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建筑設計方案說明(7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29722
2022-07-05
7頁
66.12KB
1、1 建筑設計方案說明1.1 工程概況(一)建筑名稱:鹽城工學院辦公樓建設地點: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二)建設單位:鹽城工學院(三)建筑面積: 8400(四)建設工程等級:三級(五)設計使用年限: 50 年(六)建筑層數: 6 層(七)耐火等級:二級(八)屋面防水等級: II 級(九)抗震設防烈度: 7 度1.2 工程選址與實地標高A.建筑設計標高 0.000 近似等于假定標高B.場地定點位置見總平面施工圖中詳細坐標C.施工圖中各層標注的標高為建筑完成面標高,屋面標高為結構面標高1.3 工程設計原則1.3.1 核心理念:構建舒適實用的辦公環境,與大學校園氣息相融合;追求高品質、高要求的辦公理念;合2、理配置辦公樓資源。1.3.2 設計依據 : 根據國家、省市現有的設計規范、章程和設計手冊。1.4 墻體工程1.4.1 構建基本框架結構,梁、柱、墻、大小和排列可以在結構圖里面發現1.4.2 填充墻:內墻填充混凝土空心砌塊、隔墻板底或梁底砌體內墻填充墻,壁厚見施工圖紙的標注。1.4.3磚墻,除了所有的鋼筋混凝土墻或梁的內壁和外壁的第一層土低于60 毫米外墻內側的富集層, 垂直邊緣層的高度抗性水分和室外地坪標高450 高,防潮層,詳情見表實際工程實踐。處轉移矩陣的所有物理1.4.4 外墻材料的不同,提出加強帶的寬度必須加強腹部每個矩陣超過 150,加強材料帶到外墻飾面為涂料可用于纖維織物堿玻璃,飾3、面磚采用鋼絲網的抗裂性。1.4.5 ,外墻抹灰面層油漆摻入聚丙烯纖維的抗裂性。1.4.6 墻孔,應保留,不得打鑿,鉆孔周圍應做防滲漏處理;鋼筋混凝土墻的洞察流程結構和設備圖; 砌體墻預留洞察力硬件建設墻砌體結構圖;預留孔,見描述梁結構。1.4.8 ,公共場所室內壁使陽角的角度是塑料線,和其余的內墻陽角線是水泥、工程實踐做法詳見表。1.5 屋面工程1.5.1 、建筑樓面為平屋面,具體構造做法見工程做法表;1.5.2 、坡屋面排水采用外檐溝外排水系統,排水組織方式及具體構造見屋面平面圖。1.5.3 、平面屋面采用內排水和女兒墻側向排水,在雨水口附近加大坡度,雨水口周圍 500mm ,范圍內坡度不應4、小于5%,雨水口標高比找平層低10-15mm. 1.5.4 、高屋面雨水排至低屋面時,應在雨水管下方屋面嵌設一塊C20 細石混凝土板( 490*490*30)保護,板四周應找平,純水泥漿擦縫。1.5.5 、凡穿屋面管應先預埋止水套管,無眠的設備基礎、預埋件等應在防水層施工前完成,檢查核實后再做防水層,避免后鑿洞。1.5.6 、女兒墻、高低跨、上入孔、變形縫和出屋面管道、井(煙)等節點應按設計詳圖和說明做好防滲構造,伸出屋面井 (煙)道周邊應同屋面結構一起整澆一道 300 高鋼筋混凝土防水圈,并應注意豹紋構造的處理。1.5.7 、屋面與外墻的交接處, 混凝土翻邊高出屋面板120,防水層翻起高度不5、小于 250. 1.6 樓地面工程1.6.1 、樓面層采用 10 厚的防滑的彩色釉面磚塊,在衛生間中地面標高要比樓層各標高少 30mm 以滿足散水,并且必須要向上200 的高度處做 C20混凝土翻遍,澆筑時與樓板一起澆筑,寬度和上部的墻體保持一致。 1.6.2、防水層的設置必須要在有地漏的房間中體現,防水層周圍預留水的高度不可以超過300mm 。地面找平層向地漏做1% 排水坡度,地漏口要比地面低5mm 。1.6.3 、各個抹灰層的做法是使用10 厚的混合砂漿。1.6.4 、與坡道地面的材質選擇一致或者高度相契合,一定要做防滑處理。1.6.5 、洞口在樓板上預留可在結構施工圖中找到,小于 2006、的洞口施工時,建設工程與設備安裝工程要極力配合做好預埋、預留。1.7 裝飾裝修工程1.7.1 、在進行內外裝飾裝修工程之前首先要按照要求處理好基層。1.7.2 、施工單位在進行外裝飾裝修的時候,首先要設計出具體初期施工方案,經過設計單位的認可之后才可以進行施工。1.7.3 、 在底層左右開間各7.2m處設置雨篷,且都選用玻璃鋼, 并進行裝飾,在設計方案得到設計單位的許可后再進行預埋件的預埋。1.7.4 、外墻的保溫結構設計采用保溫砂漿,先在基層墻體上刷一道界面劑,再進行保溫層的構造1.8 門窗工程1.8.1 、門窗具體說明可見建筑平面設計總門窗表1.8.2 、門窗分類:門窗主要為兩種類型: 平7、開內門、平開外門,塑鋼窗應該立在墻體中間。1.8.3 、建筑外立面全部采用塑鋼窗,各個窗位在建筑立面圖中查詢,款式另訂。洞口尺寸必須在施工之前進行測繪,進行部分調整后再進行安裝; 訂貨時,生產方需要提供門窗各項詳細圖紙,經設計單位肯定之后進行施工。1.8.4 、塑鋼窗在固定的時候,在窗腳深入砌體的時候可以提前先鑿開進行施工,再用 1:2 水泥砂漿將鑿孔填平。1.8.5 、門垛尺寸沒有在建筑平面圖中標出的都為100;其中包含窗臺在900高之下的門窗都要設置高護窗欄桿,高度大約為1050。1.8.6 、建筑外立面門窗所要承擔的風壓不能夠少于GB/T716-2002 規定的四級。氣密性不能夠少于GB8、7107規定的 4 級, 水密性不能夠少于GB/T7108-2002規定的 3 級。1.9 安全要求1. 