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帝景住宅工程鉆孔(沖孔)成孔灌注樁施工方案(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30170
2022-07-05
25頁
354KB
1、珠江帝景E7-1E7-4棟鉆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目 錄第一章 編制依據(jù)- 2 -第二章 工程概況- 2 -第三章 施工部署- 6 -第一節(jié)、施工順序- 6 -第二節(jié)、工期安排- 6 -第三節(jié)、勞動力需要量計劃、主要施工機具計劃- 7 -一、主要勞動力用量計劃表:- 7 -二、主要施工機具、儀器計劃表- 7 -第四章 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8 -第一節(jié)、工藝流程- 8 -第二節(jié)、施工方法- 10 -一、施工準備:- 10 -二、樁位測量:- 10 -三、埋設護筒:- 10 -四、鉆機就位鉆孔- 11 -五、樁基檢測- 13 -六、鋼筋籠制作與吊裝- 14 -七、水下灌注混凝土- 15 -第三節(jié)、2、沖擊成孔灌注樁常見問題及預防處理方法- 17 -第五章 質(zhì)量保證措施- 19 -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及管理- 20 -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 21 -第八章 工期保證措施- 21 -附圖一:樁位編號圖- 22 -附圖二:泥漿池布置圖- 22 -第一章 編制依據(jù)本方案主要以廣東珠江建筑工程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的珠江帝景E7-1E7-4棟結(jié)構(gòu)施工圖紙,廣東水科院勘測設計院提供的珠江帝景E7-1E7-4棟勘察報告,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超前鉆探報告,國家現(xiàn)行設計規(guī)范、施工規(guī)范、驗收標準及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為依據(jù)編制。詳見下表:序號名稱編號1結(jié)構(gòu)設計總說明結(jié)構(gòu)G-DX-12鉆孔(沖孔)成孔灌注樁統(tǒng)一說3、明及大樣圖結(jié)構(gòu)G-DX-33基礎平面圖結(jié)構(gòu)G-DX-24廣東水科院勘測設計院提供的珠江帝景E7-1E7-4棟勘察報告5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超前鉆探報告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廣東省規(guī)范)DBJ15-31-200327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20088廣東省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J15312003)9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第二章 工程概況珠江帝景E7-1至E7-4工程,位于小區(qū)南部黃埔涌和赤崗涌之間與海珠區(qū)第二實驗小學相鄰,地理位置優(yōu)越,施工環(huán)境良好,由廣州珠江僑都房地產(chǎn)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中國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總建筑面積約為148395m2,框架剪力墻結(jié)構(gòu)。本工程采用鉆沖孔成孔灌4、注樁,樁徑D為1.0-2.2米等共八種,樁凈長H約5-12米。建筑物0.000相當于絕對高程(廣州城建高程)+8.600。擬建建筑物為四棟30層商住樓;地下二層、地上三十層大致呈長方形,基坑開挖深度約10.0m。本工程設計為灌注樁基礎,采用泥漿護壁鉆沖成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共需成樁286根,樁徑D為1.0-2.2米等共八種,樁凈長H約5-12米。