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減排及資源化處置方案(8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9251
2022-07-05
8頁
318.99KB
1、精品文檔建筑垃圾減排及資源化處置方案重慶西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八里莊路 50 號項目部。1歡迎下載精品文檔目錄一、建筑概況. 3二、編制依據. 3三、施工現場的主要垃圾 . 3四、建筑垃圾減量的管理措施 . 4五、建筑垃圾清運 . 4六、施工現場的收尾工作 . 5七、建筑垃圾資源化 . 5。2歡迎下載精品文檔一、建筑概況一、建筑概況1、地理位置擬建的工程是成都市成華區八里莊路 50 號項目農貿市場,位于成都市成華區八里莊路 50 號,北臨八里莊路,交通十分便利。2、工程基本概況成華區八里莊路 50 號項目農貿市場工程本次施工建筑面積約 16778.95 ,地下三層、地上四層。16778.952、 平方米,建筑高度H=23.20 米,0.000 以上四層,為多層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耐火等級為二級,抗震設類別為丙類。二、編制依據二、編制依據1、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 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3、 危險廢物儲存、污染控制標準4、 城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通告5、 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6、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7、 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場容衛生標準8、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垃圾渣土管理的規定9、 國家危險廢物名錄10、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辦法11、 北京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環境保護標準三、施工現場的主要垃圾三、施工現場的主要垃圾在施工3、現場中, 不同結構類型建筑物所產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種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漿和混凝土、剔鑿產生的磚石和混凝土碎塊、打樁截下的鋼筋混凝土樁頭、廢金屬料、竹木材、各種包裝材料,約占建筑垃圾總量的 80%,其它垃圾成分約占 20%。3歡迎下載精品文檔四、建筑垃圾減量的管理措施四、建筑垃圾減量的管理措施1、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減少因施工質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費及垃圾大量產生。加強現場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提高施工質量,有效地減少垃圾的產生。2、加強施工現場施工人員環保意識。在施工現場上的許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員注意就可以大4、大減少它的產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漿、混凝土、三分頭磚等, 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場清, 多余材料及時回收再利用, 不僅利于環境保護,還可以減少材料浪費,節約費用。3、推廣新的施工技術,避免建筑材料在運輸、儲存、安裝時的損傷和破壞所導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結構的施工精度,避免鑿除或修補而產生的垃圾。避免不必要的建筑產品包裝。五、建筑垃圾清運五、建筑垃圾清運1、事先將垃圾進行分類,建筑工地垃圾:分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沒有使用掉的混凝土)、 建筑碎料(鑿除、 抹灰等產生的舊混凝土、 砂漿等礦物材料)以及木材、紙、金屬和其他廢料等類型。將廢料統一進行堆放,配備專人進行清運處理。且分類堆放應符合下列要求:(5、1)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內堆放方式, 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應及時苫蓋,避免雨淋和減少揚塵。(2)建筑垃圾堆放區應至少保證 3 天以上的建筑垃圾臨時貯存能力,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過 3m。(3)建筑垃圾堆放區地坪標高應高于周圍場地不小于15cm,堆放區四周應設置排水溝,滿足場地雨水導排要求。(4)建筑垃圾堆放區應設置明顯的分類堆放標志。2、 建筑垃圾運輸單位必須經當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門核準, 并應滿足如下要求:(1)運輸車輛應有合法的行駛證,并通過年審;(2)運輸單位應具有當地主管部門頒發的準運證或營運證;(3)具有建筑垃圾經營性運輸服務資質。3、建筑垃圾運輸車輛應按核準的路線和時間行駛,并到6、核準的地點處理處置建。4歡迎下載精品文檔筑垃圾。具體要求如下:(1) 建筑垃圾運輸車運行時間安排應避開交通高峰時段,以減少對交通的影響;(2)建筑垃圾運輸車輛的運輸路線,應由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會同交通管理部門規定;(3)運輸單位將建筑垃圾傾倒在核準的處理地點后,應取得受納場地管理單位簽發的回執,交送當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門查驗。4、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宜采用載重量大于 8t 的密封式貨車。六、施工現場的收尾工作六、施工現場的收尾工作1、工程結束后應及時進行清理,平整地面盡量恢復原有地貌,以達到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減少或消除對周邊景觀的視覺污染。2、清運場地設備。施工結束應及時撤離施工機械,對拆除的7、固體廢物應集中收集處理;3、清理場地表層。施工場地的廢棄物,特別是垃圾、廢棄土等,不得就地傾倒或堆放,應及時清運棄于當地允許的地點。