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集團合成氨廠技改項目工藝管道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8073
2022-07-04
10頁
231KB
1、大化集團合成氨廠2011年技改項目工藝管道熱處理施工方案(HS1111-01AA)編 制:審 核:批 準:會簽 :安 全:質 量:目 錄1. 適用范圍及編制說明12. 工程概況13. 編制依據14. 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15. 質量控制46. 成品保護57.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58.熱處理作業人員與機具材料61. 適用范圍及編制說明1.1本方案適用于大化集團合成氨廠2011年技改項目管道焊后熱處理施工。1.2本工程的熱處理除執行本方案規定外,還應遵守有關施工驗收規范和質量控制規定。2. 工程概況大化集團合成氨廠2011年技改項目工程工藝管道安裝施工現場,位于大連市松木島化學工業園區大化集團有2、限公司新建合成氨廠區內,主要包括新增中壓蒸氣管線圖號(HS1111-01AA)、低溫甲醇洗裝置改造圖號(HS111202CP)、新增干氣管/洗氨水管管道(HS1112-01AA)。3. 編制依據3.1工藝管道施工圖紙3.2現場設備、工藝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36-983.3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35-973.4石油化工工程鉻鉬耐熱鋼管道焊接技術規程 SHJ520-913.5本工程焊接工藝評定4. 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4.1熱處理前應具備的條件(1)凡需熱處理管線,已按設計文件規定進行無損檢測并經檢測合格,無返修焊口;(2)焊口附近清理干凈,無雜物;(3)為防止3、和降低熱處理高溫對閥門和儀表的負面影響,凡需熱處理管線上,待處理焊口附近閥門、流量計、調節閥、儀表等原則上應予拆除,對不能拆除的閥門(對焊、承插焊)應使其處于全開狀態;(4)現場電源保證供電,不得隨意停電;(5)對需要熱處理的高空焊口,需搭設好操作平臺。(6)溫控系統安裝檢查、調試控制熱處理過程中各個階段的升、恒、降溫速率及三階段各測溫部位的溫差,一般采用熱電偶信號反饋,全自動程序或手工控制。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溫度嚴格按設計或焊接工藝指導書的規定執行,見下表。材質焊前預熱溫度焊后熱處理溫度保溫時間15CrMo150-250680101h4.2熱處理方法:采用電加熱法(1)在熱處理過程中應能準4、確地控制加熱溫度,且使焊件溫度分布均勻;(2)采用履帶式及繩狀紅外線高溫陶瓷加熱器,對焊口加熱熱電偶將溫度信號反饋到“智能”溫度控制器,實現溫度自控和熱處理工藝曲線的自動記錄,測溫點應在加熱區內,且不少于兩點。4.3熱處理流程交工驗收熱處理前檢查溫控系統安裝檢查、調試加熱系統安裝檢查保溫送電調試熱處理操作工裝拆除資料整理檢測NO4.4熱處理工藝(1)在進行包扎加熱板前,應檢查以下幾項內容: 檢查工件是否清潔和去除油脂。 檢查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2)加熱板的安裝 以焊縫中心為基準,在焊縫兩側均勻纏繞加熱板; 纏繞加熱板時要確保纏緊,加熱板要緊貼工件表面,不得有重疊、交叉、懸空或松動。(3)熱電5、偶的安裝 采用六個熱電偶進行溫度的檢測。 六個熱電偶的安裝位置為沿管道徑向各60度方向安裝,熱電偶的頭部應靠近焊縫熱影響區并緊貼在工件表面,用鐵絲進行熱電偶的固定。(4)保溫 采用50*600硅酸鋁纖維保溫棉進行保溫。 硅酸鋁保溫棉應采用鐵絲進行綁扎,防止松落。 各保溫棉之間不得有搭接間隙,防止熱量損失。(5)補償導線的安裝 電加熱板、熱電偶和硅酸鋁保溫棉均已包好后,將熱電偶、電加熱板的連線分別連接。(6)送電 接好各連接線并檢查無誤后,接通電源,打開溫控儀,按照工藝參數調節好各數據后,向電加熱板送電,開始加熱。(7)熱處理 焊后熱處理的加熱范圍,每側不小于焊縫寬度的3倍,且不小于25mm,加6、熱帶以外100mm范圍內應進行保溫。 