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業建筑遺產現狀分析與保護再利用研究北京規劃建設2011.01(6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9693
2022-07-05
6頁
701.45KB
1、 北京規劃建設43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 | 話題目前,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問題已經引起世界范圍的關注。工業建筑遺產保護運動開始于2 0 世紀 6 0 年代的英國。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協會( T I C C I H ) 于 2 0 0 3 年通過的旨在保護工業遺產的下塔吉爾憲章對工業遺產的界定是:具有歷史價值、技術價值、社會意義、建筑或科研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包括建筑物和機械、車間、磨坊、工廠、礦山以及相關的加工提煉場地、倉庫和店鋪、生產、傳輸和使用能源的場所、交通基礎設施,除此之外,還有與工業生產相關的其他社會活動場所等。我國近代的洋務運動、民族資本家興辦的民族工業、新中國的社會2、主義工業,都在中國大地上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工業遺產。南京是中國近現代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之一,清末、民國和解放后各個時期都有工業建筑的遺存,它們擁有占地面積較大的工業廠區,近現代優秀的工業建筑之作不乏其中,除此之外,尚有許多不知名、有特色、有價值的舊廠房。隨著南京城市的發展和建設,許多舊有的工廠停產,一些有價值的工業建筑遺產面臨不可逆的拆毀或搬遷,珍貴工業建筑歷史檔案正在流失。近些年來,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觀念逐步建立,也有一批工業建筑遺產得到較好地保護與利用。南京工業建筑在城市布局中的發展工業建筑在一座城市中的布局,一開始往往和它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息息相關。南京是長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經濟發達,我國最3、早的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建筑就坐落在此。如同治四年(1 8 6 5 年)兩江總督李鴻章將蘇州洋炮局和安慶洋炮局移設到南京城南的秦淮河畔,擴建為金陵制造局(今晨光機械廠) ,這是南京第一座采用機器生產的工廠,拉開了南京工業建筑發展的序幕。這段時期的工業建筑保留下來的還有:金陵制造局(今晨光機械廠) 、何記洋行(今南京肉聯廠) 、金陵電燈官廠(下關發電廠) 、浦鎮機廠等處,它們的建設與南京當時的水運密不可分。民國時期,南京的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民國十五年(1 9 2 6年)發布了南京市政計劃 ,在工業用地規劃方面,認為“工業之盛衰全視水陸交通便利與否以為斷” 。當時城北下關沿江一帶,除金陵關4、以上淺水岸不能停輪設廠外,自老江口以下至觀音門沿江一帶江岸水深,灘地廣闊。這里既可停泊大輪直接出海,又可銜接津浦、滬寧鐵路而便于運輸。規劃時將此地區作為建廠的最佳位置,規劃在東西炮臺地段建設大型電廠、自來水廠、電燈公司等城市基礎工業設施。民國十八年(1 9 2 9 年)完成的首都計劃是民國時期南京真正發布并實施的第一部規劃條例。在其中,對工業建筑的分區和布置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工業區安排于沿江兩岸,江南片為第一工業區,以不含毒、危險小的工業為主;江北為第二工業區,作為污染性工業之基地。第一工業區除下關外,將下關以南由夾江至城墻一帶土地劃入,該區地勢低而平,多已筑有堤壩以防水患,水運有夾江秦淮河可5、通,第二工業區在江北面浦口車站之南部及北部各地,均可留為重工業所用。這段時間的工業建筑除民國以前保留下來的以外,主要還有民國首都水廠(今北河口水廠) 、永利廠(今南化公司) 、南京工業建筑遺產現狀分析與保護再利用研究龔 愷 黃玲玲 張嘉琦 壽 燾44 北京規劃建設話題 | 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江南水泥廠等。新中國成立后,南京經歷了數次大的規劃結構調整,從 1 9 6 0 年的總體規劃來看,城市已開始注重工業的合理布局,有助于原有集鎮向衛星城或工業區的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工業支援農業,逐步縮小城鄉差別。根據這個原則,當時的規劃要求千人以上的工廠不再在城內安排,而按其性質、資源分布、地6、形特點、集鎮原有基礎和生產協作關系,分類布置在東山、板橋、甘家巷等 2 0多個工業區和小城鎮內。在近郊中央門外布置汽輪電機廠、老虎山鋼鐵廠;在太平門外布置電影機械廠;在光華門外安排礦山機械廠。在遠郊甘家巷選定煉油廠廠址,大廠鎮布置鋼鐵廠及熱電廠,板橋鎮安排重型機器廠。