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人:正***
編號:429370
2022-07-05
34頁
95.04KB
1、醫院規劃與建筑設計主講:王萍n) )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目 錄一、醫院建筑的選址二二、醫院建筑規模的確定三、醫院的總體規劃四、醫院的建筑設計一、一、醫院建筑的選址醫院建筑的選址( (一一) )綜合醫院設計規范規定綜合醫院設計規范規定 1 1、選址選址:綜合醫院選址,應符合當地城鎮規劃、區域衛:綜合醫院選址,應符合當地城鎮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環保評估的要求。生規劃和環保評估的要求。 2 2、基地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基地選擇應符合下列要求: l l 交通方便,宜面臨兩條城市道路;交通方便,宜面臨兩條城市道路; l l 便于利用城市基礎設施,便于院內部分服務的社會化。便于利用城市基礎設2、施,便于院內部分服務的社會化。 l l 環境安靜,遠離污染源;環境安靜,遠離污染源; l l 地形宜規整;地形宜規整; l l 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和儲存區,并應遠離高壓線路及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的生產和儲存區,并應遠離高壓線路及其設施,避免強電磁場干擾;其設施,避免強電磁場干擾; l l 不應臨近少年兒童活動密集場所。不應臨近少年兒童活動密集場所。 不應污染、影響城市的其他區域。不應污染、影響城市的其他區域。(二)新建醫院的選址要求:(二)新建醫院的選址要求: 醫院建設基地的選擇是在區域已規劃和醫療發展規劃指醫院建設基地的選擇是在區域已規劃和醫療發展規劃指導下完成的,一般應考慮以下條件3、:導下完成的,一般應考慮以下條件: 1 1、交通方便、交通方便 2 2、環境安靜、環境安靜 3 3、接近管理、接近管理 4 4、用地完整、用地完整一、一、醫院建筑的選址醫院建筑的選址二、二、醫院建筑規模的確定醫院建筑規模的確定 醫院建筑規模的確定要結合上級醫療主管部門對醫院規模醫院建筑規模的確定要結合上級醫療主管部門對醫院規模的控制(包含發展規劃)的控制(包含發展規劃),要進行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要進行醫院建設項目可行性分析的階段,才能更好的掌握醫院的發展方向。的階段,才能更好的掌握醫院的發展方向。 1 1、醫療區主體建筑規模:醫療區主體建筑規模: 按按綜合醫院建設標準綜合醫院建設標準(204、08)(2008)執行執行 (1)(1)、綜合醫院建設用地指標、綜合醫院建設用地指標 (2)(2)、建筑面積指標:建筑面積指標: ( (3 3) )、科研和教學設施的建設用地及建設標準。、科研和教學設施的建設用地及建設標準。 2 2、醫療建筑所需的配套規模:、醫療建筑所需的配套規模: (1)(1)、停車場(庫):、停車場(庫): (2)(2)、人防工程:、人防工程: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1 1、功能分區合理,各種流線組織清晰;、功能分區合理,各種流線組織清晰;2 2、潔污、醫患、人車等路線清楚,避免交叉感染;潔污、醫患、人車等路線清楚,避免交叉感染;3 3、建筑布局緊湊,交通便捷5、,管理方便;減少能耗;最大可建筑布局緊湊,交通便捷,管理方便;減少能耗;最大可能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能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空間;4 4、應保證住院部、手術部、功能檢查部、教學科研用房等處應保證住院部、手術部、功能檢查部、教學科研用房等處的環境安靜;的環境安靜;5 5、病房樓應獲得良好朝向或景觀;病房樓應獲得良好朝向或景觀;6 6、應留有發展或改、擴建余地,并作出擬發展或擴建規劃;應留有發展或改、擴建余地,并作出擬發展或擴建規劃; (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對對總平面設計規定總平面設計規定:7 7、應有完整的綠化規劃;應有完整的綠化規劃;8 8、對廢棄物的處理,應作出妥善的安排,6、并應符合有關環對廢棄物的處理,應作出妥善的安排,并應符合有關環境保護法令、法規的規定。