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東陽古建筑保護利用分析(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30717
2022-07-06
3頁
40.72KB
1、浙江東陽古建筑保護利用分析摘 要: 浙江東陽的古建筑有悠久的歷史,它具有藝術、文化和科研等方面的價值,是一筆寶貴的歷史遺產和物質財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古建筑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媒體的報道使人們開始重視對古建筑的保護,但也伴隨著一些問題。文章針對浙江東陽古建筑的保護和利用做了分析。關鍵詞:東陽古建筑 保護 利用中圖分類號:G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1-0023-01一、引言浙江東陽古建筑歷史悠久,主要濃縮了我國明清兩朝民居的風貌精華,民居的古建筑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信息,被譽為民間生態文化的“博物館”。位于東陽城區東側的盧宅,是雅溪盧氏的聚居地。始建于明2、朝(公元1456年至1462年間),素以“北有故宮南有盧宅”之稱,氣勢非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明清時期的古建筑群,其核心建筑肅雍堂被譽為“民間故宮”。此外,還有馬上橋“花廳”、李宅“集慶堂”、下安恬“懋德堂”、白坦“福輿堂”、史家莊“花廳”、巍山“鼎豐”、廈程里“位育堂”等古建筑,這些都是東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保護和利用東陽古建筑,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重要意義。二、東陽古建筑的概況1.古建筑的歷史東陽市有著1800多年的歷史,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3處、文物保護點178處,大部分是木結構民居的古建筑,如全國重點文物3、保護單位“東陽盧宅”古建筑群和馬上橋“花廳”的古建筑,還有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李宅“集慶堂”、下安恬“懋德堂”、白坦“福輿堂”、史家莊“花廳”、巍山“鼎豐”、廈程里“位育堂”等古建筑,這些古建筑都是明清時期東陽古建筑的杰出代表。自唐朝以來,東陽人在興學、重教、舉士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名門望族,許多氣勢恢宏、特色鮮明的大宅院相繼出現,史書上記載唐代馮宿、馮定宅第馮家樓“朱欄畫檻”,南宋喬行簡、葛洪等家族盛極一時,到明清,盧宅盧氏、巍山趙氏的府第更是蔚為壯觀它們記載著歷史的風雨和東陽人民的建筑智慧,有著十分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2.古建筑的現狀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東陽的古建筑遭到了嚴重破壞。4、據東陽市房管局調查,東陽明代以前的建筑已基本絕跡,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建筑也所剩無幾。現存的古建筑僅有1000多處,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這遠遠小于建國初期登記在冊的數字。東陽舊城、舊村改造極大地破壞了古建筑。現在東陽城區已幾乎見不到古建筑,農村還有為數不多的古建筑。比較著名的盧宅的大部分建筑已經毀壞,只有陳列室內的模型,向人們展示了昔日的盧宅盛景。城市的擴張和經濟活動,使古建筑的許多主體構件、精美木雕、牌坊和燈彩等遭到十分嚴重破壞。古建筑的四周都是狹窄的過道,雜亂無序的建筑,大量的流動人口以及隨處可見的私搭亂建。1988年,盧宅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盧宅被列入世界百大瀕5、臨危險的文化遺址名錄。當地居民和社會各界對盧宅保護利用的呼聲越來越強烈,有關部門越來越重視對古建筑的保護。現在的盧宅,以“肅雍堂”為中軸,仍存有自明景泰至民國初的主體建筑20多座。三、東陽古建筑保護利用的現狀為了避免古建筑繼續遭受破壞,東陽市的有關部門十分積極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保護古建筑,其中的兩種主要模式如下:一是所在村自行開展保護。這種“誰使用誰保護”的方式在理論上十分合理,但在實?H應用中,由于古建筑存在產權不清或產權分散的問題,使保護管理工作難有成效。有些古建筑雖傳承至今,卻早已無法確定產權歸屬;有些分屬幾戶,在保與拆,修與不修的問題上意見不一。二是房管局、文物辦對古建筑,特別是祠堂、廳6、堂等公房進行保護。從2005年開始,該局以國有公房的產權性質不變為前提,鼓勵民間對祠堂等古建筑進行合理維修、保護和利用,為支持維修活動,該局在日常管理和辦公經費結余中劃出一些資金用作補助,并對整個維修過程進行監督。在東陽市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當地的古建筑保護工作卓有成效。截至2012年,當地房管局合計修繕祠堂、廳堂108個,共補助資金76萬元,帶動民間資金800多萬元。2013年,浙江省東陽市盧宅古建筑群周邊,挖掘機、推土機正忙著將一座座破舊的小樓房拆除,昔日淹沒在雜亂無序的民房中的盧宅古建筑群又漸漸露出了秀麗的身影。