這些廠區后來大部分建成,構成了南京工業區的基本格局。在改革開放后的1 9 8 0 年版總體規劃中,根據當時以調整為中心的方針,在確定市區內工業分布的基礎上,對工業設置提出以下幾點基本要求:工業發展應從嚴控制;新建和較大擴建的項目,原則上一律安排到衛星城鎮;市區內“三廢”污染嚴重、布局分散而無力自行整治且經濟效益差的工廠,通過關、停7、并和專業化協作生產,逐步遷并到有關大型廠企業用地中去,或集中遷至工業區形成專業生產中心。當時工業類型分區為:上元門造船工業,幕府山白云石礦區,小市機械制造,邁皋橋南電子、儀表、汽車工業,四班村一帶塑料工業,曉莊建筑工業,燕子磯化學工業,太平門外板倉光學機械工業,石門坎建筑、機械加工業,五貴里、安德門生活性輕型機械加工工業,下關熱河南路南端建筑涂料工業,老城南紡織工業和輕工業。在最近的一次 2 0 0 1年總體規劃調整中,則強調主城內一般不再新增工業用地,保留的工業以內涵發展為主。工業用地的調整以搬遷、轉化和改造為主。舊城內各級歷史文化保護地段內的工廠加快搬遷或轉變用地性質。南京城市經過數次大8、的城市規劃調整之后,市區內的工業建筑幾乎都脫離了其基本的生產功能,成為城市中的工業遺產。南京近現代工業建筑遺產現狀調查南京作為中國最早的商埠城市之一和民國時期的首都,產生了一批優秀的早期工業建筑。解放后,它又擁有眾多老牌大型國企,如金城、晨光、熊貓、南汽等,在工業類型、建筑特色和規模上,都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工業遺產。北河口水廠。自來水廠創建于 1 9 2 9年, 北京規劃建設45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 | 話題1 9 3 3年開始供水。水廠位于漢西門外北河口以北蒲洲,汲取長江之水為其水源。主要設備從德國西門子公司進口,水質達到可直接飲用的標準,最大日供水量 6 萬噸,但總用戶數僅 9、2 0 0 0 戶( 1 9 3 5 年統計) 。水費每噸自 2 角起至 8 分止,每月用水越多單價越低,消防用水一概免費。其遺留下來的凈化池等工業構筑物很有特色。首都電廠(后為南京電燈廠)與浦口電廠。首都電廠的前身是創辦于清宣統三年( 1 9 1 1 年) 冬的南京電燈廠。位于下關江邊,是南京城市用電的主要供應商。浦口電廠主要提供鐵路用電和浦口地區用電。現在這兩家電廠仍在使用,但廠房設備均已更換其中童雋先生在1 9 3 6 年設計的首都電廠1 萬千瓦發電機組廠房己被拆除,高聳的電廠煙囪是下關地區的地標之一。金陵軍械所。同治四年( 1 8 6 5 年) ,清政府在南京設立了金陵軍械所,它包括位10、于中華門外的機器制造局、位于石城門外的存儲火藥局、位于古城隍廟旁的軍械所等三個部門。今天位于中華門外的機器制造局(晨光機械廠)是南京至今物質形態保存最完整的近代工業遺產。它自創建以來,已經連續運作了近 1 5 0年,留下了各個時期發展的痕跡,是中國近代機器制造業發展歷程的一個濃縮。浦鎮車輛廠。清光緒三十四年( 1 9 0 8 年) 英商創辦,可組裝火車車廂。該廠現存兩棟英式建筑是當時英籍廠長的私邸,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下關火車站。位于下關龍江路 8號的下關火車站,1 9 0 8年 4月 1日建成通車,后又兩度重修,目前保留的建筑是 1 9 4 7年由楊廷寶先生進行擴建設計,已被列入南京近代優秀建11、筑。江南水泥廠。江南水泥廠位于棲霞山東側,建于 1 9 3 5 年,建筑群占地面積約5 千平方米,分為住宅和辦公兩類,均為磚木結構。其中住宅建筑又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甲種亦稱甲招,是建廠時期中方聘外籍廠長居住的招待所。小黃樓是建廠初期辦公及外籍人員娛樂場所。現在保留了建廠初期的水泥旋窯、棧房等工業遺產。南京煉油廠。南京煉油廠是一座有著 5 0多年廠史的現代化國有大型石化企業。工廠坐落于南京東郊風景秀麗的棲霞山麓,北依長江,南臨京滬鐵路和滬寧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由于企業規模擴大,南京煉油廠遷移后,所遺留的廠房建筑將成為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工業遺存。南京肉聯廠。英商南京和記洋12、行又稱英商南京和記有限公司,或稱46 北京規劃建設話題 | 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序號1234567891 01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2 02 12 22 32 42 52 62 72 82 93 03 13 23 33 43 53 63 73 8附表 南京現存主要工業建筑遺產一覽表企業名稱南京寶船廠(遺址)晨光機械廠(原金陵軍械所)浦鎮機廠下關碼頭南京電燈廠(首都電廠)南京肉聯廠北河口水廠(民國首都水廠)白敬宇藥莊永利廠江南水泥廠南京電子管廠(原國民政府資委會電氣研究室)南京熊貓集團國營7 3 4 廠(南京有線電廠)國府資源管理委員會中央電工器材廠南13、京電力自動化設備總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 5 0 3 廠南京汽車制造廠南京機床廠中國人民解放軍第7 4 2 5 