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鄰建筑物及管線保護施工方案(10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9545
2022-07-05
10頁
321.79KB
1、長沙長沙市軌道交通市軌道交通 2 2 號線一期工程號線一期工程 8 8 標段標段地下管線保護方案地下管線保護方案編制:編制:審核:審核:審批:審批: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沙市軌道交通長沙市軌道交通 2 2 號線一期工程號線一期工程 8 8 標項目經理部標項目經理部二O一0年五月地下管線保護方案地下管線保護方案一、工程概況由我項目部承擔施工的長沙市軌道交通 2 號線一期工程 8 標迎賓路口站。合同開工日期 2009 年 10 月 28 日,竣工日期 2011 年 11 月 27 日,總工期 760 天,其中東端頭為盾構井接收、西端頭為盾構井始發。1、車站概況:迎賓路口站處于長2、沙市東西向主干道五一大道與迎賓路丁字交叉路口處,為地下兩層 10 米寬島式站臺車站,車站總建筑面積 13238.5m2,車站總長度 270.8 米,標準段外包總寬18.7 米(凈寬 17.3 米) ,標準段外包總高 12.66 米。車站一共設 6 個出入口。本站所處范圍西北邊為省人民政府北院, 東北邊為長沙市第12中學,南邊為省人民政府辦公大樓、物資廳幼兒園、33 層商住辦公樓等。車站采用旋挖樁作為基坑的圍護結構,明挖順筑法施工,基坑等級為一級,車站主體圍護采用直徑 10001150 的鉆孔樁,樁間采用800旋噴樁止水。車站主體內部結構為框架、墻板受力體系,標準段底板厚900mm,中層板厚 43、00mm,頂板厚 700mm。附屬結構采用明挖法施工,采用800mm1150mm鉆孔灌注樁圍護,樁間采用600 旋噴樁止水二、地下管線的調查與保護1、地下管線的調查方法在施工準備期間,會同業主監理工程師和相關單位一起對施工影響范圍內的各種管線進行調查和復核,經有關部門和單位確認后按設計要求拆遷、改移和采取措施進行懸吊支托保護,當發現與設計所提供地下管線現狀圖不符的管線,及時報告有關部門復核,再確定處理方案并進行處理。調查內容包括:1)制定詳盡細致的核查計劃和核查方案。2)對管線所有單位及業主提供的資料認真整理和確認。3)走訪轄區影響范圍內所有管線業主及產權和所有單位,搜集全部的管線資料。4)先4、對基坑開挖范圍內的管線進行人工探挖,再用超聲波探測儀準確探察和測定施工區域內所有管線的種類、位置、埋深、形狀、尺寸等,并將核查結果報相應部門確認。5) 向有關部門確認各類管線的容許變形量,將經過確認的所有地下管線資料標注在平面及剖面圖上。6)向監理工程師及有關部門提交一份完整準確的地下管線核查報告。2、管線調查結果項目部進入施工現場后,對現場的管線進行摸底調查:1)南北走向(橫跨基坑)管線六根管線橫跨基坑,其中包括上水管兩根、軍纜一根、路燈一根、電信一根、天然氣一根。兩根上水管位于車站的 YDK8+369.4 處,管徑為400, YDK8+542.處,管徑為300,管質為鑄鐵。路燈位于車站的 5、YDK8+383 處,斷面尺寸為 4*2,管質為塑料。軍纜位于車站的 YDK8+390.7 處;斷面尺寸為 1*1,管質為塑料。電信位于車站的 YDK8+429.4 處;斷面尺寸 6*2,管質為水泥。天然氣位于車站的 YDK8+433.3 處,管徑為200,管質為鑄鐵。