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松日總部大樓二次灌漿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8125
2022-07-04
4頁
93.50KB
1、目 錄第一節 編制依據1第二節 工程概況1第三節 材料器具及勞動力計劃13.1. 材料13.2. 器具13.3. 勞動力1第四節 施工工藝14.1. 工藝流程14.2. 施工方法2第五節 質量保證措施3第六節 安全文明施工3第七節 附件3第一節 編制依據(1)廣州松日總部大樓設計圖紙(2)水泥基灌漿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T 50448-2008)(3)水泥基灌漿材料(JC/T 986-2005)第二節 工程概況本工程塔樓1共20根鋼骨柱,灌漿厚度40mm,采用無收縮自流平灌漿材料,初始流動值340mm、30分鐘流動度保留值310mm,灌漿厚度40mm。 第三節 材料器具及勞動力計劃3.1. 2、材料采用無收縮、自流平、高性能的預拌型水泥基灌漿材料。該材料攪拌、施工簡單,具有優異的流動性能及收縮補償,強度高、增長快等特點。流動度初始值340mm、30分鐘保留值310mm,抗壓強度滿足水泥基灌漿材料(JC/T 986-2005)的要求:齡期1天3天7天28天抗壓強度(MPa)25405070材料由塔吊吊裝至基坑底,攪拌完成后再由人工運送至柱腳施工。3.2. 器具手提式攪拌機、水桶、木枋、測量器具、磅秤、養護用塑料布、清潔用棉紗、破布、空壓機、竹條或鋼筋(前端彎成鉤頭,主要用于灌漿時導流用)、漏斗等。3.3. 勞動力名稱數量備注灌漿工2灌漿料攪拌、灌漿雜工6運送材料、清理基座等第四節 施工3、工藝4.1. 工藝流程柱腳基座的清理 灌漿接觸面的濕潤 柱腳封口 灌漿料攪拌、灌漿 養護 檢查空鼓4.2. 施工方法(1)清理基座:灌漿基礎表面應基本平整并已鑿毛,清理干凈灌漿區域,用棉紗、破布、空壓機、壓力水等去除柱腳表面的油脂、松散材料和灰塵。(2)濕潤接觸面:由于柱腳基座厚度、面積等均較大,灌漿前24小時內對灌漿部位進行澆水濕潤,注意應將砼接觸面濕透,并在灌漿前對溝槽、凹槽內的積水吸干。(3)柱腳封口:柱腳周邊采用1:2.5水泥砂漿封口沿柱腳鋼板邊緣,寬度100mm,高度至鋼板頂面。制作封口條時兩邊用木枋圍住,模板和砼之間的縫隙必須進行密封,避免漿液露出。(4)攪拌、灌漿:無收縮自流平灌4、漿材料為灰色粉狀,與水拌合。水料比嚴格按材料說明書要求配制,每包(25Kg粉料)加水量3.63.9L。先把7080%預先稱重好的干凈水加入到一干凈容器中,然后不斷攪拌的同時慢慢加入整包粉料。然后再加入剩余的水并繼續低速攪拌24分鐘,直到混合均勻。停止攪拌,保持現狀12分鐘,然后再繼續低速攪拌12分鐘。使用水桶運送灌漿料,直接將攪拌好的灌漿料灌入由封口條圍成的凹槽內且應連續灌入。應始終由一邊或相鄰兩邊灌注,并通過竹條或鋼條等進行導流,確保灌注過程中空氣能夠通暢排出,并維持灌漿料持續流動,直到四周開始溢出為止。(5)養護:灌漿結束后2-5小時開始用塑料布進行覆蓋養護,在強度達到要求之前,禁止相應安5、裝施工,24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至少14天。(6)檢查空鼓:現場灌漿料凝固后,必須對基礎板進行錘擊檢測,發現空洞聲時,應進行補灌處理。如強度不合格時,需鑿掉重灌。柱腳灌漿示意圖第五節 質量保證措施(1)為防止灌漿過程中窩壓空氣產生空洞,灌漿應從相鄰兩側灌漿、不允許從相對兩側灌漿,灌漿開始后應連續進行,并盡可能縮短澆灌時間。(2)本次灌漿由于面積較大,到對邊距離較遠,因此在灌漿過程中,必須采用鋼條或竹條進行引流,并反復搗實,為防止空氣進入,振搗不得使用振搗棒。(3)灌漿過程不允許間斷,施工溫度535。(4)灌漿完畢后首先覆蓋一層塑料布,防止其失水。考慮到現場氣溫的不確定性,應進行測溫,當溫度低于5時,應加草袋保溫。(5)灌漿結束24小時后澆水養護,養護水溫20,澆完水后應及時覆蓋。(6)環境溫度要安排專人測量,發現溫度低于5時增強保溫措施。(7)水泥基材料及攪拌方法應嚴格按照材料說明書的要求。第六節 安全文明施工(1)現場施工應佩戴好安全帽。(2)塔吊吊裝材料時應注意避開現場工作人員。(3)機械操作須由專人負責,嚴禁他人觸摸。(4)在滿堂架底下走動時應注意掃地桿及橫桿位置,以免摔倒或磕傷。(5)現場垃圾及時清理,并存放進指定垃圾站。做到工完場清,施工現場要達到整齊有序、干凈無污染、低噪聲、低揚塵、低能耗的整體效果。第七節 附件(1)產品技術說明書。(2)材料檢驗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