廠江南鐘表廠(南京手表廠)國營5 1 1 廠南京工程機械廠中國人民解放軍5 3 1 1 廠(金陵機械制造總廠)南京機床鑄件廠南京塑膠廠南京電焊條廠南京線路器材廠南京汽車儀表廠南京無線電元件四廠南京第一鋼鐵廠南京熱電廠南京第二鋼鐵廠南京造漆廠南京煉油廠機電集團的電影機械廠國營7 1 4 廠(南京無線電廠)南京鐵合金廠南京油泵油嘴廠始建時間明代1 8 6 5 年(清)1 9 0 8 年(清)1 9 1 0 年(清)1 9 1 1 年(清)1 9 1 2 年1 9 2 9 年1 9 3 1 14、年1 9 3 4 年1 9 3 5 年1 9 3 5 年1 9 3 6 年1 9 3 7 年1 9 3 7 年1 9 4 0 年1 9 4 0 年1 9 4 7 年1 9 4 8 年1 9 4 9 年1 9 5 0 年1 9 5 0 年1 9 5 2 年1 9 5 4 年1 9 5 6 年1 9 5 6 年1 9 5 6 年1 9 5 6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5 8 年1 9 6 0 年1 9 6 7 年1 9 6 8 年2 0 世紀6 0 年代創建地址雨花臺區、鼓樓區中華門外江北浦口南門鎮下關區15、長江南岸城內西華門和下關江邊下關區寶塔橋西街1 6 8 號鼓樓區水廠街7 號漢中門大橋南側六合區南化三村、六村棲霞山東翼中山北路2 1 5 號中山東路3 0 1 號中央門外東井亭紫金山下新模范馬路西段南京市建鄴區南湖路鼓樓區中山北路西側白下區大光路中央路2 2 4 號下馬坊公園內白下區瑞金路黃家圩路4 1 號白下區光華門東街白下區光華路下關區白下路下關區方家營下關區和燕路4 9 號白下區, 光華門東街6 號白下區, 光華門東街6 號大廠鎮棲霞區,笆斗東里雨花臺區棲霞區棲霞山麓板倉路9 號白下區, 大清河附近邁皋橋、燕子磯附近玄武區中山北路3 0 2 號現狀概況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1 8 6 516、 創意產業園鐵道部浦鎮車輛工廠,原址為市級文保單位中山碼頭,貨運輪渡碼頭下關發電廠,保留較為完整南京肉聯加工廠,其中和記洋行為文保單位北河口水廠南京第二制藥廠,現為休閑商務群落,遺址大煙囪為文保單位現擴建為南化集團現保留建廠初期的水泥旋窯、棧房等遺產現擴建為南京三樂集團有限公司“世界之窗”科技軟件園江蘇紫金電子集團有限公司華東電子管廠,現為華東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現存較為完整并擴建南京際華3 5 0 3 服裝有限公司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部分沿街廠房改建為商業建筑現存較為完整并擴建中車集團南京7 4 2 5 工廠中國(南京)世界文化遺產博覽園擴建合并為金城集團,原廠房改為商業建筑南京紅山創業園“世17、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創意東八區現存較為完整現存并擴建為土奇塑膠廠現存較為完整現存較為完整“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創意東八區“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創意東八區南京鋼鐵廠部分現存西善橋鋼鐵廠南京長江涂料有限公司金陵石化有限責任公司煉油廠影視動漫創作基地“世界之窗”產業園創意東八區部分現存創意中央創業園區 北京規劃建設47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 | 話題和記蛋廠,現為南京肉聯加工廠,位于下關區寶塔橋西街1 6 8 號。原來的建筑系由姚新記營造廠建,大多數保存至今。其中四至六層建筑物有 1 6 座,占地面積 1 3 . 5 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 1 4 . 6 萬平方米。它是英國威廉韋思典和愛德18、蒙霍爾韋思典兄弟資本集團于 1 9 1 2年創辦的。南京手表廠。南京手表廠的前身是上世紀 5 0 年代成立的江南鐘表廠,6 0 年代遷到風景秀麗的中山陵景區內,原有的廠區即將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下關碼頭區。位于下關區濱江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內,這一段長江上有差不多十個碼頭,包括中山碼頭在內,有名字的還有七個,標號 1 7號碼頭,有一批和碼頭相關的構筑物和建筑。與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等許多國內早期近代工業的重要城市一樣,南京近代工業遺產具有分布廣但完整性不足、現狀條件較差等方面的問題。由于半殖民地的城市性質以及南京在民國時期的特殊地位,使其工業發展極不均衡,工廠位置在城市的布局較為混亂。民用工19、業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與之相對應的是軍需工業得到特殊發展,兵器軍械廠、飛機船舶修配廠等工廠較具規模,技術力量較強。新中國成立以來,對于近代工業建筑的保護問題,社會并不重視,在“文革”期間、改革開放中期,大量近代工業遺產被破壞,直到近些年,才有工業建筑遺產保護和再利用的現象出現。