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建筑業發展現狀分析(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0614
2022-07-06
5頁
33.82KB
1、岳陽市建筑業發展現狀分析今年來,岳陽市全市上下緊緊圍繞“四化二型”和“五市一極”的戰略目標,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建設力度,推動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在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路走高的帶動下,建筑企業作為固定資產投資建設的實施主體充分把握發展機遇,乘勢而上、市場活躍,各項生產經營指標較快增長,經濟效益穩步提高。一、上半年岳陽市建筑業發展的主要特點1、建筑業生產較快增長,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高。2011年上半年,全市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213個,從業人員59749人,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6.89億元,同比增長20.9%,竣工產值58.67億元,增長27.2%;按建筑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2、率為14萬元/人,增長17 %。一從構成上來看,占建筑業總產值主體地位的建筑工程產值63.16億元,同比增長21.3%;安裝工程產值10.47億元,同比增長22%;其他產值3.27億元,同比下降4.4%。二從行業上來看,占建筑業總產值主體地位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1.28億元,同比增長26.7%;安裝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08億元,同比下降28.5%;裝飾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5.83億元,同比下降2.0%;其他建筑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4億元,同比持平。三從企業資質等級上來看, 具有建筑業特級、一級資質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5.38億元,同比增長25.4%;具有建筑業二級資質建3、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9.43億元,同比持平;具有建筑業三級資質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2.08億元,同比增長29.3%。2、施工規模擴大,施工和竣工面積同步增長。1-6月,全市建筑業企業簽訂的合同額為167.18億元,同比增長43.5%,高于建筑業總產值增幅22.6個百分點,企業施工業務狀況良好,發展后勁較足。其中:本年新簽合同額為115.81億元,同比增長58.3%。全市建筑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547.0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0%,其中新開工房屋施工面積41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竣工面積291.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7%。房屋建筑面積竣工率達到53.2%,比上年同期4、提高13.8個百分點。3、企業實力進一步增強, 規模效應顯現。截止6月底,岳陽市資質等級二級以上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4.81億元,同比增長28.6%,增速比全市建筑業企業平均增速快7.7個百分點,完成產值占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的58.3%。施工總承包建筑業企業簽訂的合同額為155.98億元,同比增長33.6%,占全市簽訂的合同額的93.3%;完成建筑業總產值63.5億元,同比增長29.3%,增速比全部建筑業企業平均增速快8.4個百分點,完成產值占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的82.6%。施工總承包建筑業企業承攬工程量居建筑市場主導地位。4、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利潤、稅金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市建筑業企5、業實現利潤總額4.74億元,同比增長58.5%;工程結算稅金及附加3.6億元,同比增長42.3%;產值利潤率和產值利稅率分別比上年提高1.2個和2.3個百分點。上半年,我市虧損建筑業企業8個,虧損面3.8%,比上年同期下降4.3個百分點。5、非公經濟占據半壁江山,外市市場開發加快。2011年1-6月,岳陽非公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37.44億元,同比增長26.5%,增速比建筑業企業平均增速快5.6個百分點,在建筑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達到48.8%。此外,建筑業企業拓展市外市場步伐進一步加快。2011年上半年,我市建筑業企業在市外完成建筑業總產值達11.64億元,占建筑業總產值15.2%,增長6、37.8%,增速快于建筑業企業平均增速16.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3個百分點。二、我市建筑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1、企業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差。截止2011年6月底,全市213個具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中,一級資質企業10個,僅占企業總數的4.7%;二級資質企業42個,占企業總數的19.7%;三級及三級以下資質161家,占全市建筑行業企業總數的75.6%,完成產值32.08億元,占全市建筑業總產值的41.7%,低于企業占比33.9個百分點,沒有承攬到任何建筑業務的三級資質企業達51個,占三級資質企業的31.7%。由于資質等級較低等原因,很多企業在招投標中競不到標,致使7、部分三級及以下資質建筑業企業生產能力不足、大企業成長概率偏低。2011年上半年岳陽市建筑企業資質和產值一覽表企業資質數量(個)占比(%)完成產值(億元)占比(%)一級104.725.3833二級4219.219.4325.3三級16175.632.0841.72、規范化程度較低,市場管理力度不夠。一是建筑業市場運營不規范。由于競爭激烈,造成施工企業生產任務不足,饑不擇食,有些單位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接受一些墊資、帶資的工程,造成了拖欠工程款的現象。二是建筑業程序不規范。有的建設單位不按照基建程序辦事,在建設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強上項目,致使企業流動資金非常緊張,建設資金不能及時到位,貸款利息支8、出增加,加重了施工企業負擔,影響了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三是市場操作不規范。主要是分包現象較多,目前有很多企業具有一定資質等級,承接下來的工程,幾乎全部分包出去,監管力度不夠。3、工程結算成本居高不下,費用支出增加。1-6月,全市建筑業企業工程結算成本58.73億元,占工程結算收入的81.8%,雖比去年同期減少3.1個百分點,但仍處在高位區間。經營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共4.76億元,比上年增長19.3%。工程結算成本和費用支出的增加,壓縮了盈利空間,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在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等因素的作用下,部分競爭力較弱的企業處于負債經營狀態,部分企業面臨倒閉。三、幾點建議1、狠抓質量9、,打造精品工程。工程質量是占領建筑市場的基本,建筑施工企業應確保規范操作,認真制定工程創優戰略指標,建立和完善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實現全面質量管理。企業自身要把好技術質量關,做好施工培訓工作,全面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確保有一支穩定的技術過硬的建筑施工隊伍,為創精品工程,提高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2、加強協作、打造地方品牌。相關部門應多為本地建筑企業開綠燈,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照顧本地企業,加快提升建筑企業自身實力,打造本地企業品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要扶持一批能夠發揮規模經濟優勢的建筑企業,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使本地中小企業迅速成長成為有實力、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3、強化管理,提高效10、益水平。針對成本費用過高、造成利潤率較低的現狀,各建筑業企業應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加快經營機制轉變,轉換經營理念,以提高效益水平為目的,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優化企業內部崗位結構和人員結構,減少不必要的用工和消耗,降低成本費用,增產節支,提高贏利水平,最終實現由生產型向經營型企業的轉變。4、標本兼治,對拖欠實施綜合整治。一是要加強誠信教育,大力發展資信評估業。二是對企業、個人信用進行評級,促進其在經營活動中始終堅持講信用、守信用、履行信用契約,保持良好的信用狀況。三是抓好工程結算,避免拖欠發生。四是運用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必要時用法律手段進行結算,在清理拖欠工程款時,對故意拖欠的訴諸于法律,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