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公司大廈綠色施工方案(2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30513
2022-07-05
20頁
141KB
1、長 青 大 廈綠色施工方案編 制 人: 編制單位:編制日期:目 錄1. 編制依據 32. 工程概況 43、綠色施工目標 54、組織管理體系 65. 綠色施工實施措施 76. 綠色施工技術措施 117. 綠色施工管理制度 18一、編制依據序號名稱編號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3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4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3-20025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6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8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GB50242-20029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照明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59-96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11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_2005DG32/J96_201012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DBJ01-82-200414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DBJ/T01-66-200215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216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程JGJ80-9117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1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程JGJ46-200519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20建筑施工場3、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24-902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50378-200622綠色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號23揚州市建設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管理規定及補充標準24建筑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準JGJ146-200425環境保護法26建筑法27施工現場臨時建筑物技術規范JGJ/T188-200928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9企業管理手冊(質量、環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JJ/QEHS/B/200930建筑垃圾處理技術規范GJJ134-2009二、工程概況工程名稱:長青大廈 建設單位:江蘇長青獸藥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上海華都建筑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工程地址: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舜天路與建都路西北側本工程4、長青大廈項目有兩棟主樓及裙房構成,占地面積13887平方米,其中總部大廈9層,酒店辦公大樓25層,裙房4層,地下2層。總建筑面積71855平方米。由江蘇長青獸藥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工期為2012年8月開工,2014年8月31日竣工。三、綠色施工目標序號名稱目標1質量目標達到“揚子杯”標準,爭創“魯班獎”2安全目標創省文明工地,無重大事故、輕傷率控制在1.23環境保護揚塵控制無風時,土方工程:目測揚塵高度低于1.5m;結構、安裝與裝飾作業:目測揚塵高度低于0.5m。噪音控制現場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9)光污染控制夜間施工照明集中在施工范圍,電焊作業采取遮擋5、措施污水控制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及揚州地方標準的要求土壤保護1、對臨時在用土地,施工完成后及時恢復原貌2、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建筑垃圾控制建筑垃圾量不超過400砘,建筑垃圾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30%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與江蘇省定額對比材料實際損耗率降低30%現場有序堆放,運輸工具及裝卸方法得當,就地取材5節水與水資源利用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施工中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再利用量大于30%6節能與能源利用選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設備和機具照明不超過最低照度20%7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臨時設施占地面積有效利用率大于90%。