提倡城市或地區集中處理,減境保護法令、法規的規定。提倡城市或地區集中處理,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少對環境的污染。9 9、醫院出入口不應少于二處,人員出入口不應兼作尸體和醫院出入口不應少于二處,人員出入口不應兼作尸體和廢棄物出口。廢棄物出口。1010、在門診部、急診部、住院部等入口附近應設足夠的車輛在門診部、急診部、住院部等入口附近應設足夠的車輛停放場地。停放場地。1111、太平間、病理解剖室、焚燒爐應設于醫院隱蔽處,焚燒太平間、病理解剖室、焚燒爐應設于醫院隱蔽處,焚燒爐應設于醫院的下風向,并應與主體建筑有適當隔離7、。尸爐應設于醫院的下風向,并應與主體建筑有適當隔離。尸體運送路線應避免與出入院路線交叉。體運送路線應避免與出入院路線交叉。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對對總平面設計規定總平面設計規定:( (二二) ) 醫醫院的功能要求與分區院的功能要求與分區1 1、功能要求:、功能要求:n功能與分區合理功能與分區合理n潔污路線清楚分明,避免和減少各種交叉感染潔污路線清楚分明,避免和減少各種交叉感染n建筑布局緊湊合理不松散建筑布局緊湊合理不松散n院區道路交通便捷,并留有足夠的公用場地,管理方便院區道路交通便捷,并留有足夠的公用場地,管理方便2 2、功能分區:功8、能分區:n醫療區醫療區n感染醫療區感染醫療區n清潔服務區清潔服務區n污染服務區污染服務區n職工宿舍區職工宿舍區n醫院停車區醫院停車區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三(三)外)外部出入口及醫院交通組織部出入口及醫院交通組織1 1、外部出入口、外部出入口:n主要出入口主要出入口n供應出入口供應出入口n污物尸體出口污物尸體出口n傳染病房出入口傳染病房出入口2 2、外部流線組織:、外部流線組織:n傳染與非傳染分開傳染與非傳染分開n潔凈與非潔凈分開潔凈與非潔凈分開n住院與門診病人分開住院與門診病人分開n過境流線避開病人庭園過境流線避開病人庭園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9、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1 1、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綜合醫院設計規范對環境設計的對環境設計的要求要求: :n應充分利用地形、防護間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綠化,并應有供病人康應充分利用地形、防護間距和其它空地布置綠化,并應有供病人康復活動的專用綠地。復活動的專用綠地。n應對綠化、裝飾、建筑內外空間、環境和室內外標識導向系統等作應對綠化、裝飾、建筑內外空間、環境和室內外標識導向系統等作綜合性處理。綜合性處理。n在兒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環境在兒科用房及其入口附近,宜采取符合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的環境設計。設計。n病房的前后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病房的前10、后間距應滿足日照要求,且不宜小于12m12m,并符合有關規定,并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的要求。n在醫院基地內不得建職工住宅;如用地毗連時,必須分隔,另設出在醫院基地內不得建職工住宅;如用地毗連時,必須分隔,另設出入口。入口。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 2 2、要強調集中、緊湊,避免零亂、松散的建筑環境、要強調集中、緊湊,避免零亂、松散的建筑環境n以門診、醫技、住院為主體并加以綜合,將行政辦公、單以門診、醫技、住院為主體并加以綜合,將行政辦公、單身宿舍、中心供應、制劑、總務庫房、變配電、空調設備身宿舍、中心供應、制劑、總務庫房、變配電、空調設備用房加以歸并,利用主體建筑的地下層、頂上層或11、附設于用房加以歸并,利用主體建筑的地下層、頂上層或附設于其他樓層等方式,以增加主體建筑其他樓層等方式,以增加主體建筑 。