根據(jù)地質(zhì)資料,樁端支承巖為微風化巖,要求樁端嵌入該巖層內(nèi),入巖深度詳見樁表。根據(jù)廣東省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超前鉆探報告,可將場地巖土層自上而下劃分為:人工填土(Qml)、第四系沖積層(Qal)白堊系基巖(K)等三大類,現(xiàn)分述如下:(一)人工填土層(Qml):5、層序號土性為素填土,雜色,濕,松散稍密狀,主要由粘性土、粉土及少量碎石、磚塊等組成。該層不推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該層在場區(qū)普遍分布,厚度2.005.00m,平均厚度3.37m。(二)第四系沖積層(Qal)該層由淤泥質(zhì)土、粉質(zhì)粘土、粉砂組成,普遍分布于場區(qū),按土性及沉積順序由上至下分述:1、淤泥質(zhì)土:層序號1深灰色、灰色,飽和,流塑狀,含較多粉砂。屬高壓縮性土。推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取60kPa。該層在場地內(nèi)大部分孔中有揭露,層厚0.807.00m,平均厚度為2.59m,層頂埋深2.005.60m。2、粉質(zhì)粘土:層序號2灰黃色、灰白色,很濕,軟塑狀,局部可塑。推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取126、0kPa。該層在場地內(nèi)5個孔中有分布,層厚1.002.60m,平均厚度為1.80m,層頂埋深2.803.50m。3、粉砂:層序號3灰色、深灰色等色,飽和,松散狀,分選性好,含較多淤泥質(zhì)。推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取80kPa。該層在場地各孔均有分布,層厚2.2012.10m,平均厚度為7.64m,層頂埋深3.0010.30m。(三)基巖(K)場地內(nèi)揭露基巖主要為白堊系的粉砂巖。根據(jù)其風化程度可劃分為強風化、中風化和微風化三個巖帶,現(xiàn)分述如下:強風化巖帶:層序號1巖性為粉砂巖,褐紅色,巖石風化強烈,巖芯呈半巖半土狀,碎塊狀,巖質(zhì)軟,局部含中風化薄層。推薦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取600kPa。該層7、在場地內(nèi)大部分孔中有揭露,層厚0.509.20m,平均厚度為2.55m,層頂埋深9.7019.80m。中風化巖帶:層序號2巖性為粉砂巖,褐紅色,巖芯呈碎塊狀短柱狀,巖質(zhì)較硬,裂隙較發(fā)育,本帶風化均一性較差,部分孔段夾強風化巖軟夾層或微風化巖硬夾層。局部為粗砂巖。該層取中風化巖樣9組,其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為:fr3.4814.5MPa,平均8.4MPa,數(shù)理統(tǒng)計值為6.1MPa。建議中風化巖帶的巖石天然抗壓強度frk取4MPa。該層場地內(nèi)大部分孔中有揭露,層厚0.4010.90m,平均厚2.89m,層頂埋深10.8026.20m。微風化巖帶:層序號3巖性為粉砂巖,褐紅色,砂泥結(jié)構(gòu),中厚層狀,巖8、芯呈短柱長柱狀,部分呈塊狀,巖質(zhì)新鮮堅硬,錘擊聲脆。局部為粗砂巖。部分孔段夾中風化巖夾層。該層取微風化巖樣47組,其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為:fr13.249.5MPa,平均21.1MPa,數(shù)理統(tǒng)計值為19.2MPa,建議微風化巖帶的巖石天然抗壓強度frk取13MPa。該層各孔均有揭露,揭露層厚0.509.70m,平均厚度5.04m,層頂埋深11.70m29.80m。第三章 施工部署第一節(jié)、施工順序由于本工程在土方開挖前進行工程樁的施工,將會產(chǎn)生近10米深空樁段,為節(jié)約時間和降低施工成本,在工程樁施工過程中采用鉆孔沖孔相結(jié)合的方法施工,即先使用旋挖機進行鉆孔,鉆至強風化巖以下改用沖孔樁機施工至設9、計深度。在樁基施工階段,將310根樁計劃分為4個施工段進行施工,總體施工順序為:亞運會放假前第一、二、施工段同時進行施工,共計130根,在亞運會放假結(jié)束后至春節(jié)放假前進行第三、四施工段工程樁施工共計180根。