總平面布置做到科學、合理6、,嚴格按總平面圖布置施工現場四、組織管理體系項目經理技術負責項目副經理材料員施工員機械管理員各作業班組成員 質檢員 水電施工員 安全環境檢查員 組織機構網絡圖1、職責(1)項目經理: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2)項目副經理:現場總體實施管理。(3)項目技術負責人:綠色施工策劃與方案編制、制定措施,現場總體監督。(4)各作業班組長:相關綠色施工措施貫徹和實施。(5)材料員: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措施貫徹和實施。(6)施工員:節能與能源利用措施,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地、施工用地保護與環境保護措施的貫徹和實施。(7)質量員與安全員:對綠色施7、工措施實施過程進行檢查與督促整改。(8)現場人員:執行與遵守。五、綠色施工實施措施綠色施工概念: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技術措施,全面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政策,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減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動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提高施工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水平,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與健康。綠色施工原則與總體框架內容原則:綠色施工是建筑全壽命周期中的一個重要階段。實施綠色施工,一是應當進行總體方案優化。在規劃、設計階段,應當充分考慮綠色施工的總體要8、求,為綠色施工提供基礎條件。二是應對施工策劃、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進行控制加強對整個施工過程的管理和監督。總體框架:由施工管理、環境保護、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能與能源利用、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六個方面涵蓋了綠色施工的基本指標,同時包含了施工策劃、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指標的子集。綠色施工總體框架圖5.1環境保護實施措施5.1.1現場施工標牌應包括環境保護內容。現場施工標牌是指工程概況牌、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組織機構牌、入場須知牌、安全警示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衛制度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等。5.1.2生活垃圾按環衛部門的要求分類,垃圾桶按9、可回收利用與不可回收及有毒有害物三類設置,定位擺放,定期清運;建筑垃圾應分類別集中堆放,定期處理,合理利用,利用率應達到30%以上。5.1.3施工現場的污水排放除符合國家衛生和環保部門的規定外,現場道路和材料堆放場周邊設排水溝;工程污水和試驗室養護用水經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5.1.4光污染除符合國家環保部門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夜間電焊作業時,采取擋光措施,鋼結構焊接設置遮光棚;2)工地設置大型照明燈具時,有防止強光線外泄的措施。5.1.5噪音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1)產生噪聲的機械設備,盡量遠離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和學校;2)混凝土輸送泵、電鋸房等設有吸音降噪屏或采取其他有效的10、降噪措施;3)現場圍擋應連續設置,不得有缺口、殘破、斷裂,墻體材料可采用磚砌式圍墻等可重復使用的材料,高度應符合現行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的規定。5.1.6現場宜設噪聲監測點,實施動態監測。噪聲控制符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噪聲控制晝間夜間土石方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7555打樁各種打樁機等85禁止打樁結構混凝土輸送泵、振搗棒、電鋸等7055裝修吊車、升降機等60555.1.7基坑施工時,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水資源浪費并防止地下水源污染。5.1.8現場直接裸露土體表面和集中堆放的土方應采用臨時綠化、噴漿和隔塵布遮蓋等防塵措施。 5.2節材與材料11、資源利用5.2.1材料選擇本著就地取材的原則并有實施記錄;機械保養、限額領料、廢棄物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據可查,有責可究。5.2.2選用綠色、環保材料的同時還應建立合格供應商檔案庫,所選材料應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和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fGB1858018588)的要求;混凝土外加劑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1997)、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的限量(GB18588-2001)的要求,且每方混凝土由外加劑帶入的堿含量1kg。