n一些大型、特殊醫療設施如加速器、鈷一些大型、特殊醫療設施如加速器、鈷6060、氧艙、核磁共、氧艙、核磁共振、同位素等,采取一定措施后也大都可以設于醫技樓地振、同位素等,采取一定措施后也大都可以設于醫技樓地下層或底層,營養廚房也可附設于住院部頂層或半地下層,下層或底層,營養廚房也可附設于住院部頂層或半地下層,減少建筑棟數,簡化流線。減少建筑棟數,簡化流線。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n利用基地的某些突出部12、位,布置傳染、太平間等間距要求利用基地的某些突出部位,布置傳染、太平間等間距要求大的建筑,并充分利用街道、水面等自然間隔來滿足間距大的建筑,并充分利用街道、水面等自然間隔來滿足間距要求。要求。n職工廚房、餐廳、管理用房、洗衣房、車庫、動物房等也職工廚房、餐廳、管理用房、洗衣房、車庫、動物房等也應設法分類組合歸并,提高層數,節約基地。應設法分類組合歸并,提高層數,節約基地。n醫院緊湊布局的目的是保證流出足夠的綠化用地和擴建預醫院緊湊布局的目的是保證流出足夠的綠化用地和擴建預留地,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醫院按用地標準批留地,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醫院按用地標準批撥的土地,不能移作他用,13、醫院生活區、院辦產業等均不撥的土地,不能移作他用,醫院生活區、院辦產業等均不應擠占醫院用地,以保證醫院的綠化面積和環境品質應擠占醫院用地,以保證醫院的綠化面積和環境品質。 2 2、要強調集中、緊湊,避免零亂、松散的建筑環境、要強調集中、緊湊,避免零亂、松散的建筑環境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3 3、醫院建筑的間距要求:、醫院建筑的間距要求:n住院樓因病人平均住院期一般在住院樓因病人平均住院期一般在1515日左右,有的更長,日左右,有的更長,一般應以日照間距確定其與相鄰建筑的距離。一般應以日照間距確定其與相鄰建筑的距離。n14、醫技樓內放射要遮光,檢驗防直射光,手術靠無影燈,醫技樓內放射要遮光,檢驗防直射光,手術靠無影燈,且大都需要空調,平面多采取板塊式布置,除與住院樓且大都需要空調,平面多采取板塊式布置,除與住院樓相鄰一面應考慮病房日照間距外,其余按消防間距即可。相鄰一面應考慮病房日照間距外,其余按消防間距即可。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n門診樓因門診病人在此停留的時間最多兩小時,可采用自門診樓因門診病人在此停留的時間最多兩小時,可采用自然采光通風,其與醫技樓的間距按防火要求確定即可。然采光通風,其與醫技樓的間距按防火要求確定即可。n一般傳染15、病與非傳染病房之間有一定的防護距離。一般傳染病與非傳染病房之間有一定的防護距離。n太平間與病房、廚房、食堂之間應有太平間與病房、廚房、食堂之間應有50m50m以上的心理距離,以上的心理距離,其他如鍋爐、動物、洗衣等服務用房與醫療用房之間應有其他如鍋爐、動物、洗衣等服務用房與醫療用房之間應有20m20m以上間距。以上間距。 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3 3、醫院建筑的間距要求:、醫院建筑的間距要求:4 4、醫院建筑的綠化配置、醫院建筑的綠化配置n 綠色環境不僅有滯塵、降溫、保濕、凈化空氣、涵養水土的作綠色環境不僅有滯塵、降16、溫、保濕、凈化空氣、涵養水土的作用,而且還可調整和改善人的機體功能。用,而且還可調整和改善人的機體功能。n在綠色環境中,人體表溫度可降低在綠色環境中,人體表溫度可降低1 12.22.2,脈搏平均減緩,脈搏平均減緩4 48 8次次/ /分,呼吸均勻,血流舒緩,緊張的神經系統得以松弛,對于分,呼吸均勻,血流舒緩,緊張的神經系統得以松弛,對于血壓、神經衰弱、心臟病和呼吸道疾病能起到間接地治療作用。血壓、神經衰弱、心臟病和呼吸道疾病能起到間接地治療作用。 辦法一:設置屋頂花園。