見下圖。 第二節(jié)、工期安排按照珠江帝景E7-1E7-4棟總體進度要求,灌注樁施工工期計劃約為90天。第三節(jié)、勞動力需要量計劃、主要施工機具計劃項目部本著合理利用資源,精簡實干的原則,安排計劃沖孔灌注樁施工期間所需勞動力和機械用量。主要勞動力、施工機具用量見下表。一、主要勞動力用量計劃表:項目工種人數(shù)樁基工程機長12鉆工36混凝土灌注工16電焊工8測量員2機修工2水電工2其它人員10合計8810、二、主要施工機具、儀器計劃表序號機具名稱型 號單位數(shù)量單位功率1沖孔鉆機zz-5臺1237KW2泥漿泵臺123電焊機XD1-185臺212KVA4水準儀S3-d臺15經(jīng)緯儀J2臺16鋼護筒900mm(內(nèi)徑)2000mm個18750m鋼尺GB10633-89把38混凝土試件模具151515cm組109尖、平頭鐵鏟把2010泥漿車輛111渣土車輛112鋼筋對焊機臺113鋼筋切斷機臺114鋼筋調(diào)直機臺115相關檢測儀器套116裝載機臺117挖掘機臺1第四章 沖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第一節(jié)、工藝流程場地平整樁位放線、開挖漿池護筒埋設鉆機就位、孔位校正鉆成孔、泥漿循環(huán)清孔成孔驗收吊放鋼筋籠、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11、成樁養(yǎng)護。工藝流程圖如下:平整場地樁位放線埋設護筒鉆機就位鉆進、撈取鉆渣成孔驗收第一次清孔安裝鋼筋籠護筒制作、維修樁位復測加入水和粘土測量孔深斜度直徑鉆機移位下導管第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移開鉆機導管閉水試驗制作混凝土試件配置混凝土拔除護筒清理樁頭第二節(jié)、施工方法一、施工準備:沖孔前需進行的準備工作有:平整場地、修筑便道、挖泥漿池(泥漿池的設置及布置見泥漿池布置圖)、準備合格的粘土、架設配電線路及安裝配電柜、配送用電和用水接口、鉆機進場安裝就位。二、樁位測量:使用全站儀進行導線閉合測量,合格后測放樁位標記,并做好標記保護工作。三、埋設護筒:護筒用68mm鋼板制作,在護筒的上、下段及中部外側(cè)各焊12、一道加強筋增加剛度,護筒內(nèi)徑大于設計樁徑0.2m,高度為1.8m2.3m,在護筒頂下20cm處設一個20cm40cm溢漿孔。護筒制作完畢后,根據(jù)樁位標記拉十字線、打木樁標記樁中心線,然后人工挖土坑埋設護筒。護筒埋設完成后再次對中校核中心點位,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偏差50mm。護筒底部用水泥砂漿處理,在其周圍60cm范圍內(nèi)以粘土分層夯填到護筒頂平。四、鉆機就位鉆孔采用12臺zz-5型鉆機成孔。鉆機進場后檢查鉆頭直徑并及時進行焊接修補,本工程采用直徑670mm的一字鉆,保證鉆孔直徑70050。如若在沖孔過程中,檢測到成孔直徑不滿足要求,則停止鉆孔,重新對鉆頭進行焊接,直到滿足要求后,再進行鉆進工作。13、安裝鉆機前使用全站儀復核點位,開鉆前用水準儀測量護筒頂部標高,以計算孔深作為鉆孔深度監(jiān)測的基礎數(shù)據(jù)。鋼護筒埋設完成后,鉆機組裝就位,并使其底座平穩(wěn)、水平,鉆架豎直,保持鉆機轉(zhuǎn)盤中心、鉆頭、樁位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以保證鉆孔垂直度。沖擊鉆對準護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檢查合格后根據(jù)四角控制拉好的“十字線”對準樁位。沖擊成孔操作要點項目操作要點在護筒刃腳以下2m范圍內(nèi)小沖程1m左右,泥漿相對密度1.21.5,軟弱土層投入黏土塊夾小片石黏性土層中小沖程12m,泵入清水或稀泥漿,經(jīng)常清除鉆頭上的泥塊粉砂或中粗砂層中沖程23m,泥漿相對密度1.21.5,投入黏土塊,勤沖,勤掏渣砂卵石層中、高沖程14、34m,泥漿相對密度1.3左右,勤掏渣軟弱土層或塌孔回填重鉆小沖程反復沖擊,加黏土塊夾小片石,泥漿相對密度1.31.5注:1、土層不好時提高泥漿相對密度或加黏土塊; 2、防黏鉆可投入碎磚石。施工中除能自行造漿的黏性土層外,均制備泥漿。