2)西東走向(平行基坑)管線車站左線中段已改遷的下水管距一期工程最近為 1.9 米,一根路燈線位于車站左線(北) ,距離圍護結構 5.6 米,一根電信位于車站左線(北) ,距離圍護結構 8 米,一根電力位于車站左線(北) ,距離圍護結構 9.6 米,一根下水管位于車站右線(南) ,距離圍護結構 0.8 米,一根路燈線位于車站右線6、(南) ,距離圍護結構 9 米,一根天然氣管道距離圍護結構 11.2 米,一根電信位于車站右線(南) ,距離圍護結構 12.9 米,一根電力管線位于車站右線(南) ,距離圍護結構 17.6 米,一根軍用電纜位于車站右線(南) ,距離圍護結構 18.8 米。3、施工中管線注意事項1) 由于管線密集, 車站周圍建筑較多, 管線分布情況可能仍有遺漏。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圍護結構施工前先沿著圍護樁位置全部和已經確認的管線進行放樣并進行人工開槽探挖。2)開挖時采取勤開挖,少挖土的原則進行施工,按照設計對橫跨基坑的管線進行懸吊保護。3)開挖到管線時,先從側面將管線下部土體挖除,使管線懸空,加固保護后開挖剩7、余的土體。4)橫穿基坑的柔性管線必須保證旋挖樁施工時向左右方向水平移動3m 以上的距離,并用膠皮進行包裹,用纜繩將管線固定牢靠、穩定,保證管線在施工過程中不產生位移,保證施工機械的正常施工。5)有剛性管線通過的地方施工時應加強監測控制,如管線產生下沉和位移,應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加強保護措施,確保安全后方可施工。6)施工場區內不能加深保護的管線,在管線上方增加覆蓋土層(不小于 50cm)加以保護。4、管線保護措施1)詳細閱讀、掌握設計、建設單位提供的地下管線圖紙資料,并在工程實例實施前召開各管線單位施工配合會議,收集管線資料。對影響施工和受施工影響的地下管線開挖必要的樣洞(開挖樣洞時通知管線8、單位監護人員到場) ,核對弄清地下管線的確切情況,做好記錄。2)圍護結構施工前先沿著圍護樁位置全部進行人工開槽探挖,對已經確認的管線進行放樣并進行管線探挖,探挖深度不小于1m。根據管線圖及現場探挖,摸清各種已知和未知管線的管位和走向,在管線轉角處,須找到轉角位置,明確角度變化后管線的走向。并插小木牌,小木牌標明管線名稱、走向、埋深等。3)在用挖掘機進行溝槽開挖時,管線保護員、施工員隨時監測,并指揮操作。在整個開挖過程中,各崗位均要有人到位,嚴禁擅自離崗。挖掘機駕駛員須有較高的業務水平,并有良好的配合意識,能堅決服從指揮。4)落實保護地下管線的組織措施,項目部委派管線保護專職人員負責本工程地下管9、線的監護和保護工程。施工隊和各班組兼職管線保護人,組織地下管線監護體系,嚴格按照批準的施工組織和經管線單位認定的保護地下管線技術措施要求落實到現場,并設置必要的管線安全標志牌。5)對受施工影響的地下管線設置若干沉降測點,工程實施中,定期觀測管線的沉降量,及時向建設單位和有關管線管理單位提供觀測點布置圖與沉降觀測資料。6)施工過程中發生意外情況,應事先制訂好應急措施,配備好搶修器材,以便在管線出現險兆時及時搶修,做到防患于未然。7)一旦出現管線損壞事故,在 24 小時內報上級部門和建設單位,特殊管線立即上報,并立即通知有關管線單位要求搶修,組織力量協助搶修。對人為損壞事故,要吸取教訓并按“三不放10、過”的原則進行處理。8)當開挖到無標識的管線時應及時通知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盡快查明管線的類別,通知相應的管線管理單位進行處理。9) 有管線暴露出來的基坑繼續開挖時, 不能對管線進行扯拉、 碰撞。10)對于懸吊保護的管線,施工過程中不得對其產生碰撞,同時定期檢查加固系統是否產生位移,確保管線不侵入施工區域造成破壞。11)懸吊保護的燃氣管道,必須用隔熱材料進行包裹處理,盡可能減少管道的暴露時間。12)旋挖樁施工期間應和各類管線負責人和維修人員建立聯絡通道,如果施工過程中對管線造成破壞,盡快和相關人員取得聯系,及時搶修。13)由于管線密集,車站周圍老建筑較多,管線分布情況可能仍有遺漏。