5.2.3、臨建設施盡可能采用可拆遷、可回收材料。5.2.4、材料節12、約要滿足下列要求:1)優先采用管件合一的腳手架和支撐體系;2)因地制宜,采用利于降低材料消耗的四新技術,如“幾字梁”、模板早拆體系、高效鋼材、高強商品混凝土、自防水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竹材、木材和工業廢渣廢液利用等。5.2.5資源再生利用:制定并實施施工場地廢棄物管理計劃;分類處理現場垃圾,分離可回收利用的施工廢棄物,將其直接應用于工程。5.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5.3.1簽訂分包或勞務合同時,將節水指標納入合同條款。施工前應對工程項目的參建各方的節水指標,以合同的形式進行明確,便于節水的控制和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并有計量考核記錄。5.3.2根據工程特點,制定用水定額。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13、用水采用節水器具。施工現場對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分別計量。5.3.3施工中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如:混凝土養護、管道通水打壓、各項防滲漏閉水及噴淋試驗等。5.3.4施工現場優先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預拌砂漿。必須現場攪拌時,要設置水計量檢測和循環水利用裝置。混凝土養護采取薄膜包裹覆蓋,噴涂養護液等技術手段,杜絕無措施澆水養護。5.3.5水資源的利用:合理使用基坑降水。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立循環用水裝置。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節水器具配置率達到100%。5.3.6工程節水做到:一要有標準(定額),二要有計量和記錄,三要有管理考核。5.4節能與能源利用5.4.1對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和主要耗14、能施工設備設有節能的控制指標。施工現場能耗大戶主要是塔吊、施工電梯、電焊機及其他施工機具和現場照明,為便于計量,應對生產過程使用的施工設備、照明和生活辦公區分別設定用電控制指標。施工用電必須裝設電表,生活區和施工區應分別計量;應及時收集用電資料,建立用電節電統計臺帳。針對公共建筑工程類型進行分析、對比,提高節電率。5.4.2臨時用電設施,照明設計滿足基本照度的規定,不得超過5%-10%。一般辦公室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為11W/;辦公、生活和施工現場,采用節能照明燈具的數量大于80%。5.4.3選擇配置施工機械設備考慮能源利用效率,有定期監控重點耗能設各能源利用情況的記錄。5.4.4材料運輸與施工,15、建筑材料的選用縮短運輸距離,減少運輸過程中的能源消耗。使用的材料宜就地取材,距施工現場500公里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原則上占工程施工使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5.5節地與土地資源保護5.5.1施工場地布置合理,實施動態管理。該工程有地基與基礎工程、結構工程和裝飾裝修與安裝及幕墻四個階段的施工平面布置圖。5.5.2充分了解施工現場及毗鄰區域內人文景觀保護要求、工程地質情況及基礎設施管線分布情況,制訂相應保護措施,并報請相關方核準。5.5.3、平面布置合理,組織科學,占地面積小且滿足使用功能。5.5.4場內交通道路雙車道寬度不大于6m,單車道不大于3.5m,轉彎半徑不大于15m,盡量形成環16、形通道。5.5.5場內交通道路布置應滿足各種車輛機具設各進出場和消防安全疏散要求,方便場內運輸。5.5.6施工總平面布置應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和管線等,職工宿舍應滿足使用要求。六、綠色施工技術措施6.1環境保護技術要點揚塵污染控制措施施工現場揚塵主要是施工現場的渣土、砂石料、建筑垃圾等經過大風,施工吹掃、拋灑產生。1)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設置全封閉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場。無法及時外運的垃圾全部放進封閉的容器內,控制揚塵。2)施工現場做到誰施工誰清理。3)每天按排人員對施工現場道路進行清掃,灑水,控制揚塵。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在出大門前用密封油布封嚴,大門出品設置17、沖洗車輛的設備及排水設施,車輛出入現場保證100%沖洗,土方施工時采取灑水、覆蓋、堆放在施工現場的土方種植綠化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1.5M,不擴散到場區外。4)結構的外側均搭設鋼管臨邊防護,掛安全網,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0.5M。5)鋼筋加工棚、木工棚、材料存放地面、道路硬化,做到每天清掃,撒水降塵。對易產生揚塵的堆放材料采取覆蓋措施;施工現場澆筑砼前清理灰塵和垃圾嚴禁使用吹風機等產生揚塵的設備;機械剔鑿作業時可用局部遮擋、掩蓋、水淋等防護措施。 噪音控制措施施工噪音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會對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產生重要的影響,施工的不同階段會使用各種不同的18、施工機械,產生噪音的設備和活動主要有:土方施工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結構施工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裝飾階段使用的各種設備等等。