選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潤土造漿,使泥漿的比重、粘度、含砂率、膠體率達到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特別是鉆進到砂卵石層時應加強監(jiān)測,如泥漿指標達不到要求,及時拋填粘土,通過鉆頭鉆進時的沖擊力重新造漿,使泥漿指標滿足要求。泥漿護壁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施工期間護筒內(nèi)的泥漿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收水位漲落影響時,泥漿面應高出最高水位1.5m以上;2、在清孔過程中,應不斷置換泥漿15、,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廢棄的漿渣未經(jīng)沉淀池沉淀不得排放,在施工結(jié)束泥漿基本曬干后,同干土拌和挖運出場。鉆進過程中每5米驗一次孔并作好原始記錄。成孔順序采用跳打法,隔一根樁鉆孔,以避免樁孔頸縮,變形。五、樁基檢測混凝土灌筑樁質(zhì)量檢驗標準及檢測方法序號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shù)值主控項目1樁位13根樁、群樁基礎中的邊樁:d/6且不大于100;群樁基礎中的中間樁:d/4且不大于150基坑開挖前量護筒,開挖后量樁中心2孔深mm+300用重錘測,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3樁體質(zhì)量檢驗按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按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和見設計圖紙結(jié)施054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試塊報告5承載力按16、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按基樁檢測技術規(guī)范和見設計圖紙結(jié)施05一般項目1垂直度1%樁長用鋼筋探籠、重錘配合進行測量2樁徑mm50用探籠檢測3泥漿相對密度1.25用比重計測,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4含砂率8%用篩子、天平、炒鍋測,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5黏度28s用泥漿稠度儀測,清孔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6泥漿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m1目測7混凝土坍落度(水下灌注)mm180220坍落度儀8鋼筋籠安裝深度mm100用鋼尺量9混凝土充盈系數(shù)1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筑量10樁頂標高mm+30-50水準儀,需扣除樁頂浮漿層及劣質(zhì)樁體11沉渣厚度mm50用測錘、測餅進行測量試樁在做豎向靜載試驗前,應先17、做高應變檢測,得出高應變檢測結(jié)果與靜載試驗的關系,以便工程樁檢測時使用。本工程施工完后根據(jù)施工記錄和現(xiàn)場施工情況選擇適量的樁作低應變和高應變檢測,高應變檢測數(shù)量為工程樁總數(shù)的5%,低應變檢測數(shù)量不少于工程樁總數(shù)的20%,且三樁或三樁以下的承臺軸檢測數(shù)不少于1根,一樁和兩樁承臺下的樁應全部檢測。 六、鋼筋籠制作與吊裝 鋼筋籠在鋼筋加工棚一次制作綁扎成型。樁身鋼筋籠主筋采用閃光對焊,螺旋箍和加勁箍均采用單面搭接焊,搭接長度10d。加勁箍與主筋每隔一根錯位點焊連接,采用E43焊條;螺旋箍與主筋綁扎連接。主筋焊接在同一連接區(qū)段內(nèi)鋼筋接頭面積不應超過鋼筋總面積的50%,且接頭位置錯開900mm。鋼筋籠每18、間隔2米焊接保護層定位鋼筋,保護層厚度50mm。 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主筋間距10箍筋間距20鋼筋籠直徑10鋼筋籠長度100鋼筋籠吊裝采用汽車吊或塔吊一次吊放入孔,起吊點設在鋼筋籠頂部、中部及底部1/3位置處,成孔檢查合格后即可吊放鋼筋籠。