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應急預案編制要求(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683
2022-07-04
4頁
30.50KB
1、建筑施工現場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的編制 收藏此信息 打印該信息 添加:不詳 來源:未知1 建筑施工的特點建筑施工復雜又變換不定,加上流動分散,工期不固定,因此,不安全的因素多,安全管理工作難度較大,是傷亡事故多發的行業。建筑施工的特點是:a、場地固定。在有限的場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機械設備等,施工人員要隨著施工的進程進行作業,不安全的因素隨時都可能存在。b、露天及高處作業多。受到施工環境,以及季節和氣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容易造成一定的隱患。c、手工操作及繁重體力勞動多。建筑機械化施工的比重雖然在逐浙增大,但還是相當落后,大量施工還是靠手工勞作,勞動強度仍然很大。d、生產工藝和方法多樣,2、規律性差。在建筑施工中,每道工序不同,不安全因素也不同,即使同一道工序由于工藝和施工方法不同,生產過程也不相同。隨著工程進度的發展,施工狀況和不安全因素也隨著變化。由于建筑施工的這些特點,工地現場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有:坍塌、火災、中毒、爆炸、物體打擊、高空墜落、機械傷害、觸電等,應急預案的人力、物資、技術準備主要針對這幾類事故。應急預案應立足重大事故的救援,立足于工程項目自援自救,立足于工程所在地政府和當地社會資源的救助。2 預案的編制依據2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22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3建設部工程建設重大事故的調查程序規定。24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3 預案的編3、制原則31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32貫徹“以人為本,快速有效”原則。33“屬地救援”原則4 工程簡況預案中要寫明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從業人數、主要生產作業內容和周圍的環境情況;以及規劃用地紅線內的面積,所用地內建筑物的組成情況,施工范圍、總建筑面積、高度,包括地上、地下及相關建筑和設備用房等有關內容;及周邊區域重要基礎設施、道路等情況。5 重大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51塔吊作業中突然安全裝置失控,發生撞擊高壓護欄及相鄰塔吊或墜物,或違反安全規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傾覆、折臂);52基坑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坍塌。53高處腳手架發生部分或整體倒塌及搭拆作業發生人員傷亡事故。54、4施工載人升降機操作失誤或失靈。55壓力容器受外力作用或違反安全規程發生爆炸及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事故(如起火)。56自然災害(如雷電、沙塵暴、地震強風、強降雨、暴風雪等)對設施的嚴重損壞。57塔吊、升降機安、拆過程中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58運行中電氣設備故障或發生嚴重漏電。59其他作業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等)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6 應急區域范圍劃定61工地現場內應急區域范圍制定。611塔吊、腳手架、施工用載人電梯事故,以事故危害形成后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612基坑邊坡及自然災害事故等危害半徑以外的任何安全區域為應急區域范圍。613電氣5、設備故障、嚴重漏電事故以任何絕緣區域(如木材堆放場等)為應急區域范圍。62工地場外應急區域范圍的劃定對事故可能波及工地(圍檔)處,引起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需要當地政府的協調,屬政府職能。在事故(危害)發生后及時通報政府或相關部門確定應急區域范圍。應急電話:火災:119;醫療救護:120;公安:110。7 應急預案的組織措施71成立應急預案的獨立領導小組(指揮中心)。應爭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組長:項目經理為該小組組長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組員:各組組長下設:通訊聯絡組 組長:項目部綜合部負責人為組長,全體人員為組員;技術支持組 組長:項目部總工辦主任為組長,全6、體人員為組員;消防保安組 組長:項目部保安部負責人為組長,全體保安員為組員;搶險搶修組 組長:項目部安全部負責人為組長,安全部全體人員為現場搶救組成員;醫療救護組 組長:項目部醫務室負責人為組長,醫療室全體人員為醫療救治組成員;后勤保障組 組長:項目部后勤部負責人為組長,后勤部全體人員為后勤服務組成員。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根據事故現場需要靈活調配。72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72.1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筑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搶救工作,向各搶救小組下達搶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搶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態并做出最新決策,第一時間向110、119、120、企業就援指揮部、當地政府安監部7、門、公安廳部門求援或報告災情。平時應急領導小組成員輪流值班,值班者必須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急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抵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救援組長。7.2.2組長職責:1)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操作控制;2)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3)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4)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作業安排;5)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8、6)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723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4)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724通訊聯絡組職責:1)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2)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3)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725技術支持組職責1)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2)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9、急方案和措施。3)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4)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726消防保衛組職責1)負責工地的安全保衛,支援其他搶救組的工作,保護現場。2)事故引發火災,執行防火方案中應急預案等程序。3)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4)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5)保護受害人財產。6)搶救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727搶險搶修組職責1)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2)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及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3)尋找受害10、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4)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5)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728醫療救治組1)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2)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3)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729后勤保障職責1)負責交通車輛的調配,緊急救援物資的征集。2)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3)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8 應急預案的技術措施81基本裝備1)特種防護11、品:如絕緣鞋、絕緣手套等;2)一般防救護品:安全帶、安全帽、安全網、防護網;救護擔架1付、醫藥箱1個及臨時救護擔架及常用的救護藥品等;3)專用飲水源、盥洗間和沖洗設備。82專用裝備1)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2)搶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滿足使用;3)照明器材:手電筒、應急燈36V以下安全線路、燈具;4)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5)交通工具:工地常備一輛值班面包車,該車輪值班時不應跑長途;6)滅火器材:消防栓及消防水帶、滅火器等;滅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緊急情況下集中使用。9 應急知識培訓制定應急培訓計劃,對應急救援人員的培訓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要分開進行。培12、訓內容:傷員急救常識、滅火器材使用常識、各類重大事故搶險常識等。務必使應急小組成員在發生重大事故時能較熟練地履行搶救職責,員工能在發生重大事故時會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10 應急預案措施的演練101成立演練組織,由系統內的最高管理者或其代表適時組織實施。10.2演練時必須準備充分。103劃分演練的范圍和頻次。104演練應有記錄。11 通信聯絡項目部必須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12 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企業、項目部除立即組織搶救傷員,采取有效措13、施防止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還應按下列規定報告有關部門:1)輕傷事故:應由項目部在24小時內報告企業領導、生產辦公室和企業工會;2)重傷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工會組織;3)重傷三人以上或死亡一至二人的事故:企業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安全監督部門、工會組織和人民檢察機關,填報事故快報表,企業工程部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應到達現場;4)死亡三人以上的重大、特別重大事故:企業應立即報告當地市人民政府,同時報告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工會組織、人民檢察機關和監督部門,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或委托人)應在接到項目部報告后4小時內到達現場;5)急性中毒、中暑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衛生部門;6)易爆物品爆炸和火災事故:應同時報告當地公安部門。7)員工受傷后,輕傷的送工地現場醫務室醫治,重傷、中毒的送醫院救治。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的,企業應在8小時內通知勞動管理部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