此外,當地房管局經過2年多的努力編輯出版東陽祠堂一書,它是浙江省7、內第一部關于市(縣)區域祠堂建筑的書稿,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建筑價值、藝術價值、史料價值,并且已被評為“金華市第十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有效地擴大東陽古建筑的影響力,提高人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為了合理地開發利用古建筑,當地有關部門積極建設旅游項目,讓古建筑服務于經濟發展,也讓各地游客欣賞古建筑的絕美風貌和非凡氣勢。2015年蔡宅村被浙江省文化廳、旅游局評為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區、浙江省民俗文化村。與此同時,東陽江鎮新東村、馬宅鎮雅坑村、歌山鎮林頭村、佐村鎮岱溪村和山合村等一批鄉村旅游景點相繼被開發,已取得明顯成效,為城區居民周末休閑提供了理想去處,都給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東陽古建筑8、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1.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對古建筑造成了破壞。東陽舊城、舊村改造時拆除了部分古建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一些房地產商為了一己私利,無視相關法律法規,在房地產項目的選址、建設和開發過程中,不惜以犧牲古建筑作代價。2.古建筑保護意識不強。有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古建筑保護不夠重視,缺乏責任心。有的鎮鄉街道保護力度不夠,許多村民認為保護產權不屬于自己或自己的親朋好友的古建筑與己無關。在一些已經開發成旅游景點的古建筑中,時常有游客做出不文明的舉動,破壞古建筑。3.政策扶持力度太小,特別是資金補助方面。古建筑數量多,而且維修規模大,所需費用較高。目前房管局的自身經費有限,難以支撐開展古建筑維修和9、建設成景點所需要的巨額費用。由于缺少資金,很多古建筑雖被列入文物保護點,經年失修,仍舊破敗不堪。 4.古建筑的旅游價值還沒完全開發。將古建筑建設成旅游景點,有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在建設過稱中,由于規劃上存在漏洞,使部分旅游景點的收入仍有待提高。5.相關的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在部分古建筑的修繕過程中,由于存在一些技術上的難題,保護古建筑的工作難度大,進程慢,影響了對古建筑的開發利用。五、東陽古建筑保護利用的建議與措施1.制定相關制度,合理規劃城市化發展。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力度,鼓勵知情群眾積極舉報,嚴厲打擊某些房地產商的違法開發行為,依法予以懲罰。2.充分利用報刊、電視和網絡等媒體大力宣傳保護古10、建筑的意識,力求“保護古建筑,人人有責”的觀念深入人心。在景點內多安排些工作人員,監督游客在游玩?程中是否有不文明的行為,并及時制止。3.政府的財政預算要包括古建筑保護經費,村民也要根據自身財力,共同負擔。同時,要動員社會上的熱心人士為保護古建筑進行捐款。4.借鑒其他地方在古建筑景點方面的許多成功經驗,政府應該注意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與古建筑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色有密切聯系的旅游項目。5.專家搞好科研工作,不斷與其他地方的專家互相交流,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學者可通過查閱古籍或走訪民間,深度發掘古建筑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傳承并弘揚其中的文化內涵。六、結語東陽古建筑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文11、化遺產,也是古代先人的智慧結晶。保護和利用古建筑的工作可謂任重而道遠,要想從根本上保護和利用好古建筑,就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利用科學的技術進行修繕和維護,努力提高人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這樣,東陽古建筑才能繼續傳承下去,并造福于子孫后代。參考文獻1黃家平.歷史文化村鎮保護規劃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2劉賺.浙江鄉村民俗建筑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3.3溫正雙.浙江大學歷史建筑保護的評價研究D.浙江大學,2013.4曹永康.我國文物古建筑保護的理論分析與實踐控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5石謙飛,李超.文物古建筑保護規劃中保護范圍劃定的方法初探以山西南部國家級重點文物古建筑保護規劃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50-54.:郭賢彬,男,浙江東陽人,現在中國木雕博物館,本科學歷,高級經濟師職稱。駱光明,男,浙江東陽人,現在浙江省東陽市文物管理辦公室,本科學歷,文博館員職稱。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2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