施工過程中加強11、探測,保證管線安全,從而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14)電纜是城市的生命線,在施工時嚴禁破壞。在開工前,首先邀請建設單位及有關部門予以明確施工區域及施工時有可能影響到的區域上的現狀管線位置。然后聽取其保護建議,共同做好防范工作。由于電力通訊管線比較脆弱,因此,在施工前,根據有關部門的建議及時制定有效的保護方法。以便在施工時能嚴格執行既定的保護方法進行保護,杜絕傷及管線。開挖時設專人指揮,并配合人工,根據實際情況兩者交替進行。5、管線保護處理方法管線處理措施主要有三種,其一在施工過程中,將既有管線進行遷移;其二將既有管線改移后采取懸吊保護;其三在施工過程中,為保持管線的正常功能,進行支托或懸吊保護。改12、移懸吊方案須經主管部門批準。1)管線懸吊施工及技術措施管線懸吊示意圖根據管線的情況選用型鋼梁或者工字鋼1-1剖面主體或通道基坑管線鋼吊箍1圍護結構管線鋼吊箍型鋼梁(或工字鋼)1型鋼梁(或工字鋼)圍護結構(1)施工程序及方法人工沿管道縱向開挖其上覆土及下部土方。架立桁架(型鋼)并與兩端的連接件焊接。跳槽開挖管線下部土方,安裝吊桿吊環。調整吊桿,使管線平直懸吊二桁架下面。(2)施工技術措施管線揭露后檢查管線,按既定方案處理,再進行懸吊。管線懸吊結構經主管部門檢驗合格再開挖下部土方。采用人工開挖土方,防止破壞管道。對漏水或破壞的地下管線,按管線主管部門要求修復或加固后,方可懸吊。2)地下管線遷移及保13、護措施施工過程中,為保證地下管線功能正常使用,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管理。對施工有影響的地下管線采取如下保護措施:改移前用超聲波物探儀準確探測既有管線位置,并將走向和埋深作明顯標志,按照設計圖紙、行業規范并征得有關部門的同意后進行施工。改移的管線位置、埋深通過準確測量、坐標定位,如實描繪在圖紙上,并在原地作出明顯、易找的標記。加強施工現場排污和水電使用管理。設置沉淀池、污水處理池等設施,污水經沉淀達到排放標準后,排放入地下管道。對水電的使用進行嚴格控制,場內的水電線路設專人進行使用、維修、保護管理。設置一名管線管理專職工程師和一個專業施工組,專門負責該項工作。其它施工人員不得隨便動用。每月或14、定期請駐地監理和當地相關管理部門對管線監測檢查,加強對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監控工作。3)施工期間及土方回填期間管線保護管線附近土方用人工開挖,開槽施工時,派專人跟槽指揮挖掘機。分段跳槽開挖管線下部土方,逐漸把管線重量轉移到桁架或工字鋼上,避免突然加載。回填土時,管線底部和兩側無法夯實的部位先充填級配砂礫到管底下 30cm,然后支模澆注C15 砼管座,撤掉懸吊后,把管線兩側胸腔土按回填土要求夯實。4)施工中加強對懸吊的剛性管道的監控量測。對懸吊中的剛性管道增設監控量測點位,并定期進行變形、位移等的監測,發現管道出現變形、位移等不良現象時,及時進行加固措施。5)施工期間與管線部門的協調在業主、監理單位統一協調下,積極主動與管線產權部門磋商,及早達成協議,并配合管線拆遷單位實施管線的遷移施工。三、防范措施1、管線沉降的防范措施施工前組織專門的管線調查小組,配備管線探測儀進行地下管線調查工作,查清各類管線的允許變形量、并與有關單位協商確定,并報監理工程師備案。對距離開挖面較近、變形反應敏感的管線應為重點,進行相應的保護。對橫跨基坑的管線,能改移的改移,不能改移的進行懸吊保護。以監測為指導,監測值一旦出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對管線進行有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