1)選用低噪音設備和施工工藝,項目部原使用二臺塔吊,后經過各方面考慮使用QTZ60塔吊,使用過程中要求機構管理人員對有可能發生噪聲的部位定期進行清理、潤滑和保養。2)機械設備在使用前要檢查驗收,使用過程中要經常維修保養,必要進對設備采取專項噪音控制措施,在施工中發現故障及時排除。砼澆筑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泵送車位置,布置在遠離學校的位置,盡量采用噪音小、環保型機械設備,性格時在輸送泵的外圍搭設隔音棚,轉動裝置防護罩,減少噪音擾民。3)從施工工藝上控制噪音的產生。嚴格控制施19、工作業中的噪音,對機械設備安拆、腳手架搭拆、模板安拆、鋼筋制作、砼澆搗等,按降低和控制噪音發生的程度,盡可能在白天工作進行,控制模板搬運、裝配、拆除聲及鋼筋制作綁扎過程中的撞擊聲,要按施工作業噪音控制措施進行作業,不允許隨意敲擊模板的鋼筋,特別是高處拆除的模板不得撬落自由落下或從高處向下拋落。4)嚴格控制人為噪音。在腳手架或各種金屬防護棚搭拆中,要求鋼管或鋼架的搭設要符合搭設程序,特別在拆除工作中,不允許從高空拋丟拆下的鋼管、扣件或其它構件;修理腳手架鋼管時,禁止用大錘敲打,其修理工作應在封閉的工棚內進行;電鋸操作間采用具有隔音效果的材料進行封閉;所有運輸車輛進入現場后禁止鳴笛,以減少噪音;進20、入施工現場職工不得大聲叫喊,最大限度地減少擾民。5)將鋼筋加工區和木工加工區設置在遠離學校一側并采用隔音與隔振措施,加工材料時做到輕拿輕放,以有效的降低噪聲。6)根據國家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標準每天按排人員在施工現場不同地方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7)根據建筑施工場界環保噪音標準(分貝)晝夜施工要求的不同,合理協調安排分項施工的作業時間:施工應安排在6:0022:00時間進行,因生產工藝上要求必須連續作業或者特殊要求,確需在22時至次日6時期間進行施工的,要會同建設單位一起向工程所在地區、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進行夜間施工。必須進行夜間施工作業的,建設單位應當會同施工單位做好周邊21、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在高考期間和高考前半個月內,除按國家有關環境噪聲標準要求對施工現場的噪聲進行嚴格控制外,夜間應嚴禁施工。 光污染控制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光污染最主要有二個方面:1、電焊作業產生的強光;二是夜間施工照明造成的污染。1)施工過程中盡量避免或減少光污染。施工中燈具選擇節能的日光燈為主,不使用射燈,夜間室外施工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內,確保強光線不射出工地。2)鋼筋連接盡量采用機械連接方式,減少其焊接量;將鋼筋加工場地設在遠離工地生洗區的地方,并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3)電焊、金屬切割產生的弧光采用黑板與周圍環境隔離,防止弧光漫天散射。4)辦公室窗采用內22、貼膜玻璃,減少場外對室內的光照射。 水污染控制措施施工現場產生的污水主要是雨水和污水(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要求1)施工期間做好地下水監測,控制地下水變化趨勢,在施工現場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不能二次的污水,經過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2)根據施工現場排放的廢水水質情況,采用明溝、集水池為主的臨明三級排放系統處理,并委派專人進行日常維護,確保排水通暢。3)在防水、裝修等施工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時,如油漆、稀料等,設置專門地點儲存,做好密封的隔水層,盡量減少揮發。4)使用的機動機械,必須使用無鉛汽油和優質柴油做燃料,并加裝23、煙氣處理裝置。5)委托江都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對現場污水排放控制情況進行監測,使排放市下管網的污水各項指標符合規定要求。 土壤保護控制措施保護地表環境、防止土壤侵蝕、流失。對施工現場主道路和生活辦公區域100%硬化,加工場地地基層采用200MM厚廢渣,面層鋪100MM厚礦石,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時覆蓋砂石或種植速生草種,以減少土壤侵蝕,因施工造成容易發生地表徑流土壤流失的情況,采用設置地表排水系統、穩定斜坡,減少土壤流失。對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不發生堵塞、滲漏、溢出等現象,及時清掏各類池內沉淀物,并委托相關單位清運。對有毒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回收后交有有關單位處理,不作為建筑24、垃圾外運,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建筑垃圾控制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每天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泥沙、舊木方(模板)鋼筋、砼等廢料。1)與相關經營許可單位簽訂建筑垃圾清運合同,將固體廢棄物交給該單位清運處理。2)與文明施工方案接合,加強宿舍區的管理,明確責任,杜絕亂扔、亂潑等現象,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加強環境的保護意識,嚴格獎罰制度,加強現場管理。3)制定建筑垃圾減量化計劃,每萬平方米建筑垃圾不超過350T,材料員檢查各施工班級對材料的施工。4)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建筑垃圾再利用率大于50%。5)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運。