4、將建筑垃圾清運后,對施工現場應進行一次清理,盡量恢復原有地貌。5、施工現場清理完成后,應有項目負責人審核批準,方可。七、建筑垃圾資源化七、建筑垃圾資源化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是指以建筑垃圾為原料,經工業加工形成再生產品,使其重新應用于建設工程的行為。目前主要為再生骨料、再生磚、再生無機混合料、再生骨料混凝土及砂漿制品等。1、建筑垃圾的減量化建筑垃圾是在建筑施工、維修管理、設施更新、建筑物拆除和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等各個環節中產生的。所以,建筑垃圾的產生和控制,需要8、從施工計劃、設計方案到建筑拆除等各個環節做起。主要方法有:(1)優化建筑設計,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和耐久性;(2)使用綠色建材,提倡構件標準化,減少建材生產過程中建筑垃圾的產生;(3)優化拆除方案,提倡源頭分類,提高廢舊構筑物的再生利用率;(4)加強建筑施工的組織和管理工作,減少建筑施工垃圾的產生;。5歡迎下載精品文檔(5)加強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術新技術開發,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減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2、廢木材,木屑的資源化主要措施有: 廢舊木材作為新木材重新使用-從建筑物拆卸下來的廢舊木材。 這些木材的利用等級一般需做適當降低;廢木料用于生產黏土-木料-水泥復合材料-與普通混凝土相比, 這9、種混凝土復合材料具有質量輕、導熱系數小等優點, 因而可以作特殊的絕熱材料使用;經防腐處理后木材的資源化-經實驗研究表明, 經防腐劑處理的木材的服務年限可延長 5 倍以上, 經硼酸鹽處理的廢木材可作為堆肥原料,經 CCA 防腐處理的廢木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毒物質,所以不能作為燃料使用,但研究表明,經 CCA 處理的廢木材可生產木料-水泥復合材料,而且其性能優于不經 CCA 處理的廢木材生產出的復合材料。3、廢舊建筑混凝土的資源化將廢棄混凝土塊經破碎、清洗、分級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再生骨料,部分和全部替代天然骨料配制成新的混凝土作為再生混凝土。 目前的處理方法主要有: 廢舊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拌制10、再生混凝土,廢舊建筑混凝土作細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 廢舊建筑混凝土作粗骨料應用于噴射混凝土,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改性, 廢舊建筑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高強度廢舊混凝土粗骨料拌制高強度再生混凝土,用廢舊建筑混凝土骨料和粉煤灰生產無普通水泥的混凝土。4、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的資源化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目前的應用主要有: 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作骨料拌制路面混凝土, 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作路面基層材料,廢舊道路水泥混凝土棄塊可當石,做維修和加固擋土墻的作用。5、廢舊特種混凝土的資源化我國特種水泥應用量較少, 廢舊特種水泥混凝土也就更少。但由于高鋁水泥及硫鋁水泥成分上的特性,也就有較特殊的利用價值。廢舊高11、鋁水泥混凝土不適合作新高鋁水泥的混合材,但可利用技術途徑使其再生:可做再生耐火骨料、再生高鋁礬土, 再生混凝土膨脹劑。廢舊硫鋁酸鹽水泥混凝土中的水化產物可促使新水泥水化形成新鈣礬石,可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提高其強度。6、剩余混凝土的資源化和剩余水的回用。6歡迎下載精品文檔在實際生產中往往供應的混凝土會多余下來, 特別是當工程結尾時,此種現象很難避免。通常,我國現行對剩余混凝土和剩余水的處理方式主要有,利用剩余混凝土直接拌制再生混凝土;剩余水的處理現只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還有待技術的再一步發展;沉淀水泥漿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7、廢舊混凝土砂(渣)的資源化混凝土工廠淤渣(或廢舊混凝土砂)+水淬礦12、渣+石膏生產再生水泥,廢棄混凝土做生產水泥的部分原料生產再生水泥。 再生混凝土有利于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但制造再生水泥的能量消耗要大于使用天然骨料,所以,要在現有條件下推廣使用再生水泥,需要政府的產業政策扶持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的保障。8、廢舊磚瓦的資源化化學分析和 X 射線衍射分析表明, 經長期使用后的廢舊紅磚與青磚礦物成分十分相似,但含量不同。碎磚塊可生產混凝土砌塊,廢磚瓦可替代骨料配制再生輕骨料混凝土, 破碎廢磚瓦塊可做粗骨料生產耐熱混凝土,廢棄磚瓦還可作免燒砌筑水泥的原料、水泥的混合材和制作再生燒磚瓦。9、廢舊屋面材料的資源化有資料表明, 屋面廢料中有 36%的瀝青, 22%的堅硬碎石和 13、8%的礦物和纖維。回收的瀝青屋面廢料可用作生產填補路面坑洞的冷拌材料; 在熱拌瀝青中使用再生的瀝青屋面廢料摻合物的有點有: 瀝青屋面廢料含有纖維素材料有助于減輕混合物的重軸載形成的車轍和推擠(高溫路面變形)和反射裂縫,屋面材料中的瀝青含量高有助于減輕混合物的溫縮裂縫(低溫路面變形) ,屋面材料的高瀝青含量易引起瀝青膠泥的氧化有助于延緩混合物的老化。10、建筑垃圾微粉的資源化建筑垃圾微粉, 一般是指在建筑工地或者建筑垃圾處理中心生產的粒徑小于5mm 的微小粉末,也有將建筑垃圾微粉定義為粒徑小于 0.15mm 的微小粉末。目前, 有關建筑垃圾微粉資源化的研究較少,除了單獨將廢舊混凝土微粉做細骨料拌制再生混凝土外, 主要有將建筑垃圾微粉用于生產硅酸鈣砌塊和用作生活垃圾填埋廠的日覆蓋材料兩方面。7歡迎下載精品文檔歡迎您的下載,歡迎您的下載,資料僅供參考!資料僅供參考!致力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合同協議, 策劃案計劃書, 學習資料等等打造全網一站式需求。8歡迎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