辦法一:設置屋頂花園。 辦法二:提示綠化覆蓋率和樹冠體積系數,地面綠化應實辦法二:提示綠化覆蓋率和樹冠體積系數,地面綠化應實行17、套種,廣鋪草坪,并多配置常綠喬木。行套種,廣鋪草坪,并多配置常綠喬木。 辦法三:設置生態停車場。辦法三:設置生態停車場。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醫)醫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院的建筑環境及綠化配置:(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1 1、變因:、變因:n醫療需求量的增長醫療需求量的增長n病普改變病普改變n醫療技術裝備的發展更新醫療技術裝備的發展更新n醫學模式、醫院管理模式的變化醫學模式、醫院管理模式的變化n醫院經濟體制的變革醫院經濟體制的變革n建筑老化建筑老化2 2、變量評估、變量評估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3 3、醫院的應18、變策略與原則、醫院的應變策略與原則(1 1)基本原則:)基本原則:n應對醫院的最終發展規模、裝備水平和技術經濟條件作全面分析,盡應對醫院的最終發展規模、裝備水平和技術經濟條件作全面分析,盡可能預見到發展的需要,爭取做到可能預見到發展的需要,爭取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規劃一次設計一次設計分期分期實現實現。n醫院設計要遠近期結合,以近期為主應在首先滿足近期基本要求的前醫院設計要遠近期結合,以近期為主應在首先滿足近期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慮將來的發展,而不能舍提下,考慮將來的發展,而不能舍“近近”求求“遠遠”。n擴建必須使新老建筑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擴建必須使新老建筑形成統一協調的有機整體。n要充分利用19、原有房屋設施,減少拆遷。要充分利用原有房屋設施,減少拆遷。n盡量減輕擴建期間對醫療業務的影響。盡量減輕擴建期間對醫療業務的影響。(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2 2)醫院的應變能力及改擴建方式:)醫院的應變能力及改擴建方式: n平面延伸:平面延伸:接長接長 加寬加寬 添棟添棟n豎向加層豎向加層n填平補缺填平補缺n取代換位取代換位3 3、醫院的應變策略與原則、醫院的應變策略與原則(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3 3)增強醫院建筑的應變能力)增強醫20、院建筑的應變能力 n選擇便于靈活發展的建筑基地和平面體形(工字、王字形選擇便于靈活發展的建筑基地和平面體形(工字、王字形布局)布局)n選擇適應性較強的護理單元形式選擇適應性較強的護理單元形式n選擇平面布置靈活的結構體系(框架、輕板框架結構)選擇平面布置靈活的結構體系(框架、輕板框架結構)n有增建設備層,調整剖面形式的可能性有增建設備層,調整剖面形式的可能性n設置一定的靈活空間設置一定的靈活空間n選擇便于分期擴建的構造方案選擇便于分期擴建的構造方案3 3、醫院的應變策略與原則、醫院的應變策略與原則(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21、規劃4 4、擴建規劃要點、擴建規劃要點 n原有用地規模能否繼續滿足醫院發展的需要原有用地規模能否繼續滿足醫院發展的需要 ;n醫院原有基地是否有可擴征的用地范圍;醫院原有基地是否有可擴征的用地范圍;n城市規劃條件對醫院的影響;城市規劃條件對醫院的影響;n城市交通體系對醫院的影響;城市交通體系對醫院的影響;n基地內需保留和拆除的建筑。基地內需保留和拆除的建筑。5 5、 規劃擴建的總平面規劃注意事項:規劃擴建的總平面規劃注意事項:n新老建筑功能和流線統一(不能各自為陣);新老建筑功能和流線統一(不能各自為陣);n交通流線(人流、車流、污流、物流)的統一;交通流線(人流、車流、污流、物流)的統一;n醫22、院遠期發展規劃的設計和醫院不停業分期實施的構想;醫院遠期發展規劃的設計和醫院不停業分期實施的構想;n醫院的生態環境與停車場地。醫院的生態環境與停車場地。