為了人身安全考慮,必須在外部朝陽窗戶窗臺處里樓、 地面高度低于 0.90m時設立防護欄桿2、用防火玻璃巖棉在管道井樓層處的地方封堵封堵起來。1.10、防火設計1.10.1 防火設計來源A.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016-2006)A、B.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C.國家、省市頒布的各項法規和規范1.10.2 建筑耐火等級:二級1.10.3建筑內部所有的裝修和各種辦公用具的都應該做到難以燃起,從而降低了火災發生的可能性; 公共出口設立為 3 個,安全疏散距離滿足房門到室外或者說是樓梯9、口的距離是小于35m的;每一層都設有自動報警裝置和高壓滅火槍。1.12 其他1.12.1 、本工程所用材料質量、施工要求以及驗收規則等,除注明者外均應按照國家級地方頒布的有關標準、規范、規程、規定執行,施工中各專業應密切配合、相互協調,如遇問題及時與設計人聯系解決。1.12.2 、本施工圖標高以米為單位、總平面尺寸以米為單位、其他尺寸以毫米為單位。1.12.3 、施工中如需修改設計,必須由甲方提出修改設計要求,經設計單位同意,由設計單位出具修改通知單,以此為依據施工。2 結構設計方案說明2.1 設計依據 :A.設計資料(a)設計委托文件及業主認定的設計理念。(b)建筑專業為本工程提供的各項建筑10、圖B.本工程主要使用的規范和規程(a)國家及行業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 GB50009-2001 )及 2006 年局部修訂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 GB50223-200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 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BJ94-2008)(b)江蘇省工程建設標準住宅工程質量通病控制標準(DGJ32/J 16-2005 )加氣混凝土砌塊建筑構造 建筑結構常用節點圖集蘇G01-2003 2.2 工程概況A.工程為11、框架結構,根據業主提供的地址勘測情況初步擬定基礎為樁基礎。本工程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50 年。B.本建筑抗震設防烈度按7 度考慮,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 0.10g。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丙類。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基礎安全等級為二級, 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 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 場地類別為三類。框架抗震等級為三級。2.3 主要使用荷載(標準值)A.屋面在標準層活荷載按2KN/計算,在樓面按0.7計算,基本風壓按0.45KN/考慮(地面粗糙類別為B類) ;基本雪壓 0.35KN/B.具體均布荷載布置情況如下表:類別樓面和屋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 (KN/)辦公室、衛生間2 樓12、梯3.5 走廊、門廳2.5 上人屋面2 不上人屋面0.7 C.施工或檢修集中荷載1.0KN;欄桿頂部水平荷載為0.5KN/m。 2.4 主要建筑材料A.混凝土 :C15C30 B.鋼筋:HRB400級熱軋帶肋鋼筋 ;HRB335級熱軋帶肋鋼筋 ;HPB235 級打扎光圓鋼筋2.6 地震作用和結構抗震驗算A.受拉鋼筋的錨固定長度La,Lle 詳見 11G101-1第 33 及 34頁,尚應符合下列規定:HRE335 、HPB400 的環氧樹脂涂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B.鋼筋的連接縱 向 受 力 鋼 筋 接 頭 應 滿 足 混 凝 土 結 構 工 程 施 工 質 量 驗 收 規13、 范 GB50204-2002中第 5.4 節的規定及下列規定: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長度L 詳見 11G101-1第 34 頁。(a)構件鋼筋接頭位置:基礎底板(基礎梁)下部鋼筋接頭位置宜在跨中區三分之一跨長區域內,上部鋼筋宜在支座處(柱位置處)。梁底部鋼筋在支座、頂部鋼筋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圍內。 懸臂梁不允許有接頭, 柱鋼筋的接頭位置見11G101-1. (b)大跨梁、板及懸臂梁的氣功要求詳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02第 4.2.5 條。 跨度大于 3.6m 的板在施工時應按規范要求起拱。(c) 受力預埋構件的錨筋與錨板應采用T形焊。