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9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9457
2022-07-05
9頁
58.49KB
1、. . 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總則(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66 號 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第十五條第(五)款、第十八條第(三)款、第二十一條第(五)款規定,編制了使用階段的建筑起重機械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之一,是項目應急領導小組工作職責的一部分,應急預案內的應急措施,列入項目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內容,一旦應急事件發生,使應急救援工作及時、迅速,有效控制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二)編制依據1、 安全生產法;2、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令第166 號) 202、08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3、 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9002-2006 )4、生產經營企業事故應急救援管理指南(三)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塔吊在使用過程中所發生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等事故。(四)工作原則1、受傷人員和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優先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3、保護環境優先(五)工程概況1、現場塔機布置. . 安裝一臺塔吊,布置于 22#樓東北側施工,其主要技術性能:最大起重量 6 噸,工作幅度 3-50m ,獨立組裝高度 40 米。二、 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一)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成員:(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設:技術組、搶險組、物資供應3、組、醫療搶救組、治安保衛組。1、技術組:組長成員。2、搶險組:組長成員等 20 人組成的搶險隊伍3、物資供應組組長組員。4、醫療搶救組組長組員。5、治安保衛組組長組員。(三)應急救援小組的工作1) 組織應急救援小組:根據塔吊使用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應急救援組人員,應急救援組人員應有塔吊安裝和拆卸人員、架子工組、 電工組、機械班組、電焊組參加。2) 組織應急救援設備和物資: 設備有汽車、 汽車吊、電焊機,應急救援工具有:. . 鍬、撬杠、扳手、火焊切割、千斤頂、擔架等工具,應急救援用的藥品:藥用紗布和棉紗、止血藥等。3)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做好應急救援組成員在啟動應急預案時的聯絡方法、領導小組成員和4、小組成員的工作,應急時的險情排除和急救方法,必要時組織演練一次,熟悉應急救援時組織程序、 險情排除和急救方面的常識, 保證啟動應急預案時的快速、及時、有效和組織措施得當。4) 負責保護好現場,配合有關部門調查;5) 負責與外界救援聯系和事故情況的向上匯報。(四)應急小組職責1、組長:分析判斷事故受影響區域、危害程度,確定相應警報級別、應急救援級別;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組織、指揮、協調各應急組進行應急救援行動;報告分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匯報事故情況;根據事態發展,決定請求外部援助;火警:119 匪警:110 醫療急救: 120;落實有關上級指示,并做好記錄;組織應急救援培訓和演練。2、副組長5、:評估事故規模和發展趨勢,接受組長指令;組織搶救受傷者和失蹤者,落實防止二次傷害的技術措施;組織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保護事故現場,若需移動事故現場物品時,要求畫出原貌平面圖;按照上級指令,控制受影響區域的恢復。3、技術組:評估事故規模和發展趨勢,協助組長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措施;. . 對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時給予技術指導;繪制事故現場原貌平面圖;制定應急救援行動結束后的恢復計劃。4、搶險組:嚴格按搶救方案及安全措施實施搶救;安排無關人員撤離到安全區域;接受指令,對事故搶救后的現場清除和恢復。5、物資供應組:搶救物資的供應,保證及時到位;物資的日常維護和保養。6、醫療搶救組:現場傷員的6、緊急救治;協助醫療急救機構護送傷員到指定醫院。7、治安保衛組:事故現場的治安保衛,維持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現場,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進行;交通疏導、交通管制,確保運送搶救物資及人員暢通;協助組織無關人員安全疏散轉移。三、應急保障(一)應急救援知識培訓針對事故類別對參加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教育和知識的培訓;每季度進行一次, 提高應急救援人員的應急意識和應急救援技能。(二)應急救援演練有針對性的每半年組織一次, 根據演練情況及時補充修訂應急預案以符合實戰要. . 求。(三)配備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工具序號工 具 名 稱數量備注1 擔架2 副2 急救箱1 個內備:止血繃帶、急救藥品等3 鐵鍬20 把47、 撬杠10 根5 應急照明燈10 個6 氧氣袋2 個7 絕緣手套4 副8 絕緣鞋4 雙9 手提式切割機2 臺10 手套30 副(四)值班1、制定值班表,保證每天有人值班,掛于項目經理辦公室墻上。2、應急領導小組全體人員手機必須保證每天24 小時處于開機狀態。四、事故預警與報告(一)接警發生事故后,現場人員要立即向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報告。(二)響應級別接警人應立即確定警報和響應級別。如果事故較小,不足以啟動應急預案,則發出“預警”警報,采取措施預防類似事故發生; 如果事故較大, 預計本項目部難以控制,. . 則立即發出“現場應急”警報,下達啟動應急預案的命令。