(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五)醫院建筑的新老應變及改擴建:三、三、醫院的總體規劃醫院的總體規劃四、四、 醫院的建筑設醫院的建筑設計計1 1、建筑物出入口:、建筑物出入口:n門診、急診、急救、住院應分別設置出入口。出入口均應為無障礙門診、急診、急救、住院應分別設置出入口。出入口均應為無障礙出入口。出入口。n門診、急診、急救和住院主要出入口處,必須有機動車??康钠脚_門診、急診、急救和住院主要出入口處,必須有機動車??康钠脚_及雨棚。如設坡道23、時,人行坡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及雨棚。如設坡道時,人行坡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n醫院的分區和醫療用房應設置明顯的導向標識。醫院的分區和醫療用房應設置明顯的導向標識。2 2、電梯:、電梯:n二層及二層以上的醫療用房宜設電梯,三層及三層以上的醫療用房二層及二層以上的醫療用房宜設電梯,三層及三層以上的醫療用房應設電梯,且不得少于二臺,其中一臺為無障礙電梯。應設電梯,且不得少于二臺,其中一臺為無障礙電梯。n供病人使用的電梯和污物梯,應采用供病人使用的電梯和污物梯,應采用“病床梯病床梯”。n電梯井道不得與主要用房貼鄰。電梯井道不得與主要用房貼鄰。(一)(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的一般規24、定的一般規定3 3、樓梯:、樓梯:n樓梯的位置應同時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區的要求。樓梯的位置應同時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區的要求。n踏步寬度不得小于踏步寬度不得小于0.28m0.28m,高度不得大于,高度不得大于0.16m0.16m。n疏散樓梯寬度不得小于疏散樓梯寬度不得小于1.30m1.30m。平臺深度,不宜小于。平臺深度,不宜小于2m2m。門寬度應與。門寬度應與疏散樓梯寬度相匹配,門的開啟不應影響疏散。疏散樓梯寬度相匹配,門的開啟不應影響疏散。4 4、二層無電梯的病房樓以及觀察室與搶救室不在同一層又無電梯的急診、二層無電梯的病房樓以及觀察室與搶救室不在同一層又無電梯的急診部,均應設置坡道,坡25、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并應有防滑措施。部,均應設置坡道,坡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并應有防滑措施。5 5、通行推床的室內走道,凈寬不應小于、通行推床的室內走道,凈寬不應小于2.40m;2.40m;有高差者必須用坡道相接,有高差者必須用坡道相接,坡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坡道坡度按無障礙坡道設計。6 6、半數以上的病房,應獲得良好日照及景觀。、半數以上的病房,應獲得良好日照及景觀。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一)(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的一般規定的一般規定7 7、門診、急診和病房,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門診、急診和病房,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8 8、室26、內凈高不應低于下列規定:、室內凈高不應低于下列規定:n診查室診查室2.60m2.60m,病房,病房2.80m2.80m;n醫技科室醫技科室2.80m2.80m,或根據需要而定。,或根據需要而定。n公共走道高度公共走道高度2.30m2.30m。9 9、護理單元的配餐室、浴廁、盥洗室等輔助用房的位置,、護理單元的配餐室、浴廁、盥洗室等輔助用房的位置,應力求減少噪聲對病房的影響。應力求減少噪聲對病房的影響。