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7715
2022-07-04
8頁
90.50KB
1、 建筑施工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撰寫人:_部 門:_建筑施工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目的為全面貫徹安全生產法,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規范國投湄洲灣項目部應急管理工作,根據xx發電廠工程實際情況建立應急救援機制,有效控制風險,防止事故擴大,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防止突發事件造成的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環境污染及對社會的不良影響,提高應對風險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證員工安全健康和公眾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特制定本預案。本預案適用于項目部所有部門可能或已經發生的人身事故、設備事故、火災事故、環境污染事故、交通事故等事故緊急情況的應急與響應的救援處置工作。2.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2、建筑安裝工程項目部各類事故應急管理工作,并依據本總體應急預案編制適用的相關專項應急預案。3.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國家電網公司應急預案編制規范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4.與其他預案的關系本預案為項目部應急救援總體預案,可以與項目部的各類專項應急預案配合使用,在項目部各類專項預案無法完全滿足某一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需求時,使用本預案。項目部應急預案還包含火災、爆炸事故應急預案、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化學危險品應急預案、機械設備事故應急預案、惡劣天氣應急預案等。發生以上事故的情況下,按總體預案原則3、執行,分情況處置,報告和處置應執行事故 事件 不符合控制程序。5.工作原則5.1.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體系和有效機制,把保障員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作為應急工作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及危害。5.2.預防為主、有效應對。提高全員防范突發事件的意識,落實各項預防措施,做好應對準備工作,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應對有效。5.3.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由應急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各部門、項目部安全第一責任人按照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密切配合,服從調度,嚴格執行應急措施。5.4.健全機制、反應迅速。以本預案為核心,健全項目部應急救援4、體系,規范日常管理、培訓、演練等工作,建立一支反應迅速、功能齊全、協調有序的應急救援隊伍。6.組織機構和職責項目部設立應急救援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應急辦公室設在項目部安環部。各部室、各專業分公司為項目部總體應急救援組織機構。6.1.成立以項目部為核心、各專業共同參與的安全預控管理網絡,負責在緊急情況下的救援指揮和協調工作。組織機構如下:總 指 揮:xx副總指揮:xx成員:xx6.2.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6.2.1.當項目部突發緊急事件總指揮外出時,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職務排列順序,逐級行使指揮權,保證突發事件的現場指揮;6.2.2.貫徹落實國家及上級有關事故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律、法規及有關規5、定;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級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6.2.3.指揮項目部事故搶險及救援應急處置工作;6.2.4.組織制定項目部應急工作計劃及措施;6.2.5.副總指揮以上成員接警后,應迅速趕赴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履行指揮職責;6.2.6.成員接警后,應迅速趕赴各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向總指揮報到,履行各自應急職責;6.2.7.發布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啟動命令;6.2.8.負責向上級或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匯報搶險救援有關情況;6.2.9.當搶險救援過程中人力或資源不足時,向當地公安武警、消防、醫療等方面求救增援,事先應與莆田忠門鎮衛生院聯系并簽訂醫務救護協議,確保事故發生后受傷人員能夠得到最快的救治;6.2.16、0.負責事故調查,清查事故損失,制定恢復生產建設計劃;6.2.11.組織應急救援的善后處置工作,總結評議應急救援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并組織完善應急救援措施和預案;6.2.12.確定對外發布的有關信息,宣告應急救援結束。6.3.各部室、專業分公司或班組負責緊急處置和救援工作。6.4.安環部負責監督檢查應急設施落實和日常檢查維護;負責現場緊急救護相應組織和協調。6.5.現場醫務室(或當地醫院)負責現場醫務急救。6.6.各相關部門配合緊急處置和救援工作。7.預防與預警7.1.危險源監測監控7.1.1.技術控制7.1.2.建立事故隱患及危險源管理系統,為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管理與決策提供準確、全面、形象的信7、息、依據。7.1.3.人員管理7.1.4.人員的控制首先是加強教育培訓,做到人員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7.1.5.管理控制7.1.5.1.建立健全危險源管理的規章制度;7.1.5.2.明確責任、定期檢查;7.1.5.3.加強危險源的日常管理;7.1.5.4.抓好信息反饋,及時整改隱患。7.2.預警行動7.2.1.預警級別依據辦公場所、生活區域及生產現場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發展情況和緊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劃分為黃色、紅色兩個預警級別。A、黃色預警:本區域發生一起一般事故時。B、紅色預警:本區域發生一起重大事故時。7.2.2.預警信息預警信息包括突發性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8、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等。7.2.3.預警的發布和解除A、黃色預警:由項目部應急辦公室發布和解除,并報項目部應急指揮部備案。B、紅色預警:由項目部應急辦提出預警發布和解除建議,報應急指揮部由其發布和解除。7.3.工作程序見附件1:事故應急救援體系響應程序流程圖7.4.信息報告程序7.4.1.發生突發事故時,第一發現人立即通過電話報警,向應急指揮部說明事故地點、事故類型等事故概況。7.4.2.應急指揮部根據突發事故災情嚴重程度,決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7.4.3.迅速向上級部門及當地安監部門報告事故情況,最遲不應超過1h。報告內容包括:7.4.3.1.發生事故的單位、時間、地點。7.4.39、.2.事故發生時人員的傷亡程度及財產損失情況。7.4.3.3.事故的發展變化趨勢。7.4.3.4.指揮部所采取的應急措施等。7.5.應急處置突發事故一旦發生,事故責任部門和現場人員必須立即向項目部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搶救傷員,保護現場,設置警戒標志。具體為:7.5.1.事故發生后,警戒疏散組根據突發事故擴散范圍建立警戒區,在通往事故現場的主要干道上實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區的邊界設置警示標識。7.5.2.除應急處理人員、崗位人員、應急救援車輛外,其他人員及車輛禁止進入警戒區。7.5.3.警戒疏散組迅速將警戒區內與事故應急處理無關的人員撤離,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7.5.4.事故無法控制時,所有人員應撤離事故現場。7.5.5.通訊聯絡協調組織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通報事故險情狀況。7.5.6.保護事故現場,為事故的調查處理提供依據。必要時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維護現場秩序,防止與救援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保障救援隊伍、人員疏散、物資運輸等的交通暢通,避免發生意外事故。同時,協助發出警報、現場緊急疏散、人員清點、傳達緊急信息、事故調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