當錨筋直徑小于等于20 時14、,宜采用壓力埋弧焊; 當錨筋直徑大于 20 時,宜采用穿孔塞焊, 焊接要求見詳圖。2.7 地基及基礎本工程采用樁基,樁持力層位于粉質黏土層。根據本工程勘測報告,壓樁力有試樁情況決定,施工時必須根據勘探報告中的持力層位置與壓樁力工程控制樁長,發現異常, 請及時與設計人員聯系共同解決;施工中如有異常應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應采用合適的施工機械,并應進行試樁以判定沉樁的可能性。A.承臺周圍回填土應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5 B.沉降觀測,沉降觀測應從基礎施工起直到建筑物沉降基本穩定為止。沉降觀測點布置在建筑的角點、 中點及沿周邊每隔6-12 米左右設置。沉降觀測要求:具體要求可見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15、J/T8-97 有關章節。沉降觀測點可采用銅質標準型。觀測點一般刻在相對標高0.500m處。影響美觀時可做成隱蔽式。C.基槽開挖后須經勘察設計單位驗槽,檢驗合格方可進行下道工序。D.基礎內應預留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插筋數量、直徑及鋼筋種類與底層柱墻縱筋相同;插筋伸入基礎內的錨固長度應滿足Lae要求,插筋下端應作成直鉤放在基礎底板鋼筋網上, 直鉤平直長度不小于100mm ,且不應該超過插筋直徑的15倍;Lae 基礎高度范圍內的柱箍筋不少或墻水平筋于兩道且間距不大于300mm ,插筋露出基礎頂面的長度對于框架柱詳見圖集11G1101-1第 36 頁;杜宇構造柱詳圖見圖集蘇 G01-2003第 9 頁16、。2.8 鋼筋混凝土板A、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邊支座的買股長度應5d 且 60mm,在中間支座伸至支座中心線; 屋面板、地下室頂板其下部縱筋在制作的錨固定長度為Lae;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在支座的毛固定長度為Lae。B、雙向板的上下部鋼筋,短跨方向放外側,長跨方向放內側。C 、板上留孔(a)當板上圓形孔直徑D或矩形孔寬度 B (B為垂直于板跨度方向的孔寬度)不大于 300mm 時,可將受力鋼筋繞過孔邊,鋼筋不切斷,可不設置補強鋼筋。(b)當 300D (或 B)1000 時,應設置補強鋼筋。(c)板上設備管井處采用二次澆灌,該范圍內板鋼筋不應切斷,待管線或設備安裝完成后用高一級混凝土17、封堵。(d)板上留孔應與建筑及設備等專業圖紙核對無誤后預留,不得隨意后鑿。D 、當班上有墻體而無對應承重梁時,在板底沿墻方向增加鋼筋,附加鋼筋伸入支座內 15d。E、現澆板中預埋管線時, 管外徑不得大于板厚度的1/3 ,并應盡量避免重疊交叉。當管線處無板頂鋼筋時,沿管線上方設600mm 寬雙向鋼筋網。F、現澆板挑檐位于陽角時,加強鋼筋;位于陰角時,加強鋼筋。2.9 鋼筋混凝土梁柱圖紙表示方法及構造做法,選用混凝土結構施工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 11G101-1. 2.10 砌體填充墻A.砌體施工質量等級為B級。確定砂漿強度等級時,應采用同類塊體為砂漿強度試塊底模。外墻填充墻為MU118、0 實心砌塊;均采用 Mb7.5 專用砂漿砌筑。B.當墻體超過層高的兩倍時,應在墻長度中央設置構造柱;當填充墻的端部無框架柱或剪力墻時,應結合建筑圖在該端部設置構造柱。C.應先砌填充墻后澆筑構造柱、小立柱、封口柱,構造柱與填充墻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并應沿墻高設拉筋。2.11 其他要求2.11.1 材料代用時應經過詳細換算,對承重結構材料的代換,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2.11.2 懸梁挑構件需帶混凝土設計強度達到100% 方可拆除底模。2.11.3 施工期間不得超負荷堆放建材和施工垃圾,特別注意梁板上集中負荷對結構受力和變形的不利影響。2.11.4 上部結構后澆帶詳蘇G01-2003第 24頁。219、.11.5 混凝土構件施工應注意養護,并使構件表面經常保持濕潤,尤其是基礎板、樓板、屋面板應注意保護,以免因干縮產生裂縫,同時應滿足各構件養護之強度要求。2.11.6 施工時,應注意可能對鄰近建筑、地下管線等周圍環境所產生的不利影響,以作出妥善處理。2.11.7 本設計未考慮冬、雨季施工,施工單位應根據有關施工及驗收規范采取措施。2.11.8 結構布置及預留孔、預埋件等,應與建筑及設備相關專業圖紙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外裝埋件應與外裝廠家聯系。2.11.9 防雷接地措施,應根據電氣等相關專業圖紙要求組織施工,避免遺漏,作為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的鋼筋應上下貫通。2.11.10 新舊混凝土結合處,就混凝土表面鑿毛,清除浮渣和塵土,洗凈表面,涂布新鮮水泥漿,及時澆筑新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