焊后熱處理過程中宜采用熱電偶測溫,通過溫度控制柜進行溫度調節控制,通過自動記錄儀記錄熱處理溫度變化曲線。 加熱速率:在400以下可不加控制,但溫度升至400以上時,升溫速率為205*25/(/h),且不大于220/h。 降溫速率:恒溫后的冷卻速率為6500/(/h),且不大于260/h;400/h以下為自然冷卻;為管壁厚度mm; 保溫溫度:650-700之間,恒溫40分鐘; 在常溫400之間的溫度可不做記錄其它溫度區段應有連續的記錄。 當工件冷卻至室溫后拆除加熱板和熱電偶。(8)焊前預熱及焊后熱處理工藝要求材質焊前預熱焊后熱處理熱處理曲線壁厚溫度壁厚溫度時7、間h()Tt(h)15CrMoG10150250106801014.5熱處理效果檢驗(1)對進行現場熱處理的管道,應檢查熱處理溫度的記錄曲線、加熱區域寬度、熱處理參數應符合設計文件、焊接作業指導書或本標準的規定。(2)為檢驗處理效果,在熱處理結束后,按熱處理焊口總數的100%進行硬度檢驗。硬度檢驗分別在焊縫、熱影響區及母材上共測量五點硬度,在測量每一點硬度時,需用硬度計測量三次后取平均值,預熱處理前比較檢查熱處理效果。硬度值應符合設計文件、相關標準或焊接作業指導書的規定。無規定時,碳素鋼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硬度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合金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5%。硬度測量位置參照如下簡圖8、所示:(3)焊后熱處理的焊縫硬度檢測合格值合金總含量硬度值(一般不超過母材布氏硬度值100HBW)3%時布氏硬度值270HBW3%10%布氏硬度值300HBW10%布氏硬度值350HBW4.6資料整理熱處理結束后,在熱處理結束后及時填寫熱處理記錄表,取下記錄紙,并標出各熱電偶各自對應的溫度曲線,單線圖號,焊口號、焊工號、焊接日期、熱處理日期、熱處理工姓名,并加蓋熱處理專用章。4.7施工重要環節恒溫恒差、恒溫時間控制。4.8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5.1 熱處理焊縫兩側應有支架支撐,避免熱處理過程中管道加熱區高溫變形。5.2 測溫點應布置在管道下部,當有多個測溫點時至少有一個測溫點位于管道下部。5.39、 除直徑不大于DN100且壁厚小于10mm的管道焊縫可用氧乙炔焰加熱進行預熱和熱處理、用測溫筆或表面溫度儀測溫外,其它所有焊縫應使用專用的電加熱帶裝置進行預熱和熱處理,預熱可用測溫筆或表面溫度儀測溫5.4 所用儀表、熱電偶及其附件應根據計量的要求進行標定或校驗,靈敏度不得低于熱處理溫度的1%。5.5 嚴格熱處理過程控制,應隨時檢查加熱器、溫控柜、長圖記錄儀等工作是否正常。監控熱處理時的升溫、恒溫、降溫、記錄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5.6 室外進行熱處理時應有防風、雨措施,熱處理前管道兩端應堵塞,防止空氣抽入管道。5. 質量控制5.1質量控制(1)熱處理前由項目熱處理責任工程師編制熱處理工藝并經批準10、后實施。(2)熱處理工藝實施前由項目熱處理責任工程師向參加熱處理的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3)熱處理前項目熱處理責任工程師組織對熱處理條件(設備、管線狀況、儀表、管口絕熱、熱電偶布置等)進行檢查確認。(4)熱處理時應明確作業負責人,由其依據熱處理工藝組織測量導線、管口絕熱及控制系統的安裝,并嚴格按熱處理工藝要求控制熱處理過程。按規定作好熱處理記錄。(5)焊縫熱處理后,應在母材、焊縫和熱影響區選取數點測量硬度值(布氏硬度HB);與熱處理前硬度值進行比較,檢查熱處理效果;硬度值應符合設計文件、相關標準或焊接作業指導書的規定。無規定時,碳素鋼焊縫和熱影響區的硬度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11、%;合金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5%。檢驗數量每處三點求取平均值,且不應少于熱處理焊縫總數的10%。(6)項目熱處理責任工程師或熱處理技術人員對熱處理全過程實施指導和監督檢查。