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施工組織設計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8183
2022-07-04
8頁
311.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22水文地質概況23施工總體設計33.1方案概述33.2降水施工安排33.3管井設計34基坑降水施工44.1降水施工流程44.2施工要點:44.3排水系統54.3.1排水系統設計64.3.2排水方式64.4封井64.5降水主要施工機械74.6施工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75降水工期及抽水安排75.1降水井施工工期安排:75.2抽水安排76觀測記錄86.1觀測用具86.2抽水井觀測記錄87其它措施87.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87.2安全施工措施81編制依據l 巖土工程勘察報告l 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l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2水文地質概況地質勘察報告表明在本次勘察時,未遇上層滯水2、,但在基坑開挖時局部可能遇到。本工程潛水水位埋深在14.80m-16.40左右,絕對標高在24.14m-26.84m左右。 承壓水埋藏于卵石和圓礫層中,承壓水頭埋深為19.24m-22.16m,相當于標高18.38m-20.92m,具有較強承壓性,在場地內普遍分布。本工程潛水和承壓水水質對混凝土結構均無腐蝕性。3施工總體設計3.1方案概述由于地連墻已施工完畢,坑內外地下水力連系已被切斷,因此本工程降水為坑內降水。降水目的為將坑內積水疏干至基底標高以下,土方階段達到干槽施工??紤]基坑內布置10口降水井,井外布置兩口降水觀測井。降水井底在8層粘土層頂,井底標高約-30米左右。3.2降水施工安排工程3、降水共在基坑內布置10口降水井。降水井進入基底下砂卵石層至下層粘土層上表面。降水井施工在土方開挖至9米時開始進行。為保證周圍建筑物安全,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在基坑外設兩口水位觀測井。(詳見 基坑降水井平面布置圖)本工程含水第4層細砂層和第5層卵石層,取平均厚度為11.5m,平均含水率22.4%;第71層砂層、第7層卵石層,取平均厚度6.8m,取含水率為23.4%。通過計算本工程基坑含水量為: Q=46353M3擬采用泵量為15M3/H的潛水泵抽水,前期土方開挖按有效日抽水時間20h計算,平均每天每口井抽水300 M3。估計抽水時間:46353/(300*10)=15天。即15天后基坑內基4、本可達干槽施工條件。但在施工時仍以觀察井配合開挖施工,可視工程進展調整抽水時間及力度。降水井中有4口布設在后澆帶中,結構施工期間,因為滲入底水量少,故采用保持定時抽水。采用離心泵抽水,前期分別由排水塑料管直接排入坑邊污水管道,后期可采用現場倒井,最后匯集統一排入污水管道。3.3管井設計降水井外徑 D=600mm無砂水泥管外徑d=400 mm 濾料 26 mm碎石井口標高:約-9.0m井深:約21m 布井:坑內10口,其中后澆帶上各兩口;坑邊視情況布兩口觀察井。4基坑降水施工4.1降水施工流程放線定井位挖泥漿溝(坑)井機就位成孔下井管填濾料封井洗井安裝排水管裝泵抽水4.2施工要點:1) 打井采用5、泵吸反循環鉆機,自造漿護壁,井深21m,由于西側粘土層位置較高,以達到粘土層為準。成孔直徑600mm,成井垂直度偏差控制小于1。(詳見 降水井、觀察井詳圖)2) 井位邊挖設泥漿池,泥漿池尺寸約為660.5m,周圍泥漿池選位時顧及多井使用,減小對現場環境污染。井口與泥漿池之間人工挖回流水溝。