鋼筋籠入孔時,應對準孔位輕放、慢放,如遇阻礙,可徐起徐落和正反旋動使之下放,以免碰壞孔壁。鋼筋籠到達標高后,檢查其中心偏位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檢查合格后將對稱焊接在鋼筋籠頂部主筋上的四根吊筋與孔口護筒焊接牢固,以防掉籠或浮籠。 七、水下灌注混凝土鋼筋籠安裝就位后再次檢驗孔底沉渣厚度,如不滿足50mm規(guī)范要求,應進行二次清孔。清孔完畢后應立即灌19、注水下混凝土:其粗骨料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且不大于最小鋼筋間距1/3,含砂率在40%50%,選用中粗砂,坍落度控制在180mm至220mm?;炷劣蓪I(yè)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拌合,商砼車運輸?shù)浆F(xiàn)場,采用汽車砼輸送泵直接泵送砼。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必要時摻加緩凝劑,以保證混凝土的質(zhì)量。灌注混凝土進度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時間內(nèi)。導管采用鋼導管,管節(jié)長度型號為0.5m、1.0m、2.5m、3.0m、4m、6.0m,管徑270mm,鋼管厚3mm,用法蘭盤加止水膠墊用螺栓連接而成。拼裝后確保導管底部至孔底間距在0.30.5m,以利隔水栓順利排出及灌注混凝土時擠出沉渣。導管在使用前需進行檢修,并以0.61.0mp20、a水壓力試壓,合格后方可使用。沉放導管時檢查導管的連接是否牢固和密實,以免漏氣、漏漿而影響砼灌注質(zhì)量。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shù)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0.8m)和填充導管底部的需要。導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在2.06.0m嚴禁把導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并應控制導管提拔速度,安排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及其內(nèi)外混凝土高差并做好記錄。首批砼儲備量計算:h1HcHwh2h3V=h1(d2/4)+Hc(D2/4)V-漏斗與儲料槽容量;h1-鉆孔內(nèi)砼高度達到Hc時,導管內(nèi)砼柱為與導管外水壓平衡所需高度(m),h1=HWW /C; Hc-鉆孔內(nèi)灌注首批砼后所需的砼面至孔底的高度,即導管初次埋深h2加間距h3。h221、至少為0.8m,h3為0.3-0.5 m ,當孔底有沉淀時應將h3值適當加大;HW-孔內(nèi)水面至首批灌注需要的砼面高度(m);D-鉆孔直徑(0.7m);d-導管直徑,270mm;w-孔內(nèi)水或泥漿的密度,取1.2/m3;C-砼拌合物密度,取2.4(/m3)。以3#試樁20M樁長為例,由上式計算首批灌注混凝土用量:h2取1m,h3取0.5m h1= HW/C =18.5m1.2/m32.4/m3=9.25m;V=h1(d2/4)+Hc(D2/4) =9.253.140.2724+1.53.140.724 =1.11m3開始灌注砼時,可以使導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減小砼的沖擊力,預防鋼筋22、籠上?。划斾摻罨\在砼內(nèi)有一定埋深后,再適當提升導管,按正常速度灌注砼。砼超灌高度宜為0.8m1.0m,人工鑿除泛漿60cm,保證暴露的樁頂砼達到設計強度等級。樁身充盈系數(shù)大于1.0。一個灌注臺班取2組砼試件,每組試件留3件。第三節(jié)、沖擊成孔灌注樁常見問題及預防處理方法常遇問題產(chǎn)生原因預防措施及處理方法鉆孔偏斜1. 沖擊中遇探頭石、漂石,大小不均,鉆頭受力不均2. 基巖面產(chǎn)狀較陡3. 鉆機底座未安置水平或產(chǎn)生不均勻沉陷4. 