民國時期南京自來水廠(北河口水廠) 、首都電廠、南京肉聯廠等大批依托水路運輸的工廠,廣泛分布集中于長江沿岸及秦淮河沿岸。大型軍工廠如金陵制造局,大型車輛廠如鋪鎮機械廠分別位于城南蘇皖線及城北京滬線等重要干線地區。其他有較重污染的工廠,如南京煉油廠等位于南京周邊棲霞山、紫金山等附屬山脈地帶,以減少對城市的主要污染。南京工20、業建筑遺產的保護和利用近年來,南京加大了城市遺產保護的力度,對工廠、倉庫等產業類建筑進行了合理保護與積極再利用。這些老廠房、舊倉庫等蘊含大量歷史文化信息,內部空間又適合進行改建利用,為南京發展創意產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2 0 0 6年開始,南京市政府決定將城區十座大型老國企,搬遷改造為都市工業園。這十大老國企,包括金城、華電、晨光、熊貓產業、三樂、南汽、機電產業這些歷史悠久、 “地盤”龐大的企業集團,總占地面積 1 0 6萬平方米,相當于南京老城的 5 % 。這其中,一部分企業產業轉型,要擴大生產,搬遷郊區,一部分效益不佳,或是污染因素,也要讓出主城。過去,企業搬遷“退二進三” ,發展21、房地產,造成城區產業空洞化,人口難以疏散。而這次,南京出臺政策,鼓勵企業“推二優二” ,退出“老舊粗笨”的制造業,發展設計、研發、文化創意這些介于二三產業之間的都市工業。老廠房改造成都市工業園,廠房保留,土地性質不變(按商業用地價高) ,稅收有優惠,這可以視為南京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一個開始。目前,南京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博物館或展覽館:如 1 8 6 5廠史博物館、南京圣劃藝術館等;二是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如1 8 6 5 創意產業園、影視動漫創作基地等;48 北京規劃建設話題 | 輝煌與消亡:中國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三是工業遺址公園:22、如南京鄭和寶船遺址公園等;四是高新技術及創新產業區:如“世界之窗”創意產業園創意東八區、 “世界之窗”科技軟件園等;五是工業旅游區:如 1 8 6 5創意產業園等;六是大型超市或家具城或旅館等商業建筑:如月星家具城、紅星美凱龍、金潤發、m o t e l 1 6 8 、漢庭連鎖等。南京工業建筑遺產現狀在空間上的分布,反映了南京在空間上的發展特征,尤其是城區發展變遷和秦淮河、長江等水系要素之間的關系。工業建筑遺產對于城市濱水地區的復興、提升地區的文化內涵起到積極作用。在長江沿岸及秦淮河沿岸豐富的歷史資源是南京發展城市歷史的重要載體,有著極高的文化內涵。研究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首先有必要對23、企業的歷史沿革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分析企業的發展歷程,認識工業遺產的價值并對其未來進行目標定位。其次,需要通過詳細地調研,準確地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而進行評價和分類,針對不同情況對癥下藥。在分析設計階段,需要從整個大環境進行統一的思考認識,對于其功能應進行拓展,挖掘其對于社會和周邊社區的價值。確保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利用與城市建設緊密銜接,協調一致。然后,在規劃方案的基礎上,對保護區及單體建筑物進行深入設計,需要提出高效合理的保護與再利用方式,并盡量保留其原有特色。工業建筑遺產作為集體記憶的重要載體在地區的環境提升過程中可以起到地標景觀的重要意義。結語工業建筑遺產的保護與再生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24、要體現,也是延續城市活力因子的有效途徑之一。保護與再利用工業建筑遺產,不僅能夠優化工業用地的空間和環境,改善城市的整體形象,在改善地區生態環境等方面也具有積極的意義。目前,南京市工業建筑遺產再利用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還遠遠不夠。南京應盡快吸取國內外的先進經驗,建立完善的工業建筑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制度,促進城市的環境治理、功能再開發,加快城市發展腳步。 參考文獻1 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南京市規劃志M.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2 中國工業建筑遺產調查、 研究與保護M.中國建筑學會工業建筑遺產學術委員會,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20103 翁芳玲.工業遺產社區轉型建設發展之路以南京江南水泥廠為例J.華中建筑.2009作者單位:東南大學建筑學院責任編輯:文愛平
建筑施工
上傳時間:2024-10-29
18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