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機場擴建工程T2航站樓鋼管柱臨時馬道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29894
2022-07-05
9頁
6.39MB
1、xx國際機場擴建工程(T2航站樓及高架橋項目)-T2航站樓鋼管柱臨時馬道施工方案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二一五年八月目錄1.編制依據11.1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11.2主要規范規程12.工程概況12.1項目場地情況12.2現場鋼管柱分布情況12.3現場鋼管柱臨時馬道搭設概況23.施工安排23.1施工組織及任務劃分23.2鋼管柱臨時馬道形式選擇24.施工準備24.1材料準備24.2技術準備24.3人員準備35.施工方法35.1搭設作業程序35.2防護架搭設36.安全措施37.應急預案47.1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建立48.附圖71.編制依據1.1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1)相關結構和建筑施工設計圖紙2、(2)一階段塔吊基礎施工方案、鋼管混凝土施工方案(3)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1.2主要規范規程主要規范一覽表類別名稱編號國標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GB50194-2014行標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行標建筑施工木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64-20082.工程概況2.1項目場地情況本工程位于黑龍江省xx市道里區xx鎮,距離xx市區33公里,新建的T2航站樓位于現有T1航站樓的西南側。機場旅客進出場路仍然使用現有機場高速公路作為主進出場路,新建樓前高架橋與航站樓出發層相接,為旅客出港使用;高架橋下的地面道路分為貴賓通道、工作人員通道、出租車道和社會車輛道路。2.2現3、場鋼管柱分布情況本工程B區鋼柱分布范圍廣,鋼管柱最長約28.45米,鋼管柱為變截面柱,截面規格為160025mm、160022mm。鋼柱頂端連接網架球支座,下部連接混凝土結構層(插入式柱腳),中部為混凝土鋼梁穿筋牛腿節點。鋼管柱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根據設計圖紙,鋼管內澆筑C40無收縮細石混凝土至柱頂,節點處需振搗并進行超聲檢測。2.3現場鋼管柱臨時馬道搭設概況本工程鋼管柱頂部需連接網架球支座,混凝土澆筑不能一次到頂,需預留300mm為后期網架球支座螺栓安裝預留空間,混凝土澆筑時需有專人在柱頂控制標高,且進行混凝土的振搗。因此,搭設臨時馬道意義重大。3.施工安排3.1施工組織及任務劃分由項目經4、理、安全總監主管,項目部安全工程師組織架子組搭設防護架子。在架設防護設施時,項目部工程管理部安全工程師及架子組長必須在現場旁站監督施工。3.2鋼管柱臨時馬道形式選擇根據臨時馬道搭設的目的及安全生產的施工要求,鋼管柱臨時馬道采用鋼管進行搭設,搭設時采用8根立桿,立桿高度為21.5m,高出鋼管柱1.5m。內側4根立桿距鋼管柱100mm,外側四根鋼管距鋼管柱800mm,臨時馬道步距為1.5m,每隔3m設置抱框兩道,抱框需避開樓梯休息平臺桿件,樓梯繞鋼柱成環形走向上升。具體做法詳見臨時馬道搭設設計圖成活效果如下:4.施工準備4.1材料準備(1) 腳手板:厚度不小于50mm,寬300mm,長6m。(2)5、 鋼管:A48*3.0(3) 扣件:與鋼管配套。(4) 密目安全網:與鋼管配套。4.2技術準備(1)了解項目施工的具體情況及施工步驟。(2)熟悉臨時馬道搭設的安全技術規程。(3)要向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和安全交底。4.3人員準備(1)配備體檢合格并經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管理規則考核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的架子工持證上崗進行施工。(2)勞動力計劃:工種架子工普工人數2085.施工方法5.1搭設作業程序做好搭設的準備工作按平面形狀放線鋪設墊板逐根豎立立桿安裝第一步大橫桿(與各立桿扣牢)安裝第一步小橫桿第二步大橫桿第二步小橫桿第三、四步大橫桿和小橫桿設置抱框桿接立桿加設剪刀撐搭設上人樓梯張掛豎向密6、目安全網。5.2防護架搭設(1)鋼管運至現場后,需進行桿件質量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2)立桿距離鋼管柱按照圖紙要求設置,立桿不得露出桿頭。立桿的對接應符合下列規定:1)當立桿采用對接接長時,立桿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的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2)當立桿采用搭接接長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3)立桿頂端欄桿高出鋼管柱上端1.5m。(3)剪刀撐設置詳見附圖,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應在45度60度7、之間。(4)架體頂部用腳手板釘滿,設置工人操作平臺。6.安全措施(1)施工人員開始操作前,必須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明確施工方法及措施,并對施工環境及所需防護用具做全面、認真的檢查,必須消除隱患。(2)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凡有高血壓、心臟病、暈高癥等不適合高處工作的人員,不得從事高層架子作業。非架子工不許從事架子作業。(3)架子工在高處(距地2m 以上)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穿防滑鞋。所用的工具應放在工具袋內,釬子、棍扳子應用2m 釬子繩栓在身上。(4)防護架綁扎施工時,必須有專職安全員現場旁站及看守。(5)架子工作業時,應精神集中,禁止打鬧,不得酒后操作。(6)氣候惡劣時(8、五級以上大風、高溫天氣)應停止高空作業。在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過后,施工人員要全面檢查防護架的穩定情況,保證安全使用。(7)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防護架的基本構件,以免影響架體的穩定,因作業需要不得不拆除某些桿件時,應征得施工負責人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彌補加固措施。(8)架子拆除時應以“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為原則由上而下按層按部的拆除,平穩落地,不準隨意扔下。拆下的杉篙運到指定地點,碼放整齊,交材料部門驗收保管。(9)拆除防護架時,應有專人看護,禁止非操作人員進入危險區,并在危險區外搭設圍欄,禁止人員入內。(10)安全員要對高壓線防護定期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7.應急預案7.1應急救援領9、導小組的建立針對本工程施工可能存在各項應急情況,特成立應急情況管理機構,并根據管理機構的設置,劃分相關職責。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織機構圖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聯系單姓名職務職責劉建項目總經理項目總負責人趙川項目副總經理全面負責項目工作火炎行政總監負責綜合行政李曉莉項目總工程師負責技術管理薛玉峰技術總監技術管理徐文龍建造總監負責B區生產協調王可建造總監負責C區生產協調李大鵬商務部經理負責商務管理余海燕質量總監負責質量管理劉斌安全總監負責安全管理楊紅剛動力部負責人負責設備管理郝春雨物資部負責人負責物資管理應急救援處理流程為能夠保證項目在出現應急情況時,所有人員能夠按照應急處理流程執行到位,施工過程中,項目10、應急救援小組需組織人、材、機專門對應急小組人員及現場工人進行應急救援的培訓、交底、訓練、演習,并設置模擬現場進行測試。(1)建立應急預案的培訓機制與進行預案交底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按計劃組織所有工人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具備完成其應急任務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培訓的時間安排工程開工前;應急預案進行調整后;有新進員工。主要培訓內容施工安全防護、作業區內安全警示設置、個人的防護措施施工用電常識、在建工程的交通安全;對危險源的突顯特性辯識;事故報警;緊急情況下人員的安全疏散;現場搶救的基本知識。(2)訓練和演習項目部針對“施工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的事故,組織項目部開展模擬演習,其目的在于:保證各種應急反應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全體作業人員熟悉作業現場緊急疏散道路;檢驗相關應急人員的應急能力,確保發生緊急情況時救援工作能按照預案有序進行,防止因應急反應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根據演習情況,及時調整預案與實際狀況相符。8.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