土層軟硬不均;孔徑大,鉆頭小,沖擊時鉆頭向一側(cè)傾斜發(fā)現(xiàn)探頭石后,應回填碎石或鉆機稍移向探頭石一側(cè),用高沖程猛擊探頭石,破碎探頭石后鉆進遇基巖時采用低沖程,并使鉆頭充分轉(zhuǎn)動,加23、快沖擊頻率,進入基巖后采用高沖程鉆進;若發(fā)現(xiàn)孔斜,應回填重鉆;經(jīng)常檢查及時調(diào)整,進入軟硬不均地層,采取低錘密擊,保持孔底平整,穿過此層后再正常鉆進;及時更換鉆頭孔壁塌坍孔壁塌坍1. 沖擊鉆頭或掏渣筒傾倒,撞擊孔壁2. 泥漿相對密度偏低,起不到護壁作用;孔內(nèi)泥漿面低于孔外水位3. 遇流砂、軟淤泥、破碎地層或松砂層鉆進時進尺太快4. 地層變化時未及時調(diào)整泥漿相對密度5. 清孔或漏漿時補漿不及時,造成泥漿面過低,孔壓不夠而塌孔6. 成孔后未及時灌筑混凝土或下鋼筋籠時撞擊孔壁造成塌孔探明坍塌位置,將砂和粘土(或砂礫和黃土)混合物回填到坍孔位置以上12m,等回填物沉積密實后再重新沖孔;按不同地層土質(zhì)采用24、不同的泥漿相對密度;提高泥漿面;嚴重坍孔,用粘土泥膏投入,待孔壁穩(wěn)定后,采用低速重新鉆進;地層變化時要隨時調(diào)整泥漿相對密度,清孔或漏漿時應及時補充泥漿,保持漿面在護筒范圍以內(nèi);成孔后應及時灌筑混凝土;下鋼筋籠應保持豎直,不撞擊孔壁吊腳樁1. 清孔后泥漿相對密度過低,孔壁坍塌或孔底涌進泥砂,或未立即灌筑混泥土2. 清渣未靜,殘留沉渣過厚3. 沉放鋼筋骨架、導管等物碰撞孔壁,使孔壁坍落孔底做好清孔工作,達到要求立即灌筑混凝土;注意泥漿濃度,及時清渣;注意孔壁,不讓重物碰撞孔壁斷樁斷樁1. 在砼澆筑過程中,導管接頭斷裂使導管脫離混凝土面引起斷樁;2. 導管接頭密封不好,漏氣、漏水,使混凝土產(chǎn)生嚴重離25、析導致斷樁;3. 混凝土質(zhì)量不佳,如塌落度不滿足要求、運輸灌注過程中產(chǎn)生離析等造成卡管,導致斷樁;4. 初灌砼過少,導管埋入砼深度太小,使導管進水或進泥,導致斷樁;5. 在灌注砼過程中以及后期導管埋入砼深度太小,提管時高出砼面,使導管進水和提漏導致斷樁;砼砂、石、水泥用料按規(guī)范要求嚴格篩選,塌落度控制在180mm-220mm,使砼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在運輸和灌注過程中,不應有離析、沁水現(xiàn)象;砼應連續(xù)灌注;首批砼灌注量應經(jīng)過嚴格計算,保證充足;灌注過程中導管埋入深度2.0m-6.0m,及時提管;如造成斷樁,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選擇合理補救措施:二次成孔法、接樁法、壓漿法、補樁法。鋼筋籠上浮1.26、 導管底端接近鋼筋籠底端時,灌注混凝土的速度太快,混凝土流出時沖擊力較大,推動鋼筋籠向上浮動;2. 埋管過深,混凝土灌注時間過長,表層混凝土已近終凝,使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握裹力。此時若導管底端未及時提升到鋼筋籠底端以上,混凝土從導管流出后向上升時,會帶動鋼筋籠上浮;3. 提管時法蘭盤鉤住鋼筋籠。 鋼筋籠的頂端若在鋼護筒范圍內(nèi),可將其焊到鋼護筒上;若在鋼護筒以下,則可用鋼管套在鋼筋上頂壓; 當導管底端接近鋼筋籠底端時,適當放慢灌注速度,并控制好導管的埋深,以減少混凝土的上沖力; 盡量縮短混凝土的整體灌注時間,若整體灌注時間較長時,應采取措施延長混凝土的初凝時間;若發(fā)現(xiàn)鋼筋籠有上浮現(xiàn)象,27、除了采用鋼管套在鋼筋上頂壓以外,還應提升導管(注意導管的埋深),并放慢混凝土澆灌速度。第五章 質(zhì)量保證措施一、開工前,做好施工圖預審及會審工作;二、現(xiàn)場施工技術人員必須認真學習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內(nèi)容,對工人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嚴格按設計要求和規(guī)范施工;三、施工過程中,落實各級人員崗位責任制,加強技術管理,認真貫徹各項技術管理制度; 