業、項目應急17、預案,落實物資、設備、人員等應急資源。7、施工單位應當建立事故報告制度。事故發生后,應當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組織救援,做好現場保護工作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當立即向事故發生地的施工現場監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六)文明施工管理1、實行總承包的建設工程,由總承包單位負責統一管理;分包單位負責分包范圍內的施工現場管理。建設工程依法發包給多個施工單位的,由建設單位負責施工現場的統一管理;建設單位委托其中一個施工單位統一管理施工現場的,應當在合同中載明,明確管理責任、費用,并書面通知其他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應當督促監理、施工單位按照標準做好施工現場管理,在工程開工、收尾、拆圍、18、綠化等施工階段不得降低文明施工標準。2、建設工程開工前,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完成圍擋設置、施工現場道路硬化、沖洗臺設置以及落實保潔責任,并報施工現場監管部門驗收。未經驗收合格的,建設單位不得申請辦理建筑垃圾處置許可。3、施工現場應當設置連續、封閉的圍擋,并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符合要求的硬質材料,不得使用彩條布、竹籬笆或者安全網等,表面應當整潔、美觀,色彩和周圍的環境相協調;(二)圍擋高度不得低于2.0米,臨時道路挖掘采用不得低于1.1米的警示護欄。圍擋應當設置不得低于0.3米的防溢座;(三)城區主干道、景觀道、商業區、風景區以及影響市容景觀的施工現場,圍擋不得低于2.5米;(四)基礎平整、牢固19、,圍擋不得用于擋土、承重。4、施工現場的主要入口處應當設置工程概況牌,建設、監理、施工等單位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文明施工牌,揚塵防治公示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建筑垃圾運輸處置公式牌,以及其他應當設置的施工標牌。5、施工現場主要通道、出入口、操作場地應當實施硬化處理;城區主干道、景觀道、商業區、風景區兩側樁基工程應當實行硬地坪施工。施工現場應當采取保潔措施,不得積塵、積泥。施工現場機械設備安裝、材料堆放、臨時設施設置,應當符合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的要求。6、車輛沖洗臺應當設置在施工現場出入口,并設置排水溝、污水沉淀池,配備高壓沖洗設施。推廣使用自動沖洗裝置。沖洗臺的長度20、不得小于八米,寬度不得小于六米。清洗車輛的污水,應當綜合循環利用,或者經沉淀處理達標后按要求排放。確因場地條件無法設置車輛沖洗臺的,應當采取其他有效保潔措施,確保凈車出場。7、渣土運輸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配備現場管理員,負責運輸車輛保潔、裝載卸載的驗收工作,并做好書面記錄;配合和服從施工現場清潔保潔的管理。車輛未經沖洗干凈不得出場。8、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采取下列揚塵控制措施:(一)施工現場腳手架外側設置整齊、清潔的密目式安全網,鼓勵采用不透塵材質的安全網;(二)裸置場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蓋、固化或者綠化措施;(三)對易產生揚塵的建筑材料采取有效覆蓋措施,現場加工易產生粉塵的建筑材料應當21、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四)建筑垃圾集中、分類堆放,四十八小時內不能及時清運的,采取覆蓋、灑水等防塵措施;(五)建(構)筑物拆除施工過程中采取濕式作業法,拆除作業時對拆除的建(構)筑物進行灑水或者噴淋;(六)不得現場拌制石灰土、二灰結石和水泥穩定碎石;(七)路面銑刨后應當采取措施控制揚塵,并在二十四小時內攤鋪瀝青。9、施工單位應當為施工現場周邊居民交通出行提供可靠的安全環境:(一)建設工程項目的外立面緊鄰人行道或者車行道的,應當采取安全防護設施,并設置必要的警示和引導標志;(二)對道路實施全部封閉、部分封閉或者減少車行道,影響行人出行安全的,應當設置安全通道;(三)臨時占用施工現場以外的道路或者22、場地的,應當設置圍擋予以封閉;(四)在城市道路上開挖管線溝、槽、坑,當日不能完工且需要作為通行道路的,在該道路上覆蓋鋼板并固定可靠,對一些危險部位應當設置符合國家標準的安全警示標志和防護設施。10、施工單位應當為作業人員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一)生活區與施工作業區分開設置,不得在施工現場內搭設帳篷;(二)建立生活衛生責任制,食品、飲水符合衛生管理要求,專人負責清掃保潔工作。設置的臨時廁所等衛生設施符合市容環境衛生標準;(三)職工宿舍內的衛生、通風、照明設備良好,凈高不得低于2.4米,走道寬度不得小于0.9米;(四)每間居住人員不得超過十六人,床鋪不得超過兩層,嚴禁使用通鋪;設置可開啟式窗23、戶,宿舍內應當設置生活用品專柜;(五)各類生活設施應當符合消防、通風、衛生、采光要求。11、建設單位、施工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臨時設施的使用性質。施工結束后應當及時拆除施工現場圍擋和其他施工臨時設施,平整施工場地,清除建筑垃圾、渣土及其他廢棄物。12、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以及涉及施工現場管理的重要部位,推行與施工現場監管部門聯網的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組織領導。仙鶴門整體建設項目工程成立建筑工程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嚴光為組長、白子建為副組長,項目部所有成員為組員,由安全員吳榮金具體負責指導、監促、檢查活動的開展。(二)強化工作落實。此次活動從集團公司到工程項目部,責任目標層層分解落實,明確責任人、落實各項工作,同時加強督促力度,積極配合、協調上級建設主管部上開展此項活動,有效提升集團公司建筑工地標化管理水平。江蘇省東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仙鶴門小學項目部20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