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27665
2022-07-04
11頁
7.96MB
1、(二)案例分析1. 湖南大學建筑系館1)建筑設計和自然環境的結合湖南大學地處岳麓山風景區,當地植被以香樟紅楓為主,土壤為紅土。所以設計師采用棕黃色石材作為外墻材料 確定了棕黃色基調建筑的表皮具有一種粗糙感,和自然更加貼近。2)建筑所處的位置.總平面分析系館的主入口位于校園道路的主干道上,滿足交通路線應該直接,安全,通暢,方便。出入口留有足夠的直線型布置。空間供人員集散整座建筑都有通向外 面環境的出入口,并周邊的交通方便沒有把環境和建筑割 裂 3)功能分區和流線分析兩步樓梯,防火疏散兩個入口進入要求一層的門廳,報告廳,展廳緊密結合交通流線方向一層的流線:入口大廳旁另設人員集散空間,避免與報告廳的2、人流的交叉,保持交通通暢。也為首層展廳的開放做了合理過度。教學辦公室都位于樓梯附近,交通方便。交通流線方向辦公空間和教學空間沒有很好的分隔,容易造成相互影響。兩個辦公用房之間相距較遠,聯系不夠緊密。交通流線方向每一層入口處都設有集散空間,以過廳的形式呈現使用空間交通空間開放空間4)立面分析由于基地的南北面寬不大,而東西面相對較寬,且北面為校園的主要交通要道,所以北面設計整片實墻把室內和室外分隔開,作為室內和室外的過渡。中間中空的部分有著吸納人流的效果。 這是系館的東立面,把三層 以上的部分挖空,以下部分 單獨拉出形成個體。 再結合院內的竹井廊橋桂花樹,運用借景手法豐富里立面的效果,而且軟化了用3、石材作為材料的硬立面5)空間鏈接外部空間利用橋作為建筑之間的鏈接,強化了空間的序列感而且在行走的過程中也達到觀景的效果。內部空間采用邊庭的設計,舍棄了簡單的廊道空間,創造了更加豐富和適合交流的空間,適合建筑系學生的學習特點。還有利于人流的集散,立面表現為形體內凹,形成了一個類似天井的空間采光不足*湖南大學建筑系館分析總結1.建筑系館屬于校園內的一個建筑,與周邊的環境相協調。2.外墻表皮的選擇與周圍環境相協調,通過立方體的切割與復合來設計建筑的外立面3.內部空間的設計過渡自然,沒有明顯的界限,交通空間,使用空間,展示空間,交流空間相互交錯,符合建筑系學生需要交流展示的學習特征。4.但整個建筑的采4、光不是做得很好,有一些房間的自然采光并不是特別理想。2.深圳大學建筑系館1)總平面分析四周有道路環繞交通十分方便右側是友誼林,風景優美,建筑建筑的西南面和環境融合有充足的光照主入口前留有緩沖帶給人流疏散建筑系館的主入口和深大設計院主入口臨近主要的交通要道,交通十分方便分開,相對獨立。但是在內部仍舊有聯系2)功能分區和流線組織系館南側為教學區,北側為辦公區庭院與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與室外環境有更緊密的聯系 教研區的中央是貫穿三層有著橋和廊道交通流線 的內庭,使室內得到更多自然采光最早的設計院和建筑系館一起設計的例子,教學和實踐結合二層主要是教學區和公共交流空間教學、教研和設計院對應著三個明確的建5、筑體量三個體量之間以廊,橋,平臺它們在平面及空間上形成了互為構成關系的體量組合連接,形成相互貫通的空間,三體量之間既獨立又有聯系資料室放在三層,避免大量人流在這里穿過, 各個設計教室都是向南的朝向 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大面積開窗,讓教室內有充足 的自然采光3)建筑的立面及細部室外部分 入口處做得十分樸素,給人一種踏實 安靜的氛圍外墻的設計以清水墻面和玻璃幕墻相結合,虛實結合,打破了單單以一種墻面設計的單調,比例也恰到好處 清水墻上的豎向開洞和橫向的走廊形成了橫豎之間的對比,虛實結合 另外一個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墻加上瓢架的結合,但是稍顯呆板,而弧墻的加入則是打破了這種呆板。室外部分 教研區內庭采6、用高側窗采光也是為了避免強烈的直 射光線。建筑中庭采用頂部采光的方式,利用屋頂的 光影變化在不同層高的橋和廊道的穿梭,營造出多變的中庭空間。白墻,大面積的開窗使得建筑內部的光影效果十分豐富。各種相互穿插的敞廊,橋,平臺,把空間與空間之間相互分隔,同時又相互聯系起來。所有的走廊和橋都是等距排列,使用的重復的設計手法,避免了因多種要素組合起來而形成的凌亂。*深圳大學建筑系館分析總結:1.深圳大學的建筑系館是和設計院結合一起而建的,兩個不同性質的空間相互分隔又相互聯系,保持了每個部分的獨立性卻也保留了一定的聯系空間。2.每一層的公共空間和交流平臺都占有相對較大的面積,設計者是充分考慮到建筑系學生的專7、業特點,需要更多的交流分享平臺。3.深大建筑系館的采光方面做得比湖大的建筑系館要好,起碼保證了主要使用區域能夠得到足夠的自然采光。4.不足的是,深大建筑系館的功能室相對較少,功能分區相對比較單一,對于建筑系專業學生需要各種各樣學習以及交流的渠道的考慮不是很周詳。(三)各部分設計1.外立面的設計1)合肥工業大學建藝館根據內部功能要求開窗的情況下,加入一些不規則的元素,使得立面看起來沒有那么呆板,挑出的窗框部份加入綠色的吊掛植物。入口的細部處理用紅色的暗紋在灰色的襯托下沒那么呆板,兩個三角體相互呼應2)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學院 外墻采用大量的玻璃幕墻,使建筑和環境相融 合,大量玻璃幕墻的應用也使得室8、內獲得良好 的采光效果 外墻采用褐色的表皮, 體現建筑本身厚重的 歷史感3)邦德大學建筑系館場地橫跨三個高度,建筑就順應地勢輕輕上揚屋頂在東西和南側大量挑出, 由于當地炎熱病伴有潮濕氣候,建筑采用以減少光線的直射 一系列扇形的屋頂結構和窗來實現通風2.內部空間的設計1)合肥工業大學建藝館大片落地玻璃的設計,室內采光良好,在布置課桌 以外還留有交流討論的區域空間的鏈接不僅依靠以實墻圍成的走廊還通過天橋的形式,鏈接個部分空間,豐富空間效果2)邦德大學建筑系館一條貫穿中央的通道,把兩邊的公共空間聯系在一起。整棟建筑中有大量的公共空間,以廊橋,天橋,平臺等作為鏈接,步移景異,空間層次十分豐富。3)天津城建大學建筑學院院館建筑中部共享空間通過一排天窗進行采光,天窗呈坡屋頂狀,使陽光進入室內分布均勻,同時減少眩光的影響。一路貫穿的頂部給人以強烈的連貫感。建筑中部連接共享空間的走廊用厚實的墻進行遮擋,使走廊更具有私密性,也使空間更具有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