(三)報告啟動應急預案的同8、時,應立即向分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基本情況,包括:事故發生的項目名稱、時間、事故類型;事故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傷害程度、涉及范圍;事故發生原因的初步判斷;事故發生后已采取的措施及搶險情況;五、應急預案啟動與結束(一) 、啟動1、判斷事故規模下達啟動應急預案后,應立即通知各專業應急救援組攜帶物資趕赴事故現場開展救援行動。2、在執行應急救援優先原則的前提下,積極開展人員救助、工程搶險、警戒與交通管制、醫療救護、人群疏散、環境保護等工作。(二) 、終止1、搶險救援行動結束后,進入臨時恢復階段,應急領導小組要在接受指令的前提下組織現場清理、人員清點。2、搶險救援行動結束后,技術組要制定恢復生產計劃9、,由副組長組織實施。3、搶險救援行動結束后,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接受上級指令后宣布應急響應終止,并進行應急總結評審。六、塔吊使用中發生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1 塔吊正常使用中倒塌: 在場人員一旦發現塔吊有倒塌的可能性或即將倒塌(塔吊倒塌剛開始是緩慢的,隨著傾斜角的減小,重心發生變化,倒塌速度加快),目擊者應立即呼叫在場人員進行避險、隱蔽,并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安全員,同時對墜落摔傷、砸傷和碰傷的操作人員進行搶救。. . 2被吊物體墜落引起的傷人事故:被吊物體墜落主要是砸傷人,搶救傷員首先檢查受傷部位,對出血、骨折創傷,按救治方法處理后,送往就進醫院。3群吊碰撞后的應急救援:塔吊碰撞后引起的事件是塔吊10、吊臂損傷、鋼絲繩損傷,嚴重時吊物散落傷人,出現塔吊碰撞事故傷人,首先搶救傷員,按救治方法處理后,將傷員送往醫院。設備事故是對吊臂和鋼絲繩進行檢查,根據受損情況,維修吊臂和更換鋼絲繩,使塔吊處于安全狀態后再使用。4、塔吊、施工電梯在使用過程中發生觸電事故:應立即切斷電源并對觸電人員進行緊急人工呼吸及人工起搏工作,不能終止搶救, 并通知醫護人員進行現場急救后送往醫院。七、受傷人員的現場護理:1、塔吊使用期間的傷人事故主要是:外傷出血、骨折、內傷等。按不同的方法進行護理后送往醫院。2、現場止血:1) 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請洗傷口,外敷止血藥物,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11、手帕,毛巾或其它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2) 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顳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3) 彈性止血帶止血法:當肢體動脈創傷出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止血效果時,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止血帶必須扎緊, 要加壓扎緊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爭取短時間盡快送醫院救治。4) 包扎、固定:創傷處用消毒的棉紡制品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3、骨折現場處理,把傷者仰臥于現場安全的地方,應將骨折部位放平,將夾板. . 夾主骨折部位用繩子捆綁,固定12、主骨折部位,然后送到醫院治療。因觸電造成呼吸停止、心臟停止跳動的應將傷者平放于安全地方,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擠壓搶救,不能終止搶救,并配合醫院醫生送醫院搶救。4、傷員搬運:1)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搬運時應注意:在肢體受傷后的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或畸形變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帶包扎固定后再搬運, 防止骨折斷端因搬運振動而移位,加重創傷。2) 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可已有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輸,頭部可放置冰袋或帶冰帽,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3) 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因疑有脊椎受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13、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使已受傷的脊椎移位。八、現場事故檢查和善后處理:1塔吊倒塌、墜物造成結構強度受到影響的:由有資質的檢測單位對受損部位的結構強度進行檢驗,如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編制施工專項方案,經監理、設計批準后,按審批方案進行處理,合格后進行驗收程序。2腳手架和安全設施破壞部位的處理:受損部位的腳手架,進行拆除和搭設必須有專項方案, 拆除和搭設方案, 必須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 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搭設,搭設完的腳手架滿足原腳手架的安全狀態,搭設的腳手架進行驗收后方可使用。3塔吊倒塌和維修要求:倒塌的塔吊,重新安裝應有資質公司安裝,必須編制安裝方案,塔吊安裝調試合格經有資質單位檢測合格,方可使用14、。塔吊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生產的配件,裝配應是原塔吊安裝公司進行裝配,裝配完成調試合格,特別是塔吊有關安全功能,經過調試后要試驗幾次確認合格。. . 4塔吊殘骸處理:塔吊殘骸處理前,先檢查事故發生的原因,如電氣配件問題、金屬結構問題、焊縫問題、機械事故、司機的技術或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問題、日常管理不到位問題等,分析清楚后方可拆除,拆除應由可靠的垂直運輸設備,以防切割金屬構件時發生坍塌傷人。5事故調查、記錄和上報:事故調查清楚后,書面上報貴州建工集團七公司公司上虞辦事處,事故調查記錄應歸項目檔案。6塔吊倒塌、墜物損壞的結構,拆除應有可靠的方案,保證在拆除中不發生傷人事故,安全管理人員在現場監督及協助拆除工作,保證拆除工作順利、安全完成。7塔吊事故中應吸取教訓,不完善的管理制度或管理不到位的問題,要認真整改,分清安裝、驗收、監測和使用中的工作責任,各階段的責任應在合同中明確,各自履行自己的安全職責,便于發生事故后分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