1010、病房的允許噪聲級(、病房的允許噪聲級(A A聲級)晝間應小于或等于聲級)晝間應小于或等于50dB50dB夜夜間應小于或等于間應小于或等于40dB40dB,隔墻與樓板的空氣聲的計權隔聲,隔27、墻與樓板的空氣聲的計權隔聲量應大于或等于量應大于或等于40dB40dB,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宜,樓板的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宜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75dB75dB。1111、室內裝修和一般防護要求、室內裝修和一般防護要求 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一)(一)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綜合醫院設計規范的一般規定的一般規定(二)醫院建筑的組合形式:(二)醫院建筑的組合形式:1 1、分散式:將門診、住院、醫技及后勤部分分棟建造。、分散式:將門診、住院、醫技及后勤部分分棟建造。n優點:自然通風、采光良好,便于獨棟建設。優點:自然通風、采光良好,便于獨棟建設。n缺點:交通路線長,運行負荷長,節能差28、,占地面積大。缺點:交通路線長,運行負荷長,節能差,占地面積大。2 2、集中式:將門診各科、醫技及住院、后勤部分集中在一、集中式:將門診各科、醫技及住院、后勤部分集中在一棟建造。棟建造。n優點:交通路線短,設備運行負荷短,節能好,占地面積小。優點:交通路線短,設備運行負荷短,節能好,占地面積小。n缺點:許多房間要靠機械通風和人工采光,自然通風、采光差。缺點:許多房間要靠機械通風和人工采光,自然通風、采光差。3 3、綜合式:結合了分散式和集中式的優點。、綜合式:結合了分散式和集中式的優點。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1 1、注意事項:、注意事項29、:n功能流線要清晰、直接,注意解決好內部人流走向和豎向功能流線要清晰、直接,注意解決好內部人流走向和豎向 交通,科室人多的設在下層,行動不便的設在下層。交通,科室人多的設在下層,行動不便的設在下層。n注意解決好門診、急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的入口關系。注意解決好門診、急診、腸道門診、發熱門診的入口關系。n注意解決好門診大廳的人流停頓、轉換、過度和門診大廳注意解決好門診大廳的人流停頓、轉換、過度和門診大廳 掛號、取藥等人員的分流。掛號、取藥等人員的分流。n注意解決好門急診、或門急診與醫技科室的相互聯系和資注意解決好門急診、或門急診與醫技科室的相互聯系和資 源共享。源共享。n注意解決好各科診室的獨30、立候診區域和宣傳空間。注意解決好各科診室的獨立候診區域和宣傳空間。n注意解決好門急診自然的通風和采光照度。注意解決好門急診自然的通風和采光照度。 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2 2、門診流線設計要點:、門診流線設計要點:(1 1)、醫院門診的三級分流模式)、醫院門診的三級分流模式 n廣場分流廣場分流需單獨設置出入口的傳染、急診、兒科、保健等在門診需單獨設置出入口的傳染、急診、兒科、保健等在門診 廣場分流進入各專用入口。廣場分流進入各專用入口。n大廳分流大廳分流各科普通病人經門診綜合大廳分流,進入各科候診廳。各科普通病人經門診綜合大廳分流,進入各科候診廳。n候診廳分流候診廳分流同一科室的31、病人經候診廳分流,進入二次候診或診室同一科室的病人經候診廳分流,進入二次候診或診室 就診。就診。(2 2)、門診人次流線平均距離最短的原則。)、門診人次流線平均距離最短的原則。(3 3)、科室的專屬領域原則。)、科室的專屬領域原則。(4 4)、房間安排與門診流程協調一致,保證順序流暢減少)、房間安排與門診流程協調一致,保證順序流暢減少 迂回。迂回。(5 5)、流線設計簡明易找、視線通暢的原則。)、流線設計簡明易找、視線通暢的原則。(6 6)、特殊流線的處理:如外賓、老干、殘疾人。)、特殊流線的處理:如外賓、老干、殘疾人。(三)門急診樓的設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32、筑設計3 3、門診建筑類型及空間組合:、門診建筑類型及空間組合:n街巷式:大廳到各科室候診廳之間通過街來聯系,各科室街巷式:大廳到各科室候診廳之間通過街來聯系,各科室的內部通道則為的內部通道則為“巷巷”。 