對建筑垃圾按公司標準將25、廢棄物分為三大類:可回收利用物、不可回收物、有毒有害物,并收集到現場封閉式垃圾站,集中運出。6.1.7古樹、名木與文物保護措施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一旦發現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護現場并立即通報文物部門。應積極協助文物部門工作,提供一定人力、物力或財力,對現場文物搶救、發掘工作給予支持。6.2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要點6.2.1節約木材模板措施1)做好模板計算工作,確保翻樣的木材定額損耗降低30%2)對以使用的模板加強管理并采用措施,增加模板使用率。3)使用專業機械將短木料接長,作為后期施工支模木方。4)對拆除下來的模板進行整修,尺寸較小且不能在使用的的模板,進行重新加工、切割用于臨邊洞口的蓋板和樓26、梯踏步的護角,此外廢舊木方可以用來做為腳手架墊木。5)模板拆除嚴禁敲打,將拆除后的模板以及木料及時進行修理,統一堆放,提高十幾利用率。6)模板旗前,將模板表面涂刷脫模劑,以便提高周轉次數。6.2.2節約鋼材措施在圖紙會審時,審核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相關內容,根據施工進度、庫存情況等合理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減少庫存。材料運輸采用適宜的工具,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散落。材料按總平面布置圖有序堆放和儲存,儲存環境適宜,措施得當并建立、建全保管制度,責任落實到人。1)工程施工中鋼筋接頭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對梁及大底板鋼筋采用直螺紋技術連接,盡量減少使用冷接搭接方式,節省綁扎搭接長度和人工;27、做好鋼筋計算工作,確保翻樣的鋼筋定額損耗率。2)做好對工人詳細的技術、質量交底,減少因返工造成鋼筋或其他材料不必要的浪費。3)充分利用短、廢料鋼筋,增加鋼筋利用率。對現場使用過的短廢鋼筋加工成馬鐙作為鋼筋支架和排水溝蓋,較細的廢鋼筋加工成吊鉤,用于吊掛滅火器等,廢鋼管用于腳手架硬拉接。4)施工過程中材料員控制鋼筋加工損耗,降低鋼材消耗;并做好防銹處理。6.2.3節約砼措施1)施工前期按照圖紙合理將鑿除樁和支撐的砼作為基礎墊層和施工臨時用路。此措施可節少砼280立方米。2)在砼澆搗前安排質量施工人員會同木工班長對模板支撐系統進行檢查,以避免或減少爆模造成的砼浪費,每次澆筑后的砼進行澆筑道路和制作28、保護層墊塊。3)澆搗時安排負責人旁站,嚴格控制結構標高,將標高控制在規范允許的最大負偏差內。4)砼澆筑方量方面,技術負責人及施工人員詳細核對圖紙,做到精確計算,向供應單位訂貨。5)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控制樓板的平整度和厚度,減少因為澆筑不平造成的浪費。控制梁、柱、剪力墻的截面尺寸,減少因為構件截面尺寸偏大造成的浪費。6.2.4其它材料節約措施1)施工現場生活區彩鋼板房等臨時設施均用用上個工程使用過的舊材料搭建。不能繼續使用的舊彩鋼板用于施工機械及電箱的防雨蓋板等。2)施工現場圍墻是建設單位已有成型圍墻。3)腳手架鋼管、扣件等采取專業單位承包方式。6.3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要點6.3.1水資源節約29、1)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節水方案和技術措施,加強施工用水管理,盡量做到回收重復利用;2)制訂計劃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用水量,比較實際施工用水量與定額計算用水量。3)水消耗量較大的工藝制定專項節水措施,指派專人負責監督節水措施的實施,提高節水率;4)生產、生活采用節水型水龍頭和使用變頻泵節水器具,實施有效的節水措施,降低用水量。6.3.2非傳統水源利用1)對施工現場的污廢水進行三次沉淀處理后回收利用;2)地下室井點降水回收利用,用于砼養護、機具、設備、車輛沖洗、噴灑路面、消防、綠地澆灌等。3)施工過程應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可結合實際情況收集屋頂、地面雨水再利用。雨水、循環水管網排水溝井點降水沉淀池簡易水30、塔車輛沖洗綠化養護消防用水沖洗廁所路面保潔、揚塵控制、高溫降溫6.4節能與能源利用技術要點6.4.1電能節約措施1)選用耗用電能的或其他能耗較少的施工機械,避免設備額定功率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2)在塔吊和人貨電梯上分別安裝電表,對耗能情況定期進行分析。3)施工區域現場照明采用節能型鏑燈。4)在主體結構階段,減少夜間施工,降低電能使用。5)工人宿舍按排在居民家中或回家,降低電能使用。6)辦公室空調氣溫在5度以下可以使用,溫度設定在20度以下,氣溫高于32度以上可以使用,溫度設定在26度,辦公電腦使用完后及時關閉,加強用電設備維修保養,提高檢修質量。7)辦公區設施為南北長方型、門朝31、向東面,西面設窗,窗與圍墻間距為59CM種植竹和樹。6.4.2燃油節約措施1)選擇工程機具時,在工程適用范圍內先用燃油消耗較小的設備。2)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實行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3)就近選擇建筑材料,節省因運距而增加的油耗。6.5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技術要點1)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按照平面布置合理、緊湊,滿足環境、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下盡可能減少廢棄地和死角,臨時設施占地有效利用率大于90%。2)根據施工規模及現場條件等因素合理確定臨時設施,如木工加工棚、鋼筋作業棚及材料堆場、辦公生活設施倉庫等的占地指標。