四、認真做好原材料檢驗工作,材料進場要有產(chǎn)品出廠合格證,并按規(guī)定抽樣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五、混凝土應嚴格執(zhí)行配合比要求,試塊按規(guī)定進行養(yǎng)護并按期送試驗室試驗;七、施工過程由主管施工員對主要軸線、位置、標高、尺寸等進行復核校對,經(jīng)復核校對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的施28、工;八、施工過程中,及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工作,并記錄和整理有關資料;九、切實執(zhí)行工人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施工員、質(zhì)安員要進行經(jīng)常性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消除隱患,并做好記錄;十、項目經(jīng)理部每星期檢查一次,并開例會總結(jié)施工質(zhì)量情況;十一、公司有關部門不定期檢查落實質(zhì)量管理各項工作;十二、鋼筋嚴格按施工圖紙和相關規(guī)范抽料并進行復核,安裝時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接頭位置以及同一截面的接頭數(shù)量應符合規(guī)范要求;十三、樁身澆注時嚴格控制砼坍落度;十四、嚴格執(zhí)行公司質(zhì)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要求。第六章 安全保證措施及管理一、成立以項目經(jīng)理為首的安全生產(chǎn)責任小組和安全檢查輪值小組,做好安全知識學習工作。項目部設專29、職安全員,施工班組設兼職安全員;二、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安全帽,嚴禁赤腳和穿拖鞋、高跟鞋進入;三、嚴禁酒后操作;四、全部供電線路必須有系統(tǒng)地架設,從配電箱接出的照明、電動小工具線路采用電纜離地架設;五、電器設備必須按規(guī)定接地接零,控制箱要設在離地面1.5M高處,裝設要牢固可靠,制箱加鎖并專人負責值守;六、做到一機一閘制,每閘制旁標注該閘制的地段和機械設備名稱、使用功率。均配鐵制開關箱,并按“三相五線制”架設線路;七、定期檢查全部機械設備的接地電阻,施工現(xiàn)場設置各種防護設施和警示牌、安全標志。所有機具應有防雨和接地接零措施,在潮濕環(huán)境下操作的手動工具,電源線必須采用電纜;八、在現(xiàn)場堆放的材料和設備30、要整齊有序,不使用的設備、機具以及廢料要及時清理,保證通道暢通;九、加強消防保衛(wèi)工作,所有進出人員必須佩帶胸卡,工地入口實行每天24小時的值班制度,謝絕外來人員進場,以確保安全;十、開工前各崗位操作人員必須對機械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確認機械性能良好,方可開工。第七章 文明施工措施建立健全的現(xiàn)場文明施工管理組織,由項目經(jīng)理總負責,施工班組設兼職管理員。施工現(xiàn)場內(nèi)對施工設備、材料堆放、場地道路進行統(tǒng)一合理的規(guī)劃;做好泥漿的現(xiàn)場管理工作,漿液不得外溢,以免污染工地;污水須經(jīng)沉淀濾清后才可排向市政管道;工地大門(出入口)設置洗車臺,保證車輛外出不污染路面。各項文明施工工作按照相關嚴格執(zhí)行。第八章 工期保證措施一、根據(jù)總體控制計劃,實行信息監(jiān)控,及時調(diào)整部署,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每一階段的計劃如期實施;二、定期召開每周生產(chǎn)例會,加強與各單位協(xié)調(diào)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三、嚴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質(zhì)量,杜絕因質(zhì)量問題而引起的返工;四、加強勞動力管理,及時組織勞動力進場,合理安排各班組的工作面;五、通過合理的施工組織,安排流水施工;六、及時編制材料的需用量計劃及采購進場計劃,保證材料及時進場;七、配備足夠的機械設備;八、各工種安排專業(yè)熟練、操作證齊全的工人進行施工;九、施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附圖一:樁位編號圖附圖二:泥漿池布置圖安全管理體系質(zhì)量管理體系
建筑結(jié)構(gòu)
上傳時間:2022-06-10
3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