3) 成孔后立即下井管,管井采用水泥無砂管,先用棕葉無砂管裹嚴,然后用竹片夾牢,并用8號鐵絲綁緊,防止彎曲或脫落。4) 下井時先用鋼絲繩繞過井底的堵頭墊塊將無砂管吊起,慢慢順入井中。井管要垂直居中。井管口外露出地表約50cm。井管竹片鐵絲5) 填濾料要從井孔四周人工均勻對稱回填,防止將井孔擠偏。水泥礫石管要加6、井蓋。6) 洗井采用空壓機氣舉法,從井底逐節,逐層吹洗,將井底泥砂吹凈,洗出清水為止。7) 潛水泵用鋼絲繩吊在井內,距井底1m。8) 管井水泵分別連接與出水口徑相匹配的橡膠管,與地面排水管相連。9) 由于兩側的連續墻和第8層粘土層構成了封閉區,水量沒有補給,水量不大,不設集水井。抽出水從支管流入總管,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道。10) 土方開挖過程中,地下水位保持在開挖平面至少2米以下,施工到基坑設計標高后,水量已經很少且無補給,故可以進行間斷抽水。安排人員進行定期監察。11) 降水井根據土方開挖的進度,逐一拆除砂管。當土方開挖至降水井周圍時,機械開挖到水泥砂管四周留500800mm土方,利用人工開7、挖,以保證無砂管不被機械破壞。4.3排水系統 前期采用各井直排入污水管道,進行集中抽水23天。后期由于水量變小,為方便與土方配合施工,可采用倒井倒至污水管道排出。4.3.1排水系統設計 由于采用坑內降水,因此前期水量較大,同時排水線東西長度150m,所以排水管采用1.5寸的塑料管,地面上的排水總管采用250的鋼管。冬季施工時因注意保溫。 降水井深度在21m左右,基坑深度為9m,總高度達30m;降水井的分布范圍較大,中途水頭損失較為嚴重,因此對泵的揚程要求在40m45m。4.3.2排水方式1) 直排法抽水降水井降水井降水井排水總管雨水管線2) 倒井法抽水降水井降水井降水井排水總管雨水管線4.4封8、井由于挖土及結構施工,降水井管隨挖土深度取管、抽水。最后結構施工時必須封井。封井采用碎石料填至孔口,孔口約60cm范圍內用水泥砂漿填實。后澆帶四口井的封井時間在后澆帶澆注之前5天進行。觀察井上方后澆帶鋼筋應預先截斷,留出觀察人員上下口,封井時鋼筋采用焊接連接。4.5降水主要施工機械 名 稱型 號數 量反循環鉆機QZ-2002空壓機6M31潛水泵出水量15M3/H揚程4045m154.6施工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1) 降水施工時間已經到達冬期施工,注意排水管的保溫措施。2) 后澆帶位置的四口降水井,定位放線誤差控制在50mm。3) 施工過程中的管理是降水施工的關鍵,管理人員有效的組織協調將是施工進9、展的有利保證。5降水工期及抽水安排5.1降水井施工工期安排:進場準備:2天,進場時間安排在地連墻施工結束前15天降水井施工:20天5.2抽水安排前期連續抽水:15天由于場區內水量無補給來源,抽水15天后坑內存水已基本疏干。結構施工、封井后坑內留4口井(位于后澆帶)做后期降水及觀測井使用。后期基本上做觀測井使用,只是如水位有異常上漲,方繼續做抽水井使用。6觀測記錄6.1觀測用具電測水位計: 測線采用平行電纜線制做,并做好深度標記。表頭使用電流表或萬能表。入水部分采用短鋼筋制做。A表頭電纜線鋼筋6.2抽水井觀測記錄抽水期間每天進行觀測并填寫水位觀測記錄。水位穩定后可減為一星期兩次。7其它措施7.1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 建立有效的排水系統,防止排水過程中漏出,造成現場污染。2) 施工現場設封閉垃圾堆放點,并予以定時清運。7.2安全施工措施1) 降水井周圍應設2m見方的保護架子,在晚間施工時設置警示燈,使汽車司機便于觀察,避免碰撞。2) 排水管過馬路時,應外套鋼管保護,挖土時應有專人看管,并在降水期間設專人值班。3) 降水過程中避免進出車輛將泥漿帶到市政道路上,造成環境的污染。邊挖土施工邊拆除井管時,應在井口上方覆蓋蓋板,防止碎塊墜入井內造成提泵困難甚至提不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