臨時設施的占地面積應按用32、地指標所需的最低面積設計。3)對深基坑施工方案進行優化,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土地的擾動,保護周邊自然生態環境。4)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做到科學、合理,施工現場道路按照永久道路各臨時道路相結合的原則布置,場內交通道路道寬度為4m,轉彎半徑為10m,形成環形通道,減少首路占用土地。詳見施工組織設計總平面圖5)不使用黏土磚塊,全部采用砼空心磚和加氣砌塊等。七、綠色施工管理制度7. 1制度要求1)施工現場的環境必須保證員工心理健康,保持文明潔凈、整齊有序。2)工地大門、圍墻、密目式安全網及建筑物外立面懸掛物規范、清潔、美觀。3)施工現場“七牌”即企業方針宣傳牌、施工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牌、施工33、消防保衛管理制度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施工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牌、施工環衛衛生管理制度牌;“一圖”即施工現場平面圖設置齊全,各標識、牌的字體應符合江蘇省江建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標準要求,并保持整潔完好。4)材料、構件、料具、機械按審批方案中的施工平面布置圖堆放。現場材料堆放按種類、規格堆放整齊,并掛標牌、危險品分類存放,有保護措施。5)施工現場做到工完場清和一日一清;辦公區、生活區主持整潔衛生。6)辦公區域和生活區域因地制宜設置綠化。7.2制度落實1)工程項目施工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應按照地方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的具體要求,完善各項安全防護設施,達到省級安全文明施工條件。2)施工現場建34、立以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技術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安全生產檢查考評制度;安全值班制度;安全教育制度;文明施工、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防塵管理檢查制度3)制訂嚴格的防護措施重點制訂腳手架、基坑支護和模板工程、“三寶”“四口”及“五臨邊”的防護措施。物料提升架、高處作業、料具存放、施工用電及機械設備的防護措施,應達到或優于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標準的要求,并嚴格按施工方案組織施工;進場人員必須使用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勞動保護用品;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按規定著裝,并配備相應安全防護用品。對施工過程中接觸有毒、有害物質或具有刺激性氣味可被人體吸入的粉塵、纖維,以及進行強噪聲、強光35、作業的施工人員,應佩戴防護器具(如:護目鏡、面罩、耳塞等);現場危險設備、地段、物品配置應有醒目安全標志;防水作業區及室內裝修作業區,應保證良好的自然通風或具有臨時通風設施。7.3制度實施1)施工現場人員健康管理應按照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標準執行,并依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的要求進行危害因素的識別、評價及運行控制過程管理。2)場地布置施工現場生活區和施工區分開布置,采用專用金屬定型材料或砌塊進行圍擋,且高度不得低于1.8米;生活區必須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滿足安全、消防、衛生防疫、環境保護、防汛、防洪等要求;現場臨時設施的建設,如:辦公室、會議室、宿舍、食堂、廁所、淋浴間、開水房36、工人休息室等,可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參考下表的標準設置:3)職業健康施工現場設置飲水處、休息區、廁所等各類必要的施工人員生活設施,方便使用并符合衛生要求;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人員應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做職業健康檢查;施工現場儲藏或安裝具有吸水性的材料(如保溫材料、地毯、吊頂板等),有良好防潮措施,防止霉菌滋生;施工期間采取有效防毒、防污、防塵、防潮、通風等措施,加強施工安全管理。4)衛生防疫必須嚴格執行衛生防疫管理規定,建立衛生防疫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定傳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等災害疾病應急預案;項目部配備藥箱、常用藥及繃帶、止血帶、擔架等急救器材;辦公室、食堂、宿舍、浴室等整潔干凈,無污染、無異味,符合衛生、通風、照明等要求;食堂應有相關部門發放的有效衛生許可證,各類器具規范清潔,有熟食留樣。炊事員應持有效健康證,個人衛生、操作行為規范;廁所、衛生設施、排水溝及陰暗潮濕地帶,予以定期進行投藥、消毒,除四害措施可靠、有效;生活區嚴格按照當地有關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和管理標準的要求建設,其內設置必要的生活設施,保證必要的生活空間。宿舍內夏季采取消暑和滅蚊蠅措施,冬季有采暖和防煤氣中毒措施;施工現場制定衛生急救、衛生防疫措施,若施工人員發生傳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職業中毒時,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上報公司,積極配合衛生防疫部門進行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