5.2質量控制點序號質量控制點控制等級控制措施1400以上的升溫速度及各測溫點溫差BR手動與自動溫度比較、及時調控電加熱器2恒溫溫度、時間及溫差AR手動與自動溫度比較、及時調控電加熱器3400以上的降溫速度及各測溫點溫差AR手動與自動溫度比較、及時調控電加熱器4熱處理過程溫度記錄曲線BR手動和自動溫度記錄隨時對照5熱電偶固定C固定可靠6保溫C按要求厚度保溫5.3質量記錄(1)管道焊縫現場熱處理前檢查表。(2)管道焊縫現場12、熱處理工藝過程溫度曲線記錄。(3)管道焊縫現場熱處理前后硬度檢測報告(需要時)。(4)管道焊縫現場熱處理工藝報告。6. 成品保護對現場熱處理的焊縫,熱處理后應做好記錄和標記,并打上熱處理的代號鋼印或永久性標記。未經允許不宜在焊縫表面進行再次焊接、烘烤、加熱,以免破壞熱處理效果。熱處理后進行返修或硬度檢查超過規定要求的焊縫應重新進行熱處理。7. 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7.1安全措施(1)電工應持證上崗。(2)安裝漏電保護器。(3)加熱器、電纜與管道間必須絕緣。通電前認真檢查加熱器絕緣瓷環并測試絕緣電阻。過程中巡查,發現異常,立即切斷總電源。(4)高空施工時將加熱器、保溫被支撐綁扎牢固,確保高空作13、業安全。(5)保溫被制作、鋪設人員應做好個人安全防護。(6)破損、廢棄的保溫材料應送至指定地點,統一處理。(7)認真進行焊后熱處理工藝技術交底,加強熱處理過程控制。(8)明確崗位責任:嚴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熱處理過程控制, 熱處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技術問題。(9)400以上升溫、恒溫、降溫段,對照自動記錄每30分鐘手工記錄一次。(10)如出現保溫被脫離、張開和保溫被外表面溫度大于60時應及時修補,確保熱處理全過程正常進行。7.2作業環境(1)熱處理控制室保證通風良好。(2)夜間施工應有足夠照明燈具,避免照明死角,(3)在明顯地方和特殊工位懸掛警示牌;配電箱安裝漏電保護器;材料擺放有序、現場整潔14、道路暢通無阻;熱處理周圍拉警戒線;配置足夠消防器材。7.3環境因素辨識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活動環境因素主要控制措施1保溫材料人員傷害、環境污染1、保溫氈制作、鋪設人員應作好個人安全防護;2、破損、廢棄的保溫材料應送至指定地點,統一處理。7.4危險源辨識及控制措施序號作業活動危險源主要控制措施1電加熱系統電擊1、電工應持證上崗;2、安裝漏電保護器;3、加熱器、電纜與管道間必須絕緣。通電前認真檢查加熱器絕緣瓷環并測試絕緣電阻。過程中巡查,發現異常,立即切斷總電源2高空作業物體打擊高空墜落1、將加熱器、保溫氈綁扎牢固,確保高空作業安全;2、應按規范搭設腳手架及爬梯等臨設、高空作業應帶安全帶8.熱處理15、作業人員與機具材料8.1熱處理作業人員序號崗 位配備人數序號崗 位配備人數1技 術16焊 工12熱處理工37鉗 工13過程監控員18電 工14安 全 員19管 工15記 錄110架 子 工28.2熱處理施工機具材料一覽表序號名 稱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1一次電源箱90m2電纜臺22腳手架3熱處理控制柜ZWK60,90KW、120kW臺26、9、12回路4履帶式加熱器510mm200mm套105560A,220V685mm250mm套6065A,220V5硬度計里氏只16測溫筆0800支27萬用電表MF30塊28一次電纜90m2電纜m3009接長導線10mm2m500加熱線10補償導線銅-康銅,K(EU-2)型21.5mm2m1000熱電偶導線11鎧裝(簡裝)熱電偶鎳鉻-鎳硅,K(EU-2)型3,L=6001000mm支1000110012記錄紙本2413記錄墨水6色(紅綠藍黑紫棕)套314塑料布kg50防雨15硅酸鋁卷毯d=25mm噸216細鐵絲16#kg10017彩色塑料帶紅黃綠三色盤6安全警戒線18絕緣膠布500V盤2019醫用白膠布卷320棕繩20m3021手電筒3節把222電池1#節623記號筆支624破布kg525拖布把326笤帚把3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4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