優點:各有獨立盡端,布局緊湊,街巷主次分明便于識別。優點:各有獨立盡端,布局緊湊,街巷主次分明便于識別。n庭廊式:庭廊式:n套院式:套院式:n廳式組合:廳式組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4 4、門診候診廳的設計:、門診候診廳的設計:成人成人= =分科人次分科人次X30%X30%(高峰比例)(高峰比例)X60%X60%(候診比例)(候診比33、例)X1.2-1.5mX1.2-1.5m2 2兒童兒童= =分科人次分科人次X30%X30%(高峰比例)(高峰比例)X60%X60%(候診比例)(候診比例)X1.2-1.8mX1.2-1.8m2 2n廳式候診:廳式候診:(1 1)、單面廳)、單面廳(2 2)、雙面廳)、雙面廳(3 3)、中廳)、中廳n廊式候診:廊式候診:(1 1)、中廊候診)、中廊候診(2 2)、外廊候診)、外廊候診(三)門急診樓的設計:(三)門急診樓的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技樓的設計:(四)醫技樓的設計:n 功能流線要清晰、直接,注意解決好內部人流走向、豎功能流線要清晰、直接,注意解決好內部人流走34、向、豎向交通和門診樓、住院樓的相互關系。向交通和門診樓、住院樓的相互關系。n大型醫療設備宜設在底層或室外,檢查頻率多的科室宜設大型醫療設備宜設在底層或室外,檢查頻率多的科室宜設在下層。在下層。n 要考慮分層的繳費窗口。要考慮分層的繳費窗口。n 要有自然通風和采光的候診空間。要有自然通風和采光的候診空間。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五)住院樓的設計:(五)住院樓的設計:n 合理的床位配置和功能配置。合理的床位配置和功能配置。n 合理簡潔的功能分區。合理簡潔的功能分區。n 內部的潔污分流。內部的潔污分流。n 南向的病房不少于南向的病房不少于50%50%n 自然的通風采光。自然的通風采光。35、n 短捷的護理半徑。短捷的護理半徑。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1 1、病房護理單元的設計原則:、病房護理單元的設計原則:n保證護理單元的獨立完整保證護理單元的獨立完整n一個護理層有兩個以上護理單元時,同科單元同層布置一個護理層有兩個以上護理單元時,同科單元同層布置n縮短護理距離縮短護理距離n護理單元要定型,為簡化結構和管線布置護理單元要定型,為簡化結構和管線布置n病室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要有良好的視野病室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風采光,要有良好的視野(五)住院樓的設計:(五)住院樓的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2 2、護理單元的形態類別、護理單元的形態類別n中廊式條形單元中36、廊式條形單元n復廊式條形單元復廊式條形單元n單復廊式單元單復廊式單元n方形環廊單元方形環廊單元n圓形、多角形單元圓形、多角形單元(五)住院樓的設計:(五)住院樓的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六)醫院的外部造型的設計:(六)醫院的外部造型的設計: 醫院建筑的形象設計要突出自身的個性特征和環境醫院建筑的形象設計要突出自身的個性特征和環境優勢,醫院特征是其功能特性的空間體現,強調內在功優勢,醫院特征是其功能特性的空間體現,強調內在功能美與外在形式美的有機結合,但功能美是前提,是基能美與外在形式美的有機結合,但功能美是前提,是基礎,先求好用,后求好看。醫院的環境優勢在于低容積礎,先求好用,后求好看。醫院的環境優勢在于低容積率、高綠化率,易于在建筑與自然的結合上求的整體環率、高綠化率,易于在建筑與自然的結合上求的整體環境的和諧統一的美感。建筑外觀要淡雅、簡潔大方,醫境的和諧統一的美感。建筑外觀要淡雅、簡潔大方,醫療建筑以外重環境,內重功能為主題。注重醫院功能、療建筑以外重環境,內重功能為主題。注重醫院功能、注重環境綠化、注重醫療技術。注重環境